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曾在天涯》《沧浪之水》的作者阎真关于小说艺术的理论专著,由于他在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长和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功实践,对小说艺术有独到深刻实际的见解和体会。因此,本书较之于通常的小说理论著作,有其鲜明的特点和实践性、指导性意义。
|
關於作者: |
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小说艺术、小说理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主义等课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曾在天涯》(1995年)、《沧浪之水》(2001年)、《因为女人》(2007年)、《活着之上》(2014年),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003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作品编为《阎真文集》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
目錄:
|
目 录
引 言 史、思、诗:文学价值鼎之三足
关于小说艺术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节 艺术标准是前提性标准
超越公共空间
用具体超越具体
只有艺术能够面对历史
对中国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应奠基何处
小说的语言
第一节 语言在文学作品价值判断中的地位
对话的意义在于表现人物性格
对规范化语言的反叛
潜台词:言在此而意在彼
比喻:让事物的状态更生动地呈现
方言: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
造型与道具
非逻辑情感和氛围
非逻辑情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氛围:主题的曲折显现
结构:意义作为凝聚性力量
作品选读
《孔乙己》
《药》
《祝福》
文学的经典性
经典的意义
经典性的标准
作者的角色
生活的介入者
社会效应和审美效应的矛盾
一元性和多元性
文学形式
天数的力量
艺术形式流变的内在动因
个案分析
形式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