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公共文化管理的角度,探讨政府如何通过对文学、教育、新闻、媒体、技术以及社会舆论的管理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涉及文化经济发展的指数评价、博物馆资源有效利用途径、新闻娱乐化纠正机制、传媒产业运行规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效力评估等问题,并从可操作的层面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我国公共文化管理的建议性方案。
|
關於作者: |
谢梅,1963年生于泸州。四川大学文艺与传媒博士。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数字文化与传媒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四川新华)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持国家、教育部及省市级课题50多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从文学到文化:社会治理的认知 第一节 审美中的文学 第二节 现实中的文化 第二章 从教育到管理:社会治理的基础 第一节 创新中的人才培养 第二节 变革中的社会管理 第三章 从新闻到媒体:社会治理的路径 第一节 消费中的新闻 第二节 变革中的传媒 第四章 从技术到舆论:社会治理的动力 第一节 新技术中的社会行为 第二节 新环境中的公众舆论 第五章 从理论到实践:社会治理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文化与社会治理 第二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 第六章 从微观到宏观:社会治理的实践重构 第一节 文化产业与公共责任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制度设计 第三节 文化交流与平台构建 第七章 从机制到体制:社会治理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文化经济与指数管理 第二节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市场化途径 第八章 从战术到战略: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第一节 创意设计与融合发展 第二节 文创产业与博物馆经济 第九章 另一种逻辑:公共文化管理的符号学思考 第一节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化转向 第二节 公共文化管理的符号特征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