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在当前大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背景下,多领域、多产业、多技术的跨界融合是21世纪传承和发展中药学的必然趋势。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可持续的现代中药学体系是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中药大品种发展的基础。
|
內容簡介: |
广义中药学是在传统中药学基础上,从观念和理论上把中药理论、临床应用、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健康服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相关的要点整合为一,在整合的前提下对中药的全技术链、全产品链、全产业链进行综合性创新,以指导中药大品种培育和推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本书旨在系统梳理、总结、分析中药材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构建全新的广义中药学学术体系、中药材大品种培育体系与大健康产业应用体系,将在中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和中药大健康产业进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论推动作用。
|
關於作者: |
赵军宁,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博导。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委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四川省药理学会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药学会副会长。主编有《中药毒性理论与安全性评价》《四川道地中药材志》等。专长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
|
目錄:
|
第一章 广义中药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广义中药学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第三节 广义中药学与中药大品种、大健康产业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与应用
第一节 中药性能
第二节 中药作用特点与作用原理
第三节 中药的分类与应用
第三章 中药资源普查与生产区划
第一节 中药资源普查
第二节 中药生产区划与道地药材
第三节 中药资源动态监测
第四节 中药资源评估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中药质量溯源系统
第四章 中药材种子种苗与种质资源
第一节 中药材种子种苗监管与应用
第二节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与生产基地
第三节 中药种质资源库
第五章 中药材
第一节 中药材监管与应用
第二节 中药材GAP与基地建设
第三节 中药材品质评价
第四节 中药材商品规格与产品认证
第六章 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与中药提取物
第一节 中药饮片
第二节 中药配方颗粒
第三节 中药提取物
第七章 医疗机构制剂
第一节 中医医疗机构制剂监管与应用
第二节 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三节 中医医疗机构制剂特点与应用
第八章 中成药
第一节 中药新药、天然药物注册管理
第二节 中成药生产制造
第三节 中成药质量控制
第四节 市场热销品种分析
第九章 中药食品及保健酒、食品添加剂
第一节 中药食品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
第三节 中药保健酒
第十章 中药天然保健食品及膳食补充剂
第一节 中药保健食品
第二节 美国天然膳食补充剂
第三节 欧盟、日本天然膳食补充剂
第十一章 中药化妆品
第一节 中药化妆品监管
第二节 中药化妆品的特点与应用
第三节 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四节 市场热销品种分析
第十二章 中药日化产品
第一节 中药日化产品监管
第二节 中药日化产品的特点与应用
第三节 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四节 市场热销品种分析
第十三章 饲料、兽药、农药及驱虫剂
第一节 中药饲料
第二节 中药兽药
第三节 中药农药及驱虫剂
第十四章 有毒中药开发与转化应用
第一节 有毒中药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有毒中药开发利用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有毒中药开发利用典型案例
第十五章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关键要素与典型案例
第一节 中药材大品种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关键要素
第三节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思路与方法整合式全产业链技术集成
第四节 中药材大品种典型案例
第十六章 中成药大品种培育关键要素
第一节 中成药大品种的概念与科技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 中成药大品种培育理论模型与基本路径
第三节 中成药大品种典型案例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的元胡止痛方示范性研究
第十七章 中药大健康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中药大健康产业特征与产业链分析
第二节 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第三节 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区典型案例
第十八章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与产业化
第一节 发展背景
第二节 发展策略与模式
第三节 产业化案例
附录
附录一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附录二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
附录三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附录四 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摘录于GB 2760-2014)
附录五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药材及其非药用部位)
|
內容試閱:
|
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今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目前常用的中药材绝大多数出产于中国,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中药学是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炮制、加工,中药药性、中药配伍及药物七情,用药剂量与用法、煎服法等内容。东汉末期(公元2世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诞生,不仅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后的历朝历代,中药学都有它的各自成就和特色,而且代代相承,日渐昌盛。
中药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组织开展了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近20年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对中药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量、质和利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药资源家底进行摸底调查十分必要。为制定资源保护措施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2011年国家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2018年国家正式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这不仅是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次全国性中药资源家底勘查,同时还着手构建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以及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应用等技术支撑体系,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把中医药这一独特的卫生资源发展好、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利用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挖掘好、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好、重要的生态资源维护好,关系全民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018年,我们在系统总结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大品种培育、产业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从观念和理论上把中药理论、临床应用、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健康服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相关的要点整合为一,在整合的前提下对中药的全技术链、全产品链、全产业链进行综合性创新,构建全新的广义中药学学术体系、中药材大品种培育体系与大健康产业应用体系,以指导中药大品种培育和推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药大品种包括中药材大品种和中成药大品种,前者是指应用广泛、综合带动性强、市场价值大、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中药材;后者是指具有显著或确切的临床疗效、满足临床需求、科技含量高、中医药特色显著、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中成药品种。大健康产业是指传统医疗市场以外的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产品以及医疗服务,主要涵盖医疗产业、跨医疗产业、传统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产业、新型健康产业等基本产业群体,主要涉及养生养老市场、健康管理市场、日妆药妆市场、中药保健茶市场、中药保健酒市场、传统滋补品市场等。中药大健康产业是大健康与中药产业的有机契合,是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新兴产业,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的中药大健康产业悄然形成,主要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中药保健品、中药化妆品、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加工设备等产品,涉及中药种植、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在内的跨行业、跨区域以及跨国界的中药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义中药学的提出和构建可谓应运而生,可为中药大品种培育和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学术理论的支持。
据《20132017年中国中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中药不仅可以降低人均就医费用,以更低费用提供更惠民的服务。近年来中医药科学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中医药标准规范的科学体系。数据显示,目前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国家新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中医药正在不断走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医药交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兴医药市场,市场份额已经接近排名第一的美国。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世界再次肯定中医药价值,全世界对中医药的肯定和认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断创新。新型大中药产业具有重大的综合效益,能优化工业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也能推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的突破口。当前,中药及相关产品由单纯满足疾病治疗需要向满足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多种需要方向发展,中药学的定义有了更加宽广深厚的内涵。根据广义中药学的定义,在当前大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背景下,多领域、多产业、多技术的跨界融合是21世纪传承和发展中药学的必然趋势。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天(自然界、大宇宙、宏观整体)人(小宇宙、微观个体)药(源自自然界,调补人体阴阳)是互相感应、互为作用的。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可持续的现代中药学体系是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中药大品种发展的基础,可以避免知识日益专业化、精细化而使得中药学的前景趋向狭窄。本书的构思和编撰历时近5年,共计18章61节,涉及基本概念、中药种子种苗、中药材、提取物、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医院制剂、中成药、中药相关产品以及中药大品种、大健康产业典型案例等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益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华邑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美国圣湖天然产品有限公司、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学者的充分信任和鼎力相助,还得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院士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万德光教授、四川大学药学院侯世祥教授的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由于我个人学术水平和知识局限,本书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甚至错漏之处,在此恳请广大专家、学者、读者不吝指正!
赵军宁
2019年8月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