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份高端的文艺地图
作者到了一个有说头的地方,大概所有的见闻感想,凝成某个感悟瞬间
沿着自己的兴趣点探挖下去,挖到的会是连他也意想不到的一口深井。
通过精心铺排,曲折有致地叙述,完全可以源源不断涌来些涓涓细流。
我们也无数次被这样曲径通幽的长文章打动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人文版面结集的第三本文艺地图书。充满文艺气息的文章,出自知名作家、音乐、历史学者及人文素养深厚的出版人之手。旅途的探寻带起记忆与心灵的探寻,极富现场感的追踪与场景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帕斯捷尔纳克、马勒、沈从文、八大山人、梭罗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杰出人物的故地与昔日生活场景,读之有如仰望群星照耀之感。
|
目錄:
|
长文章之于副刊(代序)
隐在故纸册页间
豫章绘事,八大足印
遥望华西坝
岱峻打造了一副双筒望远镜
过河看影戏
上海北四川路与中国电影发轫
四十年前,沈从文下江南
康科德群星闪耀
张伯驹,北京文化的传奇
在地的寻访
俄罗斯《金蔷薇》:寻找我的文学初恋
一些主题必然这样涌来
马勒在阿特湖畔
帕斯捷尔纳克墓地寻访记
棣花,小说照耀现实
从白云山馆到裸心堡
低处的赫拉巴尔让我们仰望
捷克布拉格行记
|
內容試閱:
|
这本小册子是我主持的《北京晚报》副刊人文版面文艺地图成书的第三本,我特意选了一些体量大的长文章结集。长,是就报刊文章而言。一般来说,报刊,尤其是都市类晚报,副刊的文章都在千字上下,而我选的篇目,基本都在5000字以上,有的近万字,还只是我所刊发的作者同一主题下的其中一篇。回头来看,这算得上我副刊编辑生涯中的轻奢时期。尤其今天,报纸副刊阵地普遍缩小,这样的长文更是无法再现。所以在我,这本小书也是一个纪念。
事实上,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在纸媒副刊编发长文,也是报刊应对时代之变的一个阶段性转型。初起,自然也是和微博、微信、自媒体公众号的勃兴有关。面临竞争的纸媒编辑,在思考着什么家底尚属不可替代之时,渐渐把目光聚焦于副刊。又渐渐从短文转到长文。这是因为,即使是副刊中不具备强新闻效应的短章美文,同样也很快被纳入自媒体的传播链当中,并成为其集结另一种影响力的手段。不信你看,那些颇有吸引力的文艺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之类,也就是短诗加短评,每日一篇,就很是得文艺小众们的欢心了。
而什么又不适合在手机上浏览一下就过呢?大概是那种想把东西说通说透,同时又呈现一种舒展而不是拘谨的写作态度的文章。这两样分别指涉内容的丰厚与文字的技艺要求,这就需要一定的体量来支撑展现。
举例来说,同样是做文艺地图类文章,同一个作者到了一个有说头的地方,你只给千字篇幅,大概所有的见闻感想,就只能凝成某个感悟瞬间,但若体量充沛,作者则可以沿着自己的兴趣点探挖下去,没准挖到的会是连他也意想不到的一口深井。再经他精心铺排,曲折有致地叙述,完全可以源源不断涌来些涓涓细流。作为编辑,我无数次被这样曲径通幽的长文章打动,因此不忍裁切那些重要的思絮的源头。我以为,给这样的作者框定字数,如同给他们的写作裹上紧身衣,对读者对报纸副刊都是损失。
这也是我在那段时间内,争取每期都有一篇文艺地图性质的长文的主要原因。另外,我也认为,并不是每个有机会造访新地、考察或者参观一些文艺地标的人,都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因为我总相信,只有自己已拥有一座矿,才可以借此出几吨煤;只守着一个煤筐,却想堆成煤山,是断断不可能的。硬抻硬扩篇幅也不行,那样只能照见其中的匮乏。
而事实证明,令我满意的作者,他们都是坐拥富矿者。我甚至能看出,当他们为我写作这篇文章的同时,一个更宏阔、持久的写作计划也在暗暗进行着。而这篇文章,只是这漫漫征程中一个驿站而已。
我喜欢与这样的作者同行。这俨然相当于,我在一个更大的果实成熟之前,已隐然分享了其中的喜悦。有事实为证的是,这本书中的《从白云山馆到裸心堡》,最后就化进了历史写作者赵柏田先生那本厚重的历史上下卷《枪炮与货币》当中。同理,我也相信,我的作家朋友袁敏,那一组追寻俄罗斯文学初恋的系列文章,最后应该会成为一本填补空白的书整整一代人都在俄罗斯文学的浸润与影响下,而像她这样执着地沿着一位作家生前的轨迹做多方探寻的还是少见。给青年时期的阅读,做如此的岁月报偿,地下长眠的那位俄罗斯作家有知,也当三生有幸。
因为都是长文,而丛书页数又自有规格,这里所选的篇什,只能做我所心仪的一类写作样貌的代表其余的文章,也许会出现在下一本文艺地图集中,也未可知。同样为了眉目清晰,我将这次的文章分成隐在故纸册页间与在地的寻访两大类。其实,写这类文章的人,这两项工作无不在交叉进行,只不过,对有些题材来说,遗迹不在,故址不存,通过故纸爬梳、想象、还原的因素多一些。而有些,更有在地寻访的实感。说到那种实感,有些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奚耀华先生那篇《帕斯捷尔纳克墓地寻访记》,作者在帕斯捷尔纳克墓前碰到那位时不时来为作家修整墓地的老人,按那岁数,大概今天再去的人已无缘相见。如果看过此前的两本文艺地图集,不难发现,我不止一次在这类集子的前言、后记中说:这些文章的作者,多数也是我的朋友,或者说亦师亦友。也正是和他们做了多年的编读往来,我受益很多,不仅是写作方面,还有对一件事的专注与热诚。我还记得,当江南的作家袁敏不管不顾地追寻早年喜爱的俄罗斯作家足迹而去之时,我还曾为她语言与地理的完全不通暗暗担心。因为在我看来,语言,尤其是俄语,那可是个大障碍啊!光靠在俄的年轻留学生做向导,会有多少收获呢?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陆续编稿当中,很多不经意的发现,开始从她的行文当中漫溢出来,而诸多线索,既得益于她的热诚,也得益于被她所感染的留学生向导与司机,以及沿途被问到的俄罗斯人。所以,这世上最怕的仍然是认真二字。
她的那组俄罗斯文章,我曾破天荒地以不连贯的三期刊出,这节奏,其实也正应和了她踏破铁鞋又峰回路转的一路征程。当然,限于本书篇幅,我只选第一篇。本书中还有一篇是好朋友、小说家宁肯的关于赫拉巴尔的文章。此前第一本文艺地图书《想起京都一只鸟》中,也曾收录赫拉巴尔在中国的出版者龙冬的文章《致赫拉巴尔》,但两篇文章没有一丝重复,却又构成相互的应和。这不能不说,所谓的发现与寻找和写作者的心灵特质有多么大的关联。伟大的赫拉巴尔创造了一个词语过于喧嚣的孤独。而我知道,愿意写作这些文章的作者大抵也承受着同样的孤独。
与他们共享这孤独,让我也感到,寂寞中同样可以蕴含着丰富与博大。当然,身为副刊编辑多年,我不是没编辑过短章美文,且内心从不曾轻视过它们。就如同歌曲有短歌与长调,它们同为人类心灵的表达。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精彩而隽永的短文,如同贝类体内的珍珠,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生命体验来凝成。我只是在最近几年,集中约写长文,并且认识到,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历练,大部分人是最后才抵达那个短而精的境界,而这中间,需认真对待的反而是多与杂。如何对素材入得更深、积累得更厚、提纯得更精当,还包括传达得更从容,都是我从这些文章里不断体味的。
这一册的书名,是到最后编辑阶段才决定下来。我一向习惯从书中篇目中抽取意象,看目录自然不难看出,群星闪耀四字取自旅居海外的作家潘蕾那篇文章的标题康科德群星闪耀。潘蕾写一手行云流水般好看的灵动文章,这篇我每次拿起都会津津有味一路读下去,并对由梭罗、爱默生等构成的康科德意象,充满神往。事实上,当我在诸多长文中选定这12篇,再作打量之时,我发现,它们所对应的作家、艺术家,正好组成一个群星闪耀的星空,让我不时想怀着敬意仰望。所以,我索性把头一篇和末尾两篇所对应的两个人,做到了副标题上,而他们竟然一个是高古孤绝的八大山人,一个是卑微而又高远的赫拉巴尔。
当把这样的版面文章转化成书稿,一遍遍过校样时,我都依然能感到写作者与被写者身上共同而强烈的精神气息。对此,我心中只有双重的感谢。自然,我同样感谢曾经使它们立体地呈现于版面的诸多同事。但愿这本书,能成为我们共同的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