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200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05]16号)进一步要求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全面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增加入文类选修课程,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并通过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正确解决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文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根本、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推动和支持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江苏高教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对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一个新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30多年来已培养输送了数以百万计地方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
目錄:
|
章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节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第二节 音乐的常见表现手法
第三节 音乐的常见曲式结构
第二章 声乐艺术
节 人声的分类
第二节 声乐演唱形式
第三节 声乐体裁及其作品欣赏
第三章 中外民歌
节 中国民歌
第二节 外国民歌
第四章 曲艺与戏曲
节 曲艺音乐概述
第二节 曲艺音乐曲种介绍及选曲欣赏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戏曲音乐选曲欣赏
第五章 中国民族器乐
节 民族器乐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民族乐器的分类
第三节 常见的民族乐器及作品欣赏
第四节 常见的少数民族乐器及作品欣赏
第五节 民族器乐合奏欣赏
第六章 西洋器乐
节 西洋器乐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西洋乐器的分类
第三节 器乐作品欣赏
第七章 中外流行音乐
节 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种类
第三节 流行音乐欣赏
第八章 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节 歌剧
第二节 舞剧
第三节 音乐剧
第四节 电影音乐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音乐教学在高职高专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的门类很多,简单的感受音乐的方法就是聆听、欣赏音乐。为此,我们编写了《中外音乐欣赏》。
本教材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教学实践出发,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全书由介绍音乐欣赏基础知识入手,包含了欣赏有歌词便于理解的中外声乐作品、听辨认识中外乐器、欣赏中外器乐作品(标题)及欣赏中外器乐作品(无标题)。本教材还特别编排了曲艺与戏曲、中外流行音乐、电影音乐等章节。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图文并茂,除器乐部分附曲例片段外,其余章节均配有大量完整的曲例,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及学生在课后的拓展练习,同时在每一章开始处写明内容概要,提出学习要领,每章结束处设置思考练习,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欣赏音乐,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本教材可供各类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专科学校使用,也可供社会各界人士自学和参考。
本书主编顾克、张丽。编写人员的分工如下:章于雨琴;第二章徐建灵;第三章,第八章胡艳妹;第四章董秀芳;第五章姜佳;第六章张思艳、朱艳、王音音;第七章孙菡。全书由顾克、张丽统稿,顾克审定。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与不准确之处,真诚欢迎各位学者、同仁、读者批评指正,为本教材的完善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书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苏州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了一些书刊的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