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編輯推薦: |
如果父母只是普通的父母,孩子也只是普通的孩子,我们该关注的育儿之本和教育之基究竟是什么?当家长更多关注家教成功学时,自己的孩子没有跳级,不能上哈佛、北大怎么办?这样的孩子我们怎样尊重和爱护他,怎样肯定和赞赏他?除了给孩子灌输比较和竞争,人生还要强调什么?本书关注日常生活的所有育儿细节和幼儿发展可能性,就像传递给新知家长的一把金钥匙,让家长学会做家长,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成长。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在教学一线深耕多年的教育老兵,对中国当下家庭教养现实的深度反思之作。主要内容来源于作者对孩子童年时代生活和学习的全程性日记和心得体会,认为普通孩子的教养才是绝大多数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在长期深入观察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作者将孩子成长的必要基础概括为人生的五根桩子,提出五根桩子亲子教育法。五根桩子分别是:身体、品行、意志、见识和交往,每一根桩子又细分出712个方面,主要摘引原始日记,辅之以相应的阐述和征引,说明为什么要打这些桩子、如何打这些桩子、这些桩子对于儿童的成长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家庭教育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过程大于结果;方法大于情绪;身教大于言传;生活大于学校。书中对于当下家长*关注的各类兴趣培养以及如何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方面分享了独特的心得体会,并在全书*后以附录的形式,分析了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这一热点话题,给读者*理性的分析思考,有助于新知家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教养的方向和方式。
|
關於作者: |
潘杨华,孩子爸爸。师范学校读书5年,从事基础教育10年,从事教育管理至今18年。取得全国律师资格证书,出版《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将法律的理性、艺术的诗性融入教育实践,对教育的思考更深入。家庭教育中主张宽容、尊重、人本,常与孩子称兄道弟,并因孩子对其敬而不畏时有苦恼,然执迷不悟。
季 伟,孩子妈妈,和孩子爸爸同乡,并曾同窗、同事。在师范学校读书5年,任教小学数学、英语7年,中学语文2年,论文发表、获奖和执教公开课频繁,业余酷爱电影,影评在天涯论坛点击率近百万。经常进行教育公共政策调研,对现行教育多有反思。家庭教育中主张严格、规范、效率,平常多放手,推崇懒妈才有勤快娃。
|
目錄:
|
目录
前言/帮孩子打牢五根桩子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_001
第一根桩
身体
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我们内心时常感到空虚,像漂泊在大海的孤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特别是这种悖论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倾向。长寿有基因,短命有原因。希望孩子幸福,应当把他们的身体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获取其他利益,都不应以牺牲身体为代价。
习武_003 登山_009 远足_017
巧技_025 衣食_031 安全_037
第二根桩
品行
真正的社会精英应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有自我的担当和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人若无品,其行不远,即便得到也会失去。需要始终警惕各类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帮助孩子的同时,也让自己保有做人最朴素的东西:真善美。
自理_047 自立_055 诚实_061
礼貌_065 周到_071 主动_077
益善_083 良习_089 爱心_097
第三根桩
意志
现在的孩子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经历风雨的机会较少,抗挫折的能力较弱。更需要有意磨练他们的意志,锻造他们的精神,让广阔的天地丰泽他们生命的意义。如果一个人足够坚强,这个世界也会反过来迁就他。希望孩子依靠品行而立得正,凭借意志而走得远。
从容_107 豁达_111 坚韧_115
勇敢_119 耐心_127 执着_133
自主_141 自控_149 自控_149
第四根桩
见识
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正在被快速瓦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获得越来越便捷,越发凸显出见识(insight)的重要性。见识与具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关,但超越它们。想要让孩子不被时代淘汰,应当尽可能给予他们见识才行。
好奇_159 观察_165 比较_171 尝试_177
辩证_183 行旅_189 中文_197 数学_205
英语_215 艺术_237 中文_197 数学_205
第五根桩
交往
很多独生子女带着天生的孤独和情感负担来到这个世界,一方面对个性化、存在感要求特别高,另一方面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感越来越弱。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孩子的交往。只有在充分交往中,孩子才能勇于担当、乐于协作、善于克制、臻于理解。
沟通_245 理解_253 尊重_259 体谅_263
克制_267 协同_273 担当_279 关切_285
防卫_293 大气_299 担当_279 关切_285
附录/中国孩子学业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 潘杨华_304
后记/_315
|
內容試閱:
|
帮孩子打牢五根桩子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一
自从有了儿子,我们常常玄想。
我们想得很多的是:究竟孩子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孩子?
表面上看,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吃喝拉撒到衣眠住行,很多方面离不开我们。但是,这并不代表他需要我们,相反,是我们未经同意把他抛掷到这个世界,我们没有权利过分强调自己付出的伟大性,而忽视他获取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降临也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成长过程中总有不少遗忘和遗憾。感谢孩子,是他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细体深察并反躬自省,见证自己生命的又一次萌发,甚至可以说,是难得的再生,而没有孩子,我们可能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我们总感到不是孩子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孩子,有了孩子,我们才能更深刻地领悟生命的奇妙和美满。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事业。生养容易教育难,要想在孩子教育方面取得成功,需要呕心沥血,艰苦求索,时时想很多问题。
我们首先想的一个问题:父母有权利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吗?不知不觉中,我们每天都在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要求他每天弹钢琴、学英语、练武术,要求他动手能力强、考试成绩好、见人有礼貌,要求他不调皮、不捣乱、不闯祸,要求他约束自己的欲望、不主动提出买玩具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就可以理直气壮对他发号施令吗?这些要求就显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吗?
这个问题还可以换个角度想:人类是一直在不断进步吗?下一代一定应当超越上一代吗?我们感觉,人类是否在进步,要看什么样的标准,有些方面是,有些方面不是。例如身体,现代人和古代人比起来,视力不行,听力不行,耐力不行,我们的体能实质上是在逐步退化(参见王东岳先生提出的递弱代偿理论)。另外,随着人类认知领域的拓展,当下达芬奇那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并非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可以说,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知识累积、见识增长、文明提升,在特定方面确实一代比一代强。但是,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一个体,推广到芸芸众生、普遍范畴,这个结论在逻辑上未必成立,客观上也不可能。因此,我们不能期求孩子一定比我们强,尽管这个愿望很美好。
如果从概率上讲,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能够超越上一代,而绝大多数表现必然平平,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胜出,那么,凭什么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那少数的一分子呢?是我们付出比别人多、基因比别人好吗?如果是,我们要求还情有可原,如果不是,那么就显得有点蛮不讲理。事实上,每个时代,每个阶段,每个群体,精英注定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注定是平凡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具有导引意义和激励作用,但不构成普世标准。
二
我们还想到一个问题:成为精英,一定比普通人更幸福吗?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其实没有数据显示精英分子的幸福指数高于平常人,甚至有人说,成为精英某种程度上是自己找罪受,意味着更加不幸。 作为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乐和幸福,有普通人的存在意义和自我价值。既然如此,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做出恰当的教育选择,为孩子人生适当留白。不是所有父母都应当做虎妈狼爸,也不是所有孩子一天三遍打后都能进哈佛、北大。而且,在我们看来,是否成为精英并不是根本,人生的根本在于兼顾个人兴趣爱好和家国社会担当的基础上,寻找到心灵的依托,明白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追求什么,想要获得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
当然,多数世人的本心,并非一定要孩子成为精英,只不过中国的现实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阶级分化、阶层固化,社会不公、资源不均,身处社会底层、失去起始机会,往往很难再有出头之日,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正是指的这一点。一个人如果不能跻身主流社会,成为成功人士,可能其工作、生活、爱情、事业、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将大打折扣,甚至被全面剥夺,这是国人最现实的境况,无法否认和回避。但是,即便如此,也要考虑付出的代价和回报。既然大多数人注定不能成为精英,且成为精英也无法确保幸福,则我们的孩子何去何从,就不能盲目跟风,冲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最终结果,放弃一路的风景和体验,很可能到最后两头落空。与其这样,不如放低姿态,放松心态,协助孩子确定一个契合他实际的目标,安心于他力所能及的收获,并珍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我们的孩子究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很多因素。一方面决定于父母的家境、背景和心态,另一方面决定于孩子的基因、智商和各种非智力因素,还有地域、环境、体制、氛围和机遇等。一厢情愿地想要成为精英固然不可取,但也不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过早放弃能够达到的高度。关键因素,我们觉得在于父母准备为孩子打下什么样的基础,怎样打下这些基础,从而帮助孩子获得极限体验、力争上游勇攀高峰。
三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思考良久。
一位颇具哲思的教育管理专家启发了我们。他说,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够满目高楼大厦,不是因为建筑材料无比坚固,而是建筑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过去建房强调扁平化铺地基,现在强调深挖洞打桩子,过去铺地基平均用力,全面开花,但是深度有限,现在打桩,若干根桩子可以深入地下直到岩层,靠着这些桩子,再高的大楼也不怕风吹雨打。将此原理迁移于孩子培养,有哪些重要桩子,应当帮助孩子在童年时代打牢呢?我们认为:
首先是身体。青年毛泽东,有意在大风大雨的天气,栉风沐雨,锤炼自己的身体,终成一代伟人。我们认同一种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没有强健的身体支撑,再美好的蓝图都成为浮萍。当代都市的孩子,大多身处温室,经历风雨的机会较少,如果不能够有意识地强筋健骨,长大以后很难指望扛起多大的事。历史上虽然不乏如彗星闪过的早夭天才,但是排除极少数特例,总的来说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与其寿命长短正相关,只有争取活得长,才能期望贡献大。即便不考虑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仅仅着眼个人和家庭,多寿多福,健康长寿也是件令人向往的事情,疾病缠身、做点事情就趴窝熄火,很难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其次是品行。蔡京书法很好,但因为无品,被排除出宋四家;赵孟頫书画俱佳,但因为由宋仕元,被替换出元四家;徐悲鸿和刘海粟的世纪恩怨,实质是对待品行的态度差别。中国文化非常强调品,做人无品,即使有很大成就,也会遭到历史的唾弃。熟人社会,大家知根知底,无品寸步难行,陌生人社会,品行欠缺可能得逞一时,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信用体系的健全,无品必将难以藏遁、难修善果。如果不谈大道理,说点直白话,一个人的品行好,与人相处不暗藏机心,别人也不需要对其设防,其相当于取得一张特别通行证,总能赢得更多人的信赖和支持。从经济学角度讲,用陈志武先生的话来说,这样的人更有可能把未来变现,其人生附加值也必将超越常人 。
第三是意志。意志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乐观开朗,沉着镇定,处世从容,临危不乱,豁达大气,百折不挠,做事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等。这个世界上人才很多,聪明者比比皆是,但可惜的是,不少聪明人没有能做成大事,而做不成大事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王石先生说其团队中最聪明的一批人都早早跑了,他们因为聪明,往往挑肥拣瘦,精打细算,爱走捷径,缺乏傻干精神,很难持久执着于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属于有小聪明,缺大智慧,而往往是一些智力中等、做事比较迂、不会讨巧的人能成大事。我们甚至认为,智商决定能否成功,情商决定在什么层面上成功。我们不苛求孩子聪明(苛求无益,因为基因在父母而不在孩子),但是希望他执着、专注,做事有点韧劲。
第四是见识。梁思成小时候,家里宾客盈门,来来往往拜访梁启超的不是各国的博士,就是名校的教授,梁思成的见识因此从小异于常人。身处穷乡僻壤的孩子,即便智商超群,受到环境制约,也很难有大的作为。一个人见多识广,不仅能弥补智商的不足,也能提升做人的境界。因为见识低下,孤陋寡闻,很容易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做人的境界也不可能太高。见识还能决定志向,缺乏志向,人生没有长远目标,就像油井没有导管,即使有油在地下涌动,也难以冒出地面。见识包括知识,但不限于知识,知识多不等于有见识,两脚书橱难称智慧。见识广博的人,洞察力、判断力、分析力、学习力等都不会弱,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总能找到机会和出路。
最后是交往。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和他人交往、与他人协作,能否融洽相处,是现代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过去社会,单纯依靠技能即可立足,有的还生活得很好,但是未来社会,单纯技能型人才更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只有具备领导力和协作力的人才能更好生存。未来社会,一个不能和他人良好交往、固步自封的人,很难取得什么成就。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良好的交往能力,还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也更可能心胸开阔,视域宽广,善于调节,生活丰富多彩。
身体好,力争做一个爱运动、能持久、有活力的人;品行好,力争做一个懂感恩、富爱心、有修养的人;意志好,力争做一个能扛事、善自省、有韧性的人;见识好,力争做一个会学习、知权变、有深度的人;交往好,力争做一个能沟通、肯吃亏、有担当的人。如果能够在孩提时代打牢这五根桩子,我们想即便将来孩子不能立功立言,至少能够家和业兴,即便不能惊天动地,至少能够经风扛雨,即便不能充任栋梁,至少能够做好阶梯,即便什么光环也没有,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对家庭和孩子负责,对国家和社会有益,不也可以吗?!
四
反观当下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著作、文章虽然汗牛充栋,但不乏观念上的偏差。很多图书传播宣扬的重点是家教成功学。我们认为关注成功的结果,也要审视成功的方式,更要辩证理解成功本身。孩子取得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没有能跳级,不能上哈佛、北大怎么办?这样的孩子我们怎样尊重和爱护他们,怎样肯定和赞赏他们?除了给孩子灌输比较和竞争,人生还应该强调些什么?何况就算身处不同阶级的人发展出了完全一样的能力,因为他们面对的游戏规则不同,最后结果也可能天差地别,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宿命在于,他们因为客观因素的限制,可能从一出生就被标注上失败的标签,如果父母们不能转变观念和认识,夏斐式的悲剧难免反复重演(事实上确实在反复重演)。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优秀和他人应当是什么关系?其成功又准备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成功的天资禀赋,学校和家庭教育也最大程度开发了他她成功的潜能,而其仅仅是成为了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一个人的优秀,不仅未能带给世界更多良好的示范和引领,甚至构成别人生存发展的障碍,那么,我们还需要称羡这样的优秀吗?还应当效仿这样的成功吗?当下社会种种怪异现象的背后,折射出长期以来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偏差。我们的想法是,人生需要坚持必要的坚持,拒绝应当的拒绝,我们不期求孩子成名成家,但应当见贤思齐,不期求孩子多大名头、多亮光环,但应当与人为善、自立自强,不期求孩子多大程度改变世界,但应当积极改变自我,为社会增添更多正能量。我们会嘱咐孩子可以平凡,不应平庸,可以低薪,不应低志,可以不孤拔清高,但绝不同流合污。我们会要求孩子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并自己身体力行。任何时候,成功必须途径正当,成名意味更多担当,优秀还应慈悲慈善。
五
现在来说一说这本书的诞生。
怀上孩子时,孩子爸爸年近四十,孩子妈妈也已经三十有七,孕期一波三折。作为高龄产妇,听从医生建议,已经安排好剖腹的日期,却最终用38个小时完成顺产,我们感觉到上苍对我们和孩子的深深眷顾。所以,我们一直用一种感恩的心情对待这个生命的降临与生长,并且投入了尽可能多的精力,观察和记录这一奇妙的过程。
我们的记录方式是用孩子的口吻写日记,从孩子角度,把值得记载的人和事写下来,其中包括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孩子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和喜怒哀乐、发脾气、闹情绪,也有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求医问药,为了强身健体怎样习武远足,为了增长见识如何溪山行旅,还包括如何为孩子选择各类培训班,进行各种智力开发,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认识与分歧,成功与失败、矛盾与冲突等。这种记录现在看起来颇为琐碎,但十分珍贵,因为这些记录,孩子幼儿时期的岁月不仅没有杳无踪迹,相反历历在目。
记录的过程,始终伴随和很多朋友的交流与分享,也不断纠正或强化我们的一些观念。例如,我们认为教育孩子有四大:过程大于结果,方法大于情绪,身教大于言传,生活大于学校。以方法大于情绪而言,向孩子发脾气很简单,但是不解决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能达到父母要求,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会,所以需要首先教给孩子方法;又如,我们认为孩子处理事情要掌握四个原则:利用工具、讲究技巧、学会求助、善于放弃。既要让孩子做事执着,不轻易放弃,但不能任何时候都一条道走到黑,适当的妥协也属必要;再如,我们认为孩子从小学英语很重要,但是否标准和完美不重要。很多父母害怕自己发音不标准,不愿意带孩子进行英语亲子阅读,我们则认为与其担心不完美而放弃,不如接受不完美而行动。最直接理由是孩子爸爸曾有机会参与筹办2014年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接触多位国际奥委会官员,他们带着各种浓重口音指导筹办工作,但凭借的并不是完美的发音和标准的语法
交流多了,一些朋友逐渐认同我们的观点,并鼓励出版共享,也有朋友不赞同我们的做法,他们另有他们的主张。教育孩子从来没有固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每个孩子天性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有所区别。在这方面学校教育只能提供大众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服务,个性化、差异化、特别化的教育需要家庭补充,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的职责始终不能放弃。事实上,即便不为了出版,我们也会一直写下去,观察、记录、研究孩子成长已经作为我们人生的意义,这种事情超越名利。
我们的原始记录不分性质和类别,只是在后期整理中加以区分、细化,才有了现在的样子。书中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分别列举了五根桩子和孩子的相应表现。为了原汁原味呈现这些表现,以便能够让更多的爸爸妈妈对比分析和个性化参考借鉴,我们采用了直接摘录日记的方式,日记之后分别陈述了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反思。同时每节前面加引了我们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人和事,在大致契合主题的情况下作为某种佐证和引申。由于受个人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限制,这种征引未必贴切,祈请读者鉴察。另外,我们的孩子虽然是男生,但是书中很多观点和做法不分男女,因为五根桩子是人之作为人的核心素养,代表着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无论男女,乃至大人小孩,都是相通的。这些记录,现在回头看去很粗糙,和那些更伟大、更成功的爸爸妈妈相比,我们还有很多欠缺。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没有,因为我们只是普通父母,我们的孩子只是普通孩子。
书名《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想表达四层含义:其一,每个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进步,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用心观察孩子,善于体察孩子的细微变化;其二,父母要真情陪伴孩子,理解和宽容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过程作为人生必要的修行,不偷工减料,不期求捷径;其三,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修行始终相伴相生,教育孩子首先要成就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始终大于言传;其四,对孩子永远充满期待和信心,与孩子共同发展,在亲子教育这堂必修课中,努力探寻最佳的答案。
六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我们想说的是:孩子,感谢你让爸爸妈妈重新经历第二次生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既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启示父母的过程。在孩子身上,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令大人惭愧的东西,孩子的童心、纯真、善良、不加伪饰,让我们因自己的世俗、虚伪、功利而惭愧不已,并得到感化。
这是一本写给爸爸的书。周围很多家庭,通常爸爸都比较忙,教育方面经常缺位。其实,无论是习惯培养、个性开掘,还是勇气激发、意志磨砺,爸爸的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男孩,更不能缺少爸爸的引领。而且,目前中国幼儿园和小学,大多是女教师,更需要家庭教育中爸爸在位,希望我们的记录能够给爸爸们以启发。
这是一本写给妈妈的书。我们的孩子也有一个和大多数家庭差不多的妈妈,有时候教育孩子比较急,希望孩子完美,会批评孩子不认真,不细心,态度不好,看到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有时会坐不住。书中没有回避我们的分歧,很多时候有分歧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在充分交流、碰撞中矫正航向。
这是一本写给社会的书。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不仅仅是父母、家庭,还有学校、老师,各类社会组织、公益机构,所有爱孩子的人,无不为孩子操心尽责,但是很多理念方法值得商榷。孩子天性纯真,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出生即恶,所有的恶都是后天各种环境、因素所致。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爱护孩子,为他们的成长真正负责,这也是国家存在的意义,社会维系的源头。
换个角度:
这不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一方面我们的孩子还小,谈不上任何成功,而且我们也没有看到他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他的未来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认同只有哈佛北大的孩子家长才有资格谈家庭教育,一切为了孩子谨慎思考、倾心付出的父母,都有权利交流他们的育儿经,而不必有任何光环的前提。
这也不是一本范例型的书。我们的很多设想仅是一家之言,并非范式和真理。我们自己初为父母,没有任何可靠的经验,每一步都是探索,每一次都是尝试,时有挫折,也多彷徨,无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想迫使自己更深入地反思,更透彻地理解。因此我们的观点和做法未见得适用于所有家庭和孩子,也无法担当教育其他父母的重任。
这更不是一本哲思性的书。尽管我们试图让自己的思考提炼、升华,但是总体上,这些思考比较感性,相对微观,在思想的凝化和穿透力上还比较逊色。一方面我们的能力所限,难以达到哲理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没有打算这么做,而是希望更多的普通父母阅读时一目了然、亲切自然、感同身受,所以书中没有任何悬念、术语和高深的道理。
有一首诗《滑滑梯》至今记得,孩子爬上去,爬上去一溜,多么美再来一次孩子,长大了你只能向上,不能向下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是孩子而人生,更不是游戏。当时读了,觉得颇有哲理,令人奋发,积极昂扬,可是现在回头想想,究竟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是谁在定义它们?这种定义是否必然?人生虽然不是游戏,但不妨用一点游戏的心态对待生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特别是孩子,不要太沉重,不要太拘谨,不要太计较,多呵护一点孩子的童真、天性、好奇、善良,也许更好。福柯说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束缚了心灵的翅膀!
我们不必开始于伟大,但必须为伟大而开始,教育永远在实践中,我们要说的暂时就这些,诚邀大家开卷、交流并评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