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

書城自編碼: 35212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社会各界人物
作者: 慕容素娟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58323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售價:NT$ 554.0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售價:NT$ 661.0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售價:NT$ 498.0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售價:NT$ 325.0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售價:NT$ 493.0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售價:NT$ 308.0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售價:NT$ 202.0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售價:NT$ 554.0

編輯推薦:
本书讲述的是投身于中国芯发展的一群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他们是一群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们在芯片领域勇于探索,努力拼搏,并取得了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他们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创业历程,不仅折射出芯片领域创业的不易,也折射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程的艰难。他们的奋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值得更多的人学习。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大国的战略必争之地,需要更多的人负重前行,为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绽放光芒。期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更多芯人物。
內容簡介:
本书讲述的是投身于中国芯发展的一群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全书内容以具有人文气息的人物专访形式呈现。芯片领域中的人才几乎都是学霸,很多是保送上大学,且硕士、博士占比极高,国际一流高校毕业的也不在少数。当前,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国芯,不仅关乎着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建设,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芯片技术是科技中的科技,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因此,投入芯片领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强大的内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中国芯的一种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中国芯片领域有一群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们的奋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
本书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都可以从中一窥中国芯的发展历程。
關於作者:
慕容素娟(原鲜卑族)
集微网主编,新闻传播学硕士。曾就职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总部供应链管理部;后跨界进入媒体领域,在电子信息领域老牌媒体《中国电子报》担任记者,专注集成电路领域报道。随后进入物联网媒体《智慧产品圈》担任副主编,报道领域覆盖芯片、终端及市场应用。曾获得华为年度优秀员工《华为人》报优秀撰稿人工信部CCID优秀学术论文等奖项;曾撰写出版《中国智慧家庭产业创新启示录》等书籍。
关注领域:集成电路、物联网、AI、创新创业、投资等领域。
机电一体化专业硕士,历任《中国电子报》《智慧产品圈》记者和主编等职务,负责IC领域的行业报道、专题策划和活动策划,具有十余年采编工作经验和五年新媒体内容审核经验,对传媒行业和新媒体运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关注领域:IC设计、AI、传感器、投融资等。
深记者。物理系半导体与微电子学士,曾投身于半导体晶圆厂,任工艺工程师,时间虽不长,但初获对行业的宝贵认知,一扇大门自此打开。后机缘巧合下进入行慕容素娟(原鲜卑族)
集微网主编,新闻传播学硕士。曾就职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总部供应链管理部;后跨界进入媒体领域,在电子信息领域老牌媒体《中国电子报》担任记者,专注集成电路领域报道。随后进入物联网媒体《智慧产品圈》担任副主编,报道领域覆盖芯片、终端及市场应用。曾获得华为年度优秀员工《华为人》报优秀撰稿人工信部CCID优秀学术论文等奖项;曾撰写出版《中国智慧家庭产业创新启示录》等书籍。
关注领域:集成电路、物联网、AI、创新创业、投资等领域。
李映,集微网资深记者。
机电一体化专业硕士,历任《中国电子报》《智慧产品圈》记者和主编等职务,负责IC领域的行业报道、专题策划和活动策划,具有十余年采编工作经验和五年新媒体内容审核经验,对传媒行业和新媒体运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关注领域:IC设计、AI、传感器、投融资等。
李晓延,集微网资
深记者。物理系半导体与微电子学士,曾投身于半导体晶圆厂,任工艺工程师,时间虽不长,但初获对行业的宝贵认知,一扇大门自此打开。后机缘巧合下进入行
业媒体,先后在《传感器世界》《今日电子》杂志任编辑、执行主编等职务。
关注领域:半导体制造工艺、芯片设计与应用、芯片IP相关、半导体投资等。
茅杨红,集微网资深记者
电子商务学士,毕业后即加入集微网,一直从事编辑记者职务,对行业热点具有敏锐的直觉。参与多届CES、MWC、SEMICON CHINA、慕尼黑电子展等行业大型展会
的一线报道。擅长人物专访、企业报道、行业趋势等。
关注领域:知识产权、IC设计、制造、设备、材料、创新创业等。
张轶群,集微网资深记者
新闻学硕士,具有十年新闻媒体以及公关行业从业经历。历任新华社、《中国电子报》记者、编辑等职务。曾参与全国两会、G20峰会等重要战役性会议报道,以及CES、MWC等全球消费电子展会的一线报道工作。擅长企业商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关注领域:智能终端、知识产权、半导体、创新创业等。
朱秩磊,集微网资深记者
微电子专业学士,先担任LED企业研发助理工程师,后进入半导体行业媒体Aspencore,任产业分析师及驻上海记者。历任集微网主任记者、副主编、IC频道主编。重点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技术及应用市场发展态势。
关注领域:半导体工艺、IC设计、传感器、射频及新兴技术等。
目錄
朱贻玮 中国芯片业的先行者,见证中国芯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文慕容素娟 001
张汝京 三落三起,压不垮的芯片企业家 70岁再创业 文慕容素娟 012
胡正大 从IBM、硅谷到台湾,53岁又在深圳创业,
只为想看看山后的风景 文慕容素娟 045
陈大同 从知青到博士后,从硅谷创业到回国创业,人生
在不断刷新 文慕容素娟 054
戴伟民 从终身教授到创业者,台前幕后助力芯火燎原 文茅杨红 063
周立功 永远的学习者和开拓者,用人生为单片机代言 文李晓延 071
陈春章 从EDA到产业全书,他一直是芯片业中的好老师 文李晓延 079
陈少民 驰骋职场的好老爸和思想者,他呼吁以史为镜,
芯片是国之重器 文慕容素娟  084
刘 越 玩转IC设计、制造、投资,拼出人生芯高度 文李 映 090
李亚军 集成电路并购猎场的守猎者 文朱秩磊 099
孙 坚 中国第一代EDA的研发者,芯片行业尽显巾帼风采 文李晓延 106
赵立新 小时候和父亲摆地摊,保送清华又走出国门,只身一人
带着技术回国创业 文慕容素娟 113
吕向东 先后攻读近代物理、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物理,在多家
大公司历练后回国创业做芯片 文茅杨红 121
邹铮贤 国内芯片IP第一人,没有故事的故事 文李晓延 126
周正宇 20年创业路,可用险恶二字描述 文茅杨红 131
倪文海 从美国到中国,只为扎根中国射频芯 文李 映 139
董霄剑 屡立潮头逐浪者,美丽视界筑梦人 文张轶群 145
李庭育 不是科班出身却成了专业的IC老师傅 文茅杨红 153
骆建军 他来自珍珠之乡,历经种种磨难终让中国芯扬名海外 文李晓延 160
李虹宇 知天命时二次创业,自称半导体创业也需要老家伙 文张轶群 166
杨 磊 不惧半导体投资的曲高和寡,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李晓延 171
张韵东  他是中国芯片行业的老兵,从游戏机芯片起步,现在又
走在了AI的潮头 文李晓延 178
郭国平 寂寞的量子计算路上的堂吉诃德 文张轶群 184
骈文胜 每天不够睡的半导体人,创业三年,进入市场前三 文朱秩磊 189
陈若中 辗转美国、中国台湾,终圆中国芯之梦 文朱秩磊 195
吴 征 不畏艰险重芯出发,踏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新征途 文茅杨红  203
王惟林 破解缺芯困局,引领高端CPU新突破 文李 映 210
范宏春 半导体测试风雨30年,从被卡脖子到国产设备崛起 文朱秩磊 215
廖 杰 耕耘28年,以长跑心态做大做强本土产业链 文张轶群 219
闫宇暾 再出发,他要攻下硬件仿真这个堡垒 文李 映 225
王艺辉 团队至上,用芯让世界更美好 文张轶群 231
李志雄 见证江波龙20年成长,做大做强中国存储产业 文张轶群 237
郑朝晖 给疑难杂症芯片治病的医生 文朱秩磊 242
黄继颇 国产汽车芯片只能在试错中成长,没有捷径 文朱秩磊 250
李兴仁 一次创业实现财富自由,二次创业却身陷绝境,
只为让无线路由芯片演绎中国芯 文慕容素娟 李 映 256
杨清华 从山里娃到硕士生导师,放弃安逸生活创业做芯片,
成为业内黑马,却还在忧思 文慕容素娟 261
江大白 晶圆厂风险的把控者 文陈宝亮 267
吴忠洁 博士毕业10年后开始创业,立志打造MCU生态以小博大 文李 映 272
王海力 不走寻常路,15年坚守FPGA初心 文李 映 276
罗仕洲 从只身前往大陆的好奇者一跃成为两岸的摆渡者 文茅杨红 283
秦 鹏 放弃名企高薪,选择创业,从此走上不归路 文茅杨红 289
张海涛 曾在射频技术的峰顶跋涉,现在创业来筑梦中国芯 文李晓延 294
李云初 不忘初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茅杨红 300
李严峰 为国产EDA寻求新突破的离经叛道者 文李晓延 305
吴叶楠 从容行走在半导体投资圈的80后, 热爱技术是他的内核 文李晓延 311
张亦锋 从业务员逆袭成为CEO,他将木陀精神诠释到底 文茅杨红 316
王 博 换道三次挑战自我,期待可重构计算打磨中国芯天地 文李 映 320
项 天 打游戏玩出来的电子公司董事长 文茅杨红 326
汪 博 保送清华,全奖读斯坦福,师从Google天使投资人,
 毕业后跳出舒适区 文慕容素娟 331
內容試閱
芯片成为这几年的明星词。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可谓老少皆闻,妇孺皆知。小小的芯片,实际上是国之重器,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崛起路上的一个重要支撑。没有自主可控的芯片,强国梦就是空中楼阁。中美贸易战之后,芯片承载了国人更多的期许。其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半导体行业的泰斗和前辈们,就一直高瞻远瞩,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做了详细部署和艰苦的跟进,中国芯的研发进展曾经一度紧跟美国的脚步,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没能持续性地坚持和积累,几起几落。《集成电路产业50 年回眸》一书中指出,中国芯从*早与美国差距7 年,与日本差距5 年,到后面差距*大时曾达到20 年;并且逐步落后于比我们起步晚的韩国。
芯片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有所不同。在芯片领域,不会出现互联网领域那种一夜暴富的神话。芯片要求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极高的技术门槛,且投资大、风险高,还需要长期的、持续的研发投入,可以说是科技中的科技。
在芯片领域,一家企业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很难做起来。从芯片产品的研发到应用的时间期可以略见一斑:简单的产品需要6 ~ 12 个月,复杂的产品1 ~ 2 年、3 ~ 5 年、5 ~ 6 年都有,甚至更长时间。同样,一个芯片人才,没有十年八年的产业积累也很难成长起来。由于技术门槛高,相关专业人员大学毕业之后通常会再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从本科到硕士毕业需要7 年,到博士毕业至少需要10 年。毕业之后,通常还需要在产业历练5 到10 年,之后方能独当一面。因此,创业难,创业做芯片更难。投入芯片领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积累,还需要强大的内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中国芯的一种情怀,才能坚持下去。而中国芯发展路上的建设者们,却很少像互联网领域的人物有那么多的光环、那么大的知名度。
笔者从事集成电路领域采访报道的十余年间,结识了诸多芯片领域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骨干。发现他们很多人记忆力特别好,而且几乎都是学霸,一流大学毕业占比非常高,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而且不少是保送上的大学。此外,硕士和博士比例相当高,还有很多是国际一流大学毕业,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推动中国芯发展的默默耕耘者们,不仅非常优秀,还十分谦逊低调。他们很多人的奋斗故事充满了传奇和励志色彩,散发着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写出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知晓,进而感染和激励更多人,是作为媒体人的我们从业多年来一直就有的心愿。
中美贸易战之后,做大做强中国芯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发展中国芯,应该倾听一下芯片领域奋斗者的声音。此外,在娱乐化日益泛滥,一位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不抵一个明星拍一则广告的收入,且许多青少年长大想当明星而不是知识分子的当下,芯片领域这些实干家的奋斗故事应该让社会更多的人知晓。于是,集微网在2018 年年底开始策划筹备《芯人物》栏目,这是一档具有人文气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人物访谈。本栏目进行了创新,打破行业媒体普遍以报道技术和产品为主的文章风格,转而讲述芯片领域建设者的奋斗故事。栏目文章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形式娓娓道来,并尽可能地减少专业术语的直接使用,希望懂技术和不懂技术的读者都能够读懂并愿意读。
栏目的想法得到了集微网创始人老杳和总经理陈冉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为确保《芯人物》文章的定期推出,多名资深记者参与进来,包括李映、李晓延、茅杨红、张轶群、朱秩磊、陈宝亮,大家分头进行采访写作。
2019 年春节,《芯人物》第一批专访文章正式推出,迅速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与此同时,《芯人物》系列文章也得到一些出版社的青睐,*终我们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书籍《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得以问世。
《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一书,是国内首部讲述当代芯片领域建设者奋斗故事的书籍。书中收纳49 位人物的故事,覆盖老、中、青三个阶段的中国芯建设者;他们的从业历程从几年到40 年以上,年龄从30 多岁到80 多岁。(书中芯人物是按照工作年限排序的)。
从这些主人公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出,没有技术积累和产业积累做不了芯片;而且芯片领域极其重视产业积累,50 岁、60 岁、70 岁创业以及奋斗在产业一线的不在少数,用一位业内人士风趣的话来说,芯片领域需要 老家伙,因为他们看过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国市场,有助于中国半导体创业浪潮站在更高的起点 。
书中芯人物的奋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有的已80 多岁,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笔耕不辍,为产业献策献计;有的70 岁了还在开启人生第三次创业,且每次创业都在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有的放弃美国大学终身教授的身份,毅然回国创业;有的当过知青,从未放弃学习,恢复高考后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有的家境贫困,但不自暴自弃,从山里娃变成大学教授;有的已实现财富自由,却依然选择再次创业;有些板凳能坐十年冷,在身边人投身于金融或互联网等高收入领域时,他们依然坚守在芯片领域这些奋斗者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他们的才干、才华,配得上中国精英的称谓。在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中,李兰娟院士指出,年轻一代应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人生价值观,不要一味追求明星。这无疑是对当下社会娱乐化泛滥的一种提醒。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强国梦的奋进路上,作为科技领域的排头兵,芯片领域实干家们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尤其值得国人借鉴。
慕容素娟
集微网主编

序一
芯片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芯片产业的不断创新推动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支持了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极大地丰了人们的生活。
芯片产业是人才主导的产业,若把其各生产要素做一排列,那么人才居首位。没有人才,有钱也枉然。在芯片产业不断创新的背后,有一代代芯人物在拼搏奋斗,包括各类技术人才,以及懂得这一领域产业发展规律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等等。
当前,芯片产业的关注度高,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资本的追捧,因此越来越多人才进入芯片产业。然而,芯片产业一直是非常寂寞的产业,一颗芯片产品需要数年的研发打磨,一位芯人物的学习、成长需要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只有耐得住寂寞,埋头苦干,专注于技术、产品、市场,才有可能在芯片领域获得成功。
《芯人物》一书,聚焦于奋战在芯片产业*前线的企业家、创业者和科研人员等骨干,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奋斗故事以及产业思想等,使社会更多人士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到他们的力量和风采。
希望看到更多的行业优秀人物在后续的书中出现。是为序。
周子学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

序二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并且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产业,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芯片集成度基本每18 个月要增长一倍。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才能够保持产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从全球格局来看,中国芯还处于第三梯队。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发展集成电路起步并不算晚。1956 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提出要研究发展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1965 年,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
不过,中国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中国芯在发展道路上,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紧紧抓住当时的历史机遇,失去了像早期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适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好时机,发展缓慢,导致了中国芯的自给率不足。
2013 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首次突破 2 000 亿美元,达到 2 313 亿美元,位居国内进口商品第一位,远远超过石油的进口额。
当今,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工业控制等新兴应用驱动下,在 5G 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催生下,我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我国巨大的市场已成为集成电路的强大发展机遇和驱动力。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则再次为中国芯发展的紧迫性敲响了警钟。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政策、资本和人才等多维度的支撑。我国于2000年从国家层面首次把集成电路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2014 年6 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同年9 月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业内称为大基金),全方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2018 年11 月,科创板的推出,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更强劲的资本助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业界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发展中国芯,*核心的要素是人才。有了人才,产业才有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已在清华、北大等27 所高校建立了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同时在大力推动微电子一级学科的建设。当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芯人物》讲述的正是奋斗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前线的骨干人才的故事。他们在芯片领域勇于探索,努力拼搏,并取得了科技创新,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他们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创业历程,不仅折射出芯片领域创业的不易,也折射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程的艰难。他们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奋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值得更多人学习。中国要想实现集成电路跨越式发展,需要的正是这样一大批芯人物。
丁文武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

序三
《芯人物》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大国的战略必争之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成长为全球化的产业,商业模式及产业链复杂而庞大。中国不仅是全球*大的半导体市场,在设计、制造、封测等各细分产业领域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半导体芯片进口额仍然高达3 000 亿美元,集成电路产品自给率不到15%,高端芯片基本依赖进口。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更凸显了我国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严峻局面。我们只有让中国芯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成功的要素不仅在于政策的助力、资金的支持、技术的创新,还在于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人才,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企业家。他们需要有雄才大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洞察先机、选取支点、一往无前;他们需要瞄准目标,面对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攻坚克难;他们需要负重前行,为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绽放光芒。
《芯人物》的出版,为我们选取了在半导体全产业链上各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创业故事,他们的芯路历程,他们的兴衰成败,折射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既要起于累土、始于足下,更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创新驱动,服务引领;同时也为有志于在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创业和发展的仁人志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板凳要坐十年冷。他们的奋斗经历和艰苦卓绝也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和强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主要在半导体装备、材料、工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和IP(知识产权)核等环节。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重要性被政府和民间普遍认同,产业发展拥有难得的机遇,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量;科创板的推出及大基金二期将为产业资本注入强大的动能;5G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市场空间广阔,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经来临,为产业创新提供了丰沛的沃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我们肩负重任,唯有迎难而上,无畏前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期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更多芯人物,照亮前程,辉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无限光芒。
魏少军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

序四
我1997 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联想,第二年开始负责与微软合作开发Venus机顶盒项目,当时修改驱动程序都需要微软从美国调派工程师,更别谈芯片设计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涌现出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一批面向全球市场的手机品牌,已经成为全球*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与此同时,截至2020 年2 月21 日收盘,市值超千亿元的中国半导体企业有7 家,分别是韦尔股份(1 727.50 亿元)、汇顶科技(1 659.54 亿元)、闻泰科技(1 564.65亿元)、兆易创新(1 266.58 亿元)、澜起科技(1 191.16 亿元)、三安光电(1 139.92 亿元)、中微公司(1 032.23 亿元)。这不仅体现了产业的进步,也可以看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集微网2008 年成立至今已经12 年,以报道集成电路及终端产业链为己任,记录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从启蒙到发展壮大的过程。2018 年年底开始策划《芯人物》系列文章,希望通过半导体界优秀人士的人生历程记录产业的发展轨迹,至今已经发表50 多篇,业界反响不错,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未来,这项工作我们会继续做下去,争取报道更多芯片产业链上奋斗者们的精彩人生。
智能终端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火车头,而芯片设计又是半导体产业链的领头羊,随着中国智能终端手机品牌走向世界、立足全球,肯定会带动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的发展与腾飞。同样,芯片设计的进步又会带动封装测试、晶圆制造及设备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提升。随着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被作为国家战略,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过去十年是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崛起的十年,从十年前几百家公司竞逐手机市场到现在华米OV四强争霸,中国手机品牌经历的不仅是销量和规模的做大,还是核心竞争力的逐步提升。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 发布的全球5G 行业专利报告显示,华为以3 147 件排名第一,中兴通讯以2 561 件跃居到第三。两者共计申请专利5 708 件,在前八名中拿下34.3% 的份额。此外,大唐、OPPO 也进入了前十二名,专利数据体现了中国产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依托智能终端产业的崛起,相信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会复制终端产业的发展历程,集微网的芯人物系列报道也会继续续写新的篇章!
老杳
集微网创始人
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