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实用对联大全
》
售價:NT$
225.0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編輯推薦: |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的装腔作势。
|
內容簡介: |
《明太祖平胡录》,陆深著,记元末朱元璋起义至推翻元朝统治的前后过程,因系杂史,提到了一些正史所未记的细节,但也有一些传闻之辞。《武宗外纪》,毛奇龄著,系采撷《明武宗实录》中所载武宗遗事而成,盖毛奇龄预修《明史》时,《武宗本纪》虽据《明武宗实录》撰写,但是武宗个人生活荒唐之事,大多略而不书,毛奇龄为防其事湮没,著成本书,以与《武宗本纪》存照,故曰《外纪》。《天水冰山录》,无名氏著,实系严嵩家产抄没入官的清单,书名盖取张彖讥杨国忠为冰山的典故。《钤山堂书画记》,文嘉著,该书系作者于明嘉靖乙丑(1565)参与清点遭官府籍没的严嵩所藏书画时作的笔记,书画按时代顺序著录,法书名画分列,所著录石刻法贴墨迹类凡三百五十八轴册,古今名画手卷册页类凡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能够反映明代权势者在书画收藏方面的兴趣,也为今人了解古代书画递藏情况提供了佐证。《留青日札》,田艺蘅著,是书杂记明朝社会风俗、艺林掌故。书中零星记及政治经济、冠服饮食、豪富中官之贪渎、乡村农民之生活,以及刘六、刘七、白莲教马祖师之起事情形,颇有资料价值,并附《诗谈初编》《诗谈二编》各一卷,《玉笑零音》一卷,《大统历解》三卷,《始天易》一卷,为作者杂著之合集。《民抄董宦事实》,无名氏著,记晚明乡宦、著名文人董其昌家因激起民愤,遭到围攻、焚毁之经过。《董心葵事记》,无名氏著,记明末官员周延儒、吴昌时所倚任的幕僚董心葵(名廷献)自发迹至败落的全过程。《震泽纪闻》,明代笔记小说,王鏊记所见闻之轶事,有一些记载可与史书相印证。
|
關於作者: |
陆深(14771544),字子渊,号俨山,松江上海(今上海)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陆深精于书法,诗文为一代宗,所著诗文结集为《俨山集》《俨山续集》《俨山外集》,典故制度考证有《玉堂漫笔》《传疑录》,史学理论著作有《史通会要》,俱有较高成就。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萧山(今杭州萧山)人。清初经学家、文学家,学者称西河先生。著有《仲氏易》《四书改错》等,所著结集为《西河合集》。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湖广衡山人,系籍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明代著名画家,所著有《和州诗》《钤山堂书画记》等。田艺蘅(1524?),字子艺,杭州钱塘(今杭州)人。田汝成子,明代文学家。作诗有才调,博学能文,为人高旷磊落,好酒任侠,善为南曲小令,老愈豪放,著有《大明同文集》《留青日札》《煮泉小品》《老子指玄》及《田子艺集》等。王鏊(1450年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
|
目錄:
|
明太祖平胡录 ......................................[明]陆深等(001)
武宗外纪 ..............................................[清]毛奇龄(075)
天水冰山录 ..........................................[明]无名氏(097)
钤山堂书画记 ......................................[明]文 嘉(231)
留青日札(节录) ..............................[明]田艺蘅(257)
民抄董宦事实 ......................................[明]无名氏(273)
董心葵事记 ..........................................[明]无名氏(329)
震泽纪闻 ..............................................[明]王 鏊(335)
前言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事录》作者蒙正发粉饰自己和恩主章旷、李元胤的所作所为,敌视由大顺军余部改编而成的忠贞营等,经过现当代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是不可靠的。由于本系列主要面向大众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书中记载一一进行核实和考辩,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鲁迅一向看重野史、笔记之类非官书的史籍,盖因官修正史常是里面也不敢说什么的,而通过野史的记载,却往往能提供官书有意无意漏略不言的细节,也就是前引文中所说的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而明清两代的野史记述了大量官书所不载的人物和事迹,其中还有不少是时人亲见、亲闻,乃至亲历的,其重要性不言可知。这些史料早已为学界所利用,但对大众读者来说,往往还是陌生的。编纂出版《明清野史丛书》,想来还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当然,作为史料,野史杂说也有其不足之处。鲁迅说它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这在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中尤其明显。例如,《蜀碧》等书将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遇的兵燹之灾一概归罪于张献忠,《汴围湿襟录》将决河淹没开封的责任推在李自成头上,《三湘从
事录》作者蒙正发粉饰自己和恩主章旷、李元胤的所作所为,敌视由大顺军余部改编而成的忠贞营等,经过现当代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是不可靠的。由于本系列主要面向大众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书中记载一一进行核实和考辩,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的野史,成书之后多通过抄录流传,不但鲁鱼亥豕在所难免,即残损佚亡,也不在少数。我们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尽量依据不同版本进行校勘,纠正了书中一些错字,特别是错误的人名、地名。但是,有一些人物在不同历史记载中的名字、行迹甚至最终下落都有不同,无法强求一致。如南明武将陈邦傅,一些史料写作陈邦传,由于没有第一手史料可供确认,在编辑本系列所收野史时,也只能各从其原书写法。至于明显由于避讳改写的字,如改丘为邱、易胤为允、书弘为宏,则径自回改,以存历史原貌。
|
內容試閱:
|
1925年12月10日、12日、25日,鲁迅在北京的《国民新报副刊》上分三次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后收入《华盖集》),在第一节《读经与读史》中,鲁迅说: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1935年2月,鲁迅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上又发表了《病后杂谈》(发表时被删去第二、三、四节,后全文收入《且介亭杂文》),文末也提到野史:
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
鲁迅一向看重野史、笔记之类非官书的史籍,盖因官修正史常是里面也不敢说什么的,而通过野史的记载,却往往能提供官书有意无意漏略不言的细节,也就是前引文中所说的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而明清两代的野史记述了大量官书所不载的人物和事迹,其中还有不少是时人亲见、亲闻,乃至亲历的,其重要性不言可知。这些史料早已为学界所利用,但对大众读者来说,往往还是陌生的。编纂出版《明清野史丛书》,想来还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当然,作为史料,野史杂说也有其不足之处。鲁迅说它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这在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中尤其明显。例如,《蜀碧》等书将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遇的兵燹之灾一概归罪于张献忠,《汴围湿襟录》将决河淹没开封的责任推在李自成头上,《三湘从
事录》作者蒙正发粉饰自己和恩主章旷、李元胤的所作所为,敌视由大顺军余部改编而成的忠贞营等,经过现当代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是不可靠的。由于本系列主要面向大众读者,我们不可能对书中记载一一进行核实和考辩,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的野史,成书之后多通过抄录流传,不但鲁鱼亥豕在所难免,即残损佚亡,也不在少数。我们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尽量依据不同版本进行校勘,纠正了书中一些错字,特别是错误的人名、地名。但是,有一些人物在不同历史记载中的名字、行迹甚至最终下落都有不同,无法强求一致。如南明武将陈邦傅,一些史料写作陈邦传,由于没有第一手史料可供确认,在编辑本系列所收野史时,也只能各从其原书写法。至于明显由于避讳改写的字,如改丘为邱、易胤为允、书弘为宏,则径自回改,以存历史原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