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在中医学中,脾与胃代表着一个完善的功能系统,二者通过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以化生气血津液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养好脾胃是少生病、不生病以及病后顺利康复的前提。因此,脾胃病的防治与保健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五脏中医保健治未病系列之一,以防病为重,从专业的角度,以科普的方式介绍了常见脾胃疾病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的相关内容,适合大众阅读。读者可通过本书树立正确的脾胃病防治观,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与防护,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书中所介绍的脾胃病相关知识与保健防治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日常生活中运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三章,*章脾胃疾病与中医防治,分别论述脾胃疾病及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主要概念,中医的脾胃与现代医学的脾、胃区别,脾胃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及四季调养脾胃方法等。第二章介绍在脾胃疾病还未形成时期,或形成的早期和中期,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的如口中异味、胃胀、胃痛、恶心反胃、腹痛、腹泻、便秘等看似很普通的不适症状。其实,这些症状无疑是身体对脾胃疾病发出的警笛声,但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错过了*的调治时机。因此,本书将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独设一章,分为十节,分别论述了口腔异味、胃痛、胃胀、呕吐、恶心反胃、打嗝、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脾胃症状的中西医发病原因及机制、调理原则、调理方法。在调理方法中,从生活起居、食疗、运动、按摩、针灸、推拿、音乐、药枕、中医辨证方药等多方面进行调摄,使大众尽早发现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及时调理,预防脾胃疾病的发生或在疾病的早期康复。第三章论述了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等常见的十二种脾胃疾病在未病期的预警信号、预防原则、预防方法;在既病期的基本症状、诊断依据、常规检查、治疗原则、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内容广泛涉及饮食、方药、针灸、按摩、气功、运动、穴位敷贴精神调摄等多方面,取法自然而副作用少,价廉、有效,集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于一体,内容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
關於作者: |
黄政德,男,医学博士,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李鑫辉,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结合内科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