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一种跨国比较视野

書城自編碼: 352495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 马德斌 译:徐 毅,袁为鹏,乔士容
國際書號(ISBN): 9787308200448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NT$ 442.0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NT$ 381.0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10
《 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全新译本) 》
+

NT$ 330
《 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 》
+

NT$ 637
《 国家、经济与大分流: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中国 》
+

NT$ 564
《 从交易到市场:近代民间经济的脉络(启真论丛) 》
+

NT$ 396
《 不稳定的经济:国家增长的故事(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
+

NT$ 408
《 文化与制序(修订增补版) 》
內容簡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马德斌先生近二十年来在各种国际书刊上发表的英文论文的选辑修订而成。辑入论文大都具备三个特点: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关联着近来学界热议的近代早期西欧与中国之间出现的大分流(TheGreatDivergence)问题,即中国经济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落后了以及为什么落后。与其他有关大分流的论著不同,作者的研究强调把18世纪甚至更早的大分流问题与19世纪中叶以来的现代化问题联系起来思考。
第二,这些论文的研究都是基于中国、欧洲或者日本之间的比较视野。
*后,也是*主要的一点,所辑论文的研究均引入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尤其是近二十年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计量统计与实证分析等方法。
關於作者:
马德斌(Debin Ma),现为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并在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研究机构兼职。1998年获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日本一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后分别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分校、日本政策研究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22015年,任国际经济史协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秘书长和理事,也是亚洲经济史学会和国内量化历史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与东亚经济的长期增长,制度与法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以及欧洲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比较,国际生活水平的比较等。
目錄
第一篇 大分流的制度视野
第一章: 石头,剪刀,布:传统中国朝代更替的制度逻辑...........3
第二章:清朝的财政与国家能力分析............29
第三章: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经济..............45
第四章:近代中国货币与货币体系概观..........78
第二篇 大分流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1738 1925 年中国的工资、物价和生活水平 ............97
第六章: 18 20 世纪中国生活水平与人力资本的演变:来自
实际工资与人体计量学的证据* ...............147
第三篇 现代化:江南地区的案例研究
第七章: 1911 1937 年江南地区经济增长:一个数量与历史的分析.............179
第四篇 中日现代化比较:以近代蚕丝业为例
第八章: 为何日本现代化比中国先行一步:来自1850 1937
年养蚕业的教训.................227
第九章: 在作坊与工厂之间:19 世纪下半叶中日缫丝业的变迁 .......259
第五篇 书评(二篇)
阿夫纳格雷夫《制度与通向现代经济的路径:中世纪贸易的教训》读后...............283
琼劳伦罗森塔尔与王国斌合著《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读后.............287
结语:中国经济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落伍的? .........293
內容試閱
导言: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 世纪的英国而
不是中国?
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学讲坛的演讲
一、工业革命与大分流
18 世纪末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经济史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 年出版《国富论》时是在工业革命的前夕,在他的眼里,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就是他最有名的社会分工理论),但他当时没有想到技术革命有如此巨大的可能性和强大的推动力。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在此之前,人类发展了很长时间,可各国的人均收入没有太大差距,而工业革命以后一切都变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那时才真正拉开。工业革命也把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一个不起眼的,所谓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一个日不落的帝国。而同时,乔叟(Geoffrey Chaucer)与莎士比亚的文学所造就的仅六七百年的现代英语,通过殖民等渠道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一些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如Gregory Clark 和Oded Galor 等人把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简化为马尔萨斯的世界:在1700 年之前,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曲线基本上是平的,只有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才扶摇直上,走出了马尔萨斯的陷阱。在工业革命之前全球人均收入的差别不是很明显,有研究也表明,在工业革命之前或初期,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大部分可以由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均等来解释;而工业革命之后到现在的全球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则逐渐由国与国之间的收入不均等来解释。到今天,如不扣除物价等因素,全球最富国家如瑞士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一个非洲最穷国家的40 倍,这在工业革命之前是无法想象的。我和一些欧洲学者合作对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工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8 世纪这三个国家城市的工资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中国的苏州、北京与广州的工资实际只是伦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差距在那个时候看起来很大,但和工业革命以后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我现在举另外两个学者(Stephen Broadberry 和Bishnu Gupta)的研究来说明一下工业革命的转变。他们以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行业纺织业为例。英国的棉纺业在工业革命之前本来是落后的,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力,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进出口丝织品,印出口棉织品,当时欧洲人对中国丝织品、印度棉织品的追求,就跟
今天中国富人到伦敦买奢侈品一样,是一种时髦。荷兰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到亚洲采购。但在当时,比如1680 年,英国工人的工资已是印度工人的4 倍,而原材料价格和印度差不多,英国资本相对廉价但人工价格相对较高,英国的生产成本没有优势,而在技术上也落后,这种情况下它的纺织业没有竞争力可言。可到了19 世纪,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尽管英国总的生产要素成本仍高于印度,但它的棉纱却能以印度价格的一半销售,这表面上像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赔本的买卖,但实际上它不赔本。因为英国发生了以动力为基础的技术革命,技术革命使它能够更便宜地生产这些东西,在成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它产品的价格。对于电脑,大家的感受会比较深,现在跟以前相比,劳动力及要素价格水平没有降低,但电脑价格却便宜了很多。价格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开发更新以后,能把价格降下来很多,Broadberry 和Gupta 应用了与经济学生产函数和费用函数为对偶的原理做的计量分析,说明在17 世纪开始到19 世纪结束这个阶段,工业革命使英国与印度在纺织业上发生了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事实上,英国的机制纺纱产品不但摧垮了印度传统手纺纱业,也解体了中国起源于黄道婆的手纺纱业,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其纺织品与机器出口到世界各地。英国的殖民和它对出口市场的占领也成为很重要的动力。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18 世纪的英国?从经济史角度看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英国,是一个古老的题目,以前大家问得最多的是,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荷兰。因为荷兰至少在英国之前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经济体,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很多制度是从荷兰借鉴过来的。为什么在经济这么发达的一个国家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而英国从某种程度上类似东亚的日本,隔了英吉利海峡,很多先进的东西从欧洲大陆传到英国有时间差。还有,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法国?法国的国家制度发展较早,一直想要成为世界的中心。
而如果我们看得更长远一点,文艺复兴时代的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当时欧洲文化最灿烂、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为什么这些地方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而独独发生在英国的中北部,像曼彻斯特、兰开夏这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并席卷英国乃至世界?最近由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教授提出的大分流问题,也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18 世纪的中国或者在其发达的江南地区。江南也有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很发达。你要把这个例子前推的话,有最早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很早就研究中国悠久的技术传统,他认为在宋朝,也就是西欧最黑暗的中世纪,中国技术水平达到顶峰,像四大发明都非常有名,领先世界,所以工业革命为什么不在那个时候发生也成为所谓的李约瑟难题。那么扩展来看,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印度?印度的孟加拉湾条件也可以。为什么不是中东呢?中东有很悠久的历史,伊斯兰教的兴起在公元7 世纪以后,流传到各地,大量古希腊的文献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最后所谓欧洲文艺复兴也依赖于阿拉伯语的古希腊文献的转译与文化倒流。不仅如此,即使到近代,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也打败了东罗马帝国,并一直和西欧竞争到17、18 世纪。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大众喜欢找到一个突变的转折点。
但工业革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它可能牵扯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仅仅聚焦在工业革命这一时点会产生很大的误解。我今天的报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动力革命开始,然后回顾工业革命之前的17 世纪英国许多重大的转变,就是所谓的金融和财政革命,我认为,如果不理解这些金融、财政革命,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在财政、金融革命的背后就是一个政治制度的革命。以此逻辑,工业革命之前又有科学革命,没有科学革命能产生工业革命吗?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尔都对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并不重要,主要都是手工业匠人的一些技术改良,来自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他们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但确实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后有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这些显然需要科学基础的推动,所以17 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重要性在以后才显示出来,关于科学革命,我今天就不多讲了。最后我会集中谈近代中国的演变路径。
二、工业革命与资源禀赋
工业革命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动力革命,以前的驱动力是人力、畜力,或者有些地方会用风力和水力。但是英国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燃料作为能源来代替人力,这也是英国的纺织业,特别是纺纱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动力驱动能使一个纺织厂的纺纱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达到手纺工人劳动的40 倍,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在劳动力价格很高的条件下依然可以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动力革命有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是燃料的原料,这就可以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荷兰,因为荷兰没有煤虽然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同样,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也缺乏煤矿资源。当然有煤矿资源只是一个方面,工业革命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劳动,所以必须要有铁矿业与机器制造业(哪怕是手工的)的基础。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劳动力,所以很适合一个劳动力工资比较高而煤资源价格比较低的地方,这样看来,工业革命发生在工人工资相对较高(相对于南欧和其他地区)而煤资源又比较丰富的英国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影响生产技术的选择是一个微观经济学的老命题,在同样的技术下,英国的生产采用较多比例的资本与能源和更少的劳动力。而中国在同样的情况下,用了较少的资本与能源和较多的劳动力,这种选择符合两地的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差异。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相对来说更便宜。这一点在最近荷兰学者范赞登(Jan Luiten
van Zanden)和中国学者李伯重的比较研究中也提到,比如中国以前有拉船的纤夫,荷兰也有这种情况,但是荷兰是靠马匹来拉动,因为人力太贵了。还有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中国最后应用的并不多,最常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15 世纪后对欧洲的新教革命起到很大作用。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印刷出来的第一本书是《圣经》。当时,活字印刷对西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却仍主要使用雕版印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雕版印刷的资本含量非常低,人工投入非常高;而活字印刷需要制造铁的机器,对资本要求比较高,在中国就不是很合算了。其实要素价格的命题也被西方的中国史学家经常提起,如Mark Elvin 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高水平陷阱,据说在元朝有一个很大的纺纱转轮,可以节省很多的劳动力,但是后来就慢慢消失了,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过剩。另外赵冈也有相同说法,与黄宗智的内卷化论点也相符。
最近,牛津大学的Robert Allen 教授把这个老命题加入了新的计量和经济学模型分析。工业革命的技术通过英国的要素价格组合才能产生利润,而在当初中国劳动力非常便宜的条件下是不会有利润的。
但工业革命不是一次发明以后,就一劳永逸了,恰恰相反,新技术发明的不断更新使它越来越有竞争力,机器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到最后连劳动力最便宜的地方也不得不转向开始用机器代替劳动力,这就是后来手工业解体的开始,也是工业革命走向全球的开始。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来源于低能源价格、高工资、低资本价格的结合,但之后又出现了一个不断的技术发明更新的资本密集型的路径依赖,这就是Robert Allen 命题的新颖之处。
从要素价格来解释技术革新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技术需求的理论,但它没有一个技术供应的理论:即对能源技术的需求并不一定导致供应的产生。能源本身的技术开发也是一个过程,不能完全作为外生的条件,背后也有制度等深层因素。这也是对这个所谓技术诱发创新的观点最根本的批评。因此有些学者如Joel Mokyr,强调理解工业革命不能忽略17 世纪科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性。
三、工业革命与体制变革
建立在生产要素价格上的这个命题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英国和荷兰在工业革命的前夕工资已经比较高而资本的成本却较低,即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经历了商业与贸易革命。贸易革命对英国和荷兰的崛起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大西洋航线的发现与开拓和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兴起、南北美洲的相继开发,对大西洋海岸国家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欧洲的贸易中心慢慢地走出了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海岸。意大利这些以前最富有的城邦国家随着地中海贸易的衰退而衰弱。但是这带来更大的疑问,因为最早开拓大西洋的先驱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在南美洲的经营与殖民,特别是银矿的开发与出口,西班牙与葡萄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催生了所谓的欧洲价格革命和后来的重商主义政策,但令人奇怪的是,最终从中得利最多的却是英国和荷兰。
Acemoglu 等经济学家提出英国和荷兰发展起来,不光是由于外贸的兴起,更与其内在体制有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开发基本是以皇权和国家利益为驱动的,英国和荷兰的海外开发是以公司与商业利益驱动的,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荷兰和英国有发达的国会制度,商人参政很早就开始出现,在这样的条件下,贸易一旦发展起来,商人的政治权利也随之增加了,两者结合起来,政体内在的构造和贸易的兴起,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强,商人的政治力量加强以后,对规则加以干预和改变的力量大大加强,而这些规则的改变带动了17 世纪英国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改革。
中世纪欧洲的国会跟现在的概念很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国会代表的是地方势力,或通俗地说是地方的土豪劣绅,因为是以财产获取代表资格,代表性非常有限。以前召开国会也仅是在皇帝需要钱的时候,召集地方精英协商加征税收。这和欧洲特别是英国中世纪大宪章以来的传统有关,皇帝征用子民财产的权力受到制约,精英们的产权也由渐渐发展起来的普通法界定与保护,地方的自治权力也较高。所以皇帝加税需要召集国会,因此国会在一开始就跟税收联系起来,这就是后来我们常听到的无代表、无纳税(taxation and representation),它也成为之后美国独立战争最重要的口号。国会制度在中世纪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但是有些国家不那么健全,唯英国和荷兰的国会有一个全国性的框架,而它们的商人组织及其影响在大西洋贸易发展之后越发强大。
中世纪欧洲皇权政府跟中国的传统政府有共通之处,没有我们现在的公共财政的概念。皇帝财政有皇家的领地与财产,也可以靠临时性的借款、卖官、滥发货币,甚至强制征用或掠夺,所以它的财税制度非常脆弱,税官经常是世袭的,征税采用的是所谓的包税制,尚未形成一个现代的纳税体系,我们现在的发展经济学,强调保护产权和制约国家权力,但实际上国家综合行政能力越低,国家权力被滥用的机会越大。一旦政府有财政问题,向商人掠夺、赖债,甚至把债主驱逐出国门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践踏了产权。
North 和 Weingast 在1989 年发表了很有影响的文章,把1688 年英国的光荣革命解读为国家转型的一个关键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革命带有偶然性。英国光荣革命起源于当时席卷欧洲的宗教革命,以德国为中心的新教革命爆发,分裂了整个欧洲;英国也发生了新教和天主教的争斗,而以英国国会势力为代表的政治力量,通过引进外来的荷兰国王把信奉天主教的国王逐出英国,同时也引进了荷兰的经济制度。光荣革命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推进了英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形成,执行权力法案与普通法,要求国王定期召集国会,国王增加的财政预算必须由国会通过。为什么国会这么关心财政,因为国会代表了有产者和商人的利益,他们自己是交税者,所以就必须知道这些税的用途。随着国王的权力虚化,英国的政治架构朝着现代君主立宪制演变。
国会制约王权和掌控税收,反而导致税收大幅增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建立现代的纳税制度和文官队伍。文官队伍的中立化、非政治化与专业化保证了税收直接进入国库,而不是被中饱私囊或被腐败所吞噬,更重要的是也界定了纳税人的合法财产权,这是光荣革命之后的一个重要制度建设。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带动了英国的公债市场,坚实的财政与国会的信誉提高了英国国债的信誉。与此同时,在17 世纪末由政府特许商人认股而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也开始经营政府的公债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伦敦的金融市场,使之发展成为比荷兰阿姆斯特丹规模更大的金融中心。英国在宪政政府建立以后,介入欧战与殖民开发,政府的开支与借款也大幅上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债的利率在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信誉度高,风险降低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构成了17 世纪的财政与金融革命。1688 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所带来的转变,对思想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有美国独立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与互动关系。
四、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工业革命道路?
North 和 Weingast 对光荣革命的诠释引起不少非议,特别是聚焦突变关键点这种方法会忽略历史的连续性,尤其忽视了英国的财政金融制度有一个漫长的、从他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及在本国消化的历史济制度。光荣革命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推进了英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形成,执行权力法案与普通法,要求国王定期召集国会,国王增加的财政预算必须由国会通过。为什么国会这么关心财政,因为国会代表了有产者和商人的利益,他们自己是交税者,所以就必须知道这些税的用途。随着国王的权力虚化,英国的政治架构朝着现代君主立宪制演变。
国会制约王权和掌控税收,反而导致税收大幅增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建立现代的纳税制度和文官队伍。文官队伍的中立化、非政治化与专业化保证了税收直接进入国库,而不是被中饱私囊或被腐败所吞噬,更重要的是也界定了纳税人的合法财产权,这是光荣革命之后的一个重要制度建设。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带动了英国的公债市场,坚实的财政与国会的信誉提高了英国国债的信誉。与此同时,在17 世纪末由政府特许商人认股而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也开始经营政府的公债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伦敦的金融市场,使之发展成为比荷兰阿姆斯特丹规模更大的金融中心。英国在宪政政府建立以后,介入欧战与殖民开发,政府的开支与借款也大幅上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债的利率在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信誉度高,风险降低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构成了17 世纪的财政与金融革命。1688 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所带来的转变,对思想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有美国独立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与互动关系。
四、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工业革命道路?
North 和 Weingast 对光荣革命的诠释引起不少非议,特别是聚焦突变关键点这种方法会忽略历史的连续性,尤其忽视了英国的财政金融制度有一个漫长的、从他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及在本国消化的历史公债去打仗,穷兵黩武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借公债去打仗比让军人直接去山西商人家里掠夺财富,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维持公债需要政府建立一定的信誉,对随意践踏私人的财产权就会有所顾忌。在清朝,每次战争都导致银库库存下降。乾隆在位时很自豪地说,大清的银库有8000 多万两的库存,8000 万两实际上就等于清朝两年的收入,但到18 世纪末就差不多耗尽。相比于近代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权政府,一年的公债就等于七年的财政收入,它的公债依赖不少意大利城邦的银行家,经常以来自南美殖民开发的白银资源作为抵押,这就让西班牙皇权的财政不用受制于国会或国内的纳税体系。由此看出,国家能力、政治架构与公共财政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解释,我从要素价格方面的诱发技术创新开始,再倒推回财政和金融革命,最后联系到各个国家的政治架构。最重要的是,传统中国相对于欧洲的高资本价格低工资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现象,其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制度与历史原因。当然把工业革命的渊源直接和财政、金融革命乃至政治制度联系起来,没有一个简单的结论,更没有单一的因果关系。显然,我今天这样跨地区、跨时段的比较讨论,牵涉面很广,其逻辑推演与计量分析无法完全严谨,难免有许多思辨与臆测的成分,但我希望这个讨论给这个工业革命的老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