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編輯推薦:
麦克尼尔父子合力编著,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作序推荐。
40篇全球环境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涵盖环境史重要主题。
环境史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1世纪以来,在美国有上千名年轻的学者投入环境史的研究,中国环境史研究还远未形成规模,环境史基本问题还困扰着不少研究者。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让人类持续焦虑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备受关注,仅2020年接连的世界性灾难——新冠肺炎、东非的蝗灾、加拿大的暴雪袭击、澳大利亚的山火………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一场瘟疫的降临,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环境史的专业研究,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基本的环境常识和观念在当下也变得必要。
內容簡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反正统的历史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史——研究人类社会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相关著述里,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其自身也是有生命,在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既有其内在动因,也是对人类活动做出的反应。不只猫猫狗狗,岩石、大海、森林、草原等万物皆有历史,它们与人类相互独立又被人类所形塑。
《世界环境史》是由全球史奠基人威廉·H. 麦克尼尔、大历史学派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以及美国环境史大家约翰·R. 麦克尼尔等30 多位知名历史学者共同撰写的一部世界环境史专著。其内容出自宝库山六卷本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的《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是这部经典百科全书的精选版,从中萃取40 个词条,基本涵盖了物种、地球承载力、气候变化、地震、疾病、瘟疫、物种灭绝、环保运动等环境史的重要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知名学者撰文,讲解深入浅出,不失专业水准。
《世界环境史》以联系的观念看待世界环境史的发展,将史学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与考古学、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结合,注重文献,也注重视觉图片的使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知识与环境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便环境史研究的专业人士查阅、教学,也适合对环境史以及对环境问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關於作者:
[美]威廉H.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一代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以《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迄今已出版《西方的兴起》《世界史》《瘟疫与人》《竞逐富强》等30多部作品。;.;[美]约翰 R. 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1954 )
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H. 麦克尼尔合著全球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蚊子帝国》、《大加速》(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主编《全球环境史指南》。
目錄 :
中文版序言 vii
导论 世界环境史 001
人新世 012
人类圈 015
生物交换 024
承载力 036
气候变化 044
哥伦布交换 058
森林砍伐 065
沙漠化 075
沙漠 084
动物疫病 091
疾病概述 103
植物病害 117
地震 128
生态帝国主义 136
能量 141
环保运动 158
土壤侵蚀 169
民族植物学 178
物种灭绝 184
饥荒 194
火 202
盖娅假说 211
绿色革命 217
冰期 227
岛屿 232
山岳 238
天然气 248
自然 252
海洋 265
石油泄漏 276
人口与环境 287
河流 299
道路 308
土壤盐渍化 314
木材 322
树 326
水 337
水能 346
水资源管理 351
风能 360
后记 367
內容試閱 :
近半个世纪以来,史家都力图将非人类世界和整个星球的研究纳入帐下,这种努力已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一些执拗的反对也令人沮丧。例如,有一位傲慢的年青历史教师就认为,澳大利亚的火与历史风马牛不相及。森林起火了,就该去找消防员,他自负地说,而不是历史学者。又如一位学界耆宿,由于多年来反复阅读同样的古文献而不见森林,他抱怨说:我认为到了现在,空气污染才可以被称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在公开场合发表的真实评论。有些人一直都不明白:火跟税收和城市化一样,对地球及其人类居民一样重要;空气污染比帝国的历史还要久远,而且它每年仍在让数百万人死亡大概比战争杀死的人还多。
还有那位著名的牛津历史学家,到20世纪80年代仍在谈论那种常识世界历史仅限于人类的故事,其任务是把人类的成就、苦难和幸福编纂成一部进步史。我们都知道狗和猫没有历史,他开玩笑地说,但人类却有。但他知道的常识其实是一种谬见,并且非常武断和偏狭。狗和猫当然有历史!就个体来说,它们像人类一样出生、成长和死去,而且它们有学习、适应和演变的能力。作为一个物种,它们拥有一部群体史,比我们自身的历史还长,而且很大程度上与人类相互影响。它们已经在这个星球上演化了数百万年,其驯化的历史都有数千年之久了。拿猫来说,依照最近的考古证据,在中国,猫跟人共处一室的时间长达5000多年,而马、猪、蚊子和大象也早就在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了。
不只猫猫狗狗,岩石、大海、森林和草原都有历史,它们与人类相互独立又被人类形塑。我们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又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的整体,无法被区隔为人类与非人类这样的类别,或进步与非进步这样的等级。这种见识,虽不被一些人理解,却能令历史为之一新、为之丰富,本书的篇章就是其完美证明。在半个世纪前,这样的内容无法成书,这样的作者多无法跻身史家之列,仅凭这一点就十分令人鼓舞了。
如今我们开始明白,环境主题正是历史之基,它是政治、文化、社会运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世界史本身也是相对新颖的概念,它推动学者们走出民族国家,并越来越走向环境模式,为文明的兴衰提供广阔的物质背景和理论框架。
对世界史而言,不同学者肯定有不同的定义。对我来说,这个词只能是地球史的别称,它一直在被现代科学知识所界定和诠释。我的这个观点,依据的是该词的常见用法。《新牛津美语辞典》明确把世界解释为地球,包括其所有的国家、民众和自然样貌。《韦氏词典》将世界定义为地球及地球的所有人与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选择书写这个世界的某一小部分,但我们应该始终将世界史视为地球这颗行星的历史。
尽管世界环境史最近才开始出现,似乎是一时风尚,但它作为一种思想实际发端于200年前,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伟大地质学家和演化史家,包括查尔斯莱尔和查尔斯达尔文。它源自那些革命性的博物学家所倡导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过去是生物与环境、人类与其余的自然界互动的故事。如果没有莱尔和达尔文发动的哲学和科学革命,很难想象之后会出现如H.G.韦尔斯、阿诺德汤因比、威廉和约翰麦克尼尔以及大卫克里斯蒂安这样优秀的世界史家的著作。拿威廉麦克尼尔来说,在其最后一本著作《人类之网》一书中,他明确使用达尔文的语言来总结他眼中的历史。人类的历史遵循更大的演化模式,他写道,这让我们相信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完全是一部自然史,无论它有多么特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的确确属于这颗名叫地球的行星,并且是支持我们的生物圈的一部分。
演化、选择和适应是自然法则,但这些法则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世界历史(或国家的或本地的历史)定义为对环境、气候、技术和社会组织的一连串复杂相连的不间断适应。有些适应可能存在超过数百万年,如蟑螂的触须;其他的则极为短暂,只持续一两代,短的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喇叭裤或上海咖啡馆里的古驰包,新鲜劲儿还没过就被淘汰了。这个故事中没有神创,没有进步叙事或包罗一切的天命,看不到终极目标,只有不停的变化和适应。
这种新史学的核心是与自然科学的合作,后者长久以来与史家的世界分隔两岸、遥遥相望。这种说法还比较含蓄!科学往往被视为大敌,就如打到门口、危及人文圣殿的野蛮人一般。这种做派对历史写作真是莫大的损失。它令我们的想象力枯竭,让我们在解释变化的时候往往哑口无言,使我们黔驴技穷,削弱了我们的影响和公众支持,让我们像15世纪的欧洲人一样落伍(他们仍固守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见识),而此时一班卑微的海员正外出去发现一个新世界,一个尚有一半疆域等待探索的浑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