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统评述了现当代广西的作家及作品,主要包括小说家及散文家两部分。对桂林文化城时期活跃的文化名人,如茅盾、沈从文、田汉等,亦有深入研究。作者参与组织了新西南剧展,该展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向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剧展致敬的项目。主要改编及演出西南剧展时期上演的剧目,另有新编话剧,如白先勇先生的《花桥荣记》等。作者作为亲历者,对新西南剧展的缘起及经过都有全面记述。
|
內容簡介: |
《广西现当代文学研究》分为广西现当代小说研究广西现当代散文研究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新西南剧展研究四个专题,收录论文31篇。本书有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也有对史料的深度挖掘,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广西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
|
關於作者: |
刘铁群,女,汉族,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铁力县。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出版《现代都市未成型时期的市民文学〈礼拜六〉杂志研究》《桂林文化城散文研究》《广西现当代散文史》等专著,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小说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广西文学研究。
|
目錄:
|
广西现当代小说研究
行走与寻梦论贺州女作家纪尘与林虹
在烈焰与冰寒中成长论纪尘的长篇小说《冰之焰》
回眸背景:独秀作家群中的女作家
论壮族作家韦一凡小说的幽默艺术
论李约热小说对恶的书写
岭南世界的浴火重生评黄继树的长篇新作《灵渠》
直面洞内的风景体恤生命的疼痛论光盘的小说
倾听眼睛里的声音论广西作家光盘的长篇新作《眼睛里的声音》
在荒诞与疼痛中成长读光盘的长篇小说《英雄水雷》
寻梦与自救评杨丽达的小说
以宽容和理解触摸两性情感之痛读锦璐的小说
广西现当代散文研究
深流藏于静水生机蕴于寂寞简论近20年的广西散文创作
沉思者的歌论冯艺的散文
有我的散文世界读梁晓阳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
孤独地行走执着地追问读何述强的散文
触摸时光里的苍茫与温暖读李金兰的散文集《天与安排》
从自然之旅到文化之旅论徐治平的散文创作
荒原的苦恋与沉思论许敏歧的散文诗
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关于茅盾雨天杂写系列杂文的史料问题
沈从文《芸庐纪事》的相关史料问题
凤子的回忆录与桂林版《人世间》的前身后世
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笔下的桂林
抗战文人与桂林的山
田汉与漓江
欧阳予倩把小金凤变成尹羲
桂剧《破阵曲》的编剧艺术
新西南剧展研究
文学研究介入现实的必要与可能以评弹《雷雨》改编和新西
南剧展为例
新西南剧展与文学教育之美
从小说《花桥荣记》到话剧《花桥荣记》谈《花桥荣记》的剧本改编
删繁就简突出主题谈话剧《秋声赋》的剧本改编
美好的缘分我与新西南剧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广西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其间有桂林文化城时期抗战文学的辉煌,有新中国成立初绚丽多姿的民族叙事,有1980年代的百越境界,有1990年代文学桂军的边缘崛起,也有新世纪的多元发展,值得研究的作家与文学现象不可胜数。本书所收的论文都是关于广西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广西现当代小说研究,所收的论文有对独秀女作家群体的研究,也有对韦一凡、黄继树、纪尘、李约热、光盘、林虹、蒋锦璐、杨丽达等小说家的个案研究。独秀女作家群由曾经在广西师范大学求学和任教的女作家组成,以彭慧、冯志奇、张燕玲、杨丽达、杨映川、黄咏梅等为代表。这几位女作家跨越了独秀作家群的三个发展阶段,也纵贯了广西师范大学8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雁山园到独秀峰,从良丰河到月牙池,她们带着对文学的梦想一路走来,成长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壮族作家韦一凡是一个辛勤笔耕、成果丰硕的作家。他的小说在生动描写壮乡民俗风情和深度挖掘壮族人民生活与精神的同时体现出了幽默的艺术魅力。黄继树是具有深厚功力的广西小说家,从厚重的《桂系演义》到长篇新作《灵渠》都显示出了他的创作实力。纪尘与林虹都是来自广西贺州的女作家。十多年来,两位作家在文坛上都有不俗的表现。纪尘的文字骨感、凌厉而具有穿透力,林虹的文字温婉、内敛而绵密多情。但剥开两位作家风格迥异的文字,我们看到的都是女性坚强的生命内核。李约热是有个性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恶是潜藏在幽暗闸门内的心魔,它随时都会被释放。但李约热并没有把恶放在善恶对立的格局中进行简单的批判,而是经由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光盘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家,因此读他的小说不必担心枯燥。但光盘的故事总是扑朔迷离、盘根错节,因此读他的小说并不轻松。而读完光盘的小说,我们又会发现,他的目的并非以离奇曲折、悬念重重的故事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经由故事进入人物的内心,并进而探索人性幽深、隐秘的地带。
第二个部分是广西现当代散文研究,所收论文有对近20年来广西散文创作的整体梳理与探讨,也有对徐治平、冯艺、许敏歧、何述强、梁晓阳、李金兰等散文家的个案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桂军的崛起在文坛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小说创作。与小说界所呈现的呼啸澎湃之势相比,广西散文界似乎显得平静而寂寞,但这并不能说明广西散文没有作为。梳理广西的散文创作,我们会发现广西的作家一直在散文创作上执着探索、默默前行,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表面波澜不惊的广西散文界可以说是深流藏于静水,生机蕴于寂寞。徐治平以他在散文领域的辛勤笔耕向我们展示了从自然之旅到文化之旅的转变与提升,也在转变与提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维度的美的世界。徐治平不仅是优秀的散文家,他在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侧重于散文。他在散文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中倾注了心血,正是这份对散文的眷恋与热爱使他一直在散文创作与研究的道路上执着而快乐地前行。在广西的散文创作领域,冯艺是成就突出又颇具个性的一位。冯艺的散文内容丰富,有对故乡的追忆和感想,有对国内外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描述,有对个人生活经历的书写,也有对亲人、朋友、作家的回忆。不管是哪一种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到冯艺的散文中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艺既是一个写作者,也是一个沉思者,他是以沉思的状态写散文的,他的散文是沉思者的歌。何述强的散文如繁华喧嚣的现实中的一道裂缝,充满古旧、孤独的气息。他的散文不是浅吟低唱,也不是慷慨高歌,而是孤独、寂寞中低沉的诉说,既带着古旧的荒寒和冷意,也也带着生命的温情和热度。梁晓阳是广西散文界的后起之秀,30万字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引起文坛的关注。读《吉尔尕朗河两岸》,可以感受到叙述主体我的强烈在场。作品中所描绘的吉尔尕朗河两岸的瑰丽风光和诗意生活固然迷人,但真正能打动读者并带有冲击力量的并不是瑰丽风光和诗意生活本身,而是作者在其中融注的主体精神和力量。李金兰善于写散步式文章,在她的笔下,岁月缓慢流淌,天空有可以触摸的记忆,村庄是挂在身后的水墨,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她就像是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缓步穿行,融入、触摸、冥想、聆听,并以雨雾般绵密的文字记录下时光里的苍茫与温暖。
第三个部分是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所收论文有对旅桂文人生活与创作的研究,也有对重要史料的梳理与考证。《抗战文人与桂林的山》《田汉与漓江》《欧阳予倩把小金凤变成尹羲》探讨抗战时期著名文化人在桂林的生活与创作,特别关注他们与桂林这座城市的精神联系。《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笔下的桂林》全面梳理抗战时期著名的旅桂作家对桂林的书写。旅桂作家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完成了关于桂林的书写,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桂林在战乱年代的美丽与繁盛、忧郁与伤痛。无数旅桂作家的个人记忆汇聚成了桂林的城市记忆,阅读、解析这些文字就可以触摸、激活宝贵的城市记忆,使已经逝去的历史化作有生命的血液,在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中绵延流淌。《关于茅盾雨天杂写系列杂文的史料问题》《沈从文〈芸庐纪事〉的相关史料问题》《凤子的回忆录与桂林版〈人世间〉的前身后世》等是关于桂林文化城文学名家的史料考证,这几篇文章从原始报刊杂志出发,梳理了作品的版本流变,期刊的前身后世,纠正了大量的史料错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四个部分是新西南剧展研究,所收论文既有对具体剧目的研究,也有理论探讨和对教学改革的思考。2013年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牵头策划了新西南剧展活动。策划新西南剧展的灵感来源于抗战时期著名的文化活动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震惊世界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来自湘、粤、赣、滇、桂五省的33个单位的1000多名戏剧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盛会,时间持续94天,观众人数超过10万人。西南剧展是现代戏剧史上空前的盛举,影响远至海外。在中国抗日最艰难的时期,西南剧展体现的是中国戏剧工作者抗日救亡的文化担当。新西南剧展活动是将文学研究与话剧舞台实践相结合,组织文学专业的学生重温历史、研读剧本,并重新排演上个世纪40年代在桂林上演的经典剧目。新西南剧展活动始于文学研究,又突破了文学研究的小圈子,在文学教育、文化传承和文化导向三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删繁就简 突出主题谈〈秋声赋〉的剧本改编》《从小说〈花桥荣记〉到话剧〈花桥荣记〉谈〈花桥荣记〉的剧本改编》是针对剧本改编的研究。《文学研究介入现实的必要与可能以评弹〈雷雨〉改编和新西南剧展为例》探讨文学研究介入现实的必要与可能。《新西南剧展与文学教育之美》探讨了新西南剧展在学科教学层面的意义。新西南剧展推出的剧目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重要的经典作品,也是课堂教学中要涉及的重要内容。因此,学生参加演出或观看话剧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只是受教育的场地由课堂转向了舞台,形式由单纯的讲授转向了综合的审美。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使文学教育以美的形式传达美的内容,也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审美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西南剧展是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凸显了文学教育之美。
本书所收的论文主要是我近十年来关于广西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我的兴趣爱好和阅读缘分有关,因此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不能反映广西文学的全貌。编辑此书是想对自己的广西文学研究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我会在广西文学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刘铁群
2019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