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4.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就是把新文学史变薄的一种尝试。本书追求三个特色:一是强调时段性。二是尽量全面。三是尽量简单。本书的适用对象是大学中非中文专业比如对外汉语专业,或作为大学通识课或选修课的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以及高职高教等学校的文学课程,主要是满足相关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的需求,以提高文学素质为目的,比现有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性教材要来得浅显、基础,带有普及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现当代文学史的简明教程,由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教授组织该校及外校相关专业教师编写而成,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至新世纪文学思潮止。集史论、文学作品点评及文类介绍于一体:本书一至九章是按历史脉络编写的,逐一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实绩,并在每节末附简短的作品导读;第十至十四章是按类别进行叙述的,分述少数民族文学、港台文学、通俗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等。
|
關於作者: |
高玉:1964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多项。
|
目錄:
|
序高玉1
第一章五四文学1
第一节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社团1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发展9
第三节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14
第四节郭沫若:五四新诗的代表性诗人19
作品选读22
第二章30年代文学49
第一节30年代文学思潮49
第二节30年代的小说52
第三节30年代的诗歌56
第四节30年代的散文59
第五节30年代的话剧62
作品选读66
第三章40年代文学80
第一节国统区文学80
第二节解放区文学89
第三节沦陷区文学97
作品选读102第四章十七年文学114
第一节文学思潮弱化与文学运动强化114
第二节小说的题材分类与创作类型化117
第三节诗歌的叙事走向与政治抒情诗121
第四节戏剧创作制度化及其突围探索125
第五节散文的演化趋势及其多元探索130
作品选读134
第五章文革文学146
第一节文革文学理论146
第二节文革小说149
第三节文革戏剧153
第四节文革诗歌158
第五节文革散文163
作品选读165
第六章新时期文学172
第一节转折时代172
第二节新时期文学的提出175
第三节新时期文学的类型178
第四节断裂与重建181
作品选读184
第七章80年代文学194
第一节文学思潮194
第二节诗歌199
第三节小说202
第四节散文205
第五节戏剧207
作品选读210
第八章90年代文学236
第一节重识90年代文学236
第二节90年代文学思潮与现象239
第三节90年代文学创作242
作品选读254
第九章新世纪文学269
第一节综合性介绍269
第二节重要作家介绍276
作品选读284
第十章旧体诗词302
第一节现代时期的旧体诗词302
第二节当代时期的旧体诗词313
作品选读322
第十一章少数民族文学325
第一节现代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325
第二节当代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328
作品选读338
第十二章台港文学346
第一节台湾文学346
第二节香港文学354
作品选读365
第十三章通俗小说369
第一节概述369
第二节社会小说371
第三节言情小说374
第四节武侠小说376
第五节侦探小说公安法制小说379
第六节历史小说381
第七节科幻小说383
第八节当下中国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385
作品选读388第十四章儿童文学403
第一节晚清儿童文学403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儿童文学405
第三节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儿童文学412
第四节新时期以来的儿童文学415
第五节台港澳儿童文学和华文儿童文学421
作品选读424
后记447
|
內容試閱:
|
序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五分钟的演讲我要半个小时准备,半个小时的演讲,我要五分钟准备,一个小时的演讲,根本就不用准备。
现当代文学史变厚其实是很容易的,但变薄并不是很容易。
新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整整100年,相应地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史,包括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合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各种专题史比如现当代通俗文学史、儿童文学史、民间文学史、港台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社团流派史等,至今各种文学史不管是专著性质的还是通史性质的,不管是研究性质的还是教材性质的,都比较厚,最早的具有学科开创性质的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2册,比较早的、权威的也是通行的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3册,另有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3册。相应的,作为教材配套的作品选,就更厚。目前的各种文学史还只包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体,绝大多数文学史都不包括通俗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旧体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假如把这些内容都包容进去,编写完整的、内容全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那会更厚。新文学史教材自产生以来至今,总体趋势是变厚,是在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
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能无限地增加内容。新文学还在发展和向前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学的内容会大大增加,相反,20世纪中国文学会从过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全部变成部分,新的文学史要给新的部分留位置。假设未来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继续沿用现在的模式,文学史继续维持现在的格局,那么可以肯定,时间越久远,20世纪这段时间的文学在文学史上就会越少。有人甚至设想500年之后的文学史,认为那时20世纪中国文学恐怕只有鲁迅等少数几个作家会被书写。这可能有点夸张,但500年的新文学史,如果总篇幅不变,20世纪中国文学就只能占薄薄的不足100页的篇幅。在这一意义上,压缩现有的内容又是新文学史的必然趋势。
本书就是把新文学史变薄的一种尝试。本书追求三个特色:
一是强调时段性。本书把近百年中国文学分为九个时段,分别是:五四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这里,我有意淡化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划分,我认为,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等已经越来越不具有当代的意义,与当代的当下含义相去甚远。
二是尽量全面。本书除了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叙述新文学的主体以外,还涉及旧体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台港文学通俗文学儿童文学等影响大、流行广,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程度非常高的类型文学,我认为它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中的某些类型比如旧体诗词在性质上未必属于新文学。对于一般性地希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所了解的初学者来说,我们认为这种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是尽量简单。本书虽然时间跨度上自五四下至当下,内容上也非常庞杂,涉及各种类型文学,但整书篇幅却并不大,文学史内容不到20万字。作品选读不再另列,而是附于正文之后,也是方便阅读和了解。
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或者中文专业的专科学生。特别适合作高职高专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应该有层次的区分。今天的大学已经和民国时期的大学、50年代的大学、80年代的大学有了巨大的不同,今天的大学越来越提倡普及教育,强调人文素养。高考制度、大学的普及、教育体制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大学事实上被区分为很多层次,大学的差距和性质不同,目标和定位不同,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事实。相应地,大学生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大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等各方面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采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教材、统一的方法等。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不承认大学之间的差异和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不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是不科学的。比如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专业性很强,我们在教学中曾经使用过这两部教材,但效果反而并不是很好。
大学中的非中文专业比如对外汉语专业,也开设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其性质和中文专业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目的是有所了解,所以课时少,通常是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一门课开设一学期,每周2学时,在性质上也是通识课或者选修课,主要是满足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的需求,以提高文学素质为目的,这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专业必修课在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其教材也应该有所差异。此外,还有大量的高职、高专学校,他们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而且很难定义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开设的时间或长或短,但共同的特点是比较浅显、基础。目前,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这种比较浅显的,具有普及性的教材。
本书就是属于这类教材。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完全没有必要那么专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专业训练,主要是知识的了解,提高文学素质,只要简明扼要,提供常识和共识即可。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书没有编者自己的看法和观念,就是照抄照搬前人,事实上,面对复杂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选择书写什么和不书写什么以及如何书写,选哪些作品和不选哪些作品以及如何解读,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体现,没有个人观念的文学史是不可能的。
去年春节期间,袁枚的小诗《苔》突然红起来,我感觉很奇怪,我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四句中,我仅觉得第三句苔花如米小尚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在目前的状态下,我觉得很难有大的突破,编一种学术上大家公认,又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使用的统一的教材,我认为没有可能性。但我们愿作如米小的苔花,虽不学牡丹,但希望它开放。
高玉2018年3月1日于浙江师范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