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王家卫导演力荐夜读枕边书 采撷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的绝妙好辞 醉花宜昼,醉雪宜夜 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 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
|
內容簡介: |
明清时期,有一些泛文学类作品,收录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好词好句加以分类鉴赏,格调清新,短小精悍,精致唯美且蕴含哲理,《小窗幽记》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部分,将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的精华进行摘编归纳,展示给读者汉语的韵律之美、意境之妙。
本书区别于较为厚重细致的全译本,面向有一定基础的中国文学爱好者,为不影响读者整体、连贯的阅读体验,注释的采用点到为止,仅指出较为拗口的生僻字词和容易误读的典故,力求呈现原汁原味的警句奇书。
希望本书能在喧嚣尘世中让热爱阅读、有着一定阅读品味和自身阅读偏好的读者,在品读中不拘泥于原作,回归本心,从一字一句中感受人生的独特况味,找到内心的平静宁和。
|
關於作者: |
陆绍珩,字湘客,生卒年不详,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曾旅居北京,编有《醉古堂剑扫》,后世流传过程中又名《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陆绍珩在读书之余,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摘编出精妙词句,归纳成十二卷,集结而成。全书所收录的格言警句格调清新、精致唯美,同时蕴含哲理、促人自省,被誉为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
|
目錄:
|
卷一集醒 001
卷二集情 033
卷三集峭 051
卷四集灵 067
卷五集素 093
卷六集景 125
卷七集韵 143
卷八集奇 165
卷九集绮 177
卷十集豪 191
卷十一集法 207
卷十二集倩 223
前言陆绍珩,字湘客,生卒年不详,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曾旅居北京,编有《醉古堂剑扫》,后世流传过程中又名《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陆绍珩在读书之余,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摘编出精妙词句,归纳成十二卷,集结而成。全书所收录的格言警句格调清新、精致唯美,同时蕴含哲理、促人自省,被誉为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
在线试读卷一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
今世之昏昏逐逐,
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
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
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卷一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
今世之昏昏逐逐,
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
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
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
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
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
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遇沉沉不语之士,切莫输心;
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
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
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
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淡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
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
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
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
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
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
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
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
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
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
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
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
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
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
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
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
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
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书画受俗子品题,三生大劫;
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
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
绝尘之足,历块以方知。
结想奢华,则所见转多冷淡;
冥心清素,则所涉都厌尘氛。
多情者,不可与定妍媸;
多谊者,不可与定取与;
多气者,不可与定雌雄;
多兴者,不可与定去住。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
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
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
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
诗酒是乐事,少一徇人,则亦地狱;
好客是豁达事,一为俗子所挠,则亦苦海。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
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
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
轻与必滥取,易信必易疑。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
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气,
今以之加挥霍,只在气魄气骨之分。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摇唇鼓舌,妄生是非。
故知无事之人,好为生事。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
名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
宁为随世之庸愚,无为欺世之豪杰。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
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
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
进善言,受善言,如两来船,则相接耳。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
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人之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
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性消之。
好谈闺门,及好讥乱者,
必为鬼神所怒,非有奇祸,则必有奇穷。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
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士君子不能陶镕人,
毕竟学问中,工力未透。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
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
切须检点。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
寸积铢累,自成富翁。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少,
不知其他,知有争而已;
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多,
亦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
景不和,无以破昏蒙之气;
地不雄,无以壮光华之会。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出一个丧元气进士,不若出一个积阴德平民。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
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
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
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
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
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
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
歌欲独,尤欲细;
茗欲频,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
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
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
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
只于五更头检点,
思想的是什么便见得。
平地坦途,车岂无蹶;
巨浪洪涛,舟亦可渡;
料无事必有事,恐有事必无事。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名高忌起,宠极妒生。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
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
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世上人事无穷,越干越见不了;
我辈光阴有限,越闲越见清高。
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商贾不可与言义,彼溺于利;
农工不可与言学,彼偏于业;
俗儒不可与言道,彼谬于词。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
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
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
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
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
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
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
何不清闲之有。
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
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四王考校。
寒山诗云:
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此言宜深玩味。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冯谖之铗弹老无鱼,荆轲之筑击来有泪。
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
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
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
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
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
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
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
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
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
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
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
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
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耶?
于是得养生焉。
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
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
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人欲求道,须于功名上闹,
一闹方心死,此是真实语。
病至,然后知无病之快;
事来,然后知无事之乐。
故御病不如却病,完事不如省事。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
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
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
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士大夫损德处,多由立名心太急。
夫人身在局外,未可轻议局内事。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
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古来大圣大贤,寸针相对;
世上闲言闲语,一笔勾销。
挥洒以怡情,与其应酬,何如兀坐;
书礼以达情,与其工巧,何若直陈;
棋局以适情,与其竞胜,何若促膝;
笑谈以怡情,与其谑浪,何若狂歌。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
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
斑竹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
黄粱一枕,任他世事冷如冰。
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
书画为柔翰,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
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
荣利造化,特以戏人,一毫着意,便属桎梏。
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
有全利而无小害者,惟书。
意在笔先,向庖羲细参《易》画;
慧生牙后,恍颜氏冷坐心斋。
明识红楼为无塚之丘垄,迷来认作舍生岩;
真知舞衣为暗动之兵戈,快去暂同试剑石。
调性之法,须当似养花天;
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
烟云堆里浪荡子,逐日称仙;
歌舞丛中淫欲身,几时得度?
山穷鸟道,纵藏花谷少流莺,
路曲羊肠,虽覆柳荫难放马。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
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
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
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蔼然可亲,乃自溢之冲和,妆不出温柔缓款;
翘然难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逊顺从容。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
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崇。
极难处,是书生落魄;
最可怜,是浪子白头。
世路如冥,青天障蚩尤之雾;
人情如梦,白日蔽巫女之云。
密交定有夙缘,非以鸡犬盟也;
中断知其缘尽,宁关萋菲间之。
堤防不筑,尚难支移壑之虞;
操存不严,岂能塞横流之性?
发端无绪,归结还自支离;
入门一差,进步终成恍惚。
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丑。
形同隽石,致胜冷云,决非凡士;
语学娇莺,态摹媚柳,定是弄臣。
开口辄生雌黄月旦之言,吾恐微言将绝;
捉笔便惊缤纷绮丽之饰,当是妙处不传。
风波肆险,以虚舟震撼,浪静风恬;
矛盾相残,以柔指解分,兵销戈倒。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
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
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暗室之一灯,苦海之三老;
截疑网之宝剑,抉盲眼之金针。
攻取之情化,鱼鸟亦来相亲;悖戾之气销,世途不见可畏。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
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参玄借以见性,谈道借以修真。
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安得睡时有清身;
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
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
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
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岂为声名劳七尺也。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
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
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
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
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
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
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
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
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
此即上乘,此即三昧。
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
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
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
登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铄金玷玉,从来不乏乎谗人;
洗垢索瘢,尤好求多于佳士。
止作秋风过耳,何妨尺雾障天。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
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
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
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
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涉江湖者,然后知波涛之汹涌;
登山岳者,然后知蹊径之崎岖。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旧无陶令酒巾,新撇张颠书草;
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君心了了。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
以理义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
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
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
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
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
红颜失志,空遗皓首之悲伤。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
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
寒灰内,半星之活火;浊流中,一线之清泉。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
久与不可隐匿,隐匿则心必险。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
懒可卧,不可风;
静可坐,不可思;
闷可对,不可独;
劳可酒,不可食;
醉可睡,不可淫。
书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
少年灵慧,知抱夙根;
今生冥顽,可卜来世。
拨开世上尘气,胸中自无火炎冰兢;
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
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市争利,朝争名,盖棺日何物可殉蒿里;
春赏花,秋赏月,荷锸时此身常醉蓬莱。
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
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
英发之疾,医以深沉;
阔大之疾,医以充实。
才舒放即当收敛,才言语便思简默。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
色要温雅,气要和平;
语要简徐,心要光明;
量要阔大,志要果毅;
机要缜密,事要妥当。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世人白昼寐语,苟能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
咀世味之皆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
惟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
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
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矜庄;
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观苏季子以贫穷得志,则负郭二顷田,误人实多;
观苏季子以功名杀身,则武安六国印,害人亦不浅。
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名利场中,难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涂。
一杯酒留万世名,不如生前一杯酒,
身行乐耳,遑恤其他;
百年人做千年调,至今谁是百年人,
一棺戢身,万事都已。
郊野非葬人之处,楼台是为丘墓;
边塞非杀人之场,歌舞是为刀兵。
试观罗绮纷纷,何异旌旗密密;
听管弦冗冗,何异松柏萧萧。
葬王侯之骨,能消几处楼台;
落壮士之头,经得几番歌舞。
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
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昨日之非不可留,
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执,
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溪山缚。
卷二集情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明乎情者,
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
虽然,既云情矣,
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
然不死终不透彻耳。
韩翃之柳,崔护之花,
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
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
托之语言,寄之歌咏;
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
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候,
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
汤若士有言,
理之所必无,安知非情之所或有?
又云,
生生死死为情,多情之极,
欲生不得,欲死不得。
可以生而死,可以死而生。
如竟抛却青娥,厌厌一死,
亦非情之至者矣。
集情第二。
家胜阳台,为欢非梦;人惭萧史,相偶成仙。
轻扇初开,忻看笑靥;长眉始画,愁对离妆。
广摄金屏,莫令愁拥;恒开锦幔,速望人归。
镜台新去,应余落粉;熏炉未徙,定有余烟。
泪滴芳衾,锦花长湿;愁随玉轸,琴鹤恒惊。
锦水丹鳞,素书稀远;玉山青鸟,仙使难通。
彩笔试操,香笺遂满;行云可托,梦想还劳。
九重千日,讵想倡家;单枕一宵,便如荡子。
当令照影双来,一鸾羞镜;
勿使窥窗独坐,嫦娥笑人。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
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
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荀令君至人家,坐处常三日香。
罄南山之竹,写意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情不尽;
愁如云而长聚,泪若水以难干。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
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
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
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悲火常烧心曲,愁云频压眉尖。
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
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
燕约莺期,变作鸾悲凤泣;
蜂媒蝶使,翻成绿惨红愁。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
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巫山十二。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万里关河,鸿雁来时悲信断;
满腔愁绪,子规啼处忆人归。
千叠云山千叠愁,一天明月一天恨。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月色悬空,皎皎明明,偏自照人孤另;
蛩声泣露,啾啾唧唧,都来助我愁思。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
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
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悲火燃心曲,愁霜厌鬓根。
孤灯夜雨,空把青年误,
楼外青山无数,隔不断新愁来路。
黄叶无风自舞,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人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忠臣孝子,无非钟情之至。
蛾眉未赎,谩劳桐叶寄相思;
潮信难通,空向桃花寻往迹。
野花艳目,不必牡丹;
村酒酣人,何须绿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
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隔帘闻堕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
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桃叶题情,柳丝牵恨。
胡天胡帝,登徒于焉怡目;
为云为雨,宋玉因而荡心。
轻泉刀若土壤,居然翠袖之朱家,
重然诺如丘山,不添红妆之季布。
蝴蝶长悬孤枕梦,凤凰不上断弦鸣。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妙唱非关古,多情岂在腰。
孤鸣翱翔以不去,浮云黯?而荏苒。
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
魏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柙。
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
西子微颦,将横陈于甲帐。
骋纤腰于结风,奏新声于度曲,
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
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竞爽。
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
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
轻身无力,怯南阳之捣衣;
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
山河绵邈,粉黛若新。
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
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教移兰烬频羞影,自拭香汤更怕深。
初似染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
岂知侍女帘帏外,胜取君玉数饼金。
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拢半夜灯。
绿屏无睡秋分簟,红叶伤时月午楼。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熏亦任偷。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风阶拾叶,山人茶灶劳薪;
月径聚花,素士吟坛绮席。
青牛帐里,余曲既终;
朱鸟窗前,新妆已竟。
当场笑语,尽如形骸外之好人;
背地风波,谁是意气中之烈士。
山翠扑帘,卷不起青葱一片;
树阴流径,扫不开芳影几重。
珠帘蔽月,翻窥窈窕之花;
绮幔藏云,恐碍扶疏之柳。
幽堂昼深,清风忽来好伴;
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
纵使女娲炼石,补不就离恨天;
虽令司马操觚,写不尽相思字。
亭前杨柳,送尽到处游人;
山下蘼芜,知是何时归路。
天涯浩渺,风飘四海之魂;
尘土流离,灰染半生之劫。
蝶憩香风,尚多芳梦;
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幽情化而石立,怨风结而冢青。
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
一片秋山,能疗病容;
半声春鸟,偏唤愁人。
李太白酒圣,蔡文姬书仙,
置之一时,绝妙佳偶。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
缘之所寄,一往而深。
故人恩重,来燕子于雕梁;
逸士情深,托凫雏于春水。
好梦难通,吹散巫山云气;
仙缘未合,空探游女珠光。
桃花水泛,晓妆宫里腻胭脂;
杨柳风多,堕马结中摇翡翠。
对妆则色殊,比兰则香越,
泛明彩于宵波,飞澄华于晓月。
纷弱叶而凝照,竞新藻而抽英。
手巾还欲燥,愁眉即使开。
逆想行人至,迎前含笑来。
逶迤洞房,半入宵梦;
窈窕闲馆,方增客愁。
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临风弄笛,栏杆上桂影一轮;
扫雪烹茶,篱落边梅花数点。
银烛轻弹,红妆笑倚,
人堪惜情更堪惜;
困雨花心,垂阴柳耳,
客堪怜春亦堪怜。
肝胆谁怜,形影自为管鲍;
唇齿相济,天涯孰是穷交。
兴言及此,辄欲再广绝交之论,重作署门之句。
燕市之醉泣,楚帐之悲歌,
歧路之涕零,穷途之恸哭。
每一退念及此,虽在千载以后,亦感慨而兴嗟。
陌上繁华,两岸春风轻柳絮;
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
芳草归迟,青骢别易,多情成恋,薄命何嗟。
要亦人各有心,非关女德善怨。
山水花月之际,看美人更觉多韵。
非美人借韵于山水花月也,
山水花月直借美人生韵耳。
深花枝,浅花枝,
深浅花枝相间时,花枝难似伊;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青娥皓齿别吴倡,梅粉妆成半额黄;
罗屏绣幔围寒玉,帐里吹笙学凤凰。
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
诉尽平生云水心,尽是春花秋月语。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妆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殇而醉月。
琵琶新曲,无待石崇;
箜篌杂引,非因曹植。
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
休文腰瘦,羞惊罗带之频宽;
贾女容销,懒照蛾眉之常锁。
琉璃砚匣,终日随身;
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
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
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
东台甲馆,流咏止于洞箫。
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
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
林花翻洒,乍飘飏于兰皋;
山禽啭响,时弄声于乔木。
长将姊妹丛中避,多爱湖山僻处行。
未知枕上曾逢女,可认眉尖与画郎。
风未冷催鸳别,沉檀合子留双结;
千缕愁丝只数围,一片香痕才半节。
那忍重看娃鬓绿,终期一遇客衫黄。
金钱赐侍儿,暗嘱教休话。
薄雾几层推月出,好山无数渡江来。
轮将秋动虫先觉,换得更深鸟越催。
花飞帘外凭笺讯,雨到窗前滴梦寒。
樯标远汉,昔时鲁氏之戈;
帆影寒沙,此夜姜家之被。
填愁不满吴娃井,剪纸空题蜀女祠。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云。
鸭为怜香死,鸳因泥睡痴。
红印山痕春色微,珊瑚枕上见花飞。
烟鬟潦乱香云湿,疑向襄王梦里归。
零乱如珠为点妆,素辉乘月湿衣裳。
只愁天酒倾如斗,醉却环姿傍玉床。
有魂随落叶,无骨锁连鬟。
书题蜀纸愁难浣,雨歇巴山话亦陈。
盈盈相隔愁追随,谁为解语来香帷。
斜看两鬟垂,俨似行云嫁。
欲与梅花斗宝妆,先开娇艳逼寒香,
只愁冰骨藏珠屋,不似红衣待玉郎。
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
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
灯结细花成穗落,泪题愁字带痕红。
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杏子轻纱初脱暖,梨花深院自多风。
卷三集峭
今天下皆妇人矣!
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
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蝉自若。
我辈书生,既无诛贼讨乱之柄,
而一片报国之忱,
惟于寸楮尺只字间见之;
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
亦耸然有起色。
集峭第三。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
兴之所到,不妨呕出惊人;
心故不然,也须随场作戏。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
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
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恭。
两而揆之,宁为薄行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观人题壁,便识文章。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随口利牙,不顾天荒地老;
翻肠倒肚,那管鬼哭神愁。
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断不受肉眼相看。
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
销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
铄金舌上,容他鹦鹉千言。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
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竹外窥莺,树外窥水,峰外窥云,难道我有意无意;
鸟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
体裁如何,升月隐山;
情境如何,落日映屿;
气魄如何,收露敛色;
议论如何,回飙拂渚。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
雾满杨溪,玄豹山间偕日月;
云飞翰苑,紫龙天外借风雷。
西山霁雪,东岳含烟;
驾凤桥以高飞,登雁塔而远眺。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
处林泉之下,须常怀廊庙的经纶。
学者要有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的趣味。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
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
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
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
名衲谈禅,必执经升座,便减三分禅理。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
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
求之今世,谁堪语此?
一纸八行,不遇寒温之句;
鱼腹雁足,空有往来之烦。
是以嵇康不作,严光口传,
豫章掷之水中,陈泰挂之壁上。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
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
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
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
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
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
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
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
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
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
奋迅以求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有面前之誉易,无背后之毁难;
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
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
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
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
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圆融?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
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
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绝之气;
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谈;
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
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
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观。
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离骚》泪下;
霁日寻芳,春宵载酒,闲歌《乐府》神怡。
云水中载酒,松篁里煎茶,岂必銮坡侍宴;
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何须凤沼挥毫。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
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风尘善病,伏枕处一片青山;
岁月长吟,操觚时千篇白雪。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
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懒见俗人,权辞托病;
怕逢尘事,诡迹逃禅。
人不通古今,襟裾马牛;
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
道院吹笙,松风袅袅;
空门洗钵,花雨纷纷。
囊无阿堵物,岂便求人;
盘有水晶盐,犹堪留客。
种两顷负郭田,量晴校雨;
寻几个知心友,弄月嘲风。
着屐登山,翠微中独逢老衲;
乘桴浮海,雪浪里群傍闲鸥。
荷钱榆荚,飞来都作青蚨;
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
旅馆题蕉,一路留来魂梦谱;
客途惊雁,半天寄落别离书。
歌儿带烟霞之致,舞女具丘壑之资;
生成世外风姿,不惯尘中物色。
今古文章,只在苏东坡鼻端定优劣;
一时人品,却从阮嗣宗眼内别雌黄。
魑魅满前,笑着阮家无鬼论;
炎嚣阅世,愁披刘氏《北风图》。
气夺山川,色结烟霞。
诗思在灞凌桥上,微吟处,林岫便已皓然;
野趣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
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看文字,须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
亦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
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
好景无诗,虚携囊中锦字。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声应气求之夫,
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
风行水上之文,
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
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
缛则太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
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彗之互奔。
振骏气以摆雷,飞雄光以倒电。
停之如栖鹄,挥之如惊鸿,
飘缨蕤于轩幌,发晖曜于群龙。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初便娟于墀庑,未萦盈于帷席。
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雨送添砚之水,竹供扫榻之风。
血三年而藏碧,魂一变而成红。
举黄花而乘月艳,笼黛叶而卷云翘。
垂纶帘外,疑钩势之重悬;
透影窗中,若镜光之开照。
叠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
迹似连珠,形如聚粒。
霁光分晓,出虚窦以双飞;
微阴合暝,舞低檐而并入。
何地无尘?
但能不染,则山河大地,尽为清净道场;
如必离求清,安能三千外,更立法界。
偈云:
对色无色相,观欲无欲意。
莲花不著水,清净超于彼。
秋鸟弄春声,音调未尝有异,
今人具有古貌,气色便尔不同。
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
居旁鸣珂之里,生憎肉眼相形。
时登树帜之坛,最忌大言惊众。
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自古为然,于今为甚。
读书可以医俗,作诗可以遣怀。
有多读书而莽然,多作诗而戚然者,
将致疑于诗书,抑致疑于人世?
英雄未转之雄图,假糟丘为霸业;
风流不尽之余韵,托花谷为深山。
清襟凝远,卷松江万顷之秋;
妙笔纵横,挽昆仑一峰之秀。
读此可以遣烦郁之怀,润枯涩之笔。
先儒有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
予以真学问,亦不越此时。
从议最宜婉转,但忌随波;
发论定以主持,须戒偏执。
纵意之颦笑,成千古之忧;
游口之春秋,中一生之毒。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
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
伤心之事,即懦夫亦动怒发;
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
论官府不如论帝王,以佐史臣之不逮;
谈闺阃不如谈艳丽,以补风人之见遗。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
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
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
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
圣贤不白之衷,托之日月;
天地不平之气,托之风雷。
书载茂先三十乘,便可移家;
囊无子美一文钱,尽堪结客。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
夫人有短,所以见长。
|
內容試閱:
|
陆绍珩,字湘客,生卒年不详,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曾旅居北京,编有《醉古堂剑扫》,后世流传过程中又名《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陆绍珩在读书之余,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摘编出精妙词句,归纳成十二卷,集结而成。全书所收录的格言警句格调清新、精致唯美,同时蕴含哲理、促人自省,被誉为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