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运用比较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成本收益法等方法,做到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首先,从经济学与法学的两个层面寻求对SIBs负外部性的理论破解,提出构建纠正SIBs与相关利益主体权益冲突的处置机制。形成以经济学SIBs外部性研究为起点,而以法学SIBs负外部性监管为终点的研究路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当前中国SIBs负外部性的传导机制,为我国政府有效隔断经由SIBs负外部性引致的系统性风险提供现实思考。第二,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际国内有关SIBs立法实践进行分析,并运用经济学中的数据处理法对当前中国SIBs监管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探究中国SIBs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法,验证《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实施后对银行安全、效率和公平的影响,提出基于金融包容理念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对指导当前金融监管治乱循环模式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后,基于法学的思路,赋予金融学的内涵,提出构建中国SIBs负外部性监管框架的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张晓燕,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先后获取经济学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近年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金融评论》、《甘肃社会科学》、《经济问题》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第65批基金资助项目、数项山西省软科学项目,以及数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并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等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