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肌骨关节功能解剖图解推拿、按摩、扳机点与运动治疗》一书的出版,可以满足从事推拿、按摩、扳机点与运动治疗领域医务人员的需要,为其提供人体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功能解剖学知识。本书在文字描述之外,还搭配的1000余幅精美图片,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的理解所涉及的解剖学知识。每一部分中均包含病理改变和实践要点,将解剖学基础知识与肌骨关节疾病临床知识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对知识的系统理解。
|
內容簡介: |
包括推拿、按摩、扳机点、筋膜松解和运动治疗在内,所有手法治疗都需要操作者熟练掌握人体肌骨关节的功能解剖学知识。本书用1000余幅精美的示意图和简练的提纲式文字,详细介绍了人体肌骨关节的功能解剖学知识,以及手法治疗技术和要点,涵盖颅底与颈椎、胸椎、腰椎、骨盆、上肢和手部、下肢和足部,既适于从事推拿、按摩、扳机点、筋膜松解和运动损伤治疗的手法治疗从业人员阅读使用,也适于从事解剖、生理、运动、医学等专业的人员阅读使用。
|
關於作者: |
刘楠,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骨质疏松和骨代谢疾病中心副主任。
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职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5年至2018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职攻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助理教授,ICORD脊髓损伤研究所合作研究员。
主要社会兼职为国际脊髓学会(ISCoS)会员,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会员及自主神经标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及秘书,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从事康复医学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脊髓损伤康复评定与治疗、脊柱及四肢骨关节疾病的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骨科及运动损伤术后康复评定与治疗。
|
目錄:
|
目录
1脊柱的基本原理 1
1.1脊柱的发育和结构 2
1.1.1理想的脊柱曲度 2
1.1.2松质骨(小梁骨)结构 3
1.2运动节段 4
1.2.1椎骨结构 4
1.2.2关节突关节(椎间小关节) 6
1.2.3运动节段的神经支配 10
1.2.4脊柱的韧带 12
1.2.5椎间盘 12
2颅骨和颈椎 21
2.1颅骨和颈椎体表标志触诊 22
2.2颅骨功能解剖学 26
2.2.1骨组成 26
2.2.2脑膜 28
2.2.3脑脊液 28
2.2.4颅骨的运动 29
2.2.5颞下颌关节 29
2.2.6下颌颈椎功能复合体 32
2.2.7咀嚼肌 33
2.2.8舌骨上肌群 34
2.2.9舌骨下肌群 35
2.2.10咀嚼肌、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
相互作用 35
2.2.11颅盖骨肌(颅顶肌) 36
2.2.12小肌肉 36
2.3颈椎功能解剖学 37
2.3.1颈椎X线影像 37
2.3.2上颈椎 39
2.3.3下颈椎 46
2.3.4椎体间肌肉 52
2.3.5颈后肌 55
2.3.6臂丛神经 58
3胸椎和胸廓 61
3.1胸椎和胸廓体表标志触诊 62
3.2胸椎功能解剖学 65
3.2.1胸椎X线影像 65
3.2.2胸椎 66
3.2.3胸椎的韧带 67
3.2.4胸椎的运动 67
3.3胸廓功能解剖学 69
3.3.1肋骨的运动 72
3.3.2胸椎肌肉:外侧束 74
3.3.3胸椎肌肉:内侧束 74
3.3.4呼吸肌 76
3.3.5呼气肌 77
3.3.6辅助呼吸肌 78
3.3.7胸部神经走行 79
4肩 81
4.1肩部体表标志触诊 82
4.2肩关节功能解剖学 87
4.2.1肩关节X线影像 87
4.2.2上肢运动范围:参与关节 88
4.2.3盂肱关节 89
4.2.4肩峰下间隙 93
4.2.5肩胛胸壁关节的滑动平面 94
4.2.6附着于肩胛骨的肌肉 96
4.2.7肩锁关节 99
4.2.8胸锁关节 100
4.3肩的运动 103
4.3.1外展 103
4.3.2内收 113
4.3.3后伸 116
4.3.4前屈 116
4.3.5旋转 118
4.4肩部神经的走行 120
5肘 125
5.1肘部体表标志的触诊 126
5.2肘关节功能解剖学 132
5.2.1肘关节X线影像 132
5.2.2肘关节 133
5.2.3韧带 140
5.2.4运动轴和运动 142
5.2.5肌肉:屈肌群 145
5.2.6肌肉:伸肌群 147
5.2.7肌肉:旋前肌群 147
5.2.8肌肉:旋后肌群 148
5.3肘部神经的走行 149
6手和腕 151
6.1手和腕的触诊 152
6.1.1手和腕的桡侧 152
6.1.2手和腕的背侧 153
6.1.3手和腕的尺侧 155
6.1.4手和腕的掌侧 155
6.1.5指骨 158
6.2手和腕功能解剖学 159
6.2.1手和腕的X 线影像 159
6.2.2腕关节 160
6.2.3手、腕和指的关节囊 163
6.2.4血液供应 164
6.2.5神经支配 165
6.2.6韧带 165
6.2.7腕管 171
6.2.8尺侧腕管 171
6.2.9运动轴和运动 172
6.2.10腕关节肌肉:伸肌群 174
6.2.11腕关节肌肉:屈肌群 176
6.2.12腕关节肌肉:桡偏肌群 177
6.2.13腕关节肌肉:尺偏肌群 178
6.2.14手中部关节 178
6.2.15手指关节 182
6.2.16手指肌肉:伸肌 187
6.2.17手指肌肉:屈肌 191
6.2.18拇长肌 193
6.2.19拇短肌(大鱼际肌) 194
6.2.20小鱼际肌 195
6.2.21掌短肌 195
6.3手和腕部神经走行 196
7腰椎 199
7.1腰椎和腹部体表标志触诊 200
7.2腰椎、骨盆和髋部X线影像 206
7.3腰椎 209
7.4腰椎的韧带 214
7.5动脉血供和神经支配 216
7.6腰椎的运动 219
7.7腰部肌肉 222
7.8躯干的筋膜 232
7.9马尾 232
7.10腰丛 235
8骨盆和髋关节 241
8.1骨盆和髋关节体表标志触诊 242
8.1.1骨盆后方的触诊 242
8.1.2骨盆外侧触诊 246
8.1.3骨盆前方触诊 248
8.2X线影像和CT 254
8.2.1骨盆下肢整体观(站立位前后位影像)
254
8.2.2骨盆下肢整体观(站立位侧位影像)
257
8.2.3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的诊断 258
8.2.4Rippstein II位观 260
8.2.5CT 260
8.3骨盆环 261
8.3.1骨盆的骨性结构 261
8.3.2骨盆的性别差异 267
8.3.3力的分布 268
8.4骶髂关节 272
8.4.1关节面 272
8.4.2关节囊 274
8.4.3韧带 274
8.4.4血液供应 277
8.4.5神经支配 278
8.4.6运动轴 278
8.4.7运动 279
8.4.8稳定结构 284
8.4.9颅骶连接 286
8.5耻骨联合 286
8.5.1关节面 286
8.5.2运动轴和运动 286
8.5.3韧带 287
8.5.4维持稳定性的肌肉 288
8.6骶尾关节 288
8.6.1关节面 288
8.6.2韧带 288
8.6.3运动轴和运动 288
8.6.4维持稳定的肌肉 289
8.7髋关节 289
8.7.1关节面 289
8.7.2关节囊 292
8.7.3韧带 293
8.7.4血液供应 297
8.7.5神经支配 298
8.7.6股骨区域的成角 298
8.7.7运动和运动轴 300
8.7.8生物力学 303
8.7.9髋关节的稳定性308
8.8骨盆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 310
8.8.1盆膈 310
8.8.2尿生殖膈 310
8.8.3髋关节屈曲肌群 314
8.8.4髋关节伸展肌群 320
8.8.5髋关节外展肌群 323
8.8.6髋关节内收肌群 325
8.8.7髋关节外旋肌群 327
8.8.8髋关节内旋肌群 330
8.9骨盆髋部的神经支配 330
8.9.1骶丛 330
9膝 335
9.1膝关节触诊 336
9.1.1膝关节前方触诊 336
9.1.2膝关节内侧触诊 340
9.1.3膝关节外侧触诊 342
9.1.4膝关节后方触诊 346
9.2膝关节X线影像 348
9.2.1前后位观 348
9.2.2侧位观 350
9.2.3水平位观 351
9.3膝关节 352
9.3.1骨性结构与关节面 352
9.3.2关节囊 357
9.3.3中央功能复合体 362
9.3.4前方功能复合体 372
9.3.5内侧功能复合体 378
9.3.6外侧功能复合体 380
9.3.7后方功能复合体 384
9.3.8血液供应 387
9.3.9神经支配 389
9.3.10运动轴和运动 390
9.3.11生物力学 396
9.4 神经 402
9.4.1坐骨神经终末支 402
10足踝 407
10.1足踝触诊 408
10.1.1足踝内侧 408
10.1.2足背 413
10.1.3足踝外侧 415
10.1.4足跟 418
10.1.5跖面 419
10.2X线影像 421
10.2.1前后位观 421
10.2.2侧位观 422
10.2.3跖背观 422
10.2.4应力位观 422
10.2.5磁共振成像(MRI) 425
10.3踝关节(胫距关节) 426
10.3.1骨性结构和关节 426
10.3.2松质骨(骨小梁)的结构 429
10.3.3关节囊 430
10.3.4韧带 432
10.3.5运动轴和运动 438
10.4胫腓关节 441
10.4.1下胫腓联合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41
10.4.2下胫腓联合的韧带 441
10.4.3骨间膜 442
10.4.4上胫腓联合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443
10.4.5上胫腓联合的关节囊 443
10.4.6上胫腓联合的韧带 443
10.4.7上胫腓联合的运动轴 444
10.4.8下胫腓联合的力学分析 444
10.5距跟关节 445
10.5.1距下关节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45
10.5.2距跟舟关节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46
10.5.3关节囊 448
10.5.4韧带 449
10.5.5运动轴 451
10.6踝关节的稳定性 455
10.6.1静态稳定 455
10.6.2动态稳定 456
10.7步行过程中的踝关节 469
10.7.1步行过程中的肌电活动 469
10.7.2关节活动度 470
10.8跟骰关节 471
10.8.1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71
10.8.2关节囊 472
10.8.3韧带 472
10.8.4运动轴和运动 474
10.9跗骨关节 475
10.9.1舟楔和舟骰关节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75
10.9.2舟楔和舟骰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
476
10.9.3舟楔和舟骰关节的运动轴和运动
476
10.9.4楔骰和楔骨间关节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76
10.9.5楔骰和楔骨间关节的关节面和韧带
478
10.9.6楔骰和楔骨间关节的运动轴和运动
478
10.10跗跖和跖骨间关节 479
10.10.1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79
10.10.2关节囊和韧带 480
10.10.3跗骨和跗跖关节的运动轴和运动
482
10.11跖趾和趾间关节 484
10.11.1跖趾和趾间关节的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484
10.11.2跖趾和趾间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
487
10.11.3运动轴和运动 488
10.12肌肉 489
10.12.1背屈肌群 489
10.12.2跖屈肌群 489
10.12.3旋前外展肌群 490
10.12.4旋后内收肌群 490
10.12.5足背肌群 491
10.12.6足底肌群 491
10.12.7趾肌群 493
10.12.8小趾肌群 494
10.13生物力学 495
10.13.1足弓 495
10.13.2足的静力学 502
10.14血液供应 505
10.15足踝的神经 507
10.15.1足踝的神经支配 507
10.15.2足踝的神经走行 508
参考文献 5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