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編輯推薦: |
本著刻画了古典主流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内容、特点、发展和演变,既可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参考材料,又可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高级研读和进阶的专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反映我国古典主流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专著。主要呈现了作者团队对《内经》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气、营卫、胃气、真气、宗气、精、神、血、津液、阴阳、五行等开展系统研究的成果;以及对《内经》和历代代表性方书医籍中有关五脏及其证治的系统研究成果,书目包括《素问》(战国)《灵枢》(战国)《难经》(汉代)、《诸病源候论》(隋代)、《外台秘要》(唐代)、《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宋代)、《普济方》(明代)、《医宗金鉴》(清代)等,涉及脾、肺、肾、肝、心等五脏理论及相关病因、发病、病机、治则治法、用药,内容全面而丰富。
|
關於作者: |
方肇勤,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分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任实验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4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所负责的实验中医学先后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所负责的课程建设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主持的国家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项目十数项;所主持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及部级科技奖励。
|
目錄:
|
前言 001
第一章气血津液阴阳理论001
第一节《内经》气的含义与用法002
第二节《内经》营卫的含义与用法005
第三节《内经》胃气的含义与用法011
第四节《内经》真气的含义与用法013
第五节《内经》宗气的含义与用法015
第六节《内经》精的含义与用法016
第七节《内经》神的含义与用法022
第八节《内经》血的含义与用法028
第九节《内经》津液的含义与用法036
第十节《内经》阴阳的含义与用法039
第十一节《内经》五行的含义与用法046
第二章心脏理论053
第一节《内经》心的理论053
第二节《难经》心的理论064
第三节《诸病源候论》心的理论066
第四节《外台秘要》心的理论071
第五节《太平圣惠方》心的理论075
第六节《和剂局方》心的理论091
第七节《圣济总录》心的理论095
第八节《普济方》心的理论103
第九节《医宗金鉴》心的理论112
第十节心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118
第三章肺的理论127
第一节《内经》肺的理论127
第二节《难经》肺的理论134
第三节《诸病源候论》肺的理论136
第四节《外台秘要》肺的理论142
第五节《太平圣惠方》肺的理论146
第六节《和剂局方》肺的理论163
第七节《圣济总录》肺的理论167
第八节《普济方》有关肺的理论188
第九节《医宗金鉴》肺的理论213
第十节肺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223
第四章脾的理论232
第一节《内经》脾的理论232
第二节《难经》脾的理论240
第三节《诸病源候论》脾的理论243
第四节《外台秘要》脾的理论250
第五节《太平圣惠方》脾的理论254
第六节《和剂局方》脾的理论266
第七节《圣济总录》脾的理论272
第八节《普济方》脾的理论287
第九节《医宗金鉴》脾的理论312
第十节脾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319
第五章肝脏理论331
第一节《内经》肝的理论331
第二节《难经》肝的理论338
第三节《诸病源候论》肝的理论340
第四节《外台秘要》肝的理论347
第五节《太平圣惠方》肝的理论354
第六节《和剂局方》肝的理论364
第七节《圣济总录》肝的理论367
第八节《普济方》肝的理论381
第九节《医宗金鉴》肝的理论405
第十节肝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419
第六章肾脏理论428
第一节《内经》肾的理论428
第二节《难经》肾的理论437
第三节《诸病源候论》肾的理论440
第四节《外台秘要》肾的理论451
第五节《太平圣惠方》肾的理论459
第六节《和剂局方》肾的理论473
第七节《圣济总录》肾的理论479
第八节《普济方》肾的理论497
第九节《医宗金鉴》肾的理论529
第十节肾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544
第七章其他556
第一节一篇反映清代临床试验的文献556
第二节本草与汤液本草功效异同的演变及意义558
第三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演变与比较563
|
內容試閱:
|
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是指截至清末的古代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所收载的是古代主流的中医基础理论,其特点是历代出现频率高、引用率高,包括气(含营卫、胃气、真气、宗气、精、神)、血、津液、阴阳、五行,以及心、肺、脾、肝、肾等五脏;未收载所有的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如历代有大量重要的医学发现,包括疠气、人痘接种等,未被主流学术所采纳、融入、引用,也未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因此不在收载之列。
鉴于古典主流中医基础理论对历代中医药各个学科产生了广泛和持久的学术影响,成为中医药各学科通用的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入门知识,因而开展系统、严谨的研究,准确呈现,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 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的现状
1 古医籍出版及存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自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整理出版了《内经》(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中藏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中医经典医籍;仅在19911996年,就出版了中医古籍300余种,大量古医籍得以影印、重印、校勘、注释、标点、今译、语释、辑复,其间还颁布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在开展全国中医古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薛清录编纂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反映了全国150个图书馆(博物馆)馆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13000余种。这些历代流传下来和后续再版的古医籍给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历史上,一些古籍富含中医基础理论,为学术界所公认。代表作有《内经》(战国)、《难经》(汉代)、《中藏经》(三国至南北朝,229589年)、《诸病源候论》(隋代,610年),以及《医学启源》(金代,1186年)、《类经》(明代,1624年)、《内经知要》(明代,1642年)等。其中,《诸病源候论》《医学启源》《内经知要》等还被成书年代用作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内容涉及气(法于天地、摄生、道生)、阴阳、藏象、经络、诊法、病因发病病机病能、治则治法(标本、气味、论治、刺类、针法、俞穴)等,个别还介绍了五运六气。这些书籍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理论与《内经》一脉相承,或有所发展。
此外,历代的一些大型医书、方书也往往在卷首、篇首专辟类中医基础理论章节,如《外台秘要》(唐代,752年)、《太平圣惠方》(宋代,992年)、《圣济总录》(宋代,1118年)、《普济方》(明代,1406年)、《医宗金鉴》(清代,1742年)等,引导读者查阅或研读后续大量涉及中医不同学科的论述。
2 当代古典中医基础理论书籍
(1)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创建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规范的且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面,沿袭清末以来的经验,摘要介绍《内经》《难经》等古典基础医学理论,称之为医经,如《内经讲义》。
(2) 至20世纪70年代早中期,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独立或合作创新编写和出版了《中医学基础》及类似教材,其与《内经知要》、医经等《内经》缩写版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主要知识点是从清末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为代表的主流理论提炼而成,与那个年代中医学各学科专著及教材配套,弥补了清末以来流行的中医各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教材或专著的空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知识体系,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些文献既凝练了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又是中医学的入门知识,取得了十分重要的学术成就。
(3) 至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知识内容比较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全国统编教材编写与出版;中医药教材和学科发生分化,把《中医学基础》中诊断等内容剥离出去,增加了部分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原文,内容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等。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全国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所有这些教材仍以介绍清末以来流行的一些代表性、实用性中医基础理论为主,主要理论框架和概念仍沿袭70年代早中期的《中医学基础》及类似教材。
(4) 此外,中医药行业还发布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标,以及出版了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专辑、专著、教学参考材料等。
总之,以上当代与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的主要区别在于,古代文献多是《内经》及其注释版、摘要版或教材;而当代文献偏重于反映清末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为代表的主流基础理论,并保留了《内经》的部分理论。
二、 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继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 研究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对古典涉中医基础理论代表性文献缺少系统、严谨、规范的整理和研究;② 先入为主,断章取义,扭曲了主流古典理论;③ 言必《内经》,漠视后世的发展与演变;④ 缺少量化研究,导致结论未能反映出某著或某一历史阶段主流学术和观点;⑤ 不能完整、周全收集某一专著有关概念理论,导致结论欠缺和偏倚;⑥ 缺乏现代科学的视角,研究方法不科学,或有违某一文献内部的理论逻辑;⑦ 缺少恰当的参照或对照,难以判断其学术继承与发展源流,等等。凡此导致一些专著和教材不能准确揭示与刻画几千年来主流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沿革。
2 研究结果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未能准确刻画主流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和概念的演变,或反映在一些《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以气为例:
不少《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把气的功能归纳为推动、防御、固摄、气化、温煦等5项。这样的归纳,大致可以概括清末以来主流的以中药复方为代表的理论,一旦发生气虚、功能减退,可采用人参、黄芪等益气治疗,来改善其推动、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
但在这5项作用中,温煦是阳气阳的功能,其作用减退,宜采用补阳或助阳治法,择用鹿茸、淫羊藿、干姜、肉桂等,与普通气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气的5项功能归纳,是不能概括《内经》丰富气的内涵的,也难以概括历代中医药方书中所引用《内经》气的理论。可能是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和现象,在一些后续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尝试在气的功能中添加营养凉润等作用。这样看似部分弥补了一些教材对《内经》气理论介绍的欠缺,但却又与清末以来主流理论发生了冲突与背离。因为,营养凉润等作用在清末已归属血、津液、阴、精。一旦出现营养凉润功能的减退,自然会辨证为血虚、阴虚、伤津、脱液、精亏,采用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治法,血虚应养血补血,予阿胶、熟地、当归之类,阴虚或伤津脱液应滋阴养阴生津,予沙参、麦冬、生地之类,填精还会采用血肉有情之品;而不会辨证为气虚,也不会采用人参、黄芪等益气治疗。所以,简单地拓展气的功能,反倒显得前后矛盾、逻辑混乱了。
出现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混淆了《内经》基于经脉气血及诊治气的理论,与明清以降基于中药复方辨证论治分化后的气的理论。而千百年来,这两条学术主线是并存的。
因此,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准确刻画几千年来历代代表性中医典籍中有关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是十分必要的。
三、 本书编写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为期2年的专项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有:
(1) 研究和整理历代古典主流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内容,刻画其发展脉络。内容主要包括:
1) 对《内经》一些基本概念,如气、营卫、胃气、真气、宗气、精、神、血、津液、阴阳、五行等开展系统的整理研究,予以准确刻画。这些概念和理论被历代广泛引用,延续至清末。
2) 以五脏及其证治为切入点,系统收集、整理《内经》以降历代代表性方书和医籍中有关论述,即《素问》(战国)、《灵枢》(战国)、《难经》(汉代)、《诸病源候论》(隋代)、《外台秘要》(唐代)、《太平圣惠方》(宋代)、《和剂局方》(宋代)、《圣济总录》(宋代)、《普济方》(明代)、《医宗金鉴》(清代)等,准确刻画其理论的发展、特点和演变。
(2) 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教师参考材料。
(3) 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高级研读和进阶的参考书。
四、 本书研究与编撰方法
(一) 入选书籍及依据
历代古典医籍汗牛充栋,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籍,举一反三是十分必要的。本书入选的原则如下:
(1) 收载历史上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特点是这些著作所引用文献资料范围广、版本质量较可靠,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成书年代及之前的行业主流学术水平,反映学术的传承、发展与演变。
(2) 入选著作的学术价值为后世所肯定,特点是这些著作被后世正面引用,或广泛流传的,亦即确实对后世产生正面的、广泛和深远学术影响。
(3) 入选著作的作者希望是代表行业一流水平的专家学术团队,尽可能避免个人,以免一家之言。
最终入选的书籍如下:
1 《内经》及学术风格相似的典籍
(1) 《内经》: 《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其成书年代不详,一些学者据其学术内容、引文、文字等与历史上一些成书年代比较确切的古籍、史料比较,推测该书收载的主要学术内容形成于战国时期,即约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财富高度集中,出现了一批大奴隶主和皇亲国戚广招门客的现象,一些权贵的门客多则可达数千人。在这些门客中不乏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他们在一起切磋交流、活跃学术、升华知识、著书立说,造就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推测这也给《内经》的编撰创造了条件。《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医学成就和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疾病、治疗和预防等理论,是那个年代罕见的鸿篇巨制,奠定了古典中医基础理论。
此后齐梁间的全元起对《素问》进行系统注释、唐代王冰据此再注、宋代林亿等予以校正,成为后世的通行本。隋唐间杨上善编辑有《黄帝内经太素》;此后比较著名的注释有明代马莳的《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吴崑的《素问吴注》、张介宾的《类经》,清代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自元代滑寿类编节注《读素问钞》后,明代汪机续注《续素问钞》,而明代李中梓《内经知要》更是流传甚广,至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汪昂、薛雪等均有近似《内经》的类编节注本,一直延续至清末。可见《内经》学术影响之广泛和深远了。
(2) 《难经》: 《难经》作者托名扁鹊,成书年代与《内经》近似而偏晚,约在汉代。学术界长期将该书视作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内经》相比,《难经》内容精炼、文字简约,影响亦十分广泛。
(3) 《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延续了《内经》的学术理念、思路和方法,并有所丰富和发展。该书出版后被用作教材,且被后世一再引用,表明该书有关脏腑病机理论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选择《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开展研究。
2 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理论为特征的古典方书和医籍可能是古代针刺、放血易于造成大失血、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副作用,《内经》以后,在治疗学方面,中药及中药复方辨证论治及理论迅速兴起,并占据了中医治疗学的主流。
《内经》之后,有两本书籍十分重要: 《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作者托名神农。后世推测该著作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该著作系统总结了我国秦汉及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有关中药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药性理论,以及复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价值,并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成书约在东汉晚期(公元200210年),以后被拆分为《伤寒论》(治疗外感热病为主)和《金匮要略》(治疗内伤杂病为主),其中又以《伤寒论》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
继《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后,伴随着大量的医疗实践,古代中医学者在探索和发展中药学、中药复方理论,以及逐渐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的同时,不断对《内经》所建立的脏腑气血阴阳等理论予以修正、择用、发展、完善,遂使中医基础理论内涵与外延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演变成清末以来的学术主流。
其间历代一些方书、医书具有里程碑似的学术价值,详实、准确、客观地记录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与演变,诸如:
.........................................
最初的做法是,尝试挑选出各书类似于《内经》气血、阴阳、五脏等中医基础理论相关内容,略去具体的方药。但在研究中发现,这样的操作会不同程度掩盖在遣方用药中所蕴含的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内容,及其这些医著对古典中医基础理论选择性的继承与发展,这有违我们的出发点;而且历代大部方书类似于《内经》气血阴阳五脏等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阐述文字并不多,主要是选择性摘要《内经》《诸病源候论》的内容,甚至阙如。因此,如何从病证理法方药中提取与归纳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经长期反复的探索后,形成了以下思路和方法:
1 气血阴阳等基本理论整理的思路和方法
(1) 重点开展《内经》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的研究。依据是,《内经》富含这些知识和理论,且后世一再广泛引用。
(2) 在方法上,检索并标注所有出现的这些概念,如气,全部复制后逐一研读,再予分类,归纳成文。
(3) 《内经》的这些基本概念,在一定的语境中,往往有一些非医学的语言用法,本书予以举例,以便读者辨识。
2 五脏理论整理的思路和方法
(1) 开展《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五脏基本理论的研究。
(2) 在方法上,检索并标注各书所有出现的这些概念,如脾,全部复制后逐一研读,再予分类,归纳成文。
3 有关临床各科疾病、证候、症状、诊断、治法、用药知识的收载与处理
(1) 收载的范围。古典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疾病、证候、症状、诊断、治法、用药关系密切、有机融合。如果剥离掉这些诊疗知识,就难以准确刻画和阐述古典中医基础理论。以病因病机中热与火为例,不简要介绍其发病的表现(诊断内容)便难以刻画、鉴别;而清热与泻火的理法方药的差别,尤其是历代主流择药(治疗学、内外妇儿等专科)的差别,对于刻画其概念和内涵的发展与演变,也是不可或缺的。再如,有关气的理论,不简要介绍《内经》年代有关证候、脉学、针刺、放血等诊疗理论,或不简要介绍后世中药复方治则治法和用药的演变与发展,不加以仔细比较、对照,就难以准确刻画其学术内涵的演变与发展。
(2) 收载详略的处理。主要原则和方法如下:
1) 引用的目的在于帮助阐明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2) 大量精简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专门知识、诊疗理论与知识,能不引用的便不引用。
3)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予以统计,以出现频率的高低先后排列(但为了避免出现频次标记对阅读的影响,删去频次),亦即一旦若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罗列者,凡出现在前面的,往往出现频次高,反映和代表了学术的主流与共识。
4) 处方名原则上不予收录。历代大部头方书处方数量大、方名多、处方命名原则和方法不统一,还存在方名或处方组成的重复、交错等现象。不收入处方名,总体上不影响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诠释。
5) 收录中药。在多处方情况下,统计药物的出现频率,以出现频率高低先后排列(但为了避免出现频次标记对阅读的影响,删去频次),以反映学术主流及其演变。摘录历代代表性医著对某一疾病、证候、症状用药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刻画相关基础理论、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鉴于对古典文献的判读、基础理论的提取,客观上还存在见仁见智。本书编写采用最大程度保留团队各成员对文献整理的结果、评判的观点和标准,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每一论文后署名,文责自负。而有关《内经》的研究结果,请行业专家周国琪、陈晓教授予以审核、修改、订正。
(四) 研究结果的呈现
1 内容编排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有两个方面的学术内容十分突出。
其一,是以《内经》为代表的具有浓厚自然哲学色彩的气的理论及其派生的精、神、胃气、营卫、津液、血,以及阴阳、五行等;而且这些概念往往相互交融。其中,神主要指神气,血和津液是血气和津液之气,阴阳、五行是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这些概念在《内经》中占据主流,主要关注和阐述的是医学和基础医学,较少涉及自然、地理、气象、哲学等。
其二,是脏腑理论,而心、肺、脾、肝、肾五脏是其核心,涉及五脏、六腑、经络、组织、器官,以及气血阴阳等。特点是重脏、轻腑。
以及以上两个层面的相互交融,用以阐释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并影响到中医临床各个学科。以辨证论治为例,通常需辨识三个基本层面: 病邪、病性、病位。病邪包括六淫、内生五邪等邪气,辨析明确将为祛邪治法提供依据;病性包括气血阴阳等正气虚实等,辨析明确将为补泻、平衡治法提供依据;而病位包括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辨析明确将为选择针对性治法提供依据。以上,病邪、病性主要与气层面的气及其气血阴阳有关;而病位则主要与脏腑层面有关。
因此,本书结构如下:
第一章气血津液阴阳理论。第1~11节为《内经》气、营卫、胃气、真气、宗气、精、神、血、津液、阴阳、五行等的含义与用法。
从第二章至第六章依次介绍五脏:
第二章心脏理论。第1~10节分别为《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关于心的理论,以及对历代心脏理论的摘要与汇总(下同)。
第三章肺脏理论。同前。
第四章脾脏理论。同前。
第五章肝脏理论。同前。
第六章肾脏理论。同前。
第七章其他。在以上研究中形成的一些阶段研究结果。
希望这样的编排更有利于读者查阅。
2 原文的保留及其数量
(1) 为了准确反映《内经》主流学术理论与观点、弥补我们学术抽象提取的不逮,以及便于读者见仁见智、深入挖掘,本书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了《内经》的原文,分门别类,这也是本研究的基本策略,忠实原著,保留原著理论的丰富多样性。
(2) 对于入选的历代医著,本书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亦尽可能多地保留入选医著的原文,以便读者得以进一步研读和分析。
总之,希望能提供给读者经分类整理、反映原著主流和代表性学术观点、内容丰富翔实的原文或论述。
五、 展望
(1) 历代中医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各专科专著,以及本草、方剂等专著中,也富含中医基础理论,有待进一步挖掘。
(2) 在历代医著中,涉六腑、经络等脏器组织等有关中医基础理论,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3) 历史上,名医辈出,学术活跃,一些代表性医著普及程度高,影响广泛,如清代以来的温病、诊法、医案医话、专病专著、方书等,对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影响较大,也有待进一步整理与挖掘。
以上这些给古典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留下了余地。我们殷切地期待得到有关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参与,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六、 致谢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科办,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医学教研室等部门和科室领导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项目研究得到中央支持地方财政资助项目中医学一流学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2C130501)的资助。本书出版得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有关项目(项目编号: A1Z193020110、A1Z193020111、A1N1920501020702)的资助。
谨在此深表感谢!
方肇勤2020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