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利用大量*手清代河工财务档案,恢复了顺治到宣统年间定额河工银制度的出现、发展、动摇和崩溃的过程。
|
內容簡介: |
本书利用大量*手清代河工财务档案,恢复了顺治到宣统年间定额河工银制度的出现、发展、动摇和崩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河工财务制度的运作方式入手,重新探讨了清代河患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揭示了清朝财政局势对黄河治理的决定性因素,并对黄河治理中商业化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分析。
|
關於作者: |
潘威,男,上海市宝山人,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史学会会员。2015-2016 年受聘为日本学术振兴会长期外国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地理信息化。发表论文 40 余篇。
张丽洁,女,甘肃省定西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史。
张通,男,河南省南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清代边疆史。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河务初创:顺治时期河工制度草创(1)
第一节 潘季驯治河与岁修 设想(1)
第二节 顺治朝河务所面对的黄河(6)
第三节 岁修事务中的分司 与道 (10)
第四节 劳动力来源与管理(13)
第五节 岁修经费(17)
小结(21)
第二章 维系定额:康雍乾时期河银制度的建设(23)
第一节 河银定额化的形成过程(23)
第二节 嘉庆之前东河定额河银制度运作的实态(28)
第三节 乾嘉之际维护原有定额做法的失败(34)
第四节 从空间格局角度思考额征河银制度的内在缺陷(43)
小结(48)
第三章 定额失效:道光财务危机下的河工用银(50)
第一节 清代黄河水文环境重建(52)
第二节 道光时期黄河水文环境突变(57)
第三节 道光河患 实质是银患 (62)
第四节 河患 成因:定额河银制度的失效(70)
小结(80)
第四章 千年巨洪:1843年中牟大工(82)
第一节 中牟决口前水情及影响(83)
第二节 大工开展前准备(89)
第三节 施工过程(101)
第四节 大工之影响(114)
本章附录(120)
第五章 以钞代银:咸丰军兴背景下的河工用银(122)
第一节 咸丰朝东河河工经费紧缺状况(125)
第二节 河钞行用(136)
第三节 银钞搭放的意义(147)
第四节 咸丰朝河政特点(155)
小结(160)
第六章 新河确立:同光时期的河工用银(163)
第一节 同光宣时期河政概况(164)
第二节 光绪初年黄河北流新河道的确定(172)
第三节 光绪年间河务用银规模(188)
第四节 河务在地化 过程及定额河银制度之尾声(203)
小结(221)
结 论(225)
附录 清代河工财政史料摘编(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