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词史考微》是关于词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针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性质的探索。全书由导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附有研究参考书目。
上编阐述词史考微的理论内涵。*章《词史说新诠》阐明词史说所触及的文学的本质力量这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存在;词史说与现代文艺批评的境界论,不但相互贯通,而且从学术史上看甚至对后者产生过启示作用。第二章《兴寄的传统》将词史说置于我国文学的兴寄传统之中,呈现其沿袭微言大义、诗史互证的批评理路,并具备融入研究者个人知识结构与身世感慨的再创作式的批评特征的历程;同时指出其间可能存在的穿凿附会、不着边际的弊端,以及将作品之外的关系凌驾于作品内在的力量之上的倾向。第三章《考微的进路》明确掘发而非斫伤文学之生气是批评之终极目的;词史成为今天文学研究者的批评理论,而非一个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源于它仍旧可能成为文学之生气的依托。据此提出的考微,亦即词学考证学,兼顾史料的级别、考证的限度与语句组合等三个方面。考证不是目的,也不是辅助,而是借此衍生出批评,产生批评的效力。《词史考微》是关于词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针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性质的探索。全书由导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附有研究参考书目。
上编阐述词史考微的理论内涵。*章《词史说新诠》阐明词史说所触及的文学的本质力量这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存在;词史说与现代文艺批评的境界论,不但相互贯通,而且从学术史上看甚至对后者产生过启示作用。第二章《兴寄的传统》将词史说置于我国文学的兴寄传统之中,呈现其沿袭微言大义、诗史互证的批评理路,并具备融入研究者个人知识结构与身世感慨的再创作式的批评特征的历程;同时指出其间可能存在的穿凿附会、不着边际的弊端,以及将作品之外的关系凌驾于作品内在的力量之上的倾向。第三章《考微的进路》明确掘发而非斫伤文学之生气是批评之终极目的;词史成为今天文学研究者的批评理论,而非一个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源于它仍旧可能成为文学之生气的依托。据此提出的考微,亦即词学考证学,兼顾史料的级别、考证的限度与语句组合等三个方面。考证不是目的,也不是辅助,而是借此衍生出批评,产生批评的效力。
下编展示词史考微针对不同性质的宋词文本的批评实践。第四章《本色与史事:艳情歌词的历史心理》通过考察艳情词产生的历史语境,分析具体情境中作者个体的心理与思想,从而在历史细节之中为判断艳情词风格的差异提供坚实的证据艳情词的境界构成与历史语境成为确定它独特位置的坐标系。第五章《风格的批评:以诗为词的实证研究》是针对相关历史文献较为丰富的宋词,通过更为多样的历史材料的处理,弥补作者思想发展中的缺失掉的一环,甚至是具体历史情境中作者尚未自觉认识但在文学创作已然散出的精神与思想。第六章《形式与作法:文本构造的综合考察》针对缺乏相关历史文献的作品,从宋词作为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复合体的角度呈现它的复杂形态,突显文本自身的独立性质;对文字格律的校订来分析文本,展示出文本结构会对风格的形成起到的作用;以及通过对作法的分析,揭示对它的研究限度;*后选取作者生平模糊的个案,作为前提而不介入文本的分析,凸显词境的变化。
|
關於作者: |
马里扬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袁行霈先生,是词学界锋芒初露的新锐学者,曾出版《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
目錄:
|
导言
一词学四科:研究回顾
二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实践
三本书研究旨趣
上编
第一章词史的新诠
第一节词亦有史:表达动机与实质用意
第二节内蕴力量:与境界论的比较
第三节别有怀抱:接续词史的批评效力
第四节意格论:时代变局中的历史命运
第二章兴寄的传统
第一节作为抒情方式的兴寄
第二节诗史创作与兴寄批评
第三节诗史互证:作品的附生文本
第四节词学批评的再创作现象
第三章考微的进路
第一节文学之生气的依托
第二节词学考证学: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新材料与新方法
下编
第四章本色与史事:艳情歌词的历史心理
第一节互见的文献困境
第二节文本的内在动因
第三节历史情境中的心理反映
第四节坐标系下的艳情词
第五章风格的批评:以诗为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清雄词风释证
第二节东坡中秋词史
第三节宋词造极之作
第六章形式与作法:文本构造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演唱本的推测
第二节一字不苟:格律的批评
第三节用笔之法的局限
第四节闺房书斋化:词境的分析
结语
一头与尾:考史的困境
二词体特质的再审视
三本书的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