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大视野原创科普馆专为各年龄阶段读者打造适合他们阅读的阶梯科普书系,从图画书到图文书,从故事书到科学史书等。
大科学家讲科学汇聚中国科学界各个科学领域资深院士、专家以及一线的科普作家、画家,为青少年读者创作高品质的原创科普作品。
大科学家讲科学目前共出版21册,为青少年打开一扇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大门,开阔他们的科学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
關於作者: |
王绶琯,天文学家、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6~1949年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深造;1950年被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1953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1985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后改任名誉理事长;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院士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主创方案。王绶琯,天文学家、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6~1949年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深造;1950年被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1953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1985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后改任名誉理事长;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院士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主创方案。
赵世英,历任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一室主任;中国天文学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和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参加人造地球卫星观测、全国太阳黑子联合观测、多种特殊天象和巡天观测。1957年起先后发表《太阳黑子观测》、《月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等专题论文十几篇, 并撰写天文科普文章70多万字,出版天文科普图书10余册, 编写10余部人造星空天象节目。1958年后数次全程参与我国国产大型天象仪从方案策划到仪器的研制、试验、安装等环节并主持天文项目的检测和验收工作。1987年起开始收藏和研究陨石,普查了全国陨石分布情况,初步搞清了我国陨石蕴藏量的状况,1990年在北京创办《首届中国陨石大联展》,受到国内外天文学界专业人士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