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一懂三会为课程教学目标,采用颗粒化的知识点组成系统的学习任务的形式
进行知识内容改革与组织,以懂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会组建简单中小型局域网、
会使用网络、会简单管理网络为重点掌握技能。基础知识内容以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
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新技术为重点,按照必需、适度、够用的原
则进行系统介绍。组网实用技术以基础知识铺路,主要包括传输介质、局域网技术、局域网
组建、无线局域网技术和 IP 地址架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突出培养组建中
小型局域网的能力的培养。用网和管网基本内容包括网络互联、Internet 接入、传输层协议、
Internet 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以强调网络应用和实践操作为重点,注重网络应用能力和简单
管理维护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并积累网络使用及管理经验。
|
內容簡介: |
为满足读者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学习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技能操作和实用性。全书分为四篇,分别为基础篇、组网篇、用网篇和技能篇,以懂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会组建简单中小型局域网、会使用网络,会简单管理网络,即"一懂三会。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基础、局域网技术、Internet基础、广域网基础知识、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下一代网络技术。
|
關於作者: |
郑阳平,云计算技术联盟 副理事长,全国信息安全联盟 理事,全国大数据产业联盟 副理事长,工单制教学联盟 副理事长,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裁判员。
|
目錄:
|
目 录
单元1 认识计算机网络 1
导学 1
学习目标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1.1.1 计算机网络定义 2
1.1.2 计算机网络功能 3
1.1.3 计算机网络发展 3
1.1.4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5
1.2 计算机网络组成 6
1.2.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 6
1.2.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7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8
1.3.1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8
1.3.2 根据拓扑结构分类 9
1.3.3 根据网络组成部件的
功能分类 12
1.3.4 按网络工作模式分类 13
1.3.5 根据传输技术分类 14
1.4 宏观认识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15
1.5 几个网络概念 17
1.5.1 互连和互联 17
1.5.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
指标 17
思考与练习 19
单元2 认识网络数据通信 21
导学 21
学习目标 21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 22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2.1.2 数据通信和数据通信
系统 23
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2.2.1 传输速率 25
2.2.2 误码率和误比特率 26
2.2.3 带宽和信道容量 27
2.3 数据通信传输类型 27
2.3.1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28
2.3.2 数据通信方式 28
2.3.3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29
2.3.4 同步传输方式与异步
传输方式 30
2.4 数据交换技术 32
2.4.1 电路交换 32
2.4.2 报文交换 33
2.4.3 分组交换 33
2.5 差错控制 37
思考与练习 38
单元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1
导学 41
学习目标 41
3.1.1 网络协议 42
3.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3
3.2 OSI模型 44
3.2.1 OSI模型 45
3.2.2 OSI模型中的数据通信
过程 48
3.3 TCPIP模型 49
3.3.1 TCPIP模型 50
3.3.2 TCPIP协议栈 51
3.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
比较 53
思考与练习 55
单元4 网络传输介质与综合布线
基础 57
导学 57
学习目标 57
4.1 有线传输介质 58
4.1.1 双绞线 58
4.1.2 同轴电缆 61
4.1.3 光纤 63
4.2 无线传输介质 66
4.2.1 无线电 67
4.2.2 微波 67
4.2.3 红外线 69
4.3 综合布线基础 70
4.3.1 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 70
4.3.2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72
4.3.3 综合布线标准 73
4.3.4 综合布线产品及选型 74
4.4 工程实例 76
思考与练习 77
单元5 局域网基础 79
导学 79
学习目标 79
5.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80
5.1.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
特点 80
5.1.2 局域网组成与分类 81
5.1.3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82
5.2 以太网的概念与IEEE 802标准 84
5.2.1 IEEE 802标准 84
5.2.2 以太网帧 87
5.2.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9
5.3 以太网家族 91
5.3.1 以太网 92
5.3.2 快速以太网 94
5.3.3 千兆以太网 95
5.3.4 万兆以太网 95
5.4 工程实例认识组网硬件
设备 96
5.4.1 服务器 97
5.4.2 工作站 97
5.4.3 网卡 98
5.4.4 中继器 99
5.4.5 集线器 99
5.4.6 网桥 100
5.4.7 交换机 100
5.4.8 路由器 103
思考与练习 104
单元6 组建局域网 107
导学 107
学习目标 107
6.1 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 108
6.1.1 共享式以太网 108
6.1.2 交换式以太网 109
6.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13
6.2.1 交换机管理方式 113
6.2.2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115
6.3 虚拟局域网技术 119
6.3.1 虚拟局域网概念 120
6.3.2 VLAN划分方法 121
6.3.3 VLAN的基本配置 122
6.4 无线局域网 123
6.4.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24
6.4.2 无线局域网标准 124
6.4.3 无线局域网设备 126
6.4.4 无线局域网的
两种模式 128
6.5 工程实例组建局域网 129
思考与练习 131
单元7 Internet基础 134
导学 134
学习目标 134
7.1 Internet概述 135
7.2 IP地址 136
7.2.1 分类IP地址 136
7.2.2 特殊IP地址 140
7.2.3 私有IP地址与公有IP
地址 141
7.3 子网划分 142
7.3.1 子网划分方法 142
7.3.2 子网掩码 143
7.3.3 子网的规划设计 145
7.4 VLSM和CIDR 150
7.4.1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150
7.4.2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 152
7.5 IP数据报 153
7.5.1 IP数据报格式 153
7.5.2 IP数据报各字段的含义 154
7.6 IPv6协议 157
7.6.1 IPv6概述 157
7.6.2 IPv6地址 158
7.6.3 IPv6数据报格式 160
7.7 工程实例IP地址管理与
常用网络命令 162
7.7.1 IP地址的配置 162
7.7.2 ICMP 163
7.7.3 ARP 166
思考与练习 167
单元8 网络互联与接入Internet 170
导学 170
学习目标 170
8.1 网络互联概述 171
8.2 路由器 172
8.2.1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173
8.2.2 路由器的数据转发
过程 174
8.2.3 路由协议简介 176
8.3 路由器基本配置 177
8.3.1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177
8.3.2 静态路由配置 180
8.4 广域网概述 182
8.4.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82
8.4.2 Internet接入方式 183
8.5 工程实例Internet接入 189
思考与练习 191
单元9 Internet传输协议 194
导学 194
学习目标 194
9.1 传输层概述 195
9.1.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195
9.1.2 端口寻址 197
9.2 传输控制协议 198
9.2.1 TCP报文段格式 198
9.2.2 TCP连接管理 200
9.2.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202
9.3 用户数据报协议 204
9.3.1 UDP概述 204
9.3.2 UDP数据报格式 205
9.4 工程实例Netstat应用 206
思考与练习 208
单元10 Internet应用 210
导学 210
学习目标 210
10.1 应用层概述 211
10.1.1 应用层的功能和协议 211
10.1.2 网络应用服务模型 212
10.2 域名系统 213
10.2.1 Internet域名结构 213
10.2.2 域名解析系统 215
10.2.3 nslookup命令 217
10.3 WWW服务 217
10.3.1 万维网 218
10.3.2 超文本传输协议 219
10.3.3 统一资源定位符 220
10.3.4 超文本标记语言 221
10.3.5 搜索引擎 222
10.4 文件传输协议 223
10.4.1 FTP的工作原理 223
10.4.2 TFTP 225
10.5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225
10.5.1 DHCP概述 226
10.5.2 DHCP工作原理 227
10.5.3 DHCP中继代理 228
10.6 电子邮件 229
10.6.1 电子邮件系统组成 229
10.6.2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
邮件 232
10.7 工程实例服务器的配置与
管理 232
思考与练习 234
单元11 认识网络安全 237
导学 237
学习目标 237
11.1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238
11.2 网络安全概述 240
11.2.1 网络安全概念 240
11.2.2 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 241
11.3 加密与认证 244
11.3.1 加密技术基本概念 244
11.3.2 对称加密算法 245
11.3.3 非对称加密算法 245
11.3.4 认证技术 246
11.4 防火墙技术 247
11.4.1 防火墙概述 247
11.4.2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 249
11.5 入侵检测技术 250
11.6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 252
11.6.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52
11.6.2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253
11.7 云安全简介 254
思考与练习 255
单元12 认识网络新技术 258
导学 258
学习目标 258
12.1 SDN技术简介 259
12.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260
12.3 5G技术简介 262
12.4 Wi-Fi 6简介 264
12.5 云计算技术简介 266
12.6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简介 268
12.6.1 大数据技术 268
12.6.2 人工智能技术 270
12.7 物联网技术简介 270
思考与练习 271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273
参考文献 278
|
內容試閱: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类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计算机类)》为依据,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和新理念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突出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理念本书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生源结构变化情况和教学实战经验组织编写而成。《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学习指南)》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南)》组成基础理论 实用技术 实践技能 习题解析一体化新形态教材,符合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需要。
本书以一懂三会为课程教学目标,采用颗粒化的知识点组成系统的学习任务的形式进行知识内容组织与教学方式改革,以懂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会组建简单中小型局域网、会使用网络、会简单管理网络为重点掌握技能。基础知识内容以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新技术为重点,按照必需、适度、够用的原则进行系统介绍。组网实用技术以基础知识基石,主要内容包括传输介质、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组建、无线局域网技术和IP地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突出组建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的培养。用网和管网基本内容包括网络互联、Internet接入、传输层协议、Internet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以强调网络应用和实践操作为重点,注重网络应用能力和简单网络管理维护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并积累网络经验。
本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本书以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理念为编写思路,以应用实例巩固理论知识,淡化技术原理,强调实际应用为原则,以基础性和实践性为重点,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全面体现和落实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本书内容突出实用技术,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创新教材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用技术、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和行业标准的融合介绍,与企业、行业密切结合,保证教材内容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能的学习,懂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备组网、用网、管网的基本技能,运用网络知识和工具软件,来诊断、分析和排除网络常见故障,积累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经验。
(3)单元内容组织按照导学学习任务知识介绍工程实例体系设计,将知识内容以导学形式宏观地展现在初学者的面前,以导学中的问题为主线,预留悬念;学习任务是读者的学习知识点、任务和目标。知识介绍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以实例形式介绍技术知识,每个小节采用知识点重组和汇聚思维方式,将知识点、提示、注意和课堂同步融为一体,符合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强化技能知识的应用,在实践应用中总结与提升整个体系设计符合读者学习的认知规律。
(4)本书采用颗粒化的知识点为组织无素系统的组成学习任务。符合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需要。知识点简洁明了,概念准确清晰,颗粒化的知识点架构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知识点引导、知识介绍、重点提示、学习注意和课堂同步为形式组成科学的学习体系,体现知识碎片化泛在学习,是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本书建议学时为60~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5~50学时,实践学时为25~30学时。授课时,注重与《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南)》配套使用,理论结合实践,将学中做与做中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突出课堂同步、实例和技能操作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应用。
本书由郑阳平编著和统稿,宋文津主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书籍内容借鉴了大量优秀教材、实用技术资料和华为网站上关于网络互联设备的图片、3D展示和技术手册的部分内容,吸取了许多专家和同人的宝贵经验,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