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国医基础讲义

書城自編碼: 353184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来正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759495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售價:NT$ 717.0
盛世:西汉 康乾
《 盛世:西汉 康乾 》

售價:NT$ 549.0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售價:NT$ 381.0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售價:NT$ 717.0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讲述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医道要旨,共分三章。*章国医基础学。厘正阴阳五行真谛,诠释五行脏腑要义,探讨经络形成奥秘。五脏气运行与五季气运同;经络学说形成于地球经纬线划分和道家感应相通之理。第二章国学常识。宇宙万物形成于日月天体的规律运动;古代天文历法简述;阴阳学说源于日月对地球俯射吸引协同作用的概括;五行学说是对日月升降作用所形成升浮降沉之气的概括,五行系指五行炁象和五行物质两个概念,其依据源于河图;洛书图逆转形成肺上、肾下、左心、右肝、中脾胃的中医人体解剖图;易经先天八卦图,以二进制数理模式展示万物生旺衰死的发展规律;后天八卦形成八钢辨证;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形成于日地南北回归运动;五音六律形成于地气上升对天文历法的验定等。第三章上工治未病。整合先、后天两套理论所得,综合判断患者体质禀赋盛衰,及在本年度发病轨迹,客观制定对患者的防、治法则、方药。举例:罗阳猝死之谜;灸法火疗防病。下篇为医道临证,共分三章。*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如天有日月阴阳功能一体生万物;人生大脑分左右半球、左右心、左右肺、左右肝、左右肾,唯有脾如地球自转运化;日月南北回归运动一次为天地一息,而成四季、五季;人一息脉跳四至、五至等,皆与天道相应。第二章四象五行阵临床应用。主述理法方药的运用,且以现代医学生理解剖融入中医学框架内加以疏解。 第三章医道养生。进出劳憩防百病;清调补防保健康。
關於作者:
来正华,男,1958年出生于安徽宿州,中医临床研究生,中医执业医师,北京医道源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幼承庭训,随父学医。师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名誉院长韩明向教授,后又先后从学诸多名师,如跟从江淮儒医刘药石先生学习针、药;跟从无巢真人修道研医等。从事西医外科、麻醉,中医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曾任安徽中医学院成教院宿州分院院长(继因车祸病休)。
目錄
第一章阴阳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的形成
一、阴阳概念源日月
二、日月属性为寒热
三、寒热功用为聚散
四、阴阳气交万物生
第二节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阴阳之气主升降
三、阴阳的交感互藏
四、阴阳的互根互用
五、阴阳的消长平衡
六、阴阳的相互转化
七、先天64卦圆形天象图与阴阳消长变化规律
第三节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立统一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根源
第四节阴阳变化总论
第二章五行学说
第一节五行炁的形成与特性
一、五行炁的形成
(一)木炁形成
(二)火炁形成
(三)土炁形成
(四)金炁形成
(五)水炁形成
二、五行特性
第二节五行生克源河洛
一、河图顺行随阳生
(一)河图图解
(二)河图生成数要义
二、洛书逆转随阴克
(一)洛书图解
三、河图、洛书示五行生克规律
第三节五行炁化生万物
第四节五行炁生克乘侮
一、五行生克
(一)五行(炁)相生
(二)五行相克
二、五行乘侮
(一)五行相乘
(二)五行相侮
三、五行生克制化
第三章五行与五脏
第一节五炁与五藏功能
一、五脏形成于阴阳五炁
二、五脏合五炁
三、脏腑主气升降
(一)五脏主气升降
(二)五脏腑主气升降
四、五脏颅脑分阴阳
五、五脏功能随五炁升、浮、降、沉
第二节五脏六腑
一、心
二、肺
三、肝
四、肾
五、脾
第三节五形人反映人体先天属性
一、木形人
二、火形人
三、土形人
四、金形人
五、水形人
第四章五行与干支
第一节干支概论
第二节十天干
一、天干五行属性
二、十天干类象
三、天干之间关系
第二节十二地支
一、十二地支属性
(一)地支阴阳
(二)十二支与五行
二、十二地支与天道、地道、人道的对应关系
(一)在天道代表天气阴阳
(二)在地道代表地面方位
(三)在人道代表人体脏腑气血流注时间
三、十二地支与时间的关系
(一)十二支配月建
(二)月建与二十四节气
(三)十二支配十二辰
四、十二生肖
五、十二地支类象
六、地支特性
(一)辰戌丑未土的特性
(二)木分死活
(三)巳火的特殊性
七、十二地支相互作用关系
(一)地支相合
(二) 地支相冲
第三节五行十干与十二支关联
一、五行本气
二、五行长生
三、五行墓库
四、五行余气
五、五行死地
六、五行绝地
七、五行十干本气(禄刃之气)
八、地支遁藏
第五章四柱八字
第一节干支配法
第二节天人相应与初禀
第三节四柱八字的推排方法
一、立四柱法
二、排大运的天干、地支
第四节十神
一、概念
二、十神功能
第六章经络学说
第一节经络形成
一、经络框架形成于古天文学浑天说
二、阳经阴经的形成源于日月升降功能
三、经络连属产生功能机理源于道家万物隔碍相通属性
第二节经络系统组成
一、经脉
(一)十二正经
(二)奇经八脉
(三)经别、经筋、皮部
二、络脉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脏腑经络之气循行
一、五脏主气升降
二、经络之气升降
第七章四象五行阵图
第一节国学文化与四象五行
一、太极图与四象
(一)四象形成的天文背景二十八宿星
(二)天盖有日道,地盘有日晷
(三)北斗星指向定节令
二、河图与四象五行阵图
(一)河图形成的天文地理背景
三、洛书与四象五行阵图
四、河图、洛书的意义
(一)河图顺生物难成
(二)洛书逆克万物成
第二节国医学与四象五行阵图
一、四象五行阵图框架的形成
二、《黄帝内经》运用四象五行阵图模式举隅
(一)人生如四季,也分四阶段
(二)四季调神养生与四象
(三)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四)四时之胜,五风之病
(五)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
(六)五脏六腑十二官
(七)四象五藏,脾率六腑居中州
(八)五藏之主与五味之伤
(九)针灸药导砭,五法始五方
(十)脉应四时,梦应五藏
(十一)天人相应看脉息
(十二)四象五行测死症
(十三)脉分四象五行
(十四)五藏受、传、舍、死之律,以占死生之早暮
(十五)脏气法时
(十六)宣明五气汇
(十七)五脏热病刺法
(十八)五脏风疾
(十九)痹克五脏
(二十)五脏痿疾
(二十一)五季应经络肌皮骨
(二十二)四时逆刺生乱气
(二十三)五炁盛衰生梦幻
(二十四)天人合一化生万物
第三节四象五行阵图的临床运用
第八章万物生成之谜
第一节阴阳交合应度育种
第二节至道生万物
第三节天地合气万物偶生
第四节太极河洛衍生万物
一、太极寓万物生育之理
二、河洛模式顺逆成万物
三、河图生成喻五行炁质
第五节阴阳化五行,五炁生万物
第六节生物分动植气立与神机
第七节炁化生万物
一、万物基因形成于七炁
二、胎孕生成皆源于气
第九节从孕胎生成看阴阳交合应度生万物
一、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二、精卵结合生成胎儿全过程
(一)概论
(二)胎儿在子宫内十个月发育过程
三、孕胎生成皆秉天地阴阳之炁
第九章精神魂魄解
第一节魂魄解
(一)春木升秋金降
第二节精神解
(一)夏火升浮,冬水降沉,天象自然
(二)精神互根,水火互济
(三)魂生神,魄生精
第三节魂神魄精真谛
(一)魂
(二)神
(三)魄
(四)精
第四节五脏藏神总结
一、五神要义
二、五神关联
(一)魂神一家,魄精一体
(二)精神互根
(三)魂魄互济,动静结合
附录先贤论五脏藏神
第十章天人相应查未病
第一节先天内因固定体质人体先天生命盘
一、机理
二、推知先天五脏盛衰的自然属性
第二节外因固定天时五运六气
一、五运十年规律
(一)天干甲年
(二)天干乙年
(三)天干丙年
(四)天干丁年
(五)天干戊年
(六)天干己年
(七)天干庚年
(八)天干辛年
(九)天干壬年
(十)天干癸年
二、小结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2015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面向全球遴选48位临床专家,余有幸位列其中。在2016年9月19日,学校安排我做了主题是中医教学四要的学术讲座。该题是我通过长期学习、临床、思考、感悟的心得体会,也是本书创作的基础。
窃以为,中医的振兴发展需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夯实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客观看待查治未病;高等教育必学国学;附加中西医学有机结合问题。概述于下。
一、夯实中医基础理论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形成可用四句话概括说明。
1阴阳概念源日月:因为古人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
2日月属性系寒热:太阳散发光热,属性为热;太阴月亮无日照射是-183℃,属性为寒。
3寒热功能为聚散:这是最朴素的热胀冷缩现象。
4日月气交万物生:太阳光热照射地球把水变成气,太阴性寒吸引地球使气升腾上天,产生了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从而形成了万物生长繁衍的基础。此即《道德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真谛。是以宇宙万物生成因为先有了日月,才产生了阴阳概念,才有了天地万物。故《阴符经》疏曰:天地者则阴阳之二炁(音q)。《周易参同契》疏曰:日月往来,寒暑生焉,四时成焉,昼夜分焉,阴阳定焉。阴阳虽妙,不外乎日月。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实含五行炁象和五行物质两个方面。其机理模式源于河图。
医学运用的是五炁,而不是五质。若把它死搬硬套地当作五质理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失掉了五炁动态变化衍生万物的真谛。
李荃疏《黄帝阴符经》曰:天地则阴阳之二炁,炁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万物则五行之子也。故使人观天地阴阳之道,执天五炁而行则兴废可知,生死可查。天地者,阴阳也。阴阳二字,洎乎五行,共成其七,此外更改于物,则何惑之甚也。言天地万物胎卵湿化,百谷草木,悉承此七炁而生长。
郑玄释五行之行字曰:行者,所以顺天行气也。
黄元御更有:五行有生,有克,其相生相克皆以气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也。
五行相生机理源于河图,五行相克机理根于洛书等,这些基础理论的探源和夯实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框架结构的形成,源于古天文学的浑天说;功能关联,源于道家万物隔碍相通,互有关联启迪。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是活体组织上的功能体现,绝非可以在尸体解剖上查取。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点阐释这些基础理论,还原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的真实内涵。
二、临床教学模式改革
(一)五法综合治病术
现在中医临床医生大多有一个共同弊病,即善用药者荒于针,善用针者废于药。更不知为医者必当掌握针、灸、药、导、砭石刮痧这五种《内经》倡导的常用技法,综合运用于临床的重要意义(图1)。
图1四象五行自然图之五法方宜溯源图
(二)四象五行图的运用
四象五行图的形成源于《内经》,看似简单,其实妙用无穷。只要掌握了阴阳五炁的升浮降沉、生克乘侮变化规律,即可知晓五脏盛衰的辨证,理法方药的运用,针灸药导砭的补泻迎随,乃至中医标准化、量化,皆可以此为律。故以此图作为国医学说理模式,方能契合《内经》本意,真正解决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际问题。
图2四象五行图
(注释:四象五行自然图:木火金水列四方,绕地而转成五行。
人体自然模式图:肝心肺肾四藏炁,绕脾运化五行生。
天有五行化五炁,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志,以生喜怒思悲恐。
百谷草木诸植物,皆以生长化收藏;羽甲裸鳞胎卵虫,皆律生长壮老死。)
三、临床实操存在误区
(一)《内经》倡导针、灸、药、导、砭为中医临证治疗五法。而今临床医生,多未能具备。
(二)《内经》拟定四象五行图,当代医者知之甚少,用者更稀。此图之奥,无论天人之理、中药四气五味、五脏升浮降沉、万物化生之妙,乃至临证理法方药的拟定。即使没有临床经验,对辨证用药模糊的年轻医生,皆可以此为模式、框架,作为登堂入室门径。
四、上工治未病,两套理论做支撑
欲治未病,首先要能查未病。不会查未病,治未病就是一句空话。中医查未病根据内因外因具有两套理论。内因基于穹灵庐主人李师履谦先生的人体先天生命盘理论;外因源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简述于下。
(一)内因固定天时人体先天生命盘
机理:母体孕育造就胎儿需280天。一年365天减去280天,余85天。胎儿的孕育分布在一年的四时、五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之中。据《内经》同者盛之,异者衰之之旨,其先天生命体在母腹里的脏腑发育,若能契合自然界五行炁的顺序进行,则健康正常,逆自然五炁运行规律,则孱弱多病。
(二)外因固定天时五运六气
外因固定天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决定因素,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倡导的五运六气理论。
五运六气理论本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当年气候,木、火、土、金、水五炁的盛衰,查知该年孕育出生者,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强弱轨迹和易发病脏腑规律,做出客观科学有效的养生、防病、治病大法。
而天干、地支概念的形成,又是古代先贤对日、月、地三者规律运动,引发地球万物阶段性变化的高度概括。其科学性毋庸置疑。
五、高层中医教育,必学国学:一本书、五张图
国学,又称国故学,是中国过去的历代文化史,是梳理、归纳、研究、阐释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智慧,也是中国学术界面对晚清以来西学东渐之势,为与西学区别而逐渐形成的概述,由胡适、章太炎最先提倡。
国学是中医的灵魂,中医是国学的载体。
众所周知,中医学核心理论如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皆源于国学的天文、地理、人文诸学科,这就是《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为医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长久的道理所在。学中医不学国学,如武术家只学拳术套路,不修内功心法,再努力也是花拳绣腿,要想达到高深造诣是比较困难的。
笔者提出与中医学紧密关联的最基础的国学内容是一本书、五张图。
一本书即《黄帝阴符经》;五张图即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
《黄帝阴符经》讲天道;太极图讲阴阳;先天八卦图以二进制数理模式阐释太阳南北回归运动,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后天八卦图以立体模式阐释阴阳升浮降沉变化规律,张景岳以之创出八纲辨证理论;河图,以太阳左升右降形成五行顺序相生理论;洛书以太阴月亮右升左降形成五行逆转相克理论。这些国学基础常识应为高层国医教育必修课目。
(附) 倡导中西医有机结合,开启中西医优缺互补的新医学思路。
西医学传入华夏,为中国人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中、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一般人认为其很难融合,其实不然。因为他们研究、治疗的对象都是人体,只是角度不同,两者并无矛盾。
中医优势:天地万物生成皆赖于阴阳(日月)五行(春木气生发、夏火气长、长夏土气化、秋金气收降、冬水气沉藏)之气动态变化。正如五谷之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道理一样。人之生理变化、疾病发生亦必然随之变化。这就是中医宏观理论的精髓。故《内经》告诫业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劣势:解剖生理学太过简单。医道文理涉及古天文历法、地理人文、气象物候等综合知识,且多以炁化万物,取象比类说明医理故太过深邃晦涩,难以理解。譬如:肝左升,肺右降,说的是肝升发肺肃降的生理功能,而非解剖位。而要理解与现代医学吻合的解剖生理位置,却要读懂洛书九宫图所示的逆转相克之理才能真正明白(详见第二章第三节)。
西医优势:由解剖入手,探查生理、病理、病灶,并依之做出对应的治疗处理,疗效快捷,直观可信。劣势:忽略了世界万物的发展都是在气化、动态前提下进行的。
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运动而发生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
中医长于宏观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产物,故疾病的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只要调整身体状态,使之恢复平衡,则疾病自愈。就像春夏温热,蚊蝇肆虐,秋冬凉寒,蚊蝇自亡,是因为改变了蚊蝇的生存环境,导致蚊蝇生死盛衰的道理一样。
西医从微观思考入手,认为:菌毒微生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因此杀灭细菌微生物才是治愈疾病的最佳手段。
两者一宏观炁化,一微观物质,各具优势。中西医学科带头人若能摒弃门户之见,潜心研习对方医学的优点,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创造出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方为世人之福。目前,西医借助飞速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中医学却因为其基础理论晦涩难明,很难被人们学习、理解和运用,形成未能继承,盲目发展,未知国学,难悟国医,不懂天道,难知医道的尴尬局面。
因此,夯实中医理论,将西医微观优势嵌入中医宏观框架,用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融入、填补中医不足,将产生我国独特的新医学。祈与同道共勉之!
本书共分十章:分别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行与五藏、五行与干支、四柱八字、经络学说、四象五行阵图、万物生成之谜、精神魂魄解、天人相应查未病。插入图表计99幅(其中序言2图,正文80图17表)。
来正华
2020年3月20日


徐序
国学内容浩瀚庞博,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儒释道医武,存世资料浩如烟海,穷极一生亦难窥全貌,唯取其精,择与国医关联之学为要。本书作者以《黄帝阴符经》和太极图理论为经纬,再结合以二进制数理模式阐释太阳南北回归运动、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先天八卦图,以立体模式阐释阴阳升降浮沉的变化规律。
后天八卦图、以太阳左升右降形成五行顺序相生理论的河图、以太阴月亮右升左降形成五行逆转相克理论的洛书等,都是中华先贤传下来的智慧之学。本书将这些国学基础常识,贯串糅合应用在国医基础学内,用于阐述宇宙万物的形成、日月天体的运动规律。
五行源于河图,指五行炁象和五行物质两个概念。洛书图逆转形成肺上、肾下、左心、右肝、中脾胃的中医人体解剖图。易经先天八卦图,以二进制数理模式展示万物生旺衰死的发展规律;后天八卦形成八纲辨证;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形成于日地南北回归运动;五音六律形成于地气上升对天文历法的验定等。作者在解读这些深奥的国学理论的同时,辅以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五运经天图、周天二十八宿、五音六律、古天文学、古历法学、物候节气、日月五星常识等,让人耳目一新,精彩处又让人豁然开朗。
本书将有助于读者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故乐为之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
2020年1月27日于北京

韩序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它蕴含着古人经天纬地、博大精深的智慧,用以解释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尤其对中国医药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又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肯定阴阳的普遍性,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阴阳两种对立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的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认为阴阳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和时间上无时不在。《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即事物和现象在任何空间的变化和发展,都不过是阴阳矛盾的体现和展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即阴阳关系贯穿事物全部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养生防病、辨证治疗,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就是以阴阳两种属性和特征来表述我们身体的动态平衡状态,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也就是说,人体阴阳如果达到平衡,就不会生病,一旦失去平衡就会生病。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用以说明人体各个脏腑之间生理、病理变化的关联性,表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这套理论,可以预测疾病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阴阳五行学说,是每个中医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责任。来正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他的《国医基础讲义》一书对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五行与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首创了四象五行图,丰富与发展了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有利于读者学习理解这一理论,有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对指导临床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故欣然为序!
安徽省中医院原院长
主任医师韩明向
2020年3月5日于合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