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散文精品,名家力推。巴金点评:人归人,文章还是好文章。胡适赞誉:到现在还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东西了。 精心审校,原貌呈现。著名出版家、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文集出版方面权威与开创者锺叔河先生鼎力编校,参照周作人作品初版或周作人手订目录,保留作品原汁原味。 首次出版,完善经典。本辑周作人作品集中包含有此前从未出版过的作品。本套书不仅是对*辑进行补充,更完善了周作人的作品集,将其全部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内容丰赡,屡读屡新。书中既有冷静的社会观察,也有细微的生活体验,更有别致的读书札记,周作人见识之广博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
|
內容簡介: |
《药味集》有序一,收文二十二篇。内容主要是类似前人所作的笔记那样的文字,亦即是《药堂语录》之类题跋小品并包含一篇讨论日本生活、习俗和文化的重要文章。
|
關於作者: |
周作人(18851967),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者与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多种及译作、文学史料集多种。
锺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著名出版家、学者、散文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两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天窗》《锺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等。
|
內容試閱:
|
出版题记
《药味集》一九四二年三月北京新民印书馆印行,有《药味集》序一,收文二十二篇。
作者自称,近来觉得较有兴味写作的,只是类似前人所作的笔记那样的文字,亦即是《药堂语录》之类题跋小品;自丁丑至庚辰(19371940)此四年中,大品正宗文字公之于世的,便只有《关于朱舜水》《炒栗子》《再谈俳文》这二十来篇了。
最后一篇《日本之再认识》系应国际文化振兴会之约,为了纪念日本纪元二千六百年而写的。序文说收文二十一篇,很可能没有将其计算在内。但这实在是一篇讨论日本生活、习俗和文化的重要文章,读者们看过便会知道的。
关于书名,作者也有所说明: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若云有利于病,盖未必然,此处所选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文为多也。又云,凡有所记述,必须为自己所深知确信者,才敢着笔,此立言诚慎的态度,自信亦为儒家所必有者也。今据新民版校订重印。
二○二○年五月二十七日,锺叔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