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內容簡介: |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共分为六章,从概述、培养理念、培养方向、培养途径、培养的保障、培养个案六方面进行论析。从研究缘起、内涵阐释、特征特点、意义价值四角度对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概述;从道德标准、终身教育理念、双师理念、工匠精神理念、一带一路理念五方面论述了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理念;从信息化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四方面论述了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方向;从名师工作室、开放大学、精准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励培养、职称评定培养、高技能师资队伍培养七方面论述了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途径;从政府保障、学校保障、企业保障三方面论述了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保障;从Q老师个案、园区个案、殷村国际职教小镇个案三维度论述了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
|
關於作者: |
孙建波,女,1980年生,江苏淮安人。现为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侧重于职教师资研究。先后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有20多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主持研究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40多项:出版专著1本,参写著作2本。指导苏州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2人。
陆玉梅,女,1972年生。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小企业管理、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等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社科课题和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概述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缘起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内涵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特征
四、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意义
第二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理念
一、道德标准下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三、双师理念下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四、工匠精神理念下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五、一带一路理念下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第三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方向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信息化能力培养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培养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培养
四、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
第四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途径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名师工作室途径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开放大学途径
四、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精准建设途径
五、适合的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
六、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激励培养途径
七、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定培养途径
八、适合的职业教育高技能师资队伍培养途径
第五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保障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政府保障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学校保障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企业保障
第六章 适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个案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Q老师个案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园区个案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殷村国际职教小镇个案
后记
|
內容試閱:
|
众所周知,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大家也都知道日本和德国二战后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虽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关于产品的负面报道,但从总体上看,德国货和日本货的质量是有保证的。许多人想知道德国和日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奥秘,仔细分析,促进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绝对不止一个,但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肯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换言之,数量充足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队伍成就了德国和日本产品的高品质。因职业之故,我更感兴趣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如何培养出来的。研究可知,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德国和日本结合自己的国情探索形成了具有各自国家特色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不同的培养路径,相同的结果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可谓殊途同归。
早在1969年,德国便用《职业教育法》确定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双元制的资格证书在行业内的认同度非常高,几乎一半的德国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该体系要求学生每周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三到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如此安排,让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学以致用。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企业的参与程度很深,且具有较强的培养学徒的意愿。他们认为,学徒在企业实习三年的劳动贡献完全可以抵销培训所付出的费用,并且也有利于企业自身选拔人才和吸收新鲜血液。在欧洲,德国青年失业率比其他国家低使得益于此;德国经济能够抵御金融风险,保持高质量发展也得益于此。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也探索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日趋完整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日本企业普遍认为,企业内培训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二战后初期,日本企业一方面通过技能培训提高普通工人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提升中高层职员的管理能力。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企业实现了员工全员再教育,近八成的中小企业实现了员工全员培训。虽然与德国双元制不同,但是日本也通过这样的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方式源源不断地提供7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