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在传统医药领域,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拭目以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低微脆弱、容易丢失、需要保护的部分。这一部分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看上去很美,但在体制内没有什么地位。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重视。随着一批老草医的逝去,一切都花自飘零水自流了。
但不管怎么说,中医药既是古典的医学科学,又有深刻的理论思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前者,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后者,属于文化部门。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台上,传统医药是“两栖文化”,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文化部门共同管理。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6年来,在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至少做了三件事情,一是提出“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认知”,这是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定义和定位。二是建立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性框架,也就是为传统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搭好了脚手架。三是评审了一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县级到国家都有。但还有许多不足。例如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民间医药领域,至今没有做过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底数一直不清。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经验、规划、保护措施、人物事迹,都少有阐述,少有记录,更少有创见。
王凤兰研究员的这本《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该说是凤毛麟角。这本书不是一朝一夕写成的,是她多年工作的辛苦积累。写成以后,又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出版。她约我写序的时候说:“这是我多年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积累,有一部分是对当事人的访谈记录。
|
關於作者: |
王凤兰,1964年生,祖籍陕西神木,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重点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致力于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著有《中国医道》等书。
|
目錄:
|
章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分类
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传统医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一、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分法
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知识分类法
第二章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技术
节 保护方法
一、积极申报项目进入名录体系予以保护
二、构建数据库保护
三、构建专门制度
第二节 保护技术
一、立档保护技术
二、调研摸底保护技术
第三章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保护
节 传承人生存状况
一、社会关注程度低
二、固定的传习场所面临拆迁和缺失
三、缺乏专门的组织人员协调保障,人才保护措施落实不够
四、传承人才缺少经济、职称、荣誉方面的待遇
五、缺少必要的配套硬件设备
第二节 传承人所处的政策环境
一、传承人遴选方面,缺少具体切实的指导性意见
二、传承人认证方面,需要体系建设和制度规范
三、传承人培养方面,应遵循自身规律,加强合格人才培养
四、传承人才使用方面,尚不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价值
第三节 传承项目发展状况
第四节 保护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配套的社会及法律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建设
三、落实完善相关支撑保障条件
第四章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保护研究
节 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一、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二、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第二节 炮制技术
一、中药炮制技术
二、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三、水银洗炼法
第三节 中医传统制剂
一、东阿阿胶制作技艺
二、龟龄集、定坤丹制作技艺
第四节 正骨疗法
一、宫廷正骨疗法
二、罗氏正骨疗法
三、平乐郭氏正骨疗法
四、蒙医正骨疗法
第五节 中医药文化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
第五章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访谈精粹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无穷无尽,历史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表现形式。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还有一些兼有或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有形与无形之间的。例如古籍著作,既是有形之物质,又承载着人们的学术思想和人生经验,乃是无形之物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些表现形式的原生态,主要是口头的、无形的文化现象。它的创意和演绎存在于传承人的头脑之中,极容易随风飘逝,人亡艺息。但必须肯定的是,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被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所认可。
在这个平台上,中医药是什么?中医药包括中医和中药两个部分。是否可以简单地说,中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第一,中医界认为,中医药原来是一个整体,两家不可分割。它的原创思维、文化价值、医学体系,都根于一。中药分庭独大,是后来的事。特别是受近代学术分科愈分愈细的影响,且跟在西药后面成为庞大产业之后的事。中药财大气粗了,独立门户了,但它的祖籍没有变。第二,中医、中药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中药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因为中药本身包含了丰富的理论思维和制作技艺。第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民族医药平起平坐,似乎更合理一些。
在当下这样一个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是很自然的。人们为了保护中医药,给中医药(包括传统医药)上了四把保险锁。一是哲学之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疗效是中医立足之本。二是政策之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三是法规之锁,制定了《中医药法》。四是保护之锁,把传统医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但中医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十分感兴趣。中医界觉得中医药发展形势大好,已经是一个伟大宝库,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重要的卫生资源。它完全是活态存在,怎么成了遗产了呢?说它是遗产,岂非掉了身价?而且,中医药博大精深,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草根一族,和中医药高等教育早已分道扬镳。更重要的,中医争取和西医平起平坐,首先要挤进科学殿堂。院士、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主任药师、国医大师,这些职称头衔,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桂冠珍贵多了!
但是,在传统医药领域,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拭目以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低微脆弱、容易丢失、最需要保护的部分。这一部分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看上去很美,但在体制内没有什么地位。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重视。随着一批老草医的逝去,一切都花自飘零水自流了。
但不管怎么说,中医药既是古典的医学科学,又有深刻的理论思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前者,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后者,属于文化部门。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台上,传统医药是两栖文化,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文化部门共同管理。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6年来,在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至少做了三件事情,一是提出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认知,这是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定义和定位。二是建立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性框架,也就是为传统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搭好了脚手架。三是评审了一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县级到国家级都有。但还有许多不足。例如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民间医药领域,至今没有做过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底数一直不清。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经验、规划、保护措施、人物事迹,都少有阐述,少有记录,更少有创见。
王凤兰研究员的这本著作,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该说是凤毛麟角。这本书不是一朝一夕写成的,是她多年工作的辛苦积累。写成以后,又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出版。她约我写序的时候说:这是我多年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积累,有一部分是对当事人的访谈记录。如果不出版发表,也就无人知道,这些资料也就丢了,以前的功夫也白费了。但我总觉得可惜。
是的。这些资料丢了,是十分可惜的。如果丢了,后面的人,今后来接这份工作时,又得从头摸索。这些资料,也是一段历史。书里面提到的一些人,如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老师,1928年生人,今年已经90多岁。他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专业,早年从事地道药材的品种质量研究,后来致力于中药炮制技术研究,曾编著《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著作,是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早的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他晚年健康欠佳,视力极差,把桌子的腿垫高了伏案写作,念念不忘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他锲而不舍、孜孜屹屹的勤奋工作精神,令人感叹不已。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原司长沈志祥先生,是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的先行者之一。2003年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表后,首先从外事口引入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沈志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蒙和理解,比我们早得多。我和他一起参加过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知识。遗憾的是他于前年匆匆谢世了。本书中一些调查资料和访谈记录,均弥足珍贵,实际上也带有抢救性质。出版存世,很有必要,是以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