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本书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的阶段性成果,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书中的研究成果为西北地区官话史研究、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等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为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提供了线索,对保护方言遗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的阶段性成果。全书以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涵盖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接触和地域文化,多角度揭示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面貌。
本书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在地理语言学、语法化理论、语音与语法相结合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内容包括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绘制的理念和原则、调查表的设计、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的地点方言的描写,西北方言一些重要语音特点的来源、形成和后期演变,一些语法现象及其语法化过程,特定词缀的语音和功能特点及穷尽性调查,对西北地区某一片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等。以上研究显著地提升了西北方言研究的水平,填补了西北地区地理语言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书中的研究成果也为西北官话史、语言接触理论、区域共同特点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为西北地区的语言文化资源保护提供了线索和导引。
|
關於作者: |
邢向东,男,1960 年生,陕西神木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
出版《神木方言研究》(中华书局)、《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等专著多部;发表论文120多篇;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现状与历史研究和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微观演变研究, 主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管理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