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編輯推薦: |
李存葆著《高山下的花环》为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之一种。
一、该丛书是首部由当代著名评论家点评的涵括中国百年经典中篇小说、展示中国百年中篇小说创作实绩的大型文学丛书。
该丛书对五四以来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丛书确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中篇小说的阅读坐标。当代著名评论家何向阳、孟繁华、陈晓明、白烨、吴义勤对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文本进行了精彩点评,这对于读者欣赏把握这些经典作品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形式有突破。
丛书以作家分册,每册精选该作家*经典、读者认知度高的作品。除经典作品以外,另附文学化的作家小传及作家图片若干幅。所附内容既可以为文学研究者、文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对普通读者深入理解作家作品同样大有裨益。
三、所选作家有较大影响力。
李存葆,1946年生,1964年参军,曾任团政治处任新闻干事。1970年调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创作室任编导。1979年春,赴云南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采访,荣立三等功。1984年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6年起任济南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1997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主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中的一种,选录了军旅作家李存葆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小说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冲破了军事文学无冲突论的老套,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以悲剧形式反映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创作先例,是军旅小说的一个决定性突破。
该小说在《十月》首发后,中央及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小说获得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3年,山东电视台将小说改编成三集电视剧,由周里京主演;1984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故事片上映,该片由谢晋导演,吕晓禾、唐国强等主演,引起轰动。2018年9月27日,《高山下的花环》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影响力小说之一。
|
關於作者: |
李存葆,1946年生,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两年后,于1964年参军,曾任排长,后调团政治处任新闻干事。1970年调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创作室任编导。1979年春,赴云南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采访,荣立三等功。1984年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6年起任济南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1997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报告文学《将门虎子》《大王魂》《沂蒙九章》、散文《我为捕虎者说》、舞剧《火中凤凰》等。
|
目錄:
|
高山下的花环
军事文学的新突破 李存葆小说简论吴义勤
|
內容試閱:
|
军事文学的新突破李存葆小说简论
吴义勤
李存葆的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以及各类文学剧本(电影、话剧、歌剧、舞剧),但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小说和散文创作。李存葆的小说并不多,在20世纪80年代,他凭借《高山下的花环》和《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两部中篇蜚声文坛。90年代后,其创作重心全面转向散文,小说创作几近停止。然而,这仅有的两部中篇所产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高山下的花环》,这部作品不仅成为当代军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之一,也一举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高山下的花环》取材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侧重展现一个连队在战争前后的一系列生活场景、人事纠纷与悲情故事。虽是军事题材,但所反映的问题,不拘囿于军事领域,而关联历史本质与时代整体,并试图表现其演进的复杂性、矛盾性,继而表现出以整体性历史意识把握、呈现新时期社会生活进程的全局风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这种创作意识与新时期文学精神密切关联,即以小说方式介入并试图回答文革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充分显示了作者介入现实、反思历史、瞩目未来的强烈的使命感。事实上,他这种舍弃小我、追求大我,积极融入时代发展进程的文学实践,代表了80年代相当一批作家的主体愿景。他以这样的文学思想与实践,及时、有效、有力地融入了反思文革、解放思想的新时期语境中,其贡献有目共睹。
《高山下的花环》在描写内容上,具体的战争过程不再是重心,军事活动反而成了小说的背景,而战前与战后的军营生活与人际关系成为重点。小说中涉及战事的场景大都被作者一笔带过,甚至连敌军何在、形象如何等军事小说中常见的描写内容也不做任何交代。作者对战事演进的具体过程不感兴趣,对具体军事活动的描写也惜墨如金,他关心的是战争背后的人、人性、人情,以及由此所折射的时代面影。
在主题上,十七年时期那种颂歌模式已被抛弃,而勇闯禁区、揭示阴暗面,成为新潮。《高山下的花环》中涉及不正当的曲线调动、致使战士送命的臭弹事件、军人因违反纪律偷砍甘蔗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等,都大大改变了我们对军事题材小说的惯常印象。其实,李存葆的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与80年代前期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就创作理路和实际效果而言,都有着更多的同构性。他接续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小说传统,在新时期,将当代军事题材小说创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其贡献亦不可低估。
在人物塑造上,对军人形象的描写不再做单一化处理,而在立体化、复杂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把当代军人当作人不是完人,更不是神来写,不仅反映优点,也揭示缺点,并侧重展现其与现实、与历史的内在关联,这一点在李存葆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对人物命运的描写与展现,始终与对现实感的捕捉、历史感的表达实现深度融合。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固然与作者紧贴人、人性、人情写的修辞意识与实践密不可分,更与作者将其置于历史转型期,努力发掘其生命亮点、揭示其背负的历史使命感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对其精神品质的表现,又始终不忘展现其人性中的亮点,从而给人以巨大感染力。在《高山下的花环》中,连长梁三喜自始至终具有的顾大局、识大体意识以及朴实、勇敢的农民品质,靳开来在抱怨与牢骚中所展现出的人格的真诚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赵蒙生在与战友相处并经历一次战争(梁三喜为掩护他而牺牲、他从梁三喜衣兜里发现了欠账单)后所发生的自我觉醒,以及梁大娘的心胸、韩玉秀的品质、雷军长的魄力,都是对人之崇高精神品质的直接表达。他们为中国农民与军人的伟大品质,做了充分展示。
总体而言,《高山下的花环》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李存葆在新时期努力突破军事文学既有叙事模式的可贵努力,实践了他对战争叙事以及战争美学的思考和重塑,打开了军事文学叙事新的创造空间,这种创新意识和革新勇气既体现了作家的创造性和历史担当,也为新时期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