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58.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主题》综合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生态美学等切题的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自然主题。《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主题》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油画和中国画两种主要绘画类型,兼顾相关的观念艺术形态,探究自然观念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的嬗变及其问题。
|
內容簡介: |
自然这个主题在中国传统审美和艺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进入现代中国时,这个主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起因和结果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认识和把握20世纪中国绘画绕不过的核心问题。《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主题》依据中国现当代艺术风格史的内在发展逻辑和自然历史观念结构的演变两条交互性线索,从六个子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包括中国画的现代性改造与自然观,自然俗趣与慈悲之心,乡愁的自然与文化寻根,自然法则、性别身份与生态伦理,自然意识与人本主义及中国当代绘画中的生态意识等,阐明自然观念的社会性变化对于艺术风格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邱敏,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当代视觉艺术理论与批评。中国批评家年会会员,连续参与两届批评家年会,并在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曾出版书籍《人与建筑的解构》。
|
目錄:
|
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学术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现状
1.4.1国内外研究动态
1.4.2国内文献综述
1.4.3国外文献综述
1.5研究方法
1.6研究难点及研究创新点
1.6.1研究难点
1.6.2研究创新点
第2章中国画的现代性改良与自然观
2.1本章引论
2.2新学和旧学
2.2.1封闭传统中的文人画的坚守和推进
2.2.2写实再现的自然
2.3自然的现代性转变
2.3.1中西调和中的自然
2.3.2线和色的独立
2.4本章小结
第3章自然俗趣与慈悲之心
3.1本章引论
3.2俗趣的自然生气
3.2.1从雅趣到俗趣的转换
3.2.2自然俗趣与万物平等
3.3护生的慈悲之心
3.3.1美育代宗教的利弊
3.3.2护生与护心
3.4本章小结
第4章乡愁的自然与文化寻根
4.1本章引论
4.2乡土的现代性概念
4.2.1乡土绘画中的现代性焦虑
4.2.2他者眼中的如画乡土
4.3乡土绘画中的文化寻根与民族主义
4.3.1文化复兴与大国崛起的国家叙事
4.3.2寻父与弑父
4.4本章小结
第5章自然法则、性别身份与生态伦理
5.1本章引论
5.2自然法则与性别差异
5.2.1征服自然与雄性权力
5.2.2视觉愉悦和风景创造
5.3规训与反抗
5.3.1户内场景与自我意识
5.3.2走出户外: 当代女性绘画中自然观的转变
5.4本章小结
第6章自然意识与人本主义
6.1本章引论
6.2人本主义的开启
6.2.1形而上的人本主义与泛宗教意识
6.2.2形而下的人本主义与生命意识
6.3欲望在自然主题中的表达
6.3.1表现的张力: 阳刚与极乐
6.3.2诗性审美意蕴: 阴柔与优雅
6.4本章小结
第7章生态学转向: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生态意识
7.1本章引论
7.2生态危机与文化危机
7.2.1工具理性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7.2.2中国观念艺术中的生态意识
7.3自然作为精神性的存在与伦理关怀
7.3.1集体记忆与宏观视角: 向日葵叙事
7.3.2个人立场与微观视角: 移民生存的叙事
7.4工业时代的扩张与风景表现
7.4.1都市景观
7.4.2母本已坏的自然
7.5本章小结
第8章结语
8.1不同时期的自然观
8.2绘画的现代性转换的几条主要线索
8.3精神性重建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一流博士生教育
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丛书序)本文首发于《光明日报》,2017年12月5日。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是一流大学的底色,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体现出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清华大学正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博士生选拔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
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者与学术群体在学术活动中坚守的价值准则。大学对学术精神的追求,反映了一所大学对学术的重视、对真理的热爱和对功利性目标的摒弃。博士生教育要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其根本在于学术精神的培养。
无论古今中外,博士这一称号都和学问、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和知识探索密切相关。我国的博士一词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一种学官名。博士任职者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须知识渊博并负有传授学问的职责。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写道: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辩于然否。后来,人们逐渐把精通某种职业的专门人才称为博士。博士作为一种学位,最早产生于12世纪,最初它是加入教师行会的一种资格证书。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成立,其哲学院取代了以往神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并赋予了哲学博士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推崇学术自由、创造新知识。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博士则被定义为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具备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是学术精神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博士生学习期间是培养学术精神最重要的阶段。博士生需要接受严谨的学术训练,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并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活动及博士论文答辩等环节,证明自身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要培养学术志趣,把对学术的热爱融入生命之中,把捍卫真理作为毕生的追求。博士生更要学会如何面对干扰和诱惑,远离功利,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学术精神,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理性精神、学术奉献精神,不仅对博士生未来的学术事业至关重要,对博士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
博士生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言语表达、沟通协作等,但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
学术重视传承,但更看重突破和创新。博士生作为学术事业的后备力量,要立志于追求独创性。独创意味着独立和创造,没有独立精神,往往很难产生创造性的成果。1929年6月3日,在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逝世二周年之际,国学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同为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先生撰写了碑铭,其中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对于一位学者的极高评价。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是强调要在古今贯通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努力达到新的高度。博士生应该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要求自己,不断创造新的学术成果。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到访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90多名中国学生、学者提出:独创性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杨先生主张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有独创的精神、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术上的独创性变得越来越难,也愈加珍贵和重要。博士生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性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的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权威。批判性思维的缺乏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学生特有的弱项,也是我们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2001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开展了一项卡内基博士生教育创新计划,针对博士生教育进行调研,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在美国和欧洲,培养学生保持批判而质疑的眼光看待自己、同行和导师的观点同样非常不容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成为博士生培养项目的组成部分。
对于博士生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要从如何面对权威开始。为了鼓励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在2013年发起巅峰对话,由学生自主邀请各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与清华学生同台对话。该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21期,先后邀请17位诺贝尔奖、3位图灵奖、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参与对话。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在2013年11月来清华参加巅峰对话时,对于清华学生的质疑精神印象深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清华的学生无所畏惧,请原谅我的措辞,但他们真的很有胆量。这是我听到的对清华学生的最高评价,博士生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更难的一层是要有勇气不断否定自己,有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爱因斯坦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这句名言应该成为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的箴言。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有赖于构建全方位的博士生教育体系
一流的博士生教育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在博士生选拔方面,不能简单按考分录取,而是要侧重评价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更关键,考分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术潜质。清华大学在经过多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从原来的按照考试分数招收博士生,转变为按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潜质招收,并给予院系、学科、导师更大的自主权。《清华大学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明晰了导师和院系在考核、遴选和推荐上的权力和职责,同时确定了规范的流程及监管要求。
在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确认方面,不能论资排辈,要更看重教师的学术活力及研究工作的前沿性。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要让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博士生教育中来。清华大学从2009年开始探索将博士生导师评定权下放到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允许评聘一部分优秀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明确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让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指导优秀的青年学生,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促进博士生交流方面,要努力突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注重搭建跨学科的平台。跨学科交流是激发博士生学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博士生要努力提升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清华大学于2014年创办了微沙龙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3年来,博士生参与和发起微沙龙12000多场,参与博士生达38000多人次。微沙龙促进了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志趣。清华于2002年创办了博士生论坛,论坛由同学自己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博士生论坛持续举办了500期,开展了18000多场学术报告,切实起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科交融、促进交流的作用。学校积极资助博士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超过60%的博士生有海外访学经历。清华于2011年设立了发展中国家博士生项目,鼓励学生到发展中国家亲身体验和调研,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各类问题。
在博士学位评定方面,权力要进一步下放,学术判断应该由各领域的学者来负责。院系二级学术单位应该在评定博士论文水平上拥有更多的权力,也应担负更多的责任。清华大学从2015年开始把学位论文的评审职责授权给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评审过程主要由各学位分委员会进行把关,校学位委员会负责学位管理整体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和争议事项处理。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大学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博士生教育的战略性、引领性作用,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不断推动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清华大学校长
2017年12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