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胜论派是古印度六大正统哲学流派之一,亦是为佛教批判*多的外道。《胜论经》是胜论派现存*古老的梵文经典,大约成书于公元5-6世纪,该疏对《胜论经》作了逐颂注释,是研究早期胜论思想的*重要文献。本书完整翻译了著名印度学者Muni ?rī Jambuvijayajī校订的月喜疏梵文精校本,并结合胜论派的历史与思想资料,随译文作了大量注释,综合考察了早期胜论派的教义学说。本书旨在展示和分析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与佛教哲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
|
關於作者: |
何欢欢,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宗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佛教数字资源中心董事,哈佛大学南亚学系合作研究员;曾任东京大学、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JSPS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获第七届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013年度优秀图书奖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内外科研项目七项,已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梵文、佛教哲学、印度哲学。
|
目錄:
|
译者导言
体例说明
第一章 总论句义
第一节 法以及实体、运动、性质
第二节 同、异、有
第二章 实体之一
第一节 诸实体的差异性1
第二节 诸实体的差异性2
第三章 实体之二
第一节 我之辩
第二节 意与我
第四章 实体之三
第一节 实体的特性
第二节 身体的构成
第五章 运动
第一节 身体及其相关运动
第二节 元素与意的运动
第六章 性质之一
第一节 法的特性
第二节 升天与至福之法
第七章 性质之二
第一节 五种性质
第二节 六种性质以及声、和合
第八章 性质之三1:觉直接知觉
第九章 性质之三2:觉推理认识
第十章 性质之四
缩略符与译释所用参考文献
后记:印度哲学的名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