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哈贝马斯以思考形而上学入手,将交往理性呈现于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努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了哲学史,并就同一与差异、哲学与科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严谨的探讨。
|
內容簡介: |
本书堪称哈贝马斯思想的浓缩。他以形而上学之争为切入点,集中阐明了他对英美语言哲学,特别是实用主义语义学(皮尔斯、塞尔、米德等)的批判与借鉴,以便在逻辑学与语义学之间开辟一条语用学的路子,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为交往行为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明,破除传统理性的意识哲学前提。哈贝马斯主张,通过把主体间性的方法运用于意义与有效性、主体性与个体性等概念,真正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既可以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陷阱,又可以保有启蒙理性的批判锋芒。
|
關於作者: |
于尔根哈贝马斯(1929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50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后期曾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60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1971年至198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1983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教授,至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为理论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认知与兴趣》(1968)、《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交往行为理论》(1981)、《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话语的伦理学》(1991)。
|
目錄:
|
前言
第一编回归形而上学?
第一章移动的现代视界
第二章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
第三章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第二编实用主义转型
第四章论行为、言语行为、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以及生活世界
第五章意义理论批判
第六章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
第三编形而上学与理性批判
第七章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性
第八章个体化与社会化:论米德的主体性理论
第九章论哲学、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附录
第十章书评:回归形而上学?
作者后记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
迪特亨利希大仁大义,把我的一篇评论文章作为契机,展开一场带有元批判性质的讨论,旨在袒露其哲学研究的宏旨。他就何谓形而上学何谓现代性?所提出的这十二条论纲,简明扼要地提供了一种对抗规则,对此,我在这里不可能如法炮制,一一做出答复。我的论述不如说具有一种对哲学研究这一公众事业及其主题作前理解的特征。这篇文章不光是要把争论的细节阐述清楚,也要提供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弄懂这位杰出同仁的思想动机本着友好的态度,怀着敬重和仰慕,去审视其思路,并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以便更好地把握自身的思想动机。
近年来,迪特亨利希比以前更加坚定不移地做康德之后一直还在坚持的形而上学的卫道士。这种形而上学始于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意识理论,后来又吸纳了由黑格尔的现象学、荷尔德林的颂歌以及贝多芬的交响曲所构成的三重奏。亨利希高举后康德形而上学的大旗,对抗当代盎格鲁?撒克逊思想中的自然主义背景哲学事实上就是要在分析唯物主义面前证明其有效性。亨利希的这一抉择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它要求把认知和行为主体的自我关系与自我理解作为出发点。主体应当回到作为自我解释的标准视界,并且具有建构世界功能的主体性那里,而不必根据偶然的事和物所构成的世界来理解自身。
因此,形而上学、对自然主义的拒绝以及回归主体性也就构成了亨利希哲学研究的主题。亨利希研究哲学从来不隐讳其关怀对象:
自我通过对自身正确性标准的考察,来为它的存在操心。最终,自我或许能够替其自身的可能性找到内在原因,使自我不会像面对自然那样感到陌生和无关痛痒,因为在自然面前它必须尽量捍卫自身。
亨利希这段话忽视了自身可能性的内在原因应当满足的条件。亨利希难道是一开始就对这些条件作了限制,以至于最终只有和物质相对并从内在渗透到自然当中的精神,亦即无论如何都能在柏拉图传统中加以理解的精神,作为合适的选择对象尚在考虑之列?不管怎样,亨利希都认为,现代意识的地位不是由纯粹的自我捍卫的偶在性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怎样捍卫一种有意识的、创新自适的生活。但是,如果这种有意识的生活只有借助形而上学手段才能醒悟过来,那么形而上学和现代性之间便保持着一种内在联系。亨利希的《论纲》所讨论的就是这种联系。
亨利希在研究过程中把恢复形而上学与现代性之间的这种联系同那种回归形而上学的做法区别了开来。回归形而上学遭到了似乎只会惹是生非的现代性的拒绝。此外,亨利希还和出于同样动机要求克服形而上学的做法划清界限。亨利希完全有理由反对把他和上述两种做法混为一谈。就此而言,我觉得我和他在基本信念上还是比较接近的。这里指的是具有深远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的思想抉择问题。在自我意识、自我决定以及自我实现的旗帜下,现代性的规范内涵释放了出来,但是,决不能把它和自我捍卫或自我支配的盲目主体性等同起来。
谁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则不是强调前者就是偏袒后者,从而要么彻底丧失现代性的规范内涵,要么回过头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知?工具遗产尽管它需要加以补充来界定现代性的规范内涵。黑格尔认为,即使人们根据其思想的政治意义来评价哲学家,哲学家也不应感到愤慨。亨利希并不属于反对1789年理念人们在宽松时代才敢这么称呼的伟大同盟。在该同盟里,诸如列奥斯特劳斯、海德格尔以及阿诺德盖伦这样彼此差殊极其明显的宏儒大哲并肩作战。即便是从卡尔施密特到列奥施特劳斯所选择的这样一条看上去似非而是的路子,到了我们这一代业已变得可能。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人们把现代理性和工具理性等同起来,这种等同意味着告别现代性。亨利希坚决反对这样做,并且振振有辞;固然,他也会对我关于表面上纯粹的哲学思想却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涵的尖锐观点有所保留。因此,尽管亨利希代表的是整个同盟,但我们还是必须就其方案本身进行讨论。我将根据形而上学、反自然主义和主体性理论这三个关键词语来逐步展开我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