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书面向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教务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众创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者、教师、课程专家、创新创业导师等,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关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或个人征稿,覆盖面大,既有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引进中国来,更有将中国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总结后传播出去的重大价值。
|
內容簡介: |
论文多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入点,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专业化研讨,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或新成果。本书面向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教务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众创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者、教师、课程专家、创新创业导师等,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关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或个人征稿,覆盖面大,既有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引进中国来,更有将中国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总结后传播出去的重大价值。
|
關於作者: |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于2015年6月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37所高校和阿里巴巴、腾讯等创新型企业及部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2016年5月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成立,挂靠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联盟各高校推荐双创教育专家组成中心学术委员会,联盟内相关企事业单位推荐双创教育业界权威组成中心顾问委员会。
|
目錄:
|
上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借鉴
大学生双创人才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16
独立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22
精准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探析29
一流大学设计竞赛创新示范中心育人模式研究.35
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45
引导大学生自主管理实践创新活动的探索.55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思考.62
以创意、创新、创造的理念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70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启发.77
高校跨学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86
基于CIGE理念的广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92
后发型高职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进路与启示.101
中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科学创意实验班课程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110数字媒体采集课程改革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119
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特点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27
电工新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法研究136
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146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155
全方位深层次专创融合教育的探讨162
工程实践能力与专创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6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78
基于AACSB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思考与实践.187
医教协同视角下高职医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的构建与
探索194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大数据平台建设202
医学类高职贫困生自主创业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12
下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
协同共创五步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24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评价方法研究231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40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建立与软着陆.245
探索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255
辅导员视域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263
高校低年级本科生创业教育现状初探270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研究286
基于创业失败研究的大学生创业课程设计.29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索与构建303
高铁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09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专创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315
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321
应用型大学创客空间建设路径328
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336
|
內容試閱:
|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侧和最终体验者、消费者。作为传授知识、输出人才的供给方,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如何将科技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高校理应有所担当和作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讲授的模式等方面,高校都要充分考虑需求侧的需要,也就是社会的需要。
(一)树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全局意识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在国家宏观层面,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都属于供给侧,担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重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关键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的整体提升、产业的调整优化升级、区域新增长点培育等,这些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高校的党政、教师等全体人员的重视和思想观念要主动调整与适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此倒逼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乃至高校的综合改革;要积极探索包括科教协同、校院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在内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通过科教协同,引入学科资源,构建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学科资源,推进跨学科交叉培养,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倡导寓教于研和研中有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校院协同,引入科研院所资源,
构建科学前沿研究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整合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优质创新团队与科研资源,构建优质资源平台,形成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通过校企协同,引入产业资源,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
(二)促进供需对接,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中多尊重社会规律。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开展教育?必须深思熟虑,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绝不能凭经验做事,一哄而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根据比较优势、需求强度、发展时序有下一盘大棋的战略,高校有关部门应借鉴好的经验,充分调研,做到有的放矢,形成特色,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顶层设计上,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贯穿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要明确校院两级分级管理,校、院应同时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并推出系列制度文件,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三)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
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质量不高、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为如何创造有效供给匹配没有被很好满足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例如,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供给的资源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活动体系、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等。对于需求侧来说,这些供给是否满足了需要?大学生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还有哪些潜在需求?是否存在学生需求在发生变化,但是没有得到好的满足或者学生的需求在升级,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问题。
因此,高校要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加强内涵建设,例如,根据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提供大学生急需的创新创业服务等。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形式转化为真正的内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式和途径,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健全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植根课堂。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相融合,建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建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向面上
辐射。要健全实训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以科研促学,开放国家级科研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以竞赛促训,分层分类开展院校省市全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以孵化促行,建设大学生创业社区、孵化科技园、创业科技园,构建孵化人才(创新实践)孵化项目(项目实践)孵化企业(创业实践)三级模式。
(四)增强个性化创新创业服务意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精细地细分市场,针对社会发展和行业、大学生团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不仅要在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类培训、终身教育等方面细分,而且要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细分。要通过改革,改变过去被动适应的局面,主动化解风险,淘汰落后体系和模式,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实行一刀切,应该按照创新能力、创业动机,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年级提供服务。比如针对全体在校学生开展通识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针对各学科专业学生开展嵌入型创新创业整合教育、针对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针对选择创业的准毕业生开展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注重激发大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整合大三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加强大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通过分层分级的教育模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动态跟踪,根据推进情况,对在校生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进行分阶段、全程化扶持与协助,实现创新创业帮扶链条的无缝对接。
(五)提高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随着创新创业社会要素涌入高校,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可能会出现变化,这就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要有适应性和灵活性。要根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变化,及时做出相对的调整与优化,通过教学改革、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等方式,提升创新创业的指导与服务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味满足需求侧的改革,而是要通过自身的改革和提升,着眼长远、放眼全局,借此向企业、社会提供更高级别的产品,并通过培养乃至孵化需求侧对更高级别产品的需求,最终使两者实现对接。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其作为供给侧所提供的更高级的产品,是真正能够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http:baike.baidu.com.
[2]王胜江. 创业服务助力供给侧改革落地,形式转向内容才是根
本 [EBOL]. [2015-12-02].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202
c_12849023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