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大明绝唱:明代烹茶道》以明代为范本,将有明一代之茶书谱录及相关诗文进行较完备梳理解读,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原明代烹茶过程,图文并茂,较全面地描绘了当时饮茶之风尚,图文并茂,可赏可读。
|
內容簡介: |
中华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茶叶烹饮法丰富多彩,相关诗文、谱录不计其数。书稿通过文献研究和烹茶实践,以宋元以来茶叶烹饮法为主线,通过对明代茶书谱录以及诗文的梳理和解读,对烹茶器具、烹茶程序以及烹茶技法进行研究和探讨,还原明代烹茶法真相,并首次提出“明代烹茶道”这一概念。在追溯明代烹饮法的同时,完整复原了明代烹茶器具和具体做法,又结合南山流茶道礼仪规范,展示完整的茶道程序和具体操作手法,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明代烹茶道的儒雅风范。
|
關於作者: |
马守仁,号南山如济,南山流茶道宗主,中华茶道文化研究会会长、东亚茶道研究院院长,多年来创设 “五山十刹”茶道文化传习所,致力于中华茶道复兴和茶禅文化研究。著有《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冷香斋煎茶日记》《岭上多白云:南山如济的茶隐生活》《茶道三字经》等。
|
目錄:
|
绪论
一 大明茶事
1 朱权《茶谱》
2 惠山竹茶炉
3 明代烹茶
二 岕茶流芳
1 岕茶寻踪
2 岕茶谱录
3 张岱与闵老子茶
4 冒襄与岕茶
5 隐元东渡
三 明代烹茶道
1 烹茶法要
2 南山流烹茶道
附录:明代烹茶道纪事
|
內容試閱:
|
绪论
在人类茶道文化史上,出现过两种茶叶烹饮方式:一种是煎茶法,一种是泡茶法。在唐代之前,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烹饮方式都属于煮茶法;唐代初期,煎茶法出现,将煮茶法程序化和艺术化,由此开启了中华茶道文化的宏伟篇章。宋代流行点茶道,从唐代煎茶法简化而来,属于泡茶法。明代烹饮法比较复杂,前期点茶、烹茶并行,中期烹茶法盛行,后期随着炒青绿茶和宜兴紫砂壶兴起,烹茶法逐渐为瀹茶法所取代。为了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作比较,我们将明代茶叶烹饮法统归为烹茶法。明代烹茶法是唐代煎茶法的延续,自明代以后,都属于泡茶法。
大家通常见到的紫砂壶冲泡法、盖碗冲泡法、玻璃杯冲泡法等,都属于泡茶法,也称冲瀹法。流行于闽南、潮汕地区的工夫茶法,台湾地区的小壶冲泡法,也属于泡茶法。日本茶道(笔者注:特指抹茶道)在南宋时期从禅宗寺院传入日本,是宋代禅寺点茶礼法的简化,也属于泡茶法。至于日本煎茶道,目前全日本各煎茶道流派的烹饮方式均属于泡茶法,是从明清泡茶法发展而来,和中国唐宋时期的煎茶法没有关系。
两汉茶事
由目前搜集到的茶文化史料可知,茶叶初是做药用以及食用的,也用于祭祀,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了茶饮之事。关于饮茶起源,唐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文中说:“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这里所说的“瀹蔬”就是煮菜汤的意思,是唐以前民间煮茶的一种方式。陆季疵即茶圣陆羽,季疵是他的字。宋人苏轼在《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中说“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就是根据皮日休这段文字来的。北宋人李觏《盱江集》里也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饮茶之风盛行于隋唐,这个说法是比较中肯的。
汉代已经出现煮饮法。汉代早期煮茶法很可能像煮蔬菜羹汤一样(笔者注:即上文说到的瀹蔬而啜者),采下新鲜茶叶,沸水烫过后直接放入釜中煮,然后调盐、添姜,甚至加入芝麻、橘皮、薄荷、茱萸、紫苏等调味品。每个地域不一样,饮食习惯也不一样,煮茶的方式也有差别。《桐君录》记载说:“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这里所说的“煎饮”,就是煮饮的意思。真香茗,是指不添加任何佐料的清饮法。晋·郭璞《尔雅》注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早的煮茶法是采下茶树鲜叶直接烹煮饮用。
茶饼制作方法大约也起源于此时。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广雅》文字记载说:“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饼采用蒸青法,杀青以后把茶叶捣烂,用模具压成小饼,中间穿孔,烘干后用绳穿起来,便于运输和存放。如果茶叶粗老,就将捣烂的米膏和在茶汁里面,再压成茶饼。饮茶时先把茶饼用炭火炙烤过,用茶臼捣碎,再用碾子碾磨,然后煮饮。《广雅》是三国魏张揖所著,因其年代较早而常被人征引。汉代早期煮茶法,无论是用鲜叶还是茶饼,通常都要加佐料,如葱、姜、茱萸、橘皮等,并用盐来调味。这种煮茶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依然有所保留。
《广雅》里记载的茶饼煮饮法其实就是陆羽《茶经》里所说的“痷茶法”,即后世所称的“冲瀹”法:先采茶叶制成茶饼,煮茶时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投入瓷器中,用葱、姜、橘皮作佐料,加入沸水冲瀹,芼过之后饮用,可以醒酒,使人不眠。当然,一般情况下仍然以煮茶法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人早饮茶用煮茶法,可以用鲜叶,也可以用茶饼。这里所说的煮茶法是统称,也包括泡茶(痷茶)法和烹茶法。到了唐代,才出现了煎茶法。
六朝茶饮
汉魏六朝沿用汉代饮茶法,诚如皮日休所言,“必浑以烹之”,和普通煮蔬菜羹汤没有两样。早期煮茶、饮茶并没有专用器具,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分而饮之。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的句子,鼎就是一种三足两耳的食器,可用来煮茶。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清谈之风颇为兴盛,饮酒服药成为社会时尚,风靡于上层社会。而饮茶谈玄则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奢好。《南齐书·武帝本纪》中记载齐武帝萧赜遗诏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以茶倡导节俭之风,齐武帝是人。又据《晋四王起事》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瓦盂茶汤,可以想见落难皇帝的艰苦生活了。
陆羽《茶经》曾引用《晋中兴书》文说: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前来造访。陆纳的侄子陆俶心里想:谢安是当今著名人物,却不见叔父置办酒席,仅仅准备了一些茶果而已。于是就私自置办了十几人的饭菜,以作招待。等谢安到了陆府,就把置办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山珍海错,醇酒佳肴,招待很周到。等到谢安走了以后,陆纳却斥责陆俶说:“你既然不能在学问和仕途上给我添点光彩,又怎么能让我的清誉受损呢?”于是责打了陆俶四十杖,以示警诫。
东晋杜育《荈赋》对当时的煮茶法作了形象描述:“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对择水(挹彼清流)、选器(器择陶简)、酌茶(酌之以匏),都做了形象描绘。茶汤煮好之时,茶沫沉下,汤华浮上,焕然如冬天的积雪,美丽如春天的花朵。“酌之以匏”,是说用瓠瓢舀取茶汤,至于煮茶器具,也应该是用鼎或者釜吧?而饮茶则用“出自东隅”(今浙江一带)的茶瓯或茶碗。煮茶用末茶,即将茶饼炙烤碾磨成细碎茶末。煮茶时可能还用竹策搅动茶汤,以产生沫饽。关于沫饽,陆羽《茶经》里说:“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可见至少在晋代已具备了煎茶法雏形,只是尚未规范而已。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煮茶、煎茶、烹茶、泡茶是并存的,器具不精,茶叶不讲究。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煎茶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状况才彻底改变。
唐代煎茶
唐代饮茶风气兴盛,在当时的都城长安、洛阳,以及产茶区两湖、巴蜀之地,形成了“比屋之饮”的饮茶盛况,“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连边疆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饮茶了。《封氏闻见记》里提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隋唐之前,饮茶习俗多在南方,北方人很少饮茶。到了唐代开元年间,随着降魔藏禅师将煎茶法带到山东泰山一带,北方饮茶之风才开始兴盛起来。
唐代初期盛行煮茶法。《茶经》记载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粗茶,是质量粗劣的茶;散茶,指叶茶;末茶,已经磨碎的茶;饼茶,压制成饼的茶。这四类茶隋唐之前就有,所以陆羽在这里将之并列在一起。粗茶要切碎,散茶要放进釜中炒过、焙干、磨碎,饼茶要用炭火炙烤后捣成茶末。将茶末投入瓶缶之中,冲入沸水浸泡,称之为“痷茶”。痷,就是用沸水冲泡的意思。这是民间一种简便的茶叶冲泡方式,和煮茶法并行于世。“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煮茶的时候放入葱、姜、枣、橘皮等佐料,与茶一起煮沸,或者扬汤以求甘滑,或者煮去汤面浮沫。陆羽认为这样煮出的茶汤如同倾倒在沟渠里的污水一样,是不堪饮用的。
唐代煎茶法兴盛,得益于初唐时期降魔藏禅师大力提倡,再经过陆羽《茶经》推广,自中唐以后,煎茶法已经完全取代煮茶法,成为唐代茶文化的主流。在汉语中,“煎”“煮”两字意义相近,往往可以通用。但唐代以来的煎茶法和煮茶法则有着根本区别,不可混同。煎茶法用茶一般是饼茶或末茶;而煮茶法则散茶、粗茶、末茶、饼茶皆可,比较宽泛。煎茶法注重煎水,有一沸水、二沸水、三沸水的区别;而煮茶法并不注重煎水,甚至冷水、热水皆可。煎茶法于一沸水时投茶,并用竹策环击茶汤,三沸时止沸育华;煮茶法则须经较长时间的熬煮,“煮之百沸,或扬令滑”。煎茶法一般只加盐花调味,如果是清饮法,则不用调盐花;煮茶法则要用盐调味,并加入葱、姜、枣、橘皮等佐料,如同煮菜汤一样。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有许多描写煎茶的诗句。如皎然禅师《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而卢仝的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也称《七碗茶》诗,更是人人皆知的煎茶名篇:“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卢仝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受到元明以及日本文人雅士和茶家的吹捧,尤其对明代烹茶道和日本煎茶道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末五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但在南唐和前后蜀,政局相对稳定,茶道、香道也在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晚唐时期随着煎茶法的普及,一种简易的茶叶烹饮方式出现了,那就是点茶法。点茶法是从煎茶法中分化出来的,是煎茶法的简化。至于煎茶器具,也以茶铛子、茶铫子、煎茶瓶为主,铁釜已经很少使用。同时还有一种称作“急须”的煎茶器具——其实就是简易煎茶瓶,也流行于东南地区。宋代诗人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诗下自注说:“急须,东南之茶器。”“蝇声”用来形容煎茶时的声音,“急须”就是煎茶瓶,主要流行于东南地区。
宋代点茶
北宋时期煎茶法、点茶法并行于世,随着北宋覆灭,煎茶法也随之消亡。南宋盛行点茶法,独领风骚。产于建安北苑的团饼茶受到推崇,被列为宫廷贡茶。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建茶品第》中记载说:“本朝开宝末下南唐,太平兴国初时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明确说明北苑团茶从南唐就开始制造,宋初只是沿用旧例而已。
宋代点茶法和煎茶法的区别在煎水。点茶法主要用于宴会和待客,而煎茶法主要用于文人雅士之间的雅会和交流。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尤其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依然坚持采用自唐及宋以来所传承的煎茶法,并将之称作“旧法”,而与之相对应的点茶法则称作“新法”。晚唐至北宋初期,点茶法对于煎水并不讲究,将汤瓶放在燎炉里煮沸即可,并不过分强调一沸、二沸还是三沸水,因为主要用来待客,只要能冲点茶汤就可以了。一般都要准备三五个汤瓶,二三十套茶碗、盏托,轮流点茶、上茶,以满足宴会饮茶需要。我们看宋徽宗《文会图》《十八学士图》,以及佚名《春宴图》,都详细描绘了当时宴会中酌酒、点茶的待客场景。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我们将点茶归入“泡茶法”是有依据的。
宋初至北宋末年,随着点茶法的兴盛,煎水也开始讲求起来,点茶时强调用“初沸水”,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这在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中都有说明。苏轼《试院煎茶》开篇即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描写的就是点茶时的煎水场景。唐代苏廙作《十六汤品》,其中写道:“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以器类标者共五品,以薪火论者共五品。”对于点茶用汤做了详细而形象的说明。这十六种不同类别的汤都是用来点茶的,可见即使在唐末五代时期,点茶用汤也很讲究,这种细致来自唐代煎茶道对煎水的要求,为陆羽《茶经》所提倡。但因为兵燹战乱,这种细致和儒雅在北宋初并未受到重视,只有在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之后,点茶文化才真正兴盛起来,对煎水、点茶,以及茶饼、器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宋代茶饼制作尤其精细,有龙团凤饼、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雅号。茶饼尺寸缩小,方圆在一寸到两寸之间,称作“銙”或“团”,茶饼中心不再穿孔,但会在茶面上贴金缕花卉,以示珍重。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说:“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更早的记载出自由五代入宋的陶谷的《清异录》:“有得建州茶膏,取作耐重儿八枚,胶以金缕,献于闽王曦。”可见在茶面上贴金缕花卉,在唐末五代时就已经开始了,并非宋代独创。
关于点茶法,宋代文人雅士的诗词中多有描写。譬如丁谓《咏茶》:“建水正寒清,茶民已夙兴。萌芽生社雨,采掇带春水。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烦襟时一啜,宁羡酒如渑?”点茶时先要将茶饼碾过罗细,然后煎水点茶。蔡襄《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闭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点茶用建盏,也称兔毫盏,因盏面绀黑,又称“紫瓯”,即黑色茶碗的意思。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以及释德洪《无学点茶乞茶》“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都是描写煎水点茶的绝妙好句。黄庭坚《满庭芳》词读来有意味:“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烦。纤纤捧,冰瓷弄影,金缕鹧鸪斑。”宋代点茶,先将团茶碾细,再过罗,然后煎水点茶。茶味甘香,如饮甘露。“冰瓷弄影,金缕鹧鸪斑”也是对建盏的形象描写。
至于日本茶道,初是从南宋禅宗寺院流传过去的,是宋代点茶法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日本茶界有一种说法,认为日本茶道初是由日本留学僧南浦绍明从南宋临安径山寺传到日本的,同时传去的还有茶台子、风炉、茶釜、盖置、杓立等,径山寺
普真和尚,字性海,生卒年不详,延陵(今江苏常州)人,无锡惠山寺住持,为明初著名诗僧。性海禅师退院之后,在惠山寺旁桃花坞植万株古松,建听松庵,童子煎水烹茶,招待往来善信。无锡人邵宝《慧山记》卷二记载:“听松庵在桃花坞下,即元滕光禄绣岭亭故址。洪武七年,普真既为退居,乃于庵左右种松万株,风声清远,故名。中有四轩,幽邃,王中书孟端寓焉。成化十五年,建松风阁。”明末王永积《锡山景物略》云:“听松庵在惠山桃花坞下,双松房之左。庵之胜迹多:绣岭亭故址,一也;双古松,二也;石床,三也;松风阁,四也;王中秘孟端画壁,五也;竹茶炉,六也;千金累趾亭,七也。绣岭亭系宋光禄滕中元故物。入国朝,僧普真即其地植松万株,创精舍,改颜听松。”也特意说明惠山寺听松庵是真公所创精舍,并植松万株,从此听松庵与惠山寺竹茶炉闻名天下。
“听松庵”这一名称唐代已有,皮日休《惠山听松庵》诗写道:“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芳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但皮日休此诗,也有版本为《题惠山寺》,孰是孰非,已经无可考证。清乾隆曾注诗云:“惠山听松庵,有明僧性海竹炉,王绂为图,后之题咏者积为四卷,竟若庵因是僧而着。不知唐皮日休即有惠山听松庵诗,是庵之名在性海前五百余年,而数典者顾未之及,何耶?”千古公案,任人评说。
惠山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早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隐居的“历山草堂”,南朝著名诗人江淹曾来过草堂,赋诗凭吊,从此成为名胜。景平元年(423),僧人改建为“华山精舍”,后又改号为“法云禅院”。唐会昌年间被毁,重建后改称“惠山寺”,一直沿用至今。元代赵孟《题惠山寺》:“南朝古寺惠山前,裹茗来寻第二泉。贪恋君恩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短短四行诗,将惠山寺来历叙述得很清楚。惠山寺毁于元末,明洪武元年(1368)僧普真和尚来此驻锡,目睹古寺荒废,发愿重建。经过近三十年苦心经营,惠山寺不仅恢复了唐宋旧观,更因竹茶炉烹茶雅事而名动江南,是苏吴文人雅士往来聚集之地,遂成江南名刹。
无锡贤达王达曾称赞说:“性海禅师结庐二泉之上,清净自怡,淡泊自艾,裁凌秋之磵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桑苎之风,近葺香山之社,因事显理,必欲续慧命以传灯,托物寓真,无非引群贤而入道。”(《竹炉清咏序》)将性海禅师惠山寺汲泉烹茶与东晋庐山慧远大师东林结社相提并论,赞誉有加。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性海和尚命湖州竹工造竹茶炉一具,并配置陶瓶一、陶盏四、竹盘一,汲惠山泉,烹阳羡茶,有《二泉寺退归听松庵和王学士见寄》七言诗专记其事:
泉上归来已一年,万松阴里屋三椽。
坐残白日浑无事,买断清风不费钱。
猿堕山崖寻果树,鹤穿林径避茶烟。
王猷识我平生意,时寄新诗一两篇。
诗中所说王学士即无锡城名士王达。王达,字达善,号耐轩,无锡人,书法家,永乐初曾任翰林编修、侍读学士等,与解缙等称为“东南五才子”。这首诗是性海和尚答谢王达的,末联“王猷识我平生意,时寄新诗一两篇”,以晋代王徽之(字子猷)来代称王达,堪称娴雅。王达曾应性海和尚邀请撰《竹炉记》,详述其事:
性海禅师卓锡于惠山之阳,山之泉甘美闻天下,日汲泉试茗以自怡。有竹工进曰:“师嗜茗饮,请以竹为茗具,可乎?”实炉云。炉形不可状,圆方下上,法乾坤之覆载也;周实以土,火炎弗毁烂,虹光之贯穴也;织纹外饰,苍然玉润,铺湘云而翦淇水也。视其中,空无所有,冶铁如栅者横其半,勺清泠于器,拾堕樵而烹之。松风细鸣,俨与竹君晤语,信奇玩也。
禅师走书东吴,介予友石庵师以记请。夫物之难齐甚矣,尊罍以酒,鼎鼐以烹,此盖适于国家之用,尤可贵者。若斫鼎以石,制炉以竹,亦奚足称艳于诗人之口哉?虽然,尊罍鼎鼐,世移物古,见者有感慨无穷之悲。竹炉石鼎,品高质素,玩者有清绝无穷之趣,贵贱弗论也。且竹无地无之,凌霜傲雪,延漫于荒蹊空谷之间,不幸伐而为筥箕筐篚之属,过者弗睨也。今工制为炉焉,汲泉试茗,为高人逸士之供,置诸几格,播诸诗咏,比贵重于尊罍鼎鼐,无足怪矣。初禅师未学也,材岂异于人人,及修持刻励,道隆德峻,迥出尘表,为江左禅林之选,亦竹炉之谓也。
是为记。岁乙亥秋仲既望日。
“竹炉”这一名称宋代已有,如宋人罗大经《茶声》:“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张炎《踏莎行·咏汤》:“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这几首诗词都提到了“竹炉”。但宋人诗文中所说的“竹炉”并非明代“竹茶炉”,而是一种贮放汤瓶的竹架子,底部设有简易炉瓦,可用来贮放炭火,然后将汤瓶放在竹炉中,以保持水温,也可用来温酒,可称作“竹炉架”。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里面一名妇人,一手牵孩童、一手提汤瓶,手中所提就是这种“竹炉架”。此后“竹炉架”东传日本,演变成了“凉炉架”。元代烹茶也用竹茶炉。李复《题刘松年卢仝烹茶图》:“竹炉火暖苍烟凝,碧云浮鼎香风生。”萨都剌《谢人惠茶》:“半夜竹炉翻蟹眼,只疑风雨下湘江。”谢应芳《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午梦觉来汤欲沸,松风吹响竹炉边。”入明之后随着烹茶法兴起,竹茶炉的样式也发生了改变,砂铫取代茶瓶,宋元制式的“竹炉架”也被明代特有的“竹茶炉”所取代,一种全新的明代烹茶法应运而生。
惠山寺竹炉制成后,上圆下方,高不盈尺,有乾坤之象。以陶土为炉胆,炉身以湘妃竹编成纹饰,炉身夹层以土填实,中心空虚,炉瓦用铁栅,形制古雅,极尽巧思。邵宝《与客谈·竹茶炉二首》其一写道:“松下煎茶试古垆,涛声隐隐起风湖。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垆,通“炉”,也有当垆烹茶之意。性海和尚设计的竹茶炉运思巧妙,即使长时间煮水烹茶,竹炉外的编竹也不受到影响。程敏政有诗写道:“新茶曾试惠山泉,拂拭筠炉手自煎。”“细结湘筠煮石泉,虚心宁复畏相煎。”惠山寺竹茶炉以湘竹外结炉身,陶土内虚炉心,因而可以长时间煎水烹茶。
从唐代陆羽所创铸铁风炉,到宋代莲花铜炉、燎炉、竹炉,再到明初竹茶炉,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茶叶烹饮法而创制的风炉样式。正如王达文中说的:“今工制为炉焉,汲泉试茗,为高人逸士之供,置诸几格,播诸诗咏,比贵重于尊罍鼎鼐,无足怪矣。”民间俗语有云:“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饮茶。”经过性海和尚、王达学士的宣扬,惠山寺听松庵竹茶炉迅速在江南一带流传开来,这也是明初烹茶法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