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編輯推薦: |
随你的心愿去做吧,但是不要让任何人当你的审判员。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托尼奖*剧本
★著名翻译家、阿瑟米勒译介*人梅绍武先生译本
★每一个时代都不陌生的道德拷问与人性深渊
《萨勒姆的女巫》原名熔炉或炼狱,故事取材于17世纪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小镇的逐巫案件,米勒用以影射他自己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阴影笼罩下的美国,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人们如在身在炼狱。时至今日再看这个故事,依旧会觉得面熟,当诬告成了生存的必要条件,恐怖就像是传染病一样蔓延。普洛克托光芒万丈,让人觉得人性的光辉可以照亮前方,但这个在每一个时代都不陌生的故事,似乎又确信无疑地告诉我们仍在黑暗中毫无进步。
因此,《萨勒姆的女巫》具有跨越时代的魅力。本剧于一九五三年在美国纽约上演后,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在百老汇连演633场。获安东纳特佩瑞奖、一九五三年托尼奖*戏剧。一九六二年,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上演时强调了剧作的现代影响:爱好自由的人类精神对抗邪恶势力的胜利。一九六五年,英国老维克剧团由著名戏剧家劳伦斯奥立弗执导并主演此剧,轰动一时。一九五七年,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把本剧改编
|
內容簡介: |
《萨勒姆的女巫》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获得托尼奖*剧本奖。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1957年把它改编为电影。故事取材于1692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迫害案件。清教主义笼罩下的小镇出现了女巫,牧师巴里斯请来相邻教区的驱魔高手来协助调查。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相互怀疑、揭发甚至诬陷,随之引发蝴蝶效应,少女们的森林之舞最终将小镇变成了炼狱。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诬陷,却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米勒以史喻今,完美呈现了一则关于人性善恶、魔道冲突的寓言,揭示了强权势力的残酷无情,乌合之众的盲从之恶和道德信念的瓦解,大难临头时人们各自的选择,有人性中*深的深渊,却也有人性*耀眼的光辉。
|
關於作者: |
阿瑟米勒(1915-2005)
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 美国戏剧的良心。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
目錄:
|
导言梅绍武
关于本剧史实方面的一个注解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走廊里的回声
前言
阿瑟米勒本人曾说艺术应该在社会改革中发挥有效作用[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格罗夫出版社,第93页],伟大的戏剧都向人们提出重大问题,否则就只不过是纯艺术技巧罢了。我不能想象值得我花费时间为之效力的戏剧不想改变世界,正如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想证实各项已知事物的正确性[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第180页]。
一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
在当代美国剧作家当中,自尤金奥尼尔于一九五三年逝世后,最受西方重视的当属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和爱德华阿尔比三人。阿尔比属于荒诞派之列。米勒和威廉斯则接近现实主义,他俩都在探讨人生意义,但两人的创作方法迥然不同。威廉斯以《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剧赢得了国际声誉,是一位斯特林堡式的作家;他侧重情感,注重剖析人的境遇和精神状态,而其笔下的人物也多半是精神上深受压抑或遭到社会排斥的底层人物。威廉斯力求通过剧作来揭示当代美国的社会病态,探讨人生的真正价值。米勒则以《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桥头眺望》等剧获得国际声誉,是一位易卜生式的社会剧作家;他着重理智,关怀整个人性。他认为舞台应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传播思想的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
阿瑟米勒本人曾说艺术应该在社会改革中发挥有效作用[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格罗夫出版社,第93页],伟大的戏剧都向人们提出重大问题,否则就只不过是纯艺术技巧罢了。我不能想象值得我花费时间为之效力的戏剧不想改变世界,正如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想证实各项已知事物的正确性[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第180页]。
一
阿瑟米勒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裔的妇女时装商,于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母亲是中学教员,为此只好靠变卖她的首饰维持家庭生计,渡过难关。米勒中学毕业后到一家汽车零件批发公司工作了两年,积攒些钱后进入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开始试写剧本,并两次获得校内霍普沃德写作竞赛戏剧奖。在校内,他为了获得生活补助金,曾在生物试验室任养鼠员,并在学生主办的校园《日报》社担任记者和编辑。一九三八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从该校毕业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间,他在一家制盒工厂干活,后又在海军船坞充当安装技工的助手,同时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撰写广播剧。他还当过卡车司机、侍者、面包房送货员、仓库管理员和电台歌手。一九四四年,他到陆军十一营为电影《大兵故事》收集素材,出版了报告文学《处境正常》,同年《鸿运高照的人》问世,这是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
一九四七年,米勒的剧本《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获纽约剧评界奖,使他一举成名。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引擎的汽缸,致使二十一名飞行员坠机身亡。他嫁祸于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却受到良心的谴责。最后他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都是我的儿子,遂饮弹自尽。
接着,《推销员之死》于一九四九年发表,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米勒赢得国际声誉。剧本叙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威利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他气愤地说:我在这家公司苦苦干了三十四年,现在连人寿保险费都付不出!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啊!(剧中一直没有交代他在推销什么,有人问作者,他说:威利在推销他自己。)威利在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全剧手法新颖,无需换景,借助灯光即可随时变换时间和地点。剧中现在和过去的事相互交错。这出戏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美国的商业竞争制度。
五十年代初,米勒改编的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上演,也获得好评。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兴起,米勒于一九五三年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的一桩株连无数人的逐巫案写出了历史剧《炼狱》,以影射当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无辜人士的迫害。这一时期,米勒因早期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而屡次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一九五七年,他因拒绝说出以前曾和他一起开过会的左派作家和共产党人的名字而被判蔑视国会罪,处以罚金和三十天徒刑,缓期执行,直到一九五八年八月上诉法院才将这一罪名撤销。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一出反映三十年代美国职工生活、带有自传性的感伤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一出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的两幕悲剧《桥头眺望》。米勒于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九年先后获密歇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金质戏剧奖章。
一九五五年米勒和妻子玛丽斯赖特瑞离婚,次年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莲梦露结婚。一九六年他把自己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乱点鸳鸯谱》,由梦露和克拉克盖博主演。一九六一年电影拍摄完成后,两人因性格悬殊而离婚。一九六二年他与奥籍摄影家英格博格莫拉斯结婚。
一九六四年米勒发表了一出反映现代人在社会上生存问题的自传性色彩相当浓厚的剧本《堕落之后》。剧情是一名律师昆廷因两次婚姻失败,回忆他和两个离了婚的妻子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关系,以及新近相识的奥籍考古学家霍尔佳给他带来恢复生活信心的希望。剧中还穿插了昆廷回忆自己的父母之间的纠葛,纳粹集中营的惨状和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左翼知识分子的传讯。昆廷经过对生活经历的反思领悟到人类自从亚当犯了原罪堕落之后,就具有犯罪的本能和残杀成性、背信弃义等品质;人只认识到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面对生活而无所畏惧。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敢于暴露自己的灵魂而写出了一部意义深远的自传体文献,堪与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相并列而无愧。但是,剧中的当红歌星玛吉痛恨那些围在她周围的人只知让她为他们挣钱而丝毫不知感恩,并且影响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加上她与昆廷结合后,因性格各异,时常发生顶撞,以致她厌倦生活,最后吞服安眠药自杀。玛吉俨然是玛丽莲梦露的化身,剧情中也有多处可同米勒的往事相印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在距离梦露死去不到一年半光景就把夫妇私情以戏剧方式赤裸裸地公之于世似嫌不符忠厚之道。例如剧评家罗勃特布鲁斯就坦称此剧为一个不足道的剧本,不匀称,冗长乏味而混乱,并讥讽米勒是在跳精神上的脱衣舞,而乐队却伴奏着是我的错的节奏 [注:《新共和》杂志第150期,1964年,第2630页]。米勒本人认为这个剧本一时不易让人理解,但迟早会被公认为他的最佳之作。
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而坚信戏剧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他认为剧作家如果不去调查社会作为一个明显而关键的部分所具有的全部因果关系,就不可能创作出一部真正高水平的严肃作品。米勒一九五六年曾经在一篇题为《现代戏剧中的家庭》的文章里感叹道:
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一般的现实主义遭到了攻击原因在于它不能美妙而自如地在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越来越扩大的鸿沟上架起桥梁。表现主义对这也解决不了,因为它完全抛却心理上的现实主义而跨跃到单独描绘社会力量那一方面去了,从而使问题遗留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的许多剧本都或多或少具有颓废的气氛;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剧本越来越趋向单独详述心理因素,而很少或无意把人物的社会作用和冲突弄清并加以戏剧化。任何一位明智的人显然都明白人类的命运是社会性的,所以把那些摒弃社会的作品归结为腐朽是恰当的。[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82页。]
此外,米勒还曾说过:社会在人之中,人在社会之中,你甚至不可能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真实描绘出来的心理实体,除非你了解他的社会关系。米勒的这种观点,即人的命运是社会性的,舞台应是一个较之单纯提供娱乐更为重要的传播思想的媒介,它应该为一个严肃的目的服务,是值得称道的。米勒在他改编的《人民公敌》序言中呼吁道:剧作家必须再次表明有权利以他的思想和心灵来感染观众。公众也有必要再次认识到舞台是一个传播思想和哲学、极为认真地探讨人的命运的场所。[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17页。]
不过,米勒不赞成在剧作里干巴巴地说教。他主张戏剧应当使人类更加富有人性,也就是说,戏剧使人类不那么感到孤独。
在艺术创作手法上,阿瑟米勒曾说他是规规矩矩地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基础,而且试图使用各种方式来扩展它,以便直接甚至更猝然、更赤裸裸地提出隐藏在生活表面背后的、使我感动的事物[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167页]。确实如此,米勒多次巧妙地运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方式,丰富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他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米勒对马克吐温做出过这样的评论:他并非在利用他那种跟同时代的公众幻觉相疏离的态度来抗拒他的国家,好像没有它也能生存似的,而显然是想借此来纠正它的弊端。阿瑟米勒为《马克吐温牛津选本》(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写的前言。这恰恰也适用于米勒本人,正是他本人的写照。
一九七九年美国著名剧评家马丁哥特弗里德在《星期六评论》杂志上撰文称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桥头眺望》是三部气势宏伟的剧本,具有显示人性的广泛内容,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们诗意盎然并具有崇高的道德力量。毫无疑问,阿瑟米勒是美国戏剧的良心。他认为世界上只要还有舞台存在,这三出戏就会上演,传之不朽。
梅绍武
一九九七年初稿
一九九八年六月校订
|
內容試閱:
|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
在当代美国剧作家当中,自尤金奥尼尔于一九五三年逝世后,最受西方重视的当属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和爱德华阿尔比三人。阿尔比属于荒诞派之列。米勒和威廉斯则接近现实主义,他俩都在探讨人生意义,但两人的创作方法迥然不同。威廉斯以《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剧赢得了国际声誉,是一位斯特林堡式的作家;他侧重情感,注重剖析人的境遇和精神状态,而其笔下的人物也多半是精神上深受压抑或遭到社会排斥的底层人物。威廉斯力求通过剧作来揭示当代美国的社会病态,探讨人生的真正价值。米勒则以《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桥头眺望》等剧获得国际声誉,是一位易卜生式的社会剧作家;他着重理智,关怀整个人性。他认为舞台应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传播思想的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
阿瑟米勒本人曾说艺术应该在社会改革中发挥有效作用[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格罗夫出版社,第93页],伟大的戏剧都向人们提出重大问题,否则就只不过是纯艺术技巧罢了。我不能想象值得我花费时间为之效力的戏剧不想改变世界,正如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想证实各项已知事物的正确性[注:阿瑟米勒:《时移世变》(自传),第180页]。
一
阿瑟米勒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裔的妇女时装商,于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母亲是中学教员,为此只好靠变卖她的首饰维持家庭生计,渡过难关。米勒中学毕业后到一家汽车零件批发公司工作了两年,积攒些钱后进入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开始试写剧本,并两次获得校内霍普沃德写作竞赛戏剧奖。在校内,他为了获得生活补助金,曾在生物试验室任养鼠员,并在学生主办的校园《日报》社担任记者和编辑。一九三八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从该校毕业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间,他在一家制盒工厂干活,后又在海军船坞充当安装技工的助手,同时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撰写广播剧。他还当过卡车司机、侍者、面包房送货员、仓库管理员和电台歌手。一九四四年,他到陆军十一营为电影《大兵故事》收集素材,出版了报告文学《处境正常》,同年《鸿运高照的人》问世,这是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
一九四七年,米勒的剧本《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获纽约剧评界奖,使他一举成名。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引擎的汽缸,致使二十一名飞行员坠机身亡。他嫁祸于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却受到良心的谴责。最后他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都是我的儿子,遂饮弹自尽。
接着,《推销员之死》于一九四九年发表,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米勒赢得国际声誉。剧本叙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威利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他气愤地说:我在这家公司苦苦干了三十四年,现在连人寿保险费都付不出!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啊!(剧中一直没有交代他在推销什么,有人问作者,他说:威利在推销他自己。)威利在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全剧手法新颖,无需换景,借助灯光即可随时变换时间和地点。剧中现在和过去的事相互交错。这出戏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美国的商业竞争制度。
五十年代初,米勒改编的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上演,也获得好评。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兴起,米勒于一九五三年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的一桩株连无数人的逐巫案写出了历史剧《炼狱》,以影射当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无辜人士的迫害。这一时期,米勒因早期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而屡次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一九五七年,他因拒绝说出以前曾和他一起开过会的左派作家和共产党人的名字而被判蔑视国会罪,处以罚金和三十天徒刑,缓期执行,直到一九五八年八月上诉法院才将这一罪名撤销。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一出反映三十年代美国职工生活、带有自传性的感伤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一出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的两幕悲剧《桥头眺望》。米勒于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九年先后获密歇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金质戏剧奖章。
一九五五年米勒和妻子玛丽斯赖特瑞离婚,次年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莲梦露结婚。一九六年他把自己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乱点鸳鸯谱》,由梦露和克拉克盖博主演。一九六一年电影拍摄完成后,两人因性格悬殊而离婚。一九六二年他与奥籍摄影家英格博格莫拉斯结婚。
一九六四年米勒发表了一出反映现代人在社会上生存问题的自传性色彩相当浓厚的剧本《堕落之后》。剧情是一名律师昆廷因两次婚姻失败,回忆他和两个离了婚的妻子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关系,以及新近相识的奥籍考古学家霍尔佳给他带来恢复生活信心的希望。剧中还穿插了昆廷回忆自己的父母之间的纠葛,纳粹集中营的惨状和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左翼知识分子的传讯。昆廷经过对生活经历的反思领悟到人类自从亚当犯了原罪堕落之后,就具有犯罪的本能和残杀成性、背信弃义等品质;人只认识到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面对生活而无所畏惧。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敢于暴露自己的灵魂而写出了一部意义深远的自传体文献,堪与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相并列而无愧。但是,剧中的当红歌星玛吉痛恨那些围在她周围的人只知让她为他们挣钱而丝毫不知感恩,并且影响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加上她与昆廷结合后,因性格各异,时常发生顶撞,以致她厌倦生活,最后吞服安眠药自杀。玛吉俨然是玛丽莲梦露的化身,剧情中也有多处可同米勒的往事相印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在距离梦露死去不到一年半光景就把夫妇私情以戏剧方式赤裸裸地公之于世似嫌不符忠厚之道。例如剧评家罗勃特布鲁斯就坦称此剧为一个不足道的剧本,不匀称,冗长乏味而混乱,并讥讽米勒是在跳精神上的脱衣舞,而乐队却伴奏着是我的错的节奏 [注:《新共和》杂志第150期,1964年,第2630页]。米勒本人认为这个剧本一时不易让人理解,但迟早会被公认为他的最佳之作。
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而坚信戏剧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他认为剧作家如果不去调查社会作为一个明显而关键的部分所具有的全部因果关系,就不可能创作出一部真正高水平的严肃作品。米勒一九五六年曾经在一篇题为《现代戏剧中的家庭》的文章里感叹道:
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一般的现实主义遭到了攻击原因在于它不能美妙而自如地在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越来越扩大的鸿沟上架起桥梁。表现主义对这也解决不了,因为它完全抛却心理上的现实主义而跨跃到单独描绘社会力量那一方面去了,从而使问题遗留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的许多剧本都或多或少具有颓废的气氛;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剧本越来越趋向单独详述心理因素,而很少或无意把人物的社会作用和冲突弄清并加以戏剧化。任何一位明智的人显然都明白人类的命运是社会性的,所以把那些摒弃社会的作品归结为腐朽是恰当的。[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82页。]
此外,米勒还曾说过:社会在人之中,人在社会之中,你甚至不可能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真实描绘出来的心理实体,除非你了解他的社会关系。米勒的这种观点,即人的命运是社会性的,舞台应是一个较之单纯提供娱乐更为重要的传播思想的媒介,它应该为一个严肃的目的服务,是值得称道的。米勒在他改编的《人民公敌》序言中呼吁道:剧作家必须再次表明有权利以他的思想和心灵来感染观众。公众也有必要再次认识到舞台是一个传播思想和哲学、极为认真地探讨人的命运的场所。[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17页。]
不过,米勒不赞成在剧作里干巴巴地说教。他主张戏剧应当使人类更加富有人性,也就是说,戏剧使人类不那么感到孤独。
在艺术创作手法上,阿瑟米勒曾说他是规规矩矩地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基础,而且试图使用各种方式来扩展它,以便直接甚至更猝然、更赤裸裸地提出隐藏在生活表面背后的、使我感动的事物[注:《阿瑟米勒戏剧散文集》,第167页]。确实如此,米勒多次巧妙地运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方式,丰富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他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米勒对马克吐温做出过这样的评论:他并非在利用他那种跟同时代的公众幻觉相疏离的态度来抗拒他的国家,好像没有它也能生存似的,而显然是想借此来纠正它的弊端。阿瑟米勒为《马克吐温牛津选本》(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写的前言。这恰恰也适用于米勒本人,正是他本人的写照。
一九七九年美国著名剧评家马丁哥特弗里德在《星期六评论》杂志上撰文称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桥头眺望》是三部气势宏伟的剧本,具有显示人性的广泛内容,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们诗意盎然并具有崇高的道德力量。毫无疑问,阿瑟米勒是美国戏剧的良心。他认为世界上只要还有舞台存在,这三出戏就会上演,传之不朽。
梅绍武
一九九七年初稿
一九九八年六月校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