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托克维尔回忆录》对于当时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奥迪隆巴罗、阿尔方斯拉马丁、阿尔芒马拉斯特、弗朗索瓦维维安,等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刻薄。我认为可能由于这个原因,《托克维尔回忆录》在他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刊印出版。这时,上述的人物都已去世了。
|
目錄:
|
编者导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回忆录》的由来和性质1848年革命之前时期的概况这次革命的前兆]
第二章 [宴会运动政府的安全反对派首领关心的事情他们对大臣们的指控]
第三章 [2月22日战乱23日的会议新内阁迪福尔先生和博蒙先生的感想]
第四章 [2月24日内阁的反抗计国民自卫军贝多将军
第五章 [议会开会奥尔良公爵夫人临时政府]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我对2月24日的原因的判断及对由此产生的事态的看法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归国内阁成立
附录
|
內容試閱:
|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是法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现代的历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时,经常引用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勃朗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史》和达尼埃尔斯特恩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史》(共3卷)等书。对于二月革命的回忆和见闻,主要有维克多雨果的《见闻偶记》、当时奥地利驻法大使馆馆员鲁道夫阿波尼的日记,以及当时任巴黎督察总监的山岳派科西迪埃尔的《回忆》。现在译出的《托克维尔回忆录》,在这类回忆录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关于此书的介绍,请读者阅读本书的《编者导言》,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作为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有他自成一家的看法,但作为政治家,他又不免受到出身和阶级地位的限制。读者只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书对于当时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奥迪隆巴罗、阿尔方斯拉马丁、阿尔芒马拉斯特、弗朗索瓦维维安,等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刻薄。我认为可能由于这个原因,本书在他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刊印出版。这时,上述的人物都已去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