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分舆论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三个部分。*部分原理,着重阐述舆论的源流、要素、功用、引导、控制等基本原理。第二部分方法,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系统的讲解。第三部分应用,讲解运用舆论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课题操作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本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近百所高校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2013年进行第2版修订时,侧重舆论学思想和原理的理论拓展,增加“网络舆论”等章节。第3版修订侧重方法和应用部分,新增第十二章“网络舆情采集、分析与研判”。对其他章节进行了相关数据、案例的更新和局部合并、增删。
|
目錄:
|
目录
序言/
部分原理
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
节舆论传播的源头/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
第三节舆论的流变——舆论秩序的演化/
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
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
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
第三节舆论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的发挥/
第三章舆论的三要素/
节“舆论”之词解与相关定义/
第二节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
第三节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
第四节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第四章舆论的形成与状态标示/
节舆论的形成模式/
第二节舆论形成的六个阶段/
第三节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
第五章舆论调控/
节舆论调控的理论前提与历史经验/
第二节舆论调控的策略与方法/第六章网络舆论/
节网络舆论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与调控/
第二部分方法
第七章关于舆论测量/
节测量的定义和水平/
第二节舆论测量的原则与特点/
第三节舆论测量的功能/
第八章舆论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节“调查谁”的问题/
第二节如何调查/
第三部分应用
第九章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
节调查课题确定的原理/
第二节概念的操作化/
第十章问卷设计/
节问卷的组成/
第二节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方法/
第十一章调查实施与调查报告的撰写/
节调查实施/
第二节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二章网络舆情采集、分析与研判/
节网络舆情的信息源/
第二节网络舆情信息采集/
第三节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