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站在足球观众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现代足球文化中相较于球员、教练、俱乐部等同等重要的观看者球迷作为观察角度,共分4章,从足球球迷文化构建的现代足球部落、足球中的球员球迷互动形式、球迷在足球场域中的自我表演、女性球迷等多个角度对球迷这一足球重要的组成客体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本书稿是一部作者关于足球论述的第四本著作,站在球迷的角度考量,是全新的角度。
|
關於作者: |
路云亭,出生于1960年代,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伊艺术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修戏剧学。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传播学院博士后,主修艺术学。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过《竞技中国竞技文化与中国的国民性》、《司马南反了悬赏百万挑战神功异能》、《暴力的艺术》、《重估中国体育传播的文化价值》、《云亭散文》、《当代中国式娱乐传播透视》、《义和团的社会表演1887-1902年间华北地区的戏巫活动》、《现代足球人类动作镜像的终极美学》、《书法的传播形态》、《书法的人文传播》、《从治疗仪式到惠民思想体育强国战略的文化诠释》等著作。近期着力于探究中国古代竞技史、竞技美学以及体育传播学。
|
目錄:
|
总序/1
自序/1
第一章足球营造出来的现代部落/1
第一节现代部族意义统摄下的足球观众/1
一、 因观球而麇集的跨国部落/1
二、 足球缔造出一种小众化的欢聚场域/8
三、 球迷群体使得足球精神趋于完整/15
四、 结语/21
第二节足球观众对人类聚会模式的主导性干预/22
一、 足球是一种世界大同理念的催化器具/22
二、 足球对大众类聚会文化的主体性促动功能/27
三、 球迷在大型足球赛事中完成自我塑造/33
四、 结语/37
第三节球迷构建出来的男性互语空间/38
一、 足球构建出一种属于男性世界的妥协性场域/38
二、 球迷在足球中寻找男性话语之根/44
三、 从男性学的角度解读球迷主体群落/47
四、 结语/52
第四节寄托乌托邦式理念的球迷社会/52
一、 从观者向追随者过渡的球迷身份/53
二、 足球观众集体释放出来的神圣理念/57
三、 实体性和精神性差异的构成形态/60
四、 结语/63
第五节球星崇拜构建出足球的情感硬核/63
一、 徘徊在膜拜偶像之路上的球迷部族/64
二、 球迷群体对新型身体膜拜模式的激活/68
三、 步入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球迷部族/72
四、 结语/76
第六节中国球迷对足球偶像的过度消费/76
一、 强者崇拜心理在现代球迷部族中的遗存/76
二、 摇摆于消费与膜拜之间的球迷群体/79
三、 文化异化语境中的中国足球偶像生发机制/83
四、 结语/87
第二章足球世界中的互动形式/88
第一节足球对观众群体德性秩序的锻造/88
一、 夹杂在反常态意义体系内的道德戒律/88
二、 足球的道德中的实用理性/93
三、 足球道德律对球迷精神的影响/98
四、 结语/103
第二节成长于足球文化启蒙时代的中国观球人/103
一、 从静观时代衍生出来的早期球迷群体/104
二、 新中国足球史的球迷群像/107
三、 中国球迷追求的一种至简的乐趣/112
四、 结语/116
第三节一种有关爱国主义的隐性群体/116
一、 始终有人认同足球的爱国主义价值观/117
二、 爱国主义成为中国球迷的精神追求/120
三、 足球成为爱国主义的仪式化符号/124
四、 结语/128
第四节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精神依赖/129
一、 世界杯孕育出一种超体育的文化能量/129
二、 2001年10月7日的隐喻/136
三、 世界杯的超然性价值/141
四、 结语/145
第五节知性球迷对足球的倾心解读/145
一、 思考与阅读型球迷对足球的特别认知/145
二、 足球成为中国人理解外域世界的便捷式窗口/148
三、 中国评球者群体对艺术足球的热捧/152
四、 结语/156
第六节球迷在赛事场域中的精神变异/156
一、 失去伪装后极端型球迷的非理性行为/157
二、 用情过重的超级球迷群体/162
三、 极端球迷殉球现象的精神现象学释读/169
四、 结语/174
第三章球迷自身的场域性社会表演/176
第一节球迷在公共空间的自我表演/176
一、 球迷渴望成为球场自然扮演的主体角色/176
二、 球迷表演行为中的身体装饰物元素/184
三、 球场歌声引爆球迷对现代音乐会的想象/189
四、 结语/193
第二节球迷表演对现代演艺空间的开拓/194
一、 人类表演学意义上的球迷身体语汇/195
二、 球迷在场域空间中的史前性表演/201
三、 个体化演艺体系在场域空间的展示/208
四、 结语/213
第三节球迷因观球而获得的心境异化/214
一、 为游戏而忽略世俗情怀的球迷群体/215
二、 直接异化球迷信仰的感性世界/220
三、 球迷创意思维在工艺及艺术市场中的体现/226
四、 结语/232
第四节走在朝圣之路上的球迷群体/233
一、 为反抗世俗世界的过度真实而实施的远足/233
二、 旅途中的观球人只想主宰生命与空间的关系/237
三、 为获得超越性体验而萌生的异地观球行为/242
四、 结语/245
第五节暴力型球迷对古典英雄行为的模仿/245
一、 足球暴力崇尚者的行为动机/246
二、 球场暴力所展示的部落遗风/250
三、 暴力型球迷对远古武士的想象性扮演/256
四、 结语/261
第六节球迷暴力行为构建出来的社会悲剧/261
一、 悲剧往往从令人窒息的环境生发开来/262
二、 从放大的事实到真实的悲剧/267
三、 球场暴力承续的是人类部落时代的对抗模式/271
四、 结语/277
第四章女性主义对足球定义的干预/278
第一节女性球迷对足球本体的渐进式改造/278
一、 女性球迷独特的精神追求/278
二、 女性主义在球场的存在形态/284
三、 女性球迷性表述场域的扩展/291
四、 结语/296
第二节足球竞技场域内的两性文化/297
一、 足球竞技空间中的女性情态/297
二、 足球场域中女性情欲的戏剧性演示/303
三、 女性球迷构建出的非典型性情色文化/308
四、 结语/312
第三节顶级足球赛事对女性球迷的刺激强度/313
一、 顶级赛事昭示出男性的身体主义维度/313
二、 世界杯对女性球迷的极限感召力/318
三、 女性因男性竞斗而产生的极品异性的想象/324
四、 结语/329
第四节足球赛事对女性球迷的精神制约力/329
一、 女性情感在球场上的投射/330
二、 女性球迷面对异性竞斗的心理变异/334
三、 女性球迷对传统婚媾模式的背离/340
四、 结语/343
第五节女性球迷在足球场域中的身体展示模式/343
一、 女性球迷从追星族到婚媾族的转移/344
二、 女性观球行为中的自然主义元素/348
三、 足球对女球迷性选择权的强直性诱导/353
四、 结语/358
第六节足球为女权主义者提供的内在精神动力/359
一、 步入伊甸园戏场的女性球迷群体/360
二、 女性球迷群体在新型公共空间中的身体演示/366
三、 为追星而奔赴极限世界的适龄女性群体/372
四、 结语/379
后记/380自序
|
內容試閱:
|
总序
欣闻上海体育学院085工程内涵建设重要项目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文化系列丛书出版,我首先对这一成果的面世表示祝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体育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和历史文明的生动体现,不但与其他文化形态相伴而生、同步而行,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又是一种文化载体体育还集多种文化形态、艺术形态于一身,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语言,是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可以说,体育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上海体育学院主动对接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体育特色和科研优势,自2012年开始,将体育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著工作纳入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中,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六大工程(学校文化传承工程、体育学术精品工程、大学文化育人工程、校风学风提升工程、文化环境营造工程、文化传播服务工程)之中,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体育文化理论研究,开展体育文化专项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和体育文化系列丛书编撰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孵化与培育,该项目已经初显成效丛书第一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是目前国内第一套系统研究体育文化的系列丛书。
该丛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形成一批具有时代感、富有创新性、体现特色性的有质量、有影响的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为目标定位,坚持国际视野、中国视阈、上海视角和体育视点,关注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沿,努力回答体育强国、文化强国、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及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体育文化基础问题,对于发挥体育文化研究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智力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中的贡献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系列丛书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体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对接政策精神与体现学术价值相结合。丛书的编著,既回应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教育、文化、体育等讲话的精神要求,以及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部署,也体现了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二是本土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体育文化既是一种本土文化,也是一种世界文化。全球现代化视野下的体育文化具有国际共性,而各国家、各民族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又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的特点。该丛书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将本土化研究与比较性研究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三是分类研究与分项研究相结合。该丛书既按照体育文化的类别展开研究,也兼顾了相关专项性体育项目的文化研究,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研究体系。
该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上海体育学院085工程内涵建设经费的资助,既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落实、落细、落小)和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推进学科德育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文化动力,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文化底蕴,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体育竞争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技能性或技艺性竞争,更是一种体育价值观的竞争,是一种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竞争。一流的体育,不但要有一流的体育竞技,更要有一流的文化研究。该丛书的出版,相信必定能在这一方面开个好头,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提供文化支撑。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