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重庆的山水、文化培育出诸多诗人和诗歌。该著作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文体学上认定的古诗,不含新诗。古诗则从宽,不限于传统意义的古体诗和近体诗,还包括词曲,乃至歌谣。
对于巴渝诗歌的判别,作者有两条标准:一为籍在巴渝,亦即诗人的籍贯在当今重庆所辖区县内,不属流寓或者过境。只要确属历史上的巴渝本籍人,那么其诗作无论成于什么地方,无论涉及什么题材,全都属巴渝诗。二为迹在巴渝,指到过历史上的巴渝地区的非巴渝籍诗人。迹含履迹、心迹两种。履迹指在巴渝期间所作诗,无论什么题材都可以归入巴渝诗之列。心迹指其人虽然未曾到过历史上的巴渝地区,但心志到过,亦即以巴渝话题作为映现对象写过诗,那样的诗也可以算巴渝诗。总之都是以人辨诗,要么在巴渝写,要么为巴渝写。
在具体的写作模式上,作者主要是凭借多年积累的文献资料,从中撷取出若干诗人、若干诗作,以人系诗,就诗说诗。凡所点评,多为诠释和鉴赏,也有考据和比较。随兴之所至,间或还旁枝斜逸,涉及个别人情轶事,内容和形式都不拘一格。整本书从横向看,是一部巴渝诗选评;从纵向看,浑若一部巴渝诗史略,将有助于时人和后人更全面地了解巴渝诗的风貌。
|
內容簡介: |
《巴渝诗话》是重庆著名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蓝锡麟的一部研究重庆旧体诗词的精品力作。全书三十七万字,包含《南音之始的〈候人歌〉》《彰显土风的四言诗》《山鬼就是巫山神女》《美刺之间突显民心》《由三贞说清节》等研究文章一百零四篇。所研究年代上从上古歌谣《候人歌》、巴国时期的诗歌、《九歌山鬼》一直到民国时期邓均吾的五首诗歌。所涉及的重庆各个时期的诗歌约七百首,涉及二百多位诗人。作者以散文笔法,对这些诗歌信笔言说,或单纯诠释鉴赏,或兼及旁文进行考据比较,并随机穿插人文轶事,以灵动活泼的笔调来抒写学术问题,角度新颖、论点独特、学理性强,是一部具备学术普及性质的优质图书。
|
關於作者: |
蓝锡麟,笔名老谭,四川南充人,文化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立身重庆,从教从文。退休前曾任重庆教育学院副院长,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现为重庆市文史馆馆员。三十年来已在国内出版个人著述16本,与人合著9部,主编图书9种,另有中文文本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