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是深入研究袁昶其人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研究晚清政治及社会亦有参考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晚清时期史料整理,主要整理了袁昶庚子日记两种,即《袁京卿日记》《乱终日记残稿》,并附录其他材料若干种,多与袁昶生平履历,尤其是庚子前后事迹相关者,汇成一册。不仅为晚清政治史研究提供新材料,更为研究袁昶本人学术思想、诗文创作及人际交往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關於作者: |
袁昶(18461900),原名振蟾,字爽秋,一字重黎,号浙西村人,浙江严州府桐庐县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户部主事。九年,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历充会典馆、方略馆、天文算学馆诸差。十八年,以员外郎放安徽徽宁池太广道。二十四年(1898),擢陕西按察使,改江宁布政使,调直隶布政使,均未就任。同年,以三品京堂衔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二十五年,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充总理衙门大臣。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变作,因言忤上,与许景澄、徐用仪、联元、立山同被杀害,史称庚子五大臣。事后昭雪,谥忠节。有《渐西村人初集》、《安般簃集》、《于湖小集》、《于湖文录》、《毗邪台山散人日记》、《袁忠节公遗札》等传世。
|
目錄:
|
总序
整理体例
前言
袁京卿日记
附 《袁塽秋京卿日记》跋 顾廷龙
乱中日记残稿
附录一 太常袁公行略(刊本)
一、太常袁公行略袁允橚、袁梁肃、袁荣叜
二、上庆亲王请急剿拳匪书 (庚子五月十九日)
三、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庚子五月廿二日)
四、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庚子六月中)
五、严劾大臣崇信邪术请旨惩办疏(庚子六月廿七日)
六、附奏对语追记
七、记袁太常遇难事略(庚子九月) 彭绍宗
八、附致中外日报馆书(癸卯四月) 袁允橚、袁梁肃、袁荣叜
附录二 袁忠节公行略(钞本)
一、袁忠节公行略 袁允橚、袁梁肃、袁荣叜
二、薛夫人家传 沈惟贤
附录三 袁太常戊戌条陈
附录四 袁忠节公遗墨
一、袁昶致劳乃宣函四通
二、罗振玉跋(附康有为识语)
三、吴郁生跋
四、李家驹跋
五、康有为跋
六、袁荣叜跋
附录五 袁忠节公手札(选录)
一、袁昶致张之洞函二通
二、袁荣叜跋
附录六 袁忠节公遗札(选录)
一、吴士鉴跋
二、吴荫培跋
三、王同愈跋
四、袁荣叜跋
附录七 袁忠节公遗诗朝隐巵衍(选录)
附录八 传记资料选辑
一、清故太常寺卿袁忠节公神道碑铭 陈三立
二、太常寺卿袁公墓碑谭廷献
三、国史传稿袁昶传章梫
四、清史稿
五、袁忠节公事迹 不著撰人
六、记袁爽秋先生轶事沈惟贤
七、近世人物志 金梁
八、近代名人小传 沃丘仲子
九、同光风云录 邵镜人
十、光宣诗坛点将录 汪辟疆
十一、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
|
內容試閱:
|
前言
袁昶(18461900),原名振蟾,字爽秋,一字重黎,号浙西村人,浙江严州府桐庐县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户部主事。九年,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历充会典馆、方略馆、天文算学馆诸差。十八年,以员外郎放安徽徽宁池太广道。二十四年(1898),擢陕西按察使,改江宁布政使,调直隶布政使,均未就任。同年,以三品京堂衔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二十五年,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充总理衙门大臣。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变作,因言忤上,与许景澄、徐用仪、联元、立山同被杀害,史称庚子五大臣。事后昭雪,谥忠节。有《渐西村人初集》、《安般簃集》、《于湖小集》、《于湖文录》、《毗邪台山散人日记》、《袁忠节公遗札》等传世。
系于袁昶名下的《乱中日记残稿》(以下简称《残稿》)是义和团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上世纪50年代被辑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翦伯赞所撰《义和团书目解题》介绍所采版本为袁允橚等编《太常袁公行略》,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印本。 因《残稿》作者身份重要,且叙事颇详,故向为学界所重,引用者甚夥。至1991年孔祥吉先生发表论文,首次对它的真实性提出疑问,指其改删之迹,昭然可见,所记有不少可疑之处,如果与袁昶致张之洞的密电、密札相比较,内容颇有异同,实际经过后人加工,已非日记原来面目。 孔先生尚未完全否定《残稿》价值,然提示应予以剖析辨误,然后方能视作信史,确给后来者以启发。不过,《残稿》究竟何者可信,何者系属改删,欲一一落实,实有相当难度。照引不误,或干脆避而不引,当然是直捷痛快的方式,却失于草率;有引者或已剖辨所引为可信的部分,但多数场合近似默认,少有对引此而不引彼的理由做出说明。现实情况是,自孔先生质疑后,征引《残稿》仍所见多有,在作者或各具考虑,在读者却总不那么安心。相较之下,孔先生对袁昶另一存世文献《袁忠节公手札》更为看重,认为它出自袁昶亲笔,自然真实可信,其史料价值远远超过《残稿》。不过,孔先生似未知袁昶庚子日记,除《残稿》外,另有一种《袁爽秋京卿日记》(以下简称《袁京卿日记》)存世,其本身不仅富有史料价值,且与《残稿》对照,可解决不少可疑问题。据笔者所见,学界对《袁京卿日记》的注意仍相当有限,既有研究以陆玉芹著作比较深入,惟既将《残稿》与《袁京卿日记》并列参考,却未能对两种日记性质及相互关系辨析说明,使疑点继续存疑,不免遗憾。
一、《乱中日记残稿》、《袁忠节公手札》、《袁京卿日记》的版本与内容分析
今见《残稿》最早刊本,原以附录之一收于袁昶后人编纂、光绪三十一年(1905)印行的《太常袁公行略》(以下简称《行略》),这也是《丛刊义和团》据以整理辑入的底本。笔者所见上海图书馆藏《行略》石印本,内页有光绪乙巳付写、商务印书馆代印字样,正文为袁昶子允橚、梁肃、荣叜合撰《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太常寺卿显考爽秋府君行略》,下附《上庆亲王请急剿拳匪书》、《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严劾大臣崇信邪术请旨惩办疏》、《乱中日记残稿》及有关袁昶遇害的报章文字选录等。 《残稿》题名应系后人所加,内容包括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八、二十日至二十四,六月初八、初九、十二、二十一、二十二日记,共计11日,约8000字。
袁昶庚子日记稿未见传世,《行略》提供一种说法:
公弱冠即游四方,丁卯春(1867)始,无岁不有日记,多师友问难语。每日手书,毕生未尝间断,计存六十余册,难中幸取出,尚俟编刻。惟戊戌后三载日记,毁于庚子之难,其中系载国故朝议,论证事之得失,观学术之会通,论古今事变,及感时述私,精理名言,多有关于世运人心者,今皆不可得而详矣。
据此可知袁昶有常年记日记的习惯,并多数得以保存,惟戊戌、己亥、庚子三年日记稿在义和团事变中毁失。 《行略》又有近始稍将先人毁余日记、文集诸遗稿检校再过字句,据袁允橚附记,此文草于壬寅秋、甲辰春间,即19021904年,那么,《残稿》整理也此前后。惟毁余日记是指损毁之余残存的日记原稿,还是由转抄保留的副本,因编印者未做说明,今已难得其详。
《袁忠节公手札》系袁荣叜辑录,民国29年(1940)影印刊行,翦伯赞《义和团书目解题》有著录。该书末附袁荣叜跋语,对所收手札的来源作有说明:
先父昔尝手辑友朋来函,装潢成册,题曰《停云留迹》,今犹藏诸云间故庐,独于去牍不起草、不留稿,三十年来不肖遍就父执世谊录副摄影,迄未成帙,而寒暑屡更,存片已不复堪制版,其真迹之幸存箧笥足为子孙世守者,仅九札耳。丙子(1936)秋,柳翼谋先生(柳诒徵引者注)为不肖言,曹纕蘅君(曹经沅)藏有数通,特为录副见寄,因恳惠假原本摄影制版,又承王君希尹(王亮)、劳君笃文(劳健章)各出所藏,付商务印书馆合印一册,题曰《袁忠节公手札甲集》。甲集共得札廿三通、诗五首。七通曹君所藏,乃致张文襄公之函,前数札当在乙酉(1885)越南抅衅之际,第一及六、七两通,则庚子变前作也。次九通,乃丁亥(1887)前后寄张樵野侍郎(张荫桓)者,往岁守和甥得诸故都厂肆,用以见贻者也。又次王君所藏为诗五章、札三通,皆投赠其尊人弢夫太常(王彦威)者,《天台藤杖歌》已入集,余未选刻,札则前二作于戊戌(1898)后,一作于甲午(1894),兹仍王君装池之次序耳。最后四通,劳君所藏,乃己亥冬庚子春致劳玉初丈(劳乃宣)者,其时拳祸已肇端于燕齐之郊,先父故取玉丈所著《邪教源流考》陈诸枢府,冀以辟邪说杜乱萌,讵知忠谋不用,先以身殉,大局糜烂之祸可免而终不免焉。及今思之,有余痛矣。
此小跋作于中华民国二十有六年七月,即1937年7月,据其交代,诸札来自袁荣叜本人所存(9通),及曹经沅(7通)、王亮(3通,诗5首)、劳健章(4通)等所藏,总计函札23通、诗5首。此集原定名为《袁忠节公手札甲集》。按甲集(辑)而外,又有乙集(辑),即同样由袁荣叜编辑、民国37年(1948)刊印的《袁忠节公遗札》。
《手札》存录诸函均出自袁昶亲笔,与本文题旨关系最密者系庚子变前致张之洞三通密札,乃出于曹经沅旧藏,各作于五月十三、六月初二、二十三日。札文后附有袁昶手录的电文摘要,应为其在总理衙门供职时所经手者,发电人多系李鸿章、刘坤一、盛宣怀等地方官员及伍廷芳、罗丰禄等海外驻使,内容涉及时政、外交诸多方面,间杂有袁昶本人批语。
《袁爽秋京卿日记》钞本,原藏国家图书馆,2006年以《袁京卿日记》为题收入《历代日记丛抄》影印出版。 内容含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6月24日)至六月二十二日(7月18日),除六月十四日注文佚外,连续25日,无日间断。封面题署袁京卿日记,右上注传钞本,左下落款绍廉手录。首页署袁爽秋京卿日记, 钤印题为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记。末页有跋:
右袁京卿日记一册,于光绪末年借黄鲜庵(仲弢)先生所藏传钞本过录,以今未刊行,寄赠翰怡先生,刻入丛书,冀广流传。辛酉八月下澣,杨绍廉。
按杨绍廉(1864-1927),字志林,浙江瑞安人,光绪间廪贡生,擅金石文字学。民国《瑞安县志稿》谓其善书法、有鞭辟入里之妙。 此钞本兼以行草,笔力遒劲,故影印者特别介绍:本日记书法劲健,可比碑帖,亦为该日记的可贵之点。 黄鲜庵,黄绍箕(1854-1908),浙江瑞安人,黄体芳(18321899)之子,字仲弢,号鲜庵,光绪六年进士,尝入张之洞幕,师事之。光绪二十六年后,历聘两湖书院监督、江楚编译局总纂等职。 翰怡先生,刘承幹(1881-1963),著名藏书家,号翰怡,室名嘉业楼,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
二、对《残稿》若干疑点的辨析
由上文,已可确定《袁京卿日记》真实性,而《残稿》性质依然笼罩着一层迷雾。孔先生说:如果仔细推敲,即不难发现《残稿》疑点颇多,许多记述与史实相悖,且与通常日记格式不合。所谓疑点是否成立,体例不合原因何在?本节拟将两种日记合而观之,一一辨析。另须说明者,本文引《残稿》皆据《丛刊义和团》点校本,即目前最常见和通用的版本,其全文共64个自然段,笔者按序编号,为行文方便,必要时以序号代称。
(一)关于袁、许三折
世传袁昶、许景澄罹难前,联名上奏三折,即《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严劾大臣崇信邪术请旨惩办疏》,入奏时间分别为五月二十二、六月二十六、二十七日。此三折流传甚早, 光绪二十六年即合并刊印单行本。 后人编辑《太常袁公行略》、《许文肃公遗集》,均收录三折全文,此外,有关义和团的公私撰述及史料汇编,也多将三折视作信史采纳。 上世纪40年代邓之诚(18871960)阅《太常袁公行略》,仍信所收三折为真,其日记1944年1月28日条记:
按太常三疏,其一有原稿,二、三为抄稿。首先登载者为《天津日日新报》,其时当在辛丑,后来纂《拳匪纪事》诸书,胥胪载之。癸卯《上海中外日报》社论,有《荣禄表微篇》,谓荣禄预计归咎今上以谋和,而令袁传播所上疏,为荣禄解免,因疑二、三两疏并未出奏。其说不根,不知何人手笔,或汪康年辈所为,专以诋荣禄者。近章一山梫刻文集,复理是说。自予观之,袁、许谋翻端、刚之议,唯有力保兵权在手,且慈眷极深之荣禄始足以折之。迨疏上不报,乃不得不严劾端、刚,以博万一之听。使无第三疏,袁、许绝不至骈诛也。
对于怀疑太常三疏的说法,邓之诚以为其说不根。邓的判断未必准确,但其介绍三折早期的流布、版本情况,却很有价值,而且有关舆论争议的声音,也提示我们在三者真伪问题背后,还有着更复杂的政治语境尚待厘清。就文本题旨而言,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信息,则在于揭示了三折最初流传时的文本形态其一有原稿,二、三为抄稿。
......
四、小结
简言之,上文希望达成这样一个目标:确定《残稿》的性质,如其在某种程度上被证明为可信、可用,那么最大限度地辨明其可信、可用的部分。由于《袁京卿日记》的出现,使得在相对精细的层次上进行史料勘比、分析成为可能,也为实现前述目标提供了条件。在对若干种袁昶世存文献的版本、内容作梳理,并针对孔祥吉先生就《残稿》可信度提出的疑点一一辨析后,笔者得出基本结论是:《残稿》和《袁京卿日记》为袁昶庚子日记的两种传钞本,其中都有日记正文、来电摘要及袁氏本人按语等内容。两钞本保留日记时段不尽同,而又有相当部分重合,根据重合段落的比较,可知两者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于《残稿》删略了若干条按语,并有少量文字表述的变动,但不影响读者对日记原意的理解。《残稿》中另有部分内容系后来窜入,可能是1905年《太常袁公行略》出版时由编辑者所添。具体而言,据《丛刊义和团》辑录《残稿》点校本的段落按序编号,其(18)、(51)至(61)段非出于袁昶手笔,而为后人增加。从实际利用角度出发,五月二十八日后袁昶日记,当以《袁京卿日记》为善本,其所录较《残稿》更详实,最宜参考;而此前日记,目前仅见《残稿》这一孤本,除被分析为后来窜入的若干段落外,其余部分还是可以放心利用的。
《袁京卿日记》本身富有史料价值,惜尚未受到学界充分注意,本文据其对义和团运动若干史事进行了疏证和补正。实际上,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晚清政治史研究提供新材料,有关袁昶本人学术思想、诗文创作及人际交往的情况,在日记中亦有丰富呈现。如六月初七日(7月3日)条记:
晤筼兄,危城中赖与公日相见,排闷如杜甫时赴郑老同襟期也。晡归,沐浴,斋戒。与橚儿商量处境,安心法不能志伊尹之所志,只能乐颜子之所乐。饮瓢枕肱,乐也。素患难,行乎患难,亦乐也。晴雨穷通,历诸苦难,净居火宅,平等视之,皆不改其乐也。黄文节谪宣州,栖城角危楼,与廖信中共一榻,足垂檐外,春雨洗之,适适然曰:吾平生无此乐也。杨少师景度处五季之乱,与物委蛇,而同其波,老且寿,优游至九十余。白香山云:吾富于黔娄,寿于颜回,达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达哉乐天也!大《易》不云乎乐天安命,故不忧。
十二日(7月8日)记:
今日趋衙,忿一二谬论,正人而误国是者,不禁矢口大骂,实在忍耐不得。然予学道多年,又犯黑风罗刹之病,戒之忍之乃有济。
十七日(7月13日)记:
戌初前敌攻烧一夷馆,枪炮猛厉,聊作除夕爆竹声听之可也。用大舍法,外物一切舍;用大啬力,内私勿焚;用安般法,心息相依;用慈忍力,物我两忘,形神俱适。校《循吏传》。沐浴,心斋。
诸如此类,在袁昶留给世人素性慷直、勇于直谏的一般形象外,提供了有关其内心世界的隐秘信息。袁昶一生于诗文有夙好,很早即致力于子、集二部,入总署后,究心中西交涉,中年则喜阅先儒理学书,晚岁又自谓性行有三反:好治道术,而不喜古今之儒生名士;栖心白业,而不喜佞佛斋僧;周旋世事,委蛇同波,取杜元凯周身之防,然律己俭刻,喜用刚方见忤之吏,而痛绝佞谀。 时人追论庚子被难五大臣,亦推许其人学极博而疏狂,类魏晋间人。 此间学与政缠绕一体、相互为用的情形,殊堪体味。
袁昶遇难前作有《咏史》、《幽愤》数章,脍炙人口,清末时已经结集流传。 《袁京卿日记》录有遗诗全文及自注,并对具体背景做有交代,从知人论文的角度说,这类记载无疑极其宝贵。作于六月十二日的《咏史》次章有句云:
浸长将成八月凶,既非横策又非纵。国书祈请三牛耳(原注:发国电三,与俄、英、日本,云请执牛耳,与各国排难解纷之语),尘拂驱除几马蜂(时相云:群夷大马蜂耳,一蝇拂子驱之足矣)。
所谓国书,即六月初七日(7月3日)清廷以光绪帝名义向俄、日、英发国电,请求调解,此举背后有袁昶策动之力。近代诗人夏敬观(18751953)曾经看到过《袁京卿日记》,并摘抄了其中的《上荣中堂略园书》,他点评此诗:盖太常所陈书之宗旨,略园仍未了然,故诗中有既非横策又非纵之句。 又,六月初九日(7月5日)袁昶记出门拜客,出后门,城西拐角,起楼橹,高与墙齐,架炮攻西什库。出顺治门,绕前门(原注:久闭)由东便门入齐化门,红巾处处有之,真亡国之兆。汉季以黄巾亡,元季以红巾亡,秕政感召一也。 观此,则知《咏史》首章中方略新奇古未闻,黄巾编入羽林军一句,亦纪实之语。惟这些离题旨稍远,无法在此展开,附带一提,姑俟有心人留意。
五、整理说明
本次整理袁昶庚子日记两种,即《袁京卿日记》、《乱中日记残稿》,附录其他材料若干种,多与袁昶生平履历,尤其庚子前后事迹相关者。另外,能说明袁昶存世文献流传情况,尤其与袁昶手书函札相关者,亦酌量录入。对所整理文字内容的来源、版本情况,兹说明如下:
《袁京卿日记》,国家图书馆藏钞本(索书号:002329513),现据李德龙、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抄》(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159册所收影印本整理。附上海图书馆藏钞本(索书号:线普长41486)之顾廷龙跋文。 凡原双行小注皆用()标示,黄绍第(缦庵)、叶景葵的等人眉批与校注均用[]标示。
《乱中日记残稿》,据《太常袁公行略》(光绪三十一年[1905]商务印书馆石印本,上海图书馆藏,索书号:线普722667)所录版本整理,并参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标点本,划分段落,按序编号。原双行小注皆用()标识。
附录一《太常袁公行略》(刊本),袁允橚、袁梁肃、袁荣叜合撰,据光绪三十一年商务石印本整理,除《乱中日记残稿(庚子夏)》外,包括以下八种:
(一)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太常寺卿显考爽秋府君行略
(二) 上庆亲王请急剿拳匪书(庚子五月十九日)
(三)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庚子五月廿二日)
(四)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庚子六月中)
(五)严劾大臣崇信邪术请旨惩办疏(庚子六月廿七日)
(六)附奏对语追记
(七)记袁太常遇难事略(湘阴彭绍宗,庚子九月)
(八)附致〈中外日报〉馆书(癸卯四月)
按,所谓三疏中第一疏,参校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三辑第11册《袁昶档》第一卷《袁忠节公手稿》(大象出版社,2017年);后二疏,固非袁昶手笔,但若从特殊的利用角度出发,仍不失其史料价值,故仍合并整理,附录于后。
附录二《太常袁公行略》(抄本),原题《清故太常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予谥忠节显考爽秋府君行略》,附沈惟贤撰《薛夫人家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据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三辑(大象出版社,2017年)第11册《袁昶档》第二卷《袁忠节公行略》整理,篇幅、文字与商务印书馆刊本略有出入。
附录三《袁太常戊戌条陈》,据平原村舍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索书号:549069)整理,版记壬寅孟夏平原村舍依于湖文录本斠印。
附录四《袁忠节公遗墨》,即袁昶致劳乃宣函四通,及罗振玉(附康有为识语)、吴郁生、李家驹、康有为、袁荣叜诸家跋文,据《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三辑第11册《袁昶档》第三卷《袁忠节公遗墨》整理,此件署(劳)笃文所藏,(吴)郁生署检。
附录五《袁忠节公手札》(选录),即袁昶致张之洞庚子手札二通,附袁昶手录各方致总署电文及袁荣叜跋,据袁荣叜辑《袁忠节公(昶)手札》(民国二十九年[1940]商务印书馆刊本),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8辑,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整理。
附录六《袁忠节公遗札》(选录),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刊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编号:4023884),原书由张謇题签封面,收袁昶致袁敬孙手札四十余通,此次选录吴士鉴、吴荫培、王同愈、袁荣叜诸家跋文。
附录七《袁忠节公遗诗》(选录),即《朝隐巵衍》庚子年部分,据宣统元年[1909] 上海时中书局铅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典藏号:X5531.24333)。相关诗文可与《袁京卿日记》所录版本参照,文字间有出入。
附录八传记资料选辑,包括以下数种:
(一)《清故太常寺卿袁忠节公神道碑铭》,署义宁陈三立撰文,广州李家驹书丹,吴县吴郁生篆额,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展品,拓本,据网络公开版本(浏览地址: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6670783)。
(二)《太常寺卿袁公墓碑》,谭廷献撰,载缪荃孙纂录《续碑传集》卷17,周骏富编《清代传记丛刊》第119册《综录类》04,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847852页。
(三)《国史传稿袁昶传》,章梫撰,载《一山文存》(民国七年[1918]刻本)卷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112135页。
(四)《清史稿》卷466,列传253,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42册,第1275912764页。
(五)《袁忠节公事迹》,不著撰人,载《人文月刊》七卷九期,1936年年11月15日,第12页。
(六)《沈思齐先生杂著记袁爽秋先生轶事》,沈惟贤撰,载《人文月刊》三卷九期,1932年11月15日,第13页。
(七)《近世人物志》袁昶条,金梁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影印本,第212213页。
(八)《近代名人小传》袁昶、许景澄、联沅条,沃丘仲子(费行简)撰,载《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40141页。
(九)《同光风云录》袁昶(附許景澄)条,邵镜人撰,载周骏富编《清代传记丛刊》第62册《名人类》21,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553555页。
(十)《光宣诗坛点将录》,天勇星大刀关胜 袁昶条,汪辟疆撰,载《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十一)《光宣以来诗坛旁记》袁爽秋条,汪辟疆撰,载《汪辟疆说近代诗》,第181182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