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內容簡介: |
原子间聚集与离散的组合,成就了我们所观察到的大千世界的多样与变化。
不论是细菌还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我们都使用相同的DNA密码语言与20种蛋白质字母。
并非是某种文学比喻,现代宇宙学已经揭示了,我们都是由货真价实的星尘所组成一深层意义上,我们即为物质,但我们却是一种能够辨识自身、意识到存在之惊奇与脆弱的物质。
对物质所产生的反思,可以构成一种纯粹而真实的精神运动、一种好的内省途径。
从微观量子物理,到宇宙天文奥妙;从日常生活起居,到思维感官意识,物质可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闻。它催生哲学家们关于存在与虚无的思考,一次次引发着理念与科学的革命;它触动艺术家们的敏感神经,既从内容又从技术上提醒着艺术创作的无数可能性;它可化为具体的语言,或成为客观的取材对象,飞入一代代诗人的文字中而科学发展至今,物质的概念不再如曾经那般清晰,物质世界也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多样,也更具不确定性,由此派生出的问题亦令人不知疲倦地投身其间,既在形而下,又从形而上。
|
關於作者: |
大卫周(David Jou),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诗人。1978年于同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不可逆过程与非平衡系统的统计力学的热力学研究,并在该领域著有相关书籍及两干余篇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曾为《先锋报》(科技版)供稿。荣膺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奖、巴塞罗那Ciutat奖、Narcis Morrturioi奖章、Eduard Fontsere奖以及el Premi Critica Serra d''Or de Recerca。马德里皇家科学院、加泰罗尼亚研究学院科学技术部以及墨两拿佩洛利塔尼学院域员。其代表作台:《时间迷宫:生命和宇宙中的时间与记忆》《量子世界导论:自粒子之舞至群星之种》《脑与宇宙》等。
刘学,北京人,满族正白旗。本科、硕士、博士就读于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国际文凭组织(IBO)驻马德里任课讲师。
|
目錄:
|
第一章 物质元素
实体之结构,微观之构成
1.从哲学原子论到原子的分割
2.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物理:物质既是能量也是波
3.分子、原子与核的量子结构
4.基础粒子与基本相互作用
5.自不变的决定论原子至模糊的非局域性物质
第二章 物质宇宙
宇宙之基石,万物之起因
6.量子真空与万物初开
7.遗传与物质权变
8.宇宙与生命:令人惊异的调谐
9.暗物质与暗能量
10.自必要永存的物质到历史偶然的物质
第三章 物质科技
存在之功用,应用之局限
11.物质、形式、能量与熵
12.饮食:从大地之母到食品工程
13.从原材料到全球污染
14.材料科学:从半导体到智能材料
15.自物质之轻重至形式之细微
第四章 物质生命
生命之因果,意识之无穷
16.分子与生命之策谋
17.生命起源、人工生命与合成生物学
18.生命的演变与多样性
19.大脑、心智与计算机
20.自怠惰且无机的物质,到丰饶而智慧的物质
总结:物质之交响曲
术语解释:七十条定义及其与物质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研究物质的性质、发掘其潜能,并探寻物质演变及其多样性背后所隐藏的决定性力量,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的首要目标。无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对物质之谜的探求都从未停歇。对物质的不懈探究,试图定义并归纳阐明其未知的努力相互融合、凝结,最终催生并滋养着介于科学与哲学二者之间的交叉领域。这种灿烂而恒久的成果又交织于艺术与诗歌之中,呈现出了壮美的和弦共鸣。深层意义上,我们即为物质,但我们是一种能够辨识自身、意识到存在之惊奇与脆弱的物质。同为物质的我们能够感知到那些超越物质存在的召唤,向那些自物质之中显现,且为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模糊消逝与神秘永恒,提出我们独有的质疑。由此,对物质的反思可以构成一种纯粹而真实的精神运动、一种绝佳的内省途径。
物质(希腊语:hile)一词与拉丁语mater相关,揭示了可观测实在与物质间的从属关联。如若我们仅仅从当前科学角度来研究物质,我们将难免跋前疐后既遗失了我们长久以来自觉贴近且聚焦的细节,也忽略了自我之谜与形而下肉体之物间的直接性与距离。放诸四海而论,不管是最为原始的宗教形式,还是最为现代的生物与医药,纵使观点截然不同,乃至对此毫无意识,人与物质间最为紧密的联系无疑是求生而拒死,且这一联系业已涵盖了人类所共享的全部历史;也正因如此,将科学研究带来的惊喜结果放置于更宽泛的背景之下,便显得尤为重要。但与此同时,虽然涉及并照应了近期的专业研究成果,却同样也催生了不安并引出了遗存千年的谜题。
无论是从微观核子尺度还是在星系的间隙之中,哲学家们已然注意到了在当代物理学中定义物质之困难,以及在基因工程与技术操纵下呈现出的新奇理念。这都使得在过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或多或少清晰着的物质概念,如今都相对显得模糊、矛盾且紧迫。乌利塞斯穆利纳(Ulises Moulines)在其著作《物质概念与困难》一书中已有详尽论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