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缺少艺术性的文字 密斯·凡·德·罗建造艺术论

書城自編碼: 35374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弗里茨●诺伊迈耶
國際書號(ISBN): 978711224350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釘裝: 精装

售價:NT$ 8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咏春八斩刀
《 咏春八斩刀 》

售價:NT$ 391.0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售價:NT$ 549.0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NT$ 279.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NT$ 1114.0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NT$ 279.0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NT$ 240.0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NT$ 2016.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NT$ 661.0

編輯推薦: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密斯建筑思想发展史的书。作者将详尽的历史资料、人物言论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实证研究,相互应证,充分展示了密斯在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比起通常介绍密斯的通识概论类的书,如主要思想和代表作品的叙述及评论(如雾里看花般)要清晰精准得多。阅读完本书,我们对密斯的建构主义和西方现代建筑及其发展脉络有了更完整的认识,也澄清了许多关于密斯建筑的固有成见或简单认识,这应该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主要教益。
通常我们对密斯建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巴塞罗那展览馆的流动空间和少即是多的结构主义建筑宣言上,或是将其建筑的要旨概括为用极其现代的材料建造极具古典精神内核的空间。而本书则将密斯建筑和思想放在一个广阔的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考察,这就避免了较为片断式的认知。我们将看到密斯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同代人思想的影响是如何影响密斯建筑的整体气质和不同时期的相关变化,看到一位建筑大师由生成到发展,由成熟到完成的全过程。总体上看,密斯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并且循序渐进的建筑师,是通过自己的建筑思考和实践去回应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建筑
內容簡介:
弗里兹诺伊迈耶于1986年出版的本书*版,至今已成为建筑理论的经典。这部著作首次通过密斯凡德罗的文字来研究他的理念世界,这些文字成为了解读其建造哲学和建筑作品的钥匙。 这部作品把哲学和建造艺术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深入分析和对大师作品的集中解读,弗里茨诺伊迈耶揭示了密斯在成长为现代派代表和自我发现的历程中,个性所产生的影响和内心的矛盾挣扎。 此外,密斯自己也现身说法:本书附录辑录了密斯在现代建筑时期的所有言论和文字,成为他建造艺术思想发展历程的有力见证,至今仍具有基础性的研究价值。
關於作者:
弗里茨诺伊迈耶(Fritz Neumeyer),1946年出生,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1992年任多特蒙德大学建筑历史教授,1992年于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让拉巴图特(Jean Labatut)讲席教授,1993-2012年在柏林工业大学担任建筑理论教授。出版有大量建筑历史和理论方面的专著,其中包括《密斯凡德罗 缺少艺术性的文字》(Mies van ser Rohe. Das kunstlose Wort. Gedanken zur Baukunst)(柏林,1986年)、《弗里德里希吉利1772-1800:建筑随笔》(Friedrich Gilly 1772-1800. Essays on Architecture)(圣莫尼卡,1994年;柏林,1992年)、《石头的声音:尼采式建筑》(Der Klang der Steine. Nietzsches Architekturen)(柏林,2001年)、《建筑理论汇编》(Quellentexte zur Architekturtheorie)(慕尼黑,2002年)和《汉斯科尔霍夫:建筑争鸣》(Hans Kollhof. Das architektonische Argument)(苏黎世,2010年)等。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德文版第一版前言
德文版第二版前言

导言 接受的传统:现代建筑历史书写中的密斯凡德罗

双线作战:作家式的建筑师

哲学化身为业主
探寻本质的目光
从偶然到秩序:建造之路
3.伟大形式和风格意志

概念的模糊性:
是结构还是阐明现实?是贝尔拉赫还是贝伦斯?是黑格尔还是尼采?

基元化造型:突破建筑的边界
1.建筑的彼岸:永恒之筑
2.构造的艺术承诺:毛胚房的建造艺术
3.当今的建造家

从材料经实用到理念:通往建造艺术的漫长道路
1.告别时代意志:作为精神决定的建造艺术
2.1926年:启迪、批评和导引
3.精神演进的空间

认识中的建筑:通向秩序的两条道路

附录: 宣言、手稿和演讲
一、1922-1927年
1 (高层建筑)(1922年)
2 办公楼(1923年)
3 (办公楼)(1923年)
4 建造(1923年)
5 完成任务:对我们建筑行业的要求(1923年)
6 建造艺术和时代意志!(1924年)
7 工业化建筑(1924年)
8 演讲稿(1924年)
9 书评:关于特洛普的《房租的发展与完善》(1924年)
10 致《形式》杂志的信(1926年)
11 演讲稿(1926年)
12 致《形式》杂志的新年寄语关于建筑中的形式(1927年)
13 斯图加特制造联盟展览《住宅》的展览前言(1927年)
14 《建筑和住宅》前言(德意志制造联盟编撰,斯图加特1927年)关于我的地块
15 制造联盟展览《住宅》的首发专辑序言(1927年)
16 杜塞尔多夫依姆曼协会的演讲(1927年)
17 信件草稿(约1927年)
二、笔记本(1927-1928年)
编辑前言
1 演讲笔记
2 摘录
三、1928-1938年
1 建造艺术创造的前提(1928年)
2 我们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1928年)
3 有关展览的问题(1928年)
4 给亚当商业中心的信函草稿(1928年)
5 美观和实用的建造(1930年)
6 批评的意义和任务(1930年)
7 新时代(1930年)
8 柏林建筑博览会的计划(1930年)
9 广播讲话(1931年)
10 在德意志制造联盟庆典上的致辞(1932年)
11 存在建造艺术性问题的高速公路(1932年)
12 要是混凝土和钢缺少了镜面玻璃会怎样?(1933年)
13 马格德堡的H住宅(1935年)
14 在芝加哥阿莫工学院的就职演讲(1938年)
四、1939-1968年
1 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致敬(1940年)
2 一座小城市的博物馆(1943年)
3 为路德维希希伯塞默,《纽约城》的前言1944年
4 技术和建筑(1950年)
5 演讲稿,芝加哥(无日期)
6 札记:演讲笔记(大约1950年前后)
7 一座礼拜堂(1953年)
8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953年)
9 鲁道夫施瓦兹《教堂的化身》的前言(1958年)
10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颁奖典礼演讲手稿(1959年)
11 我们现在去向何方?(1960年)
12 75岁生日在美国之音电台的答谢词(1961年)
13 鲁道夫施瓦兹(1963年)
14 悼念勒柯布西耶(1965年)
15 彼得汉斯的视觉训练课(1965年)
16 我们时代的建造艺术(1965年)
17 建造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1965年)
18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年)(1969年)

访谈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对照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译后记
內容試閱
德文版第一版前言

本书迥异于有关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作品和履历的大量文献,因为本书的重点在于文字,而非建筑。对于这种看似不同寻常的兴趣转移,只有一个简单的解释,那就是:与建筑作品相比,20世纪这位伟大建造家的文字,尚未成为洞察其思想世界不可或缺的研究素材。
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密斯凡德罗档案部、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手稿部和芝加哥档案的密斯遗物中,发现了一些文献资料。这些出自重要时期的资料,不但能够帮助重现密斯凡德罗的思想历程,而且也能让他自己现身说法。
试图还原这位现代建筑先驱思想体系的想法,还有赖于那些迄今为止未获足够认识的真实资料,即密斯曾经阅读并留下批注的藏书。它们能让我们从精神层面,深入了解他的建造哲学。如果,没有机会接触至今仍封存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特别收藏部的大约800本密斯私人藏书,就无法验证建筑与哲学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密斯凡德罗的文字完全体现出,他在技术时代为建筑寻找哲学根基的努力。即使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这些文字仍然没有失去其深刻的意义。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我的感谢在此难以言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格雷琴拉加纳(Gretchen Lagana)和米丽娅丹伯格(Miriam Danburg)、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密斯凡德罗档案部的皮埃尔阿德勒(Pierre Adler),以他们个人的方式给与我的工作以友好的支持。曾接管了密斯在芝加哥建筑事务所的德克罗汉(Dirk Lohan),慷慨地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私人档案材料,并展现出他极为独特的开放思想。来自芝加哥森林湖学院(Lake Forest College)的弗朗兹舒尔策(Franz Schulze)是最近出版的卓越的密斯传记的作者,感谢他与纽约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理查德波默(Richard Pommer)的合作与友好支持。密斯在伊利诺伊工学院(I.I.T.)的继任者乔治丹佛斯(George Danforth)和乔治希科雷里特(George Shipporeit),以及参与伊利诺伊工学院百年纪念工程的罗尔夫阿基里斯(Rolf Achilles),他们与我有着亲密的友谊,我对他们的信任、热情的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把本书谨献给我的这些美国朋友们。
还有许多人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我的工作,特别是来自柏林的瑟吉厄斯吕根伯格(Sergius Ruegenberg),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成了密斯凡德罗长期的工作伙伴,波恩大学的提尔曼布登希克(Tilmann Buddensieg)、维尔纳达尔海姆(Werner Dahlheim)和柏林工大的汉斯劳尔特(Hans Reuther),来自基尔的沃尔夫泰格尔豪夫(Wolf Tegethoff)和来自米兰的提奥布克(Theo Buck)以及我在柏林热爱密斯的朋友们克罗特齐利希(Clod Zillich)、雅斯帕尔哈尔夫曼(Jasper Halfmann)、汉斯科尔霍夫(Hans Kollhoff)、克里斯托弗朗霍夫(Christoph Langhof)、本托农(Ben Thonon)和提奥布莱纳(Theo Brenner)。
大众汽车基金会(Die Stiftung-Volkswagenwerk)慷慨赞助了我为期两年的研究以及前往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的研究旅行,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出版社及其工作人员对我也充满耐心,尤其是迪塔艾哈迈迪(Ditta Ahmadi)严格而又友善地指导我完成书稿。出版家沃尔夫约卜斯特西德勒(Wolf Jobst Siedler)首次在柏林那座密斯凡德罗于1905年至1938年间,曾为20世纪建筑的发展做出过决定性贡献的城市出版了一本有关他的书籍。

柏林,1986年


德文版第二版前言

一本已经绝版的图书,在出版30年后的今天借助再版的机会重获新生,这当然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要对自己的作品加以评价,作者本人显然并非合适的人选,因为那样的情形难免会使人尴尬。

过去的几十年里,《密斯凡德罗的缺少艺术性的文字》取得了一些成功。1986年,本书经西德勒出版社(Siedler-Verlag)出版面世后,旋即跻身于密斯研究的经典参考书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被译为5种语言,最近的版本是2009年的韩语版。而早已绝版的德语首版也身价不菲,进入了古旧书店书籍的排行榜。这一切都使人确信,德文版再版将不会缺少读者。

本书的出现,不仅因其书名在建筑学图书中略具特色;尤其在关于密斯凡德罗的出版物中更是如此。建筑师精神世界和专业理论方面的思考,被置于建筑作品的考察之前。从建筑师的文字入手,从所有可能的来源,如手稿、笔记和其阅读的书籍中来追溯其言论,以便重建其精神世界和世界观的视野,并与建筑产生关联,这并非是常规的建筑理论研究方法。

这种方式直接证明了,密斯凡德罗在成长为现代派代表和自我发现的历程中,其个性的影响和内心的矛盾挣扎,同时,也说明对建筑师专业视野考察半径的拓展,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另外,本书还辑录了密斯关于建筑的所有文字,包括一些从未发表的文章。仅仅是这些研究建筑和澄清思想的基础性文字,就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所以本书的再版就显得颇有必要了。

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的改动并不明显。注释中的印刷错误得到更正,引文的行文方式也加以统一。少数地方的语句变得更为晓畅,文字也根据新的拼写规则作了适度调整。

第二版与第一版的显著不同,仅在于插图数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取消了第一版附录中的插图。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出版商菲利普莫伊泽(Philipp Meuser),本书的再版完全归功于他的热忱。我不想隐瞒的是,大约20年前,菲利普莫伊泽曾作为一名学生助教,在我柏林工大的建筑理论研究所里工作过。我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就开始于那个时候。
柏林,2015年9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