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第二语言习得(第四版)

書城自編碼: 351966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美]苏珊·盖[Susan M.,Gass]徐锦芬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4472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0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第二语言习得》(第四版)是一部从不同角度描述、解释二语学习过程,介绍二语习得领域研究成果的百科全书式专著。该版在内容上兼具全面性和具时代性,语言风格具备科普读物特征,朴素易懂。全书共16个章节,作者首先概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然后从熟悉的本族语习得谈起,引申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学习者内心世界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表现到外部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层次分明,非常符合绝大多数读者的逻辑思维习惯。此外,本书增加了中文章前导读和章末重点难点评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內容簡介:
本书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权威专家Susan M. Gass权威著作,囊括了迄今为止二语习得领域内几乎所有主要理论和研究热点问题,详尽分析各种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权威的著作之一。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理论与实践结合,以丰富实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在语言风格上,浅显易懂,具备科普读物的特征;在章节安排上,也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介绍、案例阐释、总结要点,环环相扣,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目錄
Contents
Figures xxi
Tables xxiii
Introduction 1
章节导读 1
1.1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
1.2 Defi nitions 5
1.3 The Nature of Language 7
1.3.1 Sound Systems 7
1.3.2 Syntax 8
1.3.3 Morphology and the Lexicon 10
1.3.4 Semantics 11
1.3.5 Pragmatics 11
1.4 The Nature of Nonnative Speaker Knowledge 12
1.5 Conclusion 14
难点注释与评析 15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16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16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Data 20
章节导读 20
2.1 Data Analysis 21
2.1.1 Data Set I: Plurals 21
2.1.2 Data Set II: Verb -ing Markers 28
2.1.3 Data Set III: Prepositions 30
2.2 Conclusion 33
难点注释与评析 34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35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35
Where Do Data Come From? 39
章节导读 39
3.1 Data Types 42
3.2 Learner Corpora 48
3.3 Data Elicitation 52
3.3.1 Measuring General Proficiency 52
3.3.2 Measuring Nonlinguistic Information 53
3.3.3 Verbal Report Data 55
3.3.3.1 Think-Alouds 55
3.3.3.2 Stimulated Recall 58
3.3.3.3 Post-Production Interviews 60
3.3.4 Language-Elicitation Measures 61
3.4 Processing Data 69
3.4.1 Reaction Time 69
3.4.2 Eye-Tracking 69
3.5 Replication 71
3.6 Meta-Analyses 72
3.7 Issues in Data Analysis 73
3.8 What Is Acquisition? 81
3.9 Conclusion 82
难点注释与评析 84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86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87
The Rol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 Historical Overview 90
章节导读 90
4.1 Introduction 92
4.2 Behaviorism 93
4.2.1 Linguistic Background 93
4.2.2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96
4.3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99
4.4 Error Analysis 104
4.5 Conclusion 112
难点注释与评析 113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114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114
The Transition Period 122
章节导读 122
5.1 Introduction 125
5.2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125
5.2.1 Babbling 127
5.2.2 Words 129
5.2.3 Sounds and Pronunciation 130
5.2.4 Syntax 131
5.2.5 Morphology 132
5.3 Child L2 Acquisition 134
5.4 Child L2 Morpheme Order Studies 137
5.5 Adult L2 Morpheme Order Studies 140
5.6 The Monitor Model 145
5.6.1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145
5.6.2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146
5.6.3 The Monitor Hypothesis 146
5.6.4 The Input Hypothesis 148
5.6.5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149
5.6.6 Limitations 151
5.7 Conclusion 151
难点注释与评析 152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154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154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Role of Previously
Known Languages 156
章节导读 156
6.1 Revised 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159
6.1.1 Avoidance 161
6.1.2 Differential Learning Rates 162
6.1.3 Different Paths 164
6.1.4 Overproduction 166
6.1.5 PredictabilitySelectivity 167
6.1.6 L1 Influences in L2 Processing 173
6.1.7 Morpheme Order 174
6.2 Conclusion 175
难点注释与评析 176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177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177
Formal Approaches to SLA 180
章节导读 180
7.1 Introduction 183
7.2 Universal Grammar 184
7.2.1 Initial State 187
7.2.1.1 Fundamental Difference Hypothesis 188
7.2.1.2 Access to UG Hypothesis 189
7.2.2 UG Principles 193
7.2.3 UG Parameters 195
7.2.4 Minimalist Program 199
7.2.5 Falsification 199
7.3 Transfer: The GenerativeUG Perspective 201
7.3.1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 202
7.3.2 Clustering 202
7.3.3 Learnability 203
7.4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Hypothesis Revised 203
7.5 Semantics and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Hypothesis 205
7.5.1 Semantics 205
7.5.2 Syntax and Semantics: The Interface Hypothesis 205
7.6 Phonology 205
7.6.1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 207
7.6.2 SimilarityDissimilarity: Speech Learning Model 210
7.6.3 Optimality Theory 211
7.6.4 Ontogeny Phylogeny Model 212
7.7 Conclusion 215
难点注释与评析 217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220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221
The Lexicon 222
章节导读 222
8.1 The Signifi cance of the Lexicon 225
8.2 Lexical Knowledge: What does it mean to know a word? 227
8.2.1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227
8.2.2 Knowledge and Control 229
8.2.3 Breadth and Depth 230
8.2.4 Subcategorization 232
8.2.5 Word Associations and Networks 233
8.2.6 Word Formation 234
8.2.7 Formulaic Language, Collocations, and Chunking 235
8.3 Infl uences on L2 Vocabulary and Development 238
8.3.1 The Role of the L1 238
8.3.2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240
8.3.3 Increm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243
8.4 Using Lexical Skills 244
8.4.1 Production 244
8.4.2 Perception 248
8.5 Conclusion 250
难点注释与评析 251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254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254
Typ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258
章节导读 258
9.1 Introduction 260
9.2 Typological Universals 261
9.2.1 Test Case I: Th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266
9.2.2 Test Case II: The Acquisition of Questions 269
9.2.3 Test Case III: VoicedVoiceless Consonants 271
9.2.4 Falsifiability 273
9.2.5 Typological Universals: Conclusions 274
9.3 Functional Approaches 275
9.3.1 Tense and Aspect: The Aspect Hypothesis 275
9.3.2 The Discourse Hypothesis 280
9.3.3 Concept-Oriented Approach 282
9.4 Conclusion 282
难点注释与评析 283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286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286
Looking at Interlanguage Processing 291
章节导读 291
10.1 Introduction 294
10.2 Processing Approaches 294
10.2.1 Processability Theory 294
10.2.2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utomaticity, Restructuring,
and U-Shaped Learning 297
10.2.2.1 Automaticity and Restructuring 298
10.2.2.2 U-Shaped Learning 303
10.2.3 Input Processing 305
10.3 Psycholinguistic Constructs 306
10.3.1 Attention 306
10.3.2 Working Memory 309
10.3.3 Syntactic Priming 312
10.4 Emergentist Models 314
10.4.1 Competition Model 315
10.4.2 Frequency-Based Accounts 321
10.5 Dynamic Systems 322
10.6 Knowledge Types 323
10.6.1 AcquisitionLearning 323
10.6.2 DeclarativeProcedural 324
10.6.3 ImplicitExplicit 324
10.6.4 RepresentationControl 325
10.7 Interface of Knowledge Types 327
10.7.1 No Interface 328
10.7.2 Weak Interface 328
10.7.3 Strong Interface 328
10.8 Conclusion 329
难点注释与评析 331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336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336
Interlanguage in Context 339
章节导读 339
11.1 Introduction 342
11.2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342
11.2.1 Mediation 343
11.2.2 Internalization 343
11.2.3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344
11.2.4 Private Speech 344
11.2.5 Learning in a Sociocultural Framework 344
11.2.6 Gesture and SLA 345
11.3 Variation 347
11.4 Systematic Variation 350
11.4.1 Linguistic Context 350
11.4.2 Social Context Relating to the Native Language 353
11.4.3 Social Context Relating to Interlocutor, Task Type,
and Conversational Topic 356
11.5 Conversation Analysis 366
11.6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369
11.7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371
11.8 Language Learning in a Study-Abroad Context 376
11.9 Conclusion: SLA and Other Disciplines 377
难点注释与评析 379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383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384
Input, Interaction, and Output 393
章节导读 393
12.1 Introduction 396
12.2 Input 396
12.3 Comprehension 400
12.4 Interaction 405
12.5 Output 412
12.5.1 Feedback 416
12.5.1.1 Negotiation 418
12.5.1.2 Recasts 421
12.5.2 Hypothesis Testing 427
12.5.3 Automaticity 431
12.5.4 Meaning-Based to Grammar-Based Processing 431
12.6 The Role of Input and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432
12.6.1 The Functions of Input and Interaction 432
12.6.2 Effectiveness of Feedback 440
12.6.2.1 Attention 440
12.6.2.2 Contrast Theory 441
12.6.2.3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443
12.6.3 Who Benefits From Interaction? 445
12.7 Limitations of Input 447
12.8 Conclusion 447
难点注释与评析 449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450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451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457
章节导读 457
13.1 Introduction 460
13.2 Classroom Language 461
13.3 TeachabilityLearnability 465
13.4 Focus on Form 468
13.4.1 Timing 472
13.4.2 Forms to Focus On 474
13.4.3 Task Design 475
13.4.4 Input Manipulation and Input Enhancement 476
13.5 Complexity, Accuracy, Fluency, and Planning 478
13.6 Processing Instruction 481
13.7 Uniqueness of Instruction 484
13.8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 486
13.9 SLA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488
13.10 Conclusion 489
难点注释与评析 489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492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493
Nonlanguage Influences 495
章节导读 495
14.1 Introduction 498
14.2 Research Traditions 499
14.2.1 Linguistics 499
14.2.2 Psychology 500
14.2.3 Psycholinguistics 500
14.3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501
14.4 Age Differences 501
14.5 Aptitude 511
14.6 Motivation 519
14.6.1 Motivation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Success 522
14.6.2 Changes Over Time 522
14.6.3 Influence of Success on Motivation and
Demotivation 523
14.7 Affect 526
14.7.1 Language Shock and Culture Shock 527
14.7.2 Anxiety 529
14.7.3 Social Distance 531
14.8 Extroversion and Introversion 532
14.9 Learning Strategies 533
14.10 Conclusion 540
难点注释与评析 541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544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545
Related Disciplines 547
章节导读 547
15.1 Introduction 550
15.2 Bilingual Acquisition 551
15.3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Multilingualism 557
15.4 Heritage Language Acquisition 562
15.5 SLA by Hearing Impaired 564
15.6 Conclusion 566
难点注释与评析 567
Suggestions for Additional Reading 569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570
An Integrated View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572
章节导读 572
16.1 An Integration of Sub-Areas 574
16.1.1 Apperceived Input 577
16.1.2 Comprehended Input 579
16.1.3 Intake 581
16.1.4 Integration 582
16.1.5 Output 584
16.2 Conclusion 585
难点注释与评析 587
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 588
Glossary 598
References 611
內容試閱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概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独立的学科大约是在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期,主要探索人们如何学习第二语言,但现在它早已超越传统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畴,日益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迄今为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如Stephen D. Krashen(1981)的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第二语言习得与二语学习》),Susan M. Gass(1994)的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第二语言习得概论》),Rod Ellis(1997)的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研究》),Kees de Bot、Wander Lowie and Marjolijn Vespoor(2005)的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第二语言习得高级教程》),等等;而在具体领域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著作和期刊论文更是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专门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者和他们的丰硕成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才呈现出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一门自主的学科,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否具备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Gass(2008)认为,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学科,有完备的研究体系。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什么?各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理解。Ellis(1999)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不仅要研究学习者习得的内容和方式,而且要关注个体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体现出的差异,以及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效果。Gass(2013)则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该探索学习者在与第二语言接触有限的条件下,是怎样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还有哪些没有学会;为什么大多数二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不能与其母语水平相媲美,但有的学习者又比其他的学习者学得好。她进一步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出更深层次的任务:第二语言习得中第二语言的规则与本族语的规则是否相似?是否存在普遍的语言范式?等等(p.3)。从两位专家的解读不难看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所关注的是学习者从接触二语语料输入开始,到能够输出二语话语的整个过程。研究者不仅要能够观察、描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而且要能够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些现象做出分析并给予合理解释,为二语的学习和教学的实践提供规律性参考。
毋庸置疑,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具有跨学科性特点,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背景或实践需求出发,来探讨人们如何学习第二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便显得异彩纷呈,而且在当前学科融合日益成为趋势的背景下,研究热点也呈现出跨学科的特性。有学者对国内外近十年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尽管语言形式教学、词汇教学依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但社会环境、教师教育和语言政策等宏观的外部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开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关注(王立非、江进林,2012);同时,显性知识、元语言意识和元语言知识等内容习得的受关注度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此外,学者们也开始重视学习认知过程的动态性特点。数据统计表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分布在学习者内部因素学习者外部因素课堂教学学习内容和中介语等五个领域,体现为词汇习得、语言运用、社会环境、任务型教学、学习者互动、音位意识、教师教育、话题熟悉度、纠错反馈、语言发展等近20个热点问题。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内容的跨学科性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换言之,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者所采取的方法必然会有差异(王璐璐、戴炜栋,2014)。我们可以分别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等视角为例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法做简要分析。以语言学理论为视角的研究者常将第二语言习得等同于二语语法习得,因此语法判断测试(Grammatical Judgment Test, GJT)成为这类研究中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研究者常根据需要灵活设计研究,如对低水平二语学习者采用可接受性判断(acceptability judgments)、对错判断(true-value judgments)和句子配对(sentence matching)等任务复杂度较低的提示应答形式,对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则采用诱导模仿(elicited imitation)、结构式诱导(structured elicitation)、句子拼接(sentence combining)、图画描述(picture description)以及故事讲述(story telling)等任务复杂度相对较高的提示产出形式。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认知心理加工机制及影响这些机制的因素。心理语言学家所持研究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会有差异,比如,采集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加工表征数据常使用反应时(reaction time)作为加工指标;要探索加工机制,则要设计启动实验(priming)诱导被试对目标项做出反应以产生启动;而探讨二语加工技能和策略等问题时通常采用词汇联想(word association)的任务设计以分析学习者的语义网络和心理词典结构;探究个体差异对加工的影响时研究者多采用自控速度阅读、眼动(eye movement)等在线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词汇判断(lexical decision)、动窗(moving window)等。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认为更加关注个体的变异性,更推崇质化研究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学习 教学日志(journal)和个人叙事、会话和对话、个案研究等。当然,研究者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会借助其他手段达到收集数据的目的,比如要获取被试的叙事数据,研究者可采用即时或延后的内省、刺激回忆、有声思维、自我评估等方法,也可以借助访谈、无声电影(silent films)等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使用语料库作为研究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青睐。
二、《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容评介
我们现在导读的《第二语言习得》(第四版)主要作者Susan M. Gass 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语言学与日耳曼、斯拉夫、亚非语系的著名教授,研究领域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输入与互动、语言的共性与语言的迁移。她编著的很多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著作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如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的前三版、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等。另外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的Jennifer Behney教授和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Luke Plonsky 副教授,前者是语言教育和社会语用学方面的专家,后者则对课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感兴趣,并擅长定量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四版)于2013 年由Routledge 出版公司出版,是一部从不同视角描述、解释二语学习过程,介绍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研究成果的百科全书式专著。该版在第三版(2008 年出版,Susan M. Gass 与Larry Selinker 合著)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对有些章节的位置及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更重要的是,该版将2008 年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概括了进来,实现了内容的实时更新。因此,就其全面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而言,本书无疑是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最权威的著作之一。
从内容来看,全书共16 个章节,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为读者呈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相关术语的定义,并强调本学科研究的焦点是洞察和理解二语学习者及其二语学习的过程。
第二部分包括第2、3 两章,讨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方法在应用性特色鲜明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在这两章除了对研究类型进行分类之外,着重讨论了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各种利器,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专辟一节(3.2)讨论语料库方法,足见其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作者从文献中颉取了大量研究案例来进行阐释。
第三部分探讨本族语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涉及第4、5、6 三章。当然,本族语在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无处不在,也是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的最佳起点。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表明,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变迁,学者对本族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在看法上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4 章)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同儿童母语习得一样,是自动培养语言习惯的过程,因此本族语的语言习惯被认为能够起到干扰、促进或者预测第二语言习得得与失的重要作用。作者虽然对基于这一理论产生的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做了很多批判,但它们无疑曾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
最青睐的方法。本书将Krashen 的监控模型理论当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过渡期成果(第5 章)。在这一时期,语言被认为是一套结构化的规则,而非习惯。语言学习不是模仿,而是学习者在理解语言内在原则、接触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语言规则的过程。基于对本族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和词素习得顺序的研究成果,Krashen 提出监控模型理论。这一理论由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组成。虽然该理论毁誉参半,但它却是20 世纪70 年代最有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一。后来的研究者转而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使用本族语的方式和时机,并从更深层次对其进行解释(第6 章,由原第三版第五章内容拓展而成)。有些研究结论虽与行为主义理论主张不同,但已为学界接受,如本族语与二语的差异可以用来预测学习者使用某些特定的二语结构时出现的回避现象,本族语与二语的相似之处可能会给第二语言习得者带来困难,等等。
第四部分重点讨论不同视角和学科范畴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第7 章到第15 章,共9 章,涉及形式语言学(普遍语法)、类型学和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和其他相关学科。Chomsky 的普遍语法在语言学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作者在第7 章中就详细介绍了该理论内容要点,并选择迁移和语音为例,探索普遍语法在理解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中的重要作用。新版本添加了最简方案、修正后的根本性差异假说以及句法语义接口假说等较新的研究成果,不过作者也指出,普遍语法在解释复杂的第二语言习得现象时也存在短板。鉴于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讨论词汇的章节在本版中被提前到了第8 章(第三版中为第13 章),但内容基本没什么变化,主要涉及词汇知识的分类、词汇学习的不同方式、一语对词汇学习的影响以及词汇知识的感知等。但作者认为学界对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习得的研究不够。第9 章以语言类型学为视角,用一些案例呈现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类型的普遍性;本章还介绍了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成果,如体假说、语篇假说以及概念指向论等。可以认为,第7、8、9 三章侧重从语言本体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以心理学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第10 章和第12 章)讨论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过程是本领域的重要内容。第10 章侧重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中介语加工过程,除了我们熟悉的语言加工理论、知识类型以及知识类型接口之外,本版补充了句法启动理论(syntactic priming)和动态系统理论,并对涌现论模型进行了拓展。第12章介绍了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输入、理解、互动和输出等重要理论和假说。这两个章节从学习者内心世界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11 章和第13 章讨论外部环境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其中第11 章重点介绍了Vygotsky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如调节、内化、最近发展区和私人话语等,本版对该理论的介绍更加详细丰富,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社会文化理论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另外,本章还补充了手势语与第二语言习得、留学环境中的语言学习等内容。第13 章讨论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涉及课堂语言、可教性可学性、教学的作用等内容;本章同样也补充了对复杂性、准确性、流畅性和规划探讨的内容,文献综述显示,这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书将学习者个体差异如年龄、学能、动机、情感和学习风格等因素视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非语言范畴因素,在第14 章中作集中探讨。此部分内容除了在案例上做了少量更新外,与第三版相比变化不大。作为上述研究视角的补充,第15 章中作者还讨论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相关的其他一些学科,如双语、三语习得和多语习得、继承语现象、听觉障碍人士的第二语言习得等,这样就使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显得更加全面、周密。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第16 章),作者综合本书所述的前人研究,构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模型。该模型完整再现了二语学习者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即感知输入、理解输入、吸收、融合和输出五个环节,并详细讨论了处于环节之间各种因素的协调作用。
三、学习指导
(一)本版书特点
本书为入门课程,在内容编排上,它仍然继承了前三版的主要特征:其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使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案例来阐释主要理论,使抽象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读起来不再那么晦涩难懂;其二是内容翔实,信息量大。可以说本书囊括了迄今为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内几乎所有主要理论和研究热点问题,类似于一本简要的百科全书。在语言风格上,本书显然具备了科普读物的特征。语言浅显易懂,与读者有较多的互动,对专业术语的介绍,作者也都尽力做了通俗化处理。在结构安排上,本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从全书来看,作者在概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之后,便为读者提供第二语言习得利器,然后从我们熟悉的本族语习得谈起,引申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学习者内心世界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表现到外部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层次分明,非常符合绝大多数读者的逻辑思维习惯。章节结构安排也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介绍、案例阐释、总结要点,环环相扣,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除此之外,与第三版相比,本版还具有内容新和结构新的特点。
内容新。本版增加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的研究理论(假说)和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新应用的理论,如动态系统理论、任务型教学设计等;新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眼动、反应时等;新的研究领域,如手势语、听力障碍人士的第二语言习得等。
结构新。新版在第三版结构的基础上做了很多较大幅度的改进,增设了很多温馨的互动栏目,努力使其与读者形成友好的交流。具体来说,本版增加了很多新的特色栏目(Box),增强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如Time to Think(思考时间)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多做多想)Points to Remember(要点回顾)和Link(链接延伸)等,充分调动读者思考的积极性,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编排上也做了创新。将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用黑体字标出,突出其重要性,以引起读者注意;使用大量的表格,使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而且每小节要点回顾部分使用方框和深背景色以突出重点。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希望本书可以成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垫脚石,并可以为那些有志于成为语言教师的研究生提供参考(p.x)。我们读完本书后掩卷长思,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发展动向如一幅恢宏长卷已经完整地呈现于脑海之中,显然,作者著作本书的意图已经达到了。
(二)学习建议
为使读者能够从这部经典力作中汲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养分,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要有求知的心态。作为国外高校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赵杨,2011),虽然标题中有introductory一词,但本书涵盖范围之广,涉论层次之深,在同类论著中绝不多见。对于读者来说,这应该是福音:通过研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全面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过去,还可以熟知它的现状,甚至可以预测其较近的将来;不仅可以深谙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流派及其主张观点,而且可以知晓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专著可以极大地满足读者的求知心态。
要有探索的精神。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入门读物,本书在内容广度上求全的同时,必然因篇幅所限难以在内容深度上做到责备,很多理论或假说也只能做到浅尝辄止。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就应该有探索的精神,通过书中的文献、章节末尾提供的链接、本书附录为读者提供的难点注释与评析部分中的中文或英文拓展阅读,或者直接依据自己设定的条件上网搜索查询,穷尽理论要点的来龙去脉。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每章节中大量的思考题,或独立思考,或与同行探讨,寻求内容上更深的理解。
要有思辨的眼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因视角不同、理论依据不同或研究方法不同,导致其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案例比比皆是。这就需要读者在研读时持有思辨和批判的眼光,不唯权威是从,不人云亦云,敢于质疑,甚至动手复制研究以验证论证中的观点。本书中新增的互动栏目如More to Do and More to Think About...和Time to Think也是旨在鼓励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去做思辨和批判。倘若能够做到这些,读者阅读本书的收获必然会大大超出作者的期望。
此外,我们对各章节做了详细导读,并在本书末尾对各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做
了标注,供读者参考,希望对读者的理解有所帮助。
徐锦芬
2019 年9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