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內容簡介:
面对未来,艺术教育如何承先启后?如何把握全球艺术教育的新趋势?艺术教育者如何并肩开创教育新契机?在筹备与编撰本书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成为整个编辑团队关注的核心宗旨。艺术反映人类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彼此的生活经验。艺术教育的过程,是融合智慧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基于此,本书各篇文章通过论述当前艺术教育的现况之外,也通过跨科理论的联结进一步探索多元实践的潜能,进行引发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一本书的诞生是众人之志的信念和努力。经过几年的编撰与修改,本书终于要面世了。在此首先感谢执笔撰稿的各篇作者的大力支持,他们有来自高校与一线的专家与教师、有引领国内外艺术教育理论与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的学者专家,还有美国国家教育学会视觉可视化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我们深信他们的经验智慧与精辟的见解,将会带动艺术教育整体发展的积极效应,为目前强调艺术素养导向、图像转化、跨科综合的趋势带来深远的时代意义。
關於作者:
程明太,教育部和上海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组专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艺术教材主编,上海市教委美术名师导师,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美术特级教师。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执笔人之一;上海《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执笔人之一;上海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主编;上海中学艺术教材副主编。
陈怡倩博士(Yichien Cooper,Ph.D.,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博士与博物馆学研究。現任教于华盛顿州立大学三镇分校教育系,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主席,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学会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 Working)研究小组主席、美国艺术教育学会亚洲艺术文化议题会员组长、美国华盛顿州里奇兰市艺术委员、哥伦比亚艺术联盟委员、三镇华人协会顾问、丽比中学 STEAM 核心课程顾问,汤姆安德森《Art for life 艺术为生活》华语区代言人,探究并实践艺术统整与STEAM课程设计。
目錄 :
议题一 全球化的社会责任
3 以全球公民学习和社会公义为目标的批判式全球教育学
10 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思路
15 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命题和测试
23 核心素养、美国21 世纪技能与中美美术教育的比较性思考
32 脉络化的物质:关于物质文化的艺术教育
38 从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的角度看基础美术教育
45 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工作坊缘起及其构建模式
议题二 可视化的教学趋势
55 可视化的认识与制作:隐性知识的探险
65 运用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导图与标注和绘图TM实践的自述研究
74 房屋之内:将创造力衍射方法论作为社会化过程的可视化探究
81 网络化的艺术品:艺术、数据视觉化和复杂理论
89 研究、教学与实践:数据可视化和艺术教育
102 体验研究:用艺术性的手法分析研究数据
109 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趋势展望
议题三 艺术领域的探新研究
121 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教育:迈向艺术教育的新框架
132 追求反应艺术的教学
139 用艺术本位研究的方式探讨社会小说的发展与可能
146 基于课程标准的美术教学评价研究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例
155 唤醒感知:自然里的儿童美术课
162 单元化学习:《剪纸动物》教学设计探究
170 突破传统:少儿水墨教学探索
180 体验式学习:明暗塑造立体空间的教学探究
187 探究性学习:中学创意版画教学研究
195 写意童谣:低龄儿童趣味造型教学探究
议题四 STEAM 科艺融合的发展
205 PBL 在STEAM 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218 艺术在STEAM 教育中的功用
230 把艺术教室视为学校的创新中心
242 基于STEAM 教育理念的艺术统整教学研究
议题五 上海美术教育的发展
251 从育人价值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上海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思路
264 让美术走进生活:上海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及其特色
278 区域教研:上海美术学科区域教研的有效性探索
287 资源重构:金山农民画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94 基于单元化教学的美术学科教材分析路径与方法研究
310 小学低段美术课堂中借形联想教学的实践初探
320 后记
內容試閱 :
2014年美国颁发《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一夕之间,将艺术教育以技术为本的艺术知识教学转为以批判思辨的养成为核心。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艺术教育势必得顺应科技时代的冲击,重新定义储备未来人才的必备能力,进而以打造艺术实践力为永续教育的愿景。这个大幅度的转变,暗示着21世纪的美术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在技术层面打转,而是把艺术视为一种激发长效学习的能力。是艺术认知来成就全人教育的养成的方式。这个观点与欧洲的人本教育不谋而合,旨在强调适性引导的自发学习,以互动协作来培养人际沟通力与领导力,鼓吹以统整综合学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然而,随着这些新兴教育理念的蓬勃发展,我们更谨慎思考并重新定义艺术的功能与价值。辛承列教授以融合性的批判性全球教育学积极扩展艺术教育的内容,将人文关怀视为世界主义与全球公民社会的文化的核心。尹少淳教授从梳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内涵,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给与透彻的阐述,认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过程和结果是美育育人的基石。面对近期国际间积极发展素养教育的趋势,段鹏教授紧接着重新诠释素养的意义,同时以立德树人 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中国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本位的积极关系,为美术教育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意即 图像识读 美术表现 审美判断 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提出落地性的建言。时代变迁的瞬息万变,不仅为艺术教育的领域带来变革,也带来盲从失落的隐忧。布兰迪教授的物质脉络化的研究体现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应包括探究物质与人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过物质文化的脉络性,我们得以探究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美术教育是文化的底蕴、它兼具文化美学的独特性和肯定身份识别的关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