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
編輯推薦: |
捷克国宝级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鼎盛时期的作品。 赫拉巴尔历经和见证了二十世纪捷克历史的跌宕起伏,他始终着笔于波希米亚本土和生活其中的普通人,他描写的边缘人的故事以及凸显的时代性主题,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诗意被全球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赫拉巴尔,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在捷克家喻户晓,广泛受到各个阶层读者的喜爱。 赫拉巴尔的小说同改编的戏剧、电影作品,在国内外数十次获奖,其中*代表的是柏林电影节金奖及奥斯卡*外语片奖。
|
內容簡介: |
《严密监视的列车》是捷克国宝级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作品,由《严密监视的列车》《小汽车》《中老年舞蹈班》三个中篇组成,是作家鼎盛时期的创作。它展示了三个迥异的捷克历史时期和生活其中的中欧人的命运际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奥匈帝国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后的正常化。
赫拉巴尔的作品风格各异,无以比拟。其小说似乎缺乏时空感,但用心阅读后却发现,作品呈现的人类性格和命运证词适用于所有历史时期,而在当时的时空画面中却又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着民族和时代的独特印记,具有恒久的意义和效力。他无比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环境和习俗习惯。他是那些在想象中写作的沙龙文学的悖反与对立。他丰富的阅历使他的写作素材取之不尽,运用的对话语言也贴切着小说人物的身份,通俗甚至粗鲁的俚语取得真实的效果。他始终准确、敏感地关注着事态,尽管小说以直接引语和*人称叙述居多,但在所有事件后面我们时刻感受到关注者的立场和视角。
|
關於作者: |
作者介绍: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捷克作家之一。生于一九一四年,法学博士,服过兵役,当过推销员、仓管员、炼钢工,等等。一九九七年跳楼身亡。他历经和见证了二十世纪捷克历史的跌宕起伏,四十九岁时才得以出版第一部作品,一生创作无数,获得国内外奖项多达三十多个。他的作品经常被改编为电影和戏剧,与小说同名的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于一九六六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于二〇一二年获得捷克国家电影奖捷克狮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其他代表作品有《绝对恐惧:致杜卞卡》《雪绒花的庆典》《温柔的野蛮人》《过于喧嚣的孤独》等。
译者介绍:
徐伟珠,一九六四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一九九〇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在捷克学习工作十余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副教授。翻译作品:《历史上的独裁者》《绞刑架下的报告》《洪水之后》《终极亲密》等。
|
目錄:
|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高兴
见证跌宕时代的捷克作家(中译本前言) 徐伟珠
严密监视的列车
小汽车
中老年舞蹈班
前言见证跌宕时代的捷克作家(中译本前言)
徐伟珠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19141997是捷克二十世纪划时代的传奇作家,属于捷克文学在国外的符号。他历经和见证了二十世纪捷克历史的跌宕起伏,始终着笔于波希米亚本土和生活其中的普通人,他描写的边缘人的故事以及凸显的时代性主题,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诗意被全球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赫拉巴尔去世,捷克所有报纸都不约而同对此消息作了报道,这种殊荣对一个作家而言,在捷克绝无仅有。这位文学巨擘身上附有太多别具一格的标签:
从小在继父啤酒厂长大的羞怯男孩,自行设计并义无反顾地践行人工命运理论,摒弃法学博士学历,选择去克拉德诺炼钢厂当工人,租住在布拉格郊外废弃车间改成的大杂院里,和哲学作家蓬迪、版画家波德尼克切磋先锋艺术和哲学思潮,与茨冈人相邻二十年,从事各种底层的职业,在喧嚣的啤酒馆流连忘返,在科尔斯克乡间别墅追忆往昔,回归自然。 见证跌宕时代的捷克作家(中译本前言)
徐伟珠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19141997是捷克二十世纪划时代的传奇作家,属于捷克文学在国外的符号。他历经和见证了二十世纪捷克历史的跌宕起伏,始终着笔于波希米亚本土和生活其中的普通人,他描写的边缘人的故事以及凸显的时代性主题,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诗意被全球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赫拉巴尔去世,捷克所有报纸都不约而同对此消息作了报道,这种殊荣对一个作家而言,在捷克绝无仅有。这位文学巨擘身上附有太多别具一格的标签:
从小在继父啤酒厂长大的羞怯男孩,自行设计并义无反顾地践行人工命运理论,摒弃法学博士学历,选择去克拉德诺炼钢厂当工人,租住在布拉格郊外废弃车间改成的大杂院里,和哲学作家蓬迪、版画家波德尼克切磋先锋艺术和哲学思潮,与茨冈人相邻二十年,从事各种底层的职业,在喧嚣的啤酒馆流连忘返,在科尔斯克乡间别墅追忆往昔,回归自然。
赫拉巴尔的创作历程,其本质是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文学潮流息息相通的:反讽的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写实主义、质朴的诗学等。他以精悍的短篇小说起家,以特殊的文学风格在卑微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捕捉诗意的片断,随后的中、长篇故事则展露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哲学观、复杂的表述与叙事构架。
布拉格之春之前的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氛围出现缓和,文学和艺术领域迎来空前的自由和繁荣,也为实验性创作开启了空间。这时期赫拉巴尔的作品呈爆炸式络绎推出,那些在抽屉里尘封已久的写于五十年代的文字一一面世,此中篇集由赫拉巴尔于上个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推出的三部中篇组成,属于作家鼎盛时期的创作,它展示了三个迥异的捷克历史时期和生活其中的中欧人的命运际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奥匈帝国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后的正常化。
《中老年舞蹈班》(1964)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由一个绵延不断的长句构成的非常规的创意作品,发行量令人难以置信地达五十万册。
它由一九四九年创作的短篇《一个老兵的忧患》改写而成,一位无名老者的独白,为取悦和指教年轻的卡米拉小姐,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和恋爱经历,追忆逝去的岁月。主人公原型为赫拉巴尔的大伯贝宾,小说源源不断的叙说流巴比代尔的叙事风格,多样的实验性文学探索和屡试不爽的创作手法剪切、拼装、离奇的排序和生成的联想令人瞠目。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熟悉的主题领域啤酒馆轶事,性欲,本能,历史哲学和底层平民对政治的理解,各类至理名言和道听途说的对话,凭借丰富联想把职场经历、情爱冒险、生活见地或者梦的场景串联起来,激情叙述生活变幻的美丽和无穷魅力。
捷克人自己坦言,这本小说是无法转译成其他文字的,其特殊的写作风格,对阅读本身就构成挑战,冗长的句子跨越几个页面,通篇逗号,没有断句;奥匈帝国时期的俚语,不规范的德语词,简约的聊谈加上五花八门的故事和思考掺杂其中,读者不免产生难以捉摸、困惑甚至沮丧之感;完全不相干的情节,如同思绪的马赛克,在大脑里一幕幕快速交替,没有铺垫,扑面而来。
《严密监视的列车》(1965)是作者回归传统叙事模式的一部作品,故事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九三九年二战初期,捷克斯洛伐克沦为纳粹德国的保护国。同年秋天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反纳粹游行之后,纳粹随即关闭了捷克的高校。赫拉巴尔带着法学院八学期的肄业证书回到家乡宁布尔克小城,在当地火车站任列车调度员,为日后创作作了铺垫。作家将一个简单的场景,发生在沉闷无聊的小车站往女电报员臀部上盖满邮戳的逸闻,改写和重塑为一部结构紧凑的二战主题的经典中篇。
年轻的站台实习调度员米洛什赫尔马,生性敏感,脆弱,因与女友、列车员玛莎第一次性爱尝试失败,在无名酒店的浴缸里割脉自杀,所幸获救此时二战已处于尾声,历史走向高潮。米洛什重返车站值班室,在绯闻缠身的调度员胡比齐卡手下实习,关注定期往返于前线的运送物资和士兵的德国列车。小说传神地描写了胡比齐卡的乖张老练,为鸽子和晋升督察魂牵梦萦的车站站长,英姿飒爽的女伯爵等人物。在阴郁的战争氛围里,抵抗活动联络员维多利亚在一个夜间现身车站值班室她带来了摧毁严密监视的军用运输专列的炸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米洛什拥有了成功的性爱体验。他毅然承担起炸毁德国军列的行动。翌日凌晨,他爬上信号灯桅杆往行驶的军列投掷下那枚炸弹,自己却在执行任务时跟德国士兵对射而亡,历史的车轮在边际命运的轨道上一路呼啸而去。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米洛什似乎参悟到生命的真谛。
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视角来描写战争末期宏大的主题,一个懵懂男孩过渡为成熟男子的过程跨越,将战争间接地体现于诸多细节,呈现在超现实主义的调色板上,从而凸显普通平民的生活怎样遭受无情战争的干预诗意的场景描写跃动在字里行间。看似传统叙事民谣风味的故事,却保留了赫拉巴尔所有的风格属性,幽默、对立的场景剪辑、无处不在潜伏的性。
同名电影荣膺一九六七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布拉格之春运动后至一九七六年,赫拉巴尔的作品遭禁又被解禁。这时期作家退出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携妻子退隐到两人在几年前买下的科尔斯克乡间别墅,紧挨故乡宁布尔克、宁静的林区和潺潺流淌的易北河,周边是善意的邻居,这是他一直在寻觅的写作之地。生活在群猫惬意的包围之中,赫拉巴尔的创作进入全盛阶段。
《小汽车》(又名《不穿燕尾服的生活》)(1975)出自这个时期。作家悉心描述他与猫咪们在科尔斯克林区的生活场境,他每天不辞辛苦搭乘公交车到那座林中小屋去看望他的猫咪,给它们捎去牛奶、香肠和肉。猫咪们期盼和依恋他,每天上午十一点会奔向汽车站去迎接,大老远就欣喜地认出主人来。因为工作关系作者必须时常回布拉格,在布拉格的日子里,尤其黎明时分,因为心有牵挂而无眠,并梦魇不断,被亡猫的噩梦纠缠。冬天他担心猫咪们冻死,被猎人射杀,但开春后猫咪又过盛繁衍,他只得决定消灭几只,把小猫装入编织袋往白桦树干上一抡。一天,家里出现一只小公猫,小猫的皮毛颜色跟作者的车座皮套相同,他取名为小汽车。与猫咪们难分难舍的同时,那些死去的爱猫们始终困扰作者,直到遭遇一场车祸之后他的愧疚与悔恨得以消失。冬日的科尔斯克池塘一只天鹅冻结在冰面上,作者束手无策,无法施救,第二天池塘的天鹅冻死了。这件事让他开始理解自己的生活。作者以自然主义的手笔描绘自然的一切,阅读时颇难理解。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赫拉巴尔孤身一人,妻子去世,没有孩子,在乡间别墅他消磨越来越多的时间,至少猫咪们为他提供最温馨的群体温暖。
赫拉巴尔的作品风格各异,无以比拟。其小说似乎缺乏时空感,但用心阅读后却发现,作品呈现的人类性格和命运证词适用于所有历史时期,而在当时的时空画面中却又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着民族和时代的独特印记,具有恒久的意义和效力。他无比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环境和习俗习惯。他是那些在想象中写作的沙龙文学的悖反与对立。他丰富的阅历使他的写作素材取之不尽,运用的对话语言也贴切着小说人物的身份,通俗甚至粗鲁的俚语取得真实的效果。他始终准确、敏感地关注着事态,尽管小说以直接引语和第一人称叙述居多,但在所有事件后面我们时刻感受到关注者的立场和视角。
赫拉巴尔的作品彰显明确的自传体特征,汲取于真实的日常平庸和多样的生活经历,以卓越的想象力和幻想转化为怪诞、夸张和喜剧,同时不匮乏怀疑和黑色幽默。他秉承捷克文学的幽默特质,善意的自嘲和反讽,以其人道主义的创作跻身世界文学大师之列。虽然他使用小众的捷克语进行写作,然而作品的深厚内涵和精神高度俘获了不分国界的众多读者。
这位毕生研读《道德经》的东欧作家,让我们汲取这样的精神:你可能生活在底层,但精神却超凡脱俗;在艰难的境遇和强硬的制度下依然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就如同那些草根族巴比代尔们。
广东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丛书奉献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让我们尝试用灵感的钻石孔眼来透视生活,看到现实的诗意和美景,理解平凡生命的意义。
|
內容試閱:
|
见证跌宕时代的捷克作家(中译本前言)
徐伟珠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19141997是捷克二十世纪划时代的传奇作家,属于捷克文学在国外的符号。他历经和见证了二十世纪捷克历史的跌宕起伏,始终着笔于波希米亚本土和生活其中的普通人,他描写的边缘人的故事以及凸显的时代性主题,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诗意被全球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赫拉巴尔去世,捷克所有报纸都不约而同对此消息作了报道,这种殊荣对一个作家而言,在捷克绝无仅有。这位文学巨擘身上附有太多别具一格的标签:
从小在继父啤酒厂长大的羞怯男孩,自行设计并义无反顾地践行人工命运理论,摒弃法学博士学历,选择去克拉德诺炼钢厂当工人,租住在布拉格郊外废弃车间改成的大杂院里,和哲学作家蓬迪、版画家波德尼克切磋先锋艺术和哲学思潮,与茨冈人相邻二十年,从事各种底层的职业,在喧嚣的啤酒馆流连忘返,在科尔斯克乡间别墅追忆往昔,回归自然。
赫拉巴尔的创作历程,其本质是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文学潮流息息相通的:反讽的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写实主义、质朴的诗学等。他以精悍的短篇小说起家,以特殊的文学风格在卑微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捕捉诗意的片断,随后的中、长篇故事则展露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哲学观、复杂的表述与叙事构架。
布拉格之春之前的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氛围出现缓和,文学和艺术领域迎来空前的自由和繁荣,也为实验性创作开启了空间。这时期赫拉巴尔的作品呈爆炸式络绎推出,那些在抽屉里尘封已久的写于五十年代的文字一一面世,此中篇集由赫拉巴尔于上个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推出的三部中篇组成,属于作家鼎盛时期的创作,它展示了三个迥异的捷克历史时期和生活其中的中欧人的命运际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奥匈帝国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后的正常化。
《中老年舞蹈班》(1964)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由一个绵延不断的长句构成的非常规的创意作品,发行量令人难以置信地达五十万册。
它由一九四九年创作的短篇《一个老兵的忧患》改写而成,一位无名老者的独白,为取悦和指教年轻的卡米拉小姐,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和恋爱经历,追忆逝去的岁月。主人公原型为赫拉巴尔的大伯贝宾,小说源源不断的叙说流巴比代尔的叙事风格,多样的实验性文学探索和屡试不爽的创作手法剪切、拼装、离奇的排序和生成的联想令人瞠目。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熟悉的主题领域啤酒馆轶事,性欲,本能,历史哲学和底层平民对政治的理解,各类至理名言和道听途说的对话,凭借丰富联想把职场经历、情爱冒险、生活见地或者梦的场景串联起来,激情叙述生活变幻的美丽和无穷魅力。
捷克人自己坦言,这本小说是无法转译成其他文字的,其特殊的写作风格,对阅读本身就构成挑战,冗长的句子跨越几个页面,通篇逗号,没有断句;奥匈帝国时期的俚语,不规范的德语词,简约的聊谈加上五花八门的故事和思考掺杂其中,读者不免产生难以捉摸、困惑甚至沮丧之感;完全不相干的情节,如同思绪的马赛克,在大脑里一幕幕快速交替,没有铺垫,扑面而来。
《严密监视的列车》(1965)是作者回归传统叙事模式的一部作品,故事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九三九年二战初期,捷克斯洛伐克沦为纳粹德国的保护国。同年秋天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反纳粹游行之后,纳粹随即关闭了捷克的高校。赫拉巴尔带着法学院八学期的肄业证书回到家乡宁布尔克小城,在当地火车站任列车调度员,为日后创作作了铺垫。作家将一个简单的场景,发生在沉闷无聊的小车站往女电报员臀部上盖满邮戳的逸闻,改写和重塑为一部结构紧凑的二战主题的经典中篇。
年轻的站台实习调度员米洛什赫尔马,生性敏感,脆弱,因与女友、列车员玛莎第一次性爱尝试失败,在无名酒店的浴缸里割脉自杀,所幸获救此时二战已处于尾声,历史走向高潮。米洛什重返车站值班室,在绯闻缠身的调度员胡比齐卡手下实习,关注定期往返于前线的运送物资和士兵的德国列车。小说传神地描写了胡比齐卡的乖张老练,为鸽子和晋升督察魂牵梦萦的车站站长,英姿飒爽的女伯爵等人物。在阴郁的战争氛围里,抵抗活动联络员维多利亚在一个夜间现身车站值班室她带来了摧毁严密监视的军用运输专列的炸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米洛什拥有了成功的性爱体验。他毅然承担起炸毁德国军列的行动。翌日凌晨,他爬上信号灯桅杆往行驶的军列投掷下那枚炸弹,自己却在执行任务时跟德国士兵对射而亡,历史的车轮在边际命运的轨道上一路呼啸而去。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米洛什似乎参悟到生命的真谛。
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视角来描写战争末期宏大的主题,一个懵懂男孩过渡为成熟男子的过程跨越,将战争间接地体现于诸多细节,呈现在超现实主义的调色板上,从而凸显普通平民的生活怎样遭受无情战争的干预诗意的场景描写跃动在字里行间。看似传统叙事民谣风味的故事,却保留了赫拉巴尔所有的风格属性,幽默、对立的场景剪辑、无处不在潜伏的性。
同名电影荣膺一九六七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布拉格之春运动后至一九七六年,赫拉巴尔的作品遭禁又被解禁。这时期作家退出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携妻子退隐到两人在几年前买下的科尔斯克乡间别墅,紧挨故乡宁布尔克、宁静的林区和潺潺流淌的易北河,周边是善意的邻居,这是他一直在寻觅的写作之地。生活在群猫惬意的包围之中,赫拉巴尔的创作进入全盛阶段。
《小汽车》(又名《不穿燕尾服的生活》)(1975)出自这个时期。作家悉心描述他与猫咪们在科尔斯克林区的生活场境,他每天不辞辛苦搭乘公交车到那座林中小屋去看望他的猫咪,给它们捎去牛奶、香肠和肉。猫咪们期盼和依恋他,每天上午十一点会奔向汽车站去迎接,大老远就欣喜地认出主人来。因为工作关系作者必须时常回布拉格,在布拉格的日子里,尤其黎明时分,因为心有牵挂而无眠,并梦魇不断,被亡猫的噩梦纠缠。冬天他担心猫咪们冻死,被猎人射杀,但开春后猫咪又过盛繁衍,他只得决定消灭几只,把小猫装入编织袋往白桦树干上一抡。一天,家里出现一只小公猫,小猫的皮毛颜色跟作者的车座皮套相同,他取名为小汽车。与猫咪们难分难舍的同时,那些死去的爱猫们始终困扰作者,直到遭遇一场车祸之后他的愧疚与悔恨得以消失。冬日的科尔斯克池塘一只天鹅冻结在冰面上,作者束手无策,无法施救,第二天池塘的天鹅冻死了。这件事让他开始理解自己的生活。作者以自然主义的手笔描绘自然的一切,阅读时颇难理解。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赫拉巴尔孤身一人,妻子去世,没有孩子,在乡间别墅他消磨越来越多的时间,至少猫咪们为他提供最温馨的群体温暖。
赫拉巴尔的作品风格各异,无以比拟。其小说似乎缺乏时空感,但用心阅读后却发现,作品呈现的人类性格和命运证词适用于所有历史时期,而在当时的时空画面中却又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着民族和时代的独特印记,具有恒久的意义和效力。他无比熟悉普通人的生活环境和习俗习惯。他是那些在想象中写作的沙龙文学的悖反与对立。他丰富的阅历使他的写作素材取之不尽,运用的对话语言也贴切着小说人物的身份,通俗甚至粗鲁的俚语取得真实的效果。他始终准确、敏感地关注着事态,尽管小说以直接引语和第一人称叙述居多,但在所有事件后面我们时刻感受到关注者的立场和视角。
赫拉巴尔的作品彰显明确的自传体特征,汲取于真实的日常平庸和多样的生活经历,以卓越的想象力和幻想转化为怪诞、夸张和喜剧,同时不匮乏怀疑和黑色幽默。他秉承捷克文学的幽默特质,善意的自嘲和反讽,以其人道主义的创作跻身世界文学大师之列。虽然他使用小众的捷克语进行写作,然而作品的深厚内涵和精神高度俘获了不分国界的众多读者。
这位毕生研读《道德经》的东欧作家,让我们汲取这样的精神:你可能生活在底层,但精神却超凡脱俗;在艰难的境遇和强硬的制度下依然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就如同那些草根族巴比代尔们。
广东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丛书奉献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让我们尝试用灵感的钻石孔眼来透视生活,看到现实的诗意和美景,理解平凡生命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