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严家显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昆虫学家、教育家。他出身书香门第,家世显赫,接受的是完整的新式教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放弃有前途的法律而转学昆虫,跟随了本心志愿,又为此远渡重洋,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博士毕业回国后,正值抗战,辗转国立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后在福建黄历创建省立福建农学院。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中国农教事业奠定了基础。本书是著名传记作家钟兆云又一力作,他以作家的眼光、史家的笔触,生动勾勒了严家显不平凡的一生。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严家显的传记。严家显出身苏州木渎严氏望族,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学博士。他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并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手创建了省立福建农学院,培养了众多农业科技人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农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作者通过搜辑史料、走访人物、考察旧址,梳理出所有关于严家显的资料,加以组织剔选,勾勒了严家显一生的轨迹。包括其家世、求学、教育、学术、家庭等都有丰富的描述,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而亲近的严家显。作者将自己沉浸于传主所在的时代背景中,体会人物在家国巨变中的所思所想,代传主发言,使传记在客观记述外更加生动,富于阅读趣味。
|
關於作者: |
钟兆云,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将军与故土》《山风海涛》《百战将星刘亚楼》《奇人辜鸿铭》等作品,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入选多种作品集,并有电视连续剧问世。
|
目錄:
|
楔 子 赤子初心,留痕岁月 1
第一章 诗礼簪缨之族 7
木渎严氏,吴门望族 8
从端园到羡园 12
木渎首富的家业 18
求学桃坞 25
前缘旧事 32
转入金陵大学昆虫系 36
富家公子勤工俭学 45
第二章 燕园春秋,发酵爱国种子 53
第三所教会大学不一般 54
九一八抗日救亡 59
第一只由中国人命名的天牛 65
第二把金钥匙 69
第三章 追风之马,长啸海外 73
解父忧,明断账本迷案 74
骐骥志千里,岂甘伏槽枥 81
逐梦明尼苏达大学 84
为中国申辩,我不是傅满洲 90
科研使命,劫后余生 97
中国博士勇赴国难 100 第四章 从珞珈山到广西农都 105
武汉大学的年轻教授 106
无心插柳结良缘 112
南国有佳人 117
共寻爱的蜗牛 121
珞珈山缘定终生 128
广西岁月,聚焦沙塘 134
在大后方营建中国农都 140
来自福建的召唤 146
第五章 黄历之恋 151
不辞辛苦入闽来 152
来自省主席和教育厅长的期待 157
翻开黄历这一页 167
办学贪心有余 173
补上开学典礼 181
农业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 183
三位一体:研究、教学、推广 190
那些年,那些在黄历的学者 197
春风化雨时 199
文事武行尽展农学院风采 203
因材施教,女生风景 212
不因人废言,呼吁为农减赋税 215
迎来带爱远行的蜗牛 219
第六章 乐育之志 229
芳心一片许桃源 230
志存高远,推重车上峻坡 236
雪中送炭的严子绚先生奖学金 243
夫学校犹家庭也 247
为福建农业教育打开天地 252 喜得明珠 258
穿梭抗战进步文化 263
来自陪都重庆的聘书 274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282
第七章 诗与远方 287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 288
院长炎严帝 293
校事家事碎影 298
在复旦校长章益和英国科学巨子李约瑟之间 303
复旦返沪前后 308
故园情难忘 315
对国民党当局失望中仍坚持教育报国 320
动荡时仍不愿离开祖国 325
庐山村照进新阳光 333
服务和应急 337
光阴深处有绚烂 344
壮志未酬,让挚友和胞弟代行出征 353
最是离别伤心时 361
第八章 余音缭绕 369
长夜漫漫,不思量,自难忘 370
桃李有熟红两岸 384
跨越台湾海峡的师生深情 391
不负家国不负卿 403
永远的严院长 411
附录 严家显王祖寿生平年表 419
|
內容試閱:
|
楔子 赤字初心,岁月留痕
岁月两个字,几许沉重,几许缠绵,盛放着所有人的悲欣.木心说,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严家显似也可以这样说.岁月确实未曾厚待他,但他在岁月纵深处留下了一道印痕,至今未曾消失.严家显不仅是优秀的昆虫学家、杰出的教育家、纯真的爱国者、大地田园的调查者、风声雨声读书声的聆听者,还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心肠慈悲之人、精神旷达之辈,也是工作上的好同事,生活中的好丈夫好父亲????他的一生虽然略为短暂,挑起的却是有些人几辈子也无从承受的担子.他在教育、农学、医学昆虫、农业病虫害、生物等领域都有研究,是中国早期著名的科学家.
这已然够了!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厚度与宽度,而非段段分明的长度.像严家显这般卓荦不凡的英才,放在当下也会让人羡慕嫉妒.他拥有美国名校博士的头衔,吸人眼球;他还有杰出的科研和教育成就,至今仍教许多人望尘莫及.
少年时,严家显被中国的现实触动了心弦,加之受志当存高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类的圣贤教诲,从而萌生过像鲁迅医学救国的想法,希冀以此减少病人、家庭和国家的痛苦.在此过程中,他又吃惊地发现,中国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农业大国,还因循着一种高投入低产出、近乎原始落后的农耕劳作方式.农业大国的农业,被西方世界甩出了好几条街! 血气方刚的他一经比较,那份屈辱便时刻刺痛着他的心.他遂决心结合自己对农业昆虫的兴趣爱好以及医学救国的想法,选择医学昆虫方向的专业,一路攻读到博士.
严家显随留学风远渡重洋到美国读昆虫学博士,学成后又毫不迟疑,万里迢迢地奔回祖国.对于选专业,他有过一波三折.本科阶段,他在就读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昆虫系之前,曾于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有过短暂的学习.那时他单纯地相信读书人可以凭自己的嘴与手中的笔,与封建势力、与西方侵略者摆事实讲道理.然而,面对这个半封建社会冥顽不化的思想、半殖民地毫不讲理的野蛮与血腥暴行,对簿公堂也只能是一顿输.口舌与笔杆,在强权和强盗面前,能有多大实用呢?
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知识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严家显的思维与眼界更加开阔了.他认为若要把所思所学传授给国人,教育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教育可以兴邦.他坚信只要教育不亡,国家就有救.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严家显谢绝了美国、德国等国的多家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盛情挽留和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此后,他将勃勃雄心安置在了平凡无奇的校园里,放在了周而复始的教育工作中,扑到了纯净朴素的学术研究上,希望能将一身本事连同思想智慧、精神气脉,一并传授给在灾难深重的国度里艰难呼吸,却仍满怀希望的那些未来之士们.他和早早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一样,何尝不也是面壁十年图破壁?
其实已不止十年面壁.严家显回国后一路走来,任过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福建省立农学院院长兼教授、复旦大学农学院院长兼教授、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昆虫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病虫室主任等.从湖北武汉,到广西桂林,到福建永安,这些都是当时国内的抗战文化重镇,也都是日本飞机轰炸的重要目标,年轻的严家显不惜身家性命,跑在教育救国的最前线,真正地将教育视为人生事业,虽九死其犹未悔,何其书生意气乃尔!
教育是人类史上一项伟大的事业,曾有无名氏赞叹: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教育追寻的不是刹那间的芳华,它的迷人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细工巧绣似的,行行密密、兢兢业业地把丰厚知识、淳朴情思、豁达胸襟层层缝入受教育者的人生,使这一职业永葆生机活力,朝气蓬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
严家显心生虔诚、饱含深情地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校园.他的选择,其实与严氏家族中一些先辈的选择一脉相承.他的爷爷与父亲虽是经商之人,但也是风雅之士.再往前追溯,尤其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代,严家祖辈尤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不少子弟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甚至走入朝堂,在翰林院拥有一席之地.
严家显不是这个大家族第一位选择教育的人,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位,至少他的五个女儿便有从事教育者.大女儿严隽珏担任过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三女儿严隽琪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过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等职.也许她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父亲的血液,间接地继承了他的心愿与遗志.他的妻子王祖寿,同样也几次担任教职.
从这些穿越历史的踪迹,可以摸出严氏族人对于教育的向往、追求与执着,是其来有自,颇有渊源的,且无衰微之态.数百年来,好像冥冥之中有无声的召唤让一代又一代严氏子孙继承不绝.这,是严氏一族的骄傲,也是属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值得一提的是,严家显亲自带出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第一批学子,在抗战胜利后,不少人跨越海峡,去了重回祖国怀抱的台湾,将农学知识和思想薪火也传承到了对岸.使二战之后的台湾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时至今日依然气象万千,不能不说有他们的卓越贡献.而这些杰出学子中,不管是大学校长、教授,还是农界的泰斗,每每回眸人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没有严院长,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由是这般,严家显在台湾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慢慢扩张,不争地成为闽台两地教育界、农业界的功臣.时至今日,他的生命余响,仍穿越漫漫岁月、淼淼海峡,回环不绝,影响着两岸一代又一代人.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又短暂的存在,庙堂和江湖、上层和底层之间,有着巨大的令人瞠目的反差:有识之士睡意阑珊、忧心如焚,大众却鼾声如雷;革命者遍体鳞伤,阿 Q 们却熟视无睹;读书人想着如何革故鼎新振兴中华,贩夫走卒却还在奢求一点牛奶面包????越是底层,越是民不聊生,国家怎样,他们又如何关心.
许多人看着严家显都觉得甚是可惜,一个堂堂海归博士回国不当官而去从教,能有多少出息,何时才能出头? 只有严家显自己知道,教育才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愿意为此心无旁骛地进行着永恒不懈的奋斗,这也正是他与其他人乃至其他教师的不同之处.严家显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
然而,任谁也没想到,也不愿意相信,严家显一生为山河飘零的时代做了诸多奉献,岁月却没有怜惜他、饶过他.严家显竟于四十六岁盛年之时,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突遭变故,身罹胃癌.任何一种病都不是一朝一夕爆发出来的.严家显患胃病已久,却仍超负荷地教学和研究,平常也压根没把它放在心上,日积月累,小病慢慢恶化为大疾,导致无药可医.最终,死神的脚步越靠越近,他没能逢凶化吉,只遗留下孤零零的妻子与五个年幼的女儿.
在生命最后的关头,他正一门心思准备赶往抗美援朝前线,为反细菌战贡献才智.当年抗日战争时,他常说:数百万将士在浴血奋战,数千万同胞在流离颠沛.天地同愁,鬼神齐泣.我们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毁家纾难,义不容辞.如今抗美援朝反细菌战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强撑病体,内心世界依然波澜起伏,回旋着报效国家的壮志.他的一思一念,他铭于心上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抱负,凝重而壮烈,万古不朽.
今天的人们,只能在一张张照片里,一个个纪念活动里,一片片惋惜和感慨中,回顾严家显的音容笑貌,感受严家显的精神.然而,作为他的传记作者,我们更想表达:在横无际涯的时间长河里,人与其他生命一样脆弱渺小,人生短短数十载,白云苍狗转瞬即逝,严家显这一生所做之事、所达之果,已然足矣.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做出成绩,笑傲一方,便是人生的一种完美.严家显很好地为教育界科学界,树立了一个有理想有骨气的榜样.相对而言,他那短暂的一生也是漫长的一生.他的一片初心,永恒不变,皎皎明净,不愧天上一轮明月.
我们怀着几分好奇、敬重,面对着严家显;严家显也用一双清澈的眼睛面对我们,面对世界.
就在这样的对望中,这个从海外归来的赤子,一颗素心慢煮岁月,把山重水复中所成就的传奇,在我们面前徐徐展陈开来.
他在岁月纵深留下的那一道印痕,怎么也抹不去呢!
且让我们回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