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抗战时期营养保障体系的创建与中国营养学的建制化研究

書城自編碼: 35471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征订教材
作者: 王公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4971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成为作家
《 成为作家 》

售價:NT$ 269.0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NT$ 381.0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NT$ 442.0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NT$ 403.0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NT$ 437.0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NT$ 442.0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編輯推薦:
本书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触及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许多前人未曾涉猎的议题,作者选择了营养学这一以往战时科技史研究中人们很少关注的领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新近公开和发现的原始文献基础上重构了战时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其相关学科的建制化过程,展现了中国的科学家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的史实,从科学技术的维度丰富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选定的战时营养保障问题对于以持久性为主要特征的抗战极为重要。面对抗战相持阶段因缺少营养保障造成的前方士兵非战斗减员及后方国民大量死亡等急迫问题,一大批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到科学抗战的旗帜下。他们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的抗战营养保障体系。在推动抗这一体系的持续运行过程中,他们也将各自的工作逐渐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促成了中国营养学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關於作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现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研究。有着较丰富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经历,在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史的研究中提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科学家不仅用科学支持了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进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而且推进了反法西斯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上观点得到同仁和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目錄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中国科学家的抗战
1.1.2近代营养学在中国的兴起
1.2问题的提出
1.2.1研究的问题
1.2.2研究对象及范围
1.3相关研究现状
1.3.1国外科技与战争的研究
1.3.2抗战时期的科学史研究
1.3.3营养学史研究
1.4研究方案
1.4.1研究方法
1.4.2本书结构
第2章持久战的展开与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
2.1战时营养保障问题的提出
2.1.1国际上的战时营养保障状况
2.1.2抗战对中国营养研究的召唤
2.2战地和大后方科学家的集结
2.2.1生物化学领域内的营养研究
2.2.2农业科学中的营养研究
2.2.3家政学中的营养研究
2.3战时营养保障体系的创建及其架构
2.3.1军医学校营养研究所
2.3.2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
2.3.3国立医学院校中的营养研究
2.3.4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和大学中的营养机构
2.4小结
第3章军民营养调查及保障方案的提出
3.1万昕: 战地和军医院中士兵的营养调查及保障方案
3.1.1士兵身体状况及膳食营养调查
3.1.2士兵最低营养标准的探讨
3.1.3军医院中伤病士兵的营养保障
3.1.4战地士兵的营养保障
3.2沈同: 战地士兵与后方学生的营养调查与保障方案
3.2.1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时的战地营养调查
3.2.2回到西南联大后进行的学生的膳食营养调查
3.3郑集: 后方士兵与国民的营养调查与保障方案
3.3.1后方士兵的营养调查与改善
3.3.2后方国民的营养调查与改善
3.4王成发: 后方民众营养调查与保障方案
3.4.1不同群体的国民营养调查
3.4.2营养保障方案的提出
3.5罗登义: 后方学生和居民的营养调查与改善
3.5.1两次浙大学生的营养调查与改善
3.5.2贵州居民的营养调查与改善
3.6小结: 面向战时营养保障的调查与改善方案
第4章研究的学理化及成果
4.1军医学校营养研究所的研究及成果
4.1.1士兵营养保障和营养疾病治疗研究
4.1.2杂粮食谱和军用食品研究
4.1.3基于研究的理论成果
4.2沈同的研究及其成果
4.2.1动物产品增产研究
4.2.2结晶维生素C替代品研究
4.2.3基于研究的理论成果
4.3郑集的研究及其成果
4.3.1最低营养标准的研究
4.3.2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军粮的试制
4.3.3基于研究的理论成果
4.4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研究所的研究和成果
4.4.1学生与儿童营养问题研究
4.4.2大后方食物开发利用之研究
4.4.3基于研究的理论成果
4.5罗登义与陈朝玉的研究与成果
4.5.1浙江大学罗登义食物成分研究与成果
4.5.2四川大学陈朝玉食物成分研究与成果
4.6小结: 研究基础上的学理成果
第5章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专门教育的实现
5.1技术人员的培训
5.2专门教育的实现
5.2.1专业教育
5.2.2专业人才培养
5.3小结
第6章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6.1第一次全国营养研究会议的召开
6.2共同体的交流
6.2.1国内交流
6.2.2国际交流
6.3中国营养学会的成立
6.4小结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1.1抗战营养保障是中国营养学家在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贡献
7.1.2近代营养学在中国的建制化的三个阶段
7.1.3战时中国营养研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7.2主要创新点
7.2.1史料新
7.2.2问题视角新
7.2.3结论新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在关于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二战中的科学家们如何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又如何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推动并发展了科学,一直是国际科学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在诸多的研究当中,从上述视角展开的关于战时中国科学技术的讨论还不多见。这固然源于战时中国的科技尚处在起步阶段,然而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也像他们的西方同行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实际上,持久抗战的全面展开不仅对军事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提升产生着持续的推动作用,也对战地保障和大后方建设等相关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在全民抗战这一特殊环境下的演进和发展。本书即从上述视角出发,利用在国内外十余家档案机构新近发现的资料,对抗战时期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近代营养学在中国的体制化进程展开研究和讨论。
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以持久性为主要特征的抗战极为重要。抗战爆发后,尽管中国尚没有独立的营养学学科,面对因缺少营养保障造成的前方士兵非战斗减员及后方国民死亡等急迫问题,一大批来自与营养学相关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到科学抗战的旗帜下。他们从战时军民营养调查和改善方案的提出开始,为减少相持阶段战地士兵的非战斗减员和解决大后方军民的基本营养保障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并通过与所在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中国的抗战营养保障体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在关于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二战中的科学家们如何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又如何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推动并发展了科学,一直是国际科学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在诸多的研究当中,从上述视角展开的关于战时中国科学技术的讨论还不多见。这固然源于战时中国的科技尚处在起步阶段,然而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也像他们的西方同行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实际上,持久抗战的全面展开不仅对军事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提升产生着持续的推动作用,也对战地保障和大后方建设等相关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在全民抗战这一特殊环境下的演进和发展。本书即从上述视角出发,利用在国内外十余家档案机构新近发现的资料,对抗战时期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近代营养学在中国的体制化进程展开研究和讨论。
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以持久性为主要特征的抗战极为重要。抗战爆发后,尽管中国尚没有独立的营养学学科,面对因缺少营养保障造成的前方士兵非战斗减员及后方国民死亡等急迫问题,一大批来自与营养学相关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到科学抗战的旗帜下。他们从战时军民营养调查和改善方案的提出开始,为减少相持阶段战地士兵的非战斗减员和解决大后方军民的基本营养保障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并通过与所在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中国的抗战营养保障体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在推动抗战营养保障体系的持续运行和完善的过程中,上述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基于各自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所提出的营养改善方案,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并先后开始了制度化的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机构和领域的科学家所展开的工作,也逐渐相互关联,并最终交织在一起,使得战时中国营养保障体系的建设成为面向全局的整体事业,并促成了中国营养学共同体的形成。从中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催发了近代营养学研究和教育的兴起,而应用导向下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过程,则既是抗战这一特殊环境的体现,又形成了该学科在近代中国发展的特质。
由上可见,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下所展开的工作和所取得的不朽业绩,不仅有贡献于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而且在特殊的环境下有贡献于人类知识的增长。这一切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特色鲜明的画面,也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科学共同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抗日战争; 战时营养保障体系; 营养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內容試閱
在关于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二战中的科学家们如何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又如何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推动并发展了科学,一直是国际科学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在诸多的研究当中,从上述视角展开的关于战时中国科学技术的讨论还不多见。这固然源于战时中国的科技尚处在起步阶段,然而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也像他们的西方同行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以科学为武器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实际上,持久抗战的全面展开不仅对军事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提升产生着持续的推动作用,也对战地保障和大后方建设等相关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在全民抗战这一特殊环境下的演进和发展。本书即从上述视角出发,利用在国内外十余家档案机构新近发现的资料,对抗战时期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近代营养学在中国的体制化进程展开研究和讨论。
营养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以持久性为主要特征的抗战极为重要。抗战爆发后,尽管中国尚没有独立的营养学学科,面对因缺少营养保障造成的前方士兵非战斗减员及后方国民死亡等急迫问题,一大批来自与营养学相关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到科学抗战的旗帜下。他们从战时军民营养调查和改善方案的提出开始,为减少相持阶段战地士兵的非战斗减员和解决大后方军民的基本营养保障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并通过与所在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中国的抗战营养保障体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在推动抗战营养保障体系的持续运行和完善的过程中,上述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基于各自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所提出的营养改善方案,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并先后开始了制度化的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机构和领域的科学家所展开的工作,也逐渐相互关联,并最终交织在一起,使得战时中国营养保障体系的建设成为面向全局的整体事业,并促成了中国营养学共同体的形成。从中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催发了近代营养学研究和教育的兴起,而应用导向下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过程,则既是抗战这一特殊环境的体现,又形成了该学科在近代中国发展的特质。
由上可见,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下所展开的工作和所取得的不朽业绩,不仅有贡献于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而且在特殊的环境下有贡献于人类知识的增长。这一切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特色鲜明的画面,也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科学共同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抗日战争; 战时营养保障体系; 营养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