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西山文脉丛书之一,通过探寻西山古村落,尽展西山文化乃至北京文化之魅力;
*爨底下村、灵水村、韭园村千军台村......本书囊括北京西山众多古村落,系统全面,让您了解不一样的西山;
*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全方位展现北京西山古村落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
*高校学者通俗化写作,内容专业又接地气,一本难得的西山古村落文化普及读物。
1、西山文化带内有众多古村落,爨底下村、灵水村、青白口村等。这些古村落,历史悠久,建筑技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本书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多年研究为基础,图文并茂地反映西山古村古韵,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对其建筑工艺进行简要说明,带领读者走近古村落,读懂古刹,并投入到对古村落乃至古代建筑的保护中来。
2、在字里行间,聆听小桥流水的声音,踏步在青石板路的小巷,感受历史的遗存;
3、让高校学者带你在北京西山寻觅历史;
4、这本书一定是喜爱北京古村落的你完美的选择;
5、难得的一本全面、专题介绍北京西山古村落的读物,字字打磨,句句精选;
6、一本书,带您领略西山古香道、古商道、古军道,以及永定河沿岸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8、西山文化带内
|
內容簡介: |
北京西山文化带内,文化资源丰富,集中展示了多元的中国文化;传承弘扬西山优秀历史文化,打造首都名片、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使命,更是时代担当。为更好地将西山文化带所蕴藏的深厚底蕴向世人展示,编撰出版西山文脉丛书适时,且意义重大。
这本书为西山文脉丛书中的一本,通过五个章节,讲述了京西古道中古商道、古军道、古香道、永定河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的村落起源、空间布局、营造特色、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西山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现状。文字通俗易懂,对于读者了解、研究西山古村落的风土民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杜姗姗,女,出生于1978年5月,2003年获得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主要教授的课程为有城市规划原理、欧美城市规划案例评析、土地利用规划等。
|
目錄:
|
主编寄语001
绪论001
第一章古商道繁华依旧,风情古韵今犹在 001
一 古商道与古村落 002
二 古商道上的村落 004
(一)昔日商道小山村,经千年繁华依旧爨底下村 004
(二)驿马銮铃胜驮忙,古道交会咽喉地黄岭西村 029
(三)品古道西风瘦马,赏小桥流水人家韭园村 042
(四)京西井养第一村,神泉野趣八景幽碣石村 050
(五)人杰地灵举人村,钟灵毓秀民风淳灵水村 057
(六)一榆两槐四古柏,红芽香椿满梯田苇子水村 070
(七)踏驼队马帮蹄印,品古道遗风遗韵东石古岩村 076
(八)明清古村有三绝,古宅石碾古中幡水峪村 080
(九)今老街店铺林立,犹记当年村繁华南窖村 089
第二章铁堡雄关巍然立,拱卫京畿千军行 093
一 古军道与古村落 094
二 古军道上的村落 096
(一)千年历史记忆,京西古幡会传承地千军台村 096
(二)蚩尤屯兵战黄帝,抗日前沿桑峪村桑峪村 104
(三)铁堡雄关沿河城,驻军屯兵卫京畿沿河城村 116
(四)万马千军此路去,军户古村尚犹存柏峪村 122
(五)清浊两水汇合,军事隘口之地青白口村 130
(六)敌台钳制古道咽喉,阻敌侵入斋堂川洪水口村 132
(七)雄壮长城敌台,扼山口之险沿河口村 140
第三章檀烟萦绕人烟盛,上香礼佛客如织 147 一 古香道与古村落 148
二 古香道上的村落 150
(一)御道进香戒台寺,摩崖造像石佛村石佛村 150
(二)妙峰正道至金顶,香道总会涧沟村涧沟村 158
(三)北国水乡芦苇荡,古村赏月韵味足上苇甸村 165
(四)庞潭古道之节点,村内古桥血泪桑苛萝坨村 167
第四章大河永定润京师,千年文化孕古村 173
一 永定河与古村落 174
二 永定河沿岸的古村落 175
(一)大道起始三家店,古道交会繁华地三家店村 175
(二)皇家官窑传千年,京西琉璃遍京畿琉璃渠村 183
(三)京西古道第一村,今朝古道新演绎水峪嘴村 191
(四)依山傍水景秀美,古树森天老船坞河南台村 196
第五章大西山古村落开发、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201
一 大西山古村落开发、保护的现状 202
二 大西山古村落开发、保护的展望 203
参考资料 206
后 记 2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