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編輯推薦: |
苗族与伏羲、蚩尤是什么关系?苗族服饰美在哪里?苗族古歌唱些什么?石朝江先生领衔一流民族学者,带你走进多彩的苗族。结合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法,全方位解读苗族族在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亮点与成就,以及与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內容簡介: |
《上古的记忆苗族》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一种。全书汇集一流苗族研究学术成果,从地理、历史、民俗、农业、宗教、教育、艺术、语言文学等方面,采用主题论述、典型分析、延展阅读、田野调查报告,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分析苗族文化,为各民族读者了解、认识苗族打造一张"文化名片"。
|
關於作者: |
石朝江,苗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顾问、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出版有《中国苗学》《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等10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4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贵州省社科一等奖1项、贵州省社科二等奖2项。
|
目錄:
|
前言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打造传世文化精
序言 苗族文化,悠长岁月谱写的一曲赞歌
民族概况 苗族
本书导读示意图
第1章 从远古走来历史
第2章 山为骨,水为脉,与自然相依建筑
第3章 天底下美到极致的霓裳服饰
第4章 指引回家的路民间信仰
第5章 年节欢聚岁月如歌节日与习俗
第6章 因地制宜自成一体生存智慧
第7章 浩瀚如烟,以诗为长语言文字与民间文学
第8章 人神共歌舞,此身敬天地音乐舞蹈
第9章 大山深处的瑰宝医药 第10章 行走苗疆界,心灵不孤单走进苗族
|
內容試閱:
|
苗族文化,悠长岁月谱写的一曲赞歌 石朝江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又是一个人口众多、支系繁杂、分布区域广阔的民族。数千年来,苗族与我国其他55个民族一道,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根据史籍记载、考古发现以及苗族心史传说资料,苗族发祥于我国黄河、长江、淮河的入海处,源自上古时期东蒙人的两昊集团(太昊、少昊)。6000多年前,他们北渡黄河,挺进中原,形成了名曰九黎的原始部落。诚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的: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各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
著名的涿鹿之战,以黄帝战胜蚩尤而告终。九黎族的一部分融入华夏族,一部分流向长江中下游,开拓发展,又建立起著名的三苗国。后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他们又流向长江以南的荆州一带,被称为荆蛮或南蛮。 春秋战国时,苗族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苗族的楚国统一南方。秦灭楚后,他们又流向武陵五溪地区,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汉朝不断向武陵地区用兵,他们又顺着五溪溯江而上,进入贵州、四川、云南和广西。元明清时期,苗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起义斗争,斗争失败后又四处逃散,特别是明清时一部分甚至跨越国界,迁入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一部分则流向海南。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战争结束后,一部分东南亚苗族被迫漂洋过海,远迁美洲、欧洲、大洋洲,苗族从东半球迁徙到了西半球。现国外有苗族人口200多万人,分布在四大洲的10多个国家。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有苗族人口942.6万人,仅次于汉族、壮族、回族和满族,在全国56个民族中居于第5位。苗族主要世居在黔、湘、滇、渝、桂、鄂、川及琼、陕、京1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贵州省430万,湖南省192万,云南省104万,重庆市50万,广西自治区46万,湖北省21万,四川省15万,海南省6万,北京市5000多,陕西省1000多。除世居的以外,目前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苗族人口。其他省、市、自治区的苗族人口主要是由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还有少量在机关、事业和企业工作的人员。随着国家鼓励农村人口流动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等,可以预料,今后苗族人口分布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苗族人民除少数改用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外,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仍在使用母语作为交际工具,绝大部分人是苗汉双语并用。几千年来,苗族不断地辗转迁徙,各部分彼此隔绝,以致形成了许多方言和土语。据1949年以后我国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苗语可分为三大方言(西部方言、中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各地苗族的史歌和民间传说,都说苗族古代曾有过文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了。近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搜集到关于苗族文字的一些资料,主要有五个阶段即五种文字:古代表形文字、篆字体文字、方块文字、石门坎文字和1949年以后创制的拼音文字。
在中华文明序列中,苗族先民曾经处于领先的位置,他们率先发明刑法、武器和宗教。《尚书》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曰法《周书吕刑》曰: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尸子》云:造冶者,蚩尤也。《管子地数篇》云:蚩尤受金作兵,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蚩尤受葛卢之金而作剑铠矛戟。《龙鱼河图》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古代人们将蚩尤与天、地、日、月诸神并列,称其为兵主之神。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兵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所信奉之鬼神教,大概皆苗族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宋文炳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也说:苗族文化,在现代似无可称述,惟于上古时期,极为发达,影响于汉族文化亦很大。
苗族先民率先进入农耕生活。考古学资料告诉我们:一万年前的东南方民族,就已经在口朝黄土背朝天地经营稻作农业了。日本佐佐木乔主编的《稻作综合研究》曾说:盛永氏(1940)认为中国稻的真正起源应当追溯太古时生活于扬子江与黄河之间的苗族所写的历史中。
苗族医学,是我国史书记载发源最早的医学。《孔丛子连丛子下》:伏羲始尝草木可食者,一日而遇七十毒,然后五谷乃形。《太平御览》引《帝国世纪》:伏羲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上古东蒙人就有不死民君子不死国之称。《补史记三皇本纪》也有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描述。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这个苗父就是苗黎族的巫师(即巫医)。苗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个药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千年苗医,万年苗药。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记述了大量药用植物名,如泽兰、菖蒲、葱、芷、苣、辛夷等都是苗语记录的药草。
苗族历史上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鼓社、议榔、理老是苗族古代社会结构的三根支柱。苗族鼓社由共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集团,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氏族外婚制团体。苗族还生活在江汉地区时就开始了祭鼓社的活动。传说西迁时每个宗支(氏族)都置有一面木鼓,敲鼓前进以作联络,迁到新地方又按宗支立鼓立社。鼓社实质上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或父系大家族公社。苗族议榔是不同宗的家庭组成的地域性组织,它是由鼓社组织发展演变过来的,即农村公社组织。一个议榔实际上就是一个农村公社。苗族理老极受尊敬。他熟悉古理古规,主持公道,办事认真,能言善辩。在调解纠纷时,诚如律师。由于理老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和威望,对维护苗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曾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自然领袖。
苗族迁徙至西南山区后,由于开发较晚,人们少受商业的洗礼,文献上就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衣着行动,都极忠诚朴实,绝少有欺骗狡诈及虚伪行为的记载。苗族《古歌》《理歌理词》《古老话》《议榔词》《巫词》《谚言》《格言》等,都训导人们要忠诚正直、重诚重善。历史上,苗族除了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外,从来没有与任何民族闹翻过。任何一个民族,只要尊重苗族的风俗习惯,诚心与他们交往,他们都视之为朋友。
苗族创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有古歌、史诗、古老话、神话、叙事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格言、谜语、说唱等。其数量之浩繁,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形式之多样,容量之宏大,令世人瞩目。
苗族是一个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的民族。主要项目有:武术、射弩、赛马、赛龙舟、摔跤、登山、爬花杆、跳棍、踩鼓、掷石、掷鸡毛球、踢脚架、踢草球、踢老虎、打花棍、打草蛇、扭扁担、梭扁担、接龙舞、舞狮、互蹬、抢水鸭、拔鼓、拉鼓、荡秋千、跳芦笙、芦笙拳、蚩尤拳、耍刀、上刀梯、射背牌、金钱棍、走竹杆、踩鸡蛋、斗牛、斗马、斗鸡、布球、踢跳、体育舞蹈等。
苗族人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1951年,费孝通先生参加中央访问团到贵州访问,撰写了《勤劳的苗家,悠久的历史》一文。他写道:一到苗族地区,我感受最深的是劳动在苗族中,几乎找不到吃闲饭的。苗家男女都热爱劳动,视劳动为光荣。还写道:一提到苗家,谁也不会不联想到他们美丽的服饰,活跃的舞蹈,动人的歌唱。到处是歌声决不是一句过分的话。我有一次被一位苗族妇女硬邀去吃饭,刚坐下,歌声就开始了。主人唱了一曲,客人就得喝一杯;客人唱了一曲,主人也得喝一杯。唱来唱去,一直唱到散席。他感慨地说:不虚此行。
苗族的音乐,内容丰富,曲调委婉,节奏明快,格调清新,风格独特。有独唱、对唱、合唱、说唱等形式,有民歌乐曲、芦笙乐曲、木叶乐曲、箫琴乐曲等。每类乐曲又各有若干种,同种类又存在地区差别,同一地区又因歌词内容、演唱场合和歌唱方式有所不同,又有不同的曲调。苗族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苗族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恋歌、成婚歌、闹婚歌、分别歌、离婚歌、单身歌,等等。
苗族舞蹈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笙之舞、鼓之舞和摆手舞。每一类又包括数十种。笙之舞是以芦笙、瓢笙、胡琴等为伴奏的舞蹈。除湘西以外,芦笙舞遍及其他苗族地区。瓢笙舞和胡琴舞只在一些地方流行。
苗族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民族,其工艺美术驰名国内外。银饰、蜡染、刺绣、挑花、织锦、建筑是苗族著名的六大工艺。
苗族普遍喜戴银制品。明代郭子章《黔记》中就有苗族以银环银圈饰耳的记载。黔东南苗族妇女,头戴银花,项戴银圈,以多为富。湘西和黔东北苗族妇女也是耳戴大环,项戴银圈自一二围以至十余围不等。苗族银饰均为本族工匠所制。黔东南有银冠、银花、银羽、银泡、银雀、银索、银铃、银罗汉、银项链、围腰链、实心项圈、实心手镯等,湘西和黔东北有银链、银花、银耳环、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黔东南的银冠,集银饰工艺之精华,在面积不大的冠架上,焊接的银花、银铃、银雀、银蝴蝶、银针、银签等饰物,有数十件甚至百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
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东谢苗族卉服鸟章,即在服饰上绣许多花、鸟图样。清代清水江苗族刺锦衣、绣苗锦,今榕江县平永一户苗族人家至今还保存着一套乾隆年间的绣满彩色花纹的男女服装。苗族刺绣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10多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桃子、石榴,等等。挑花主要流行于黔中以西到云南等地区。花线多用深蓝色和水红色,或橙黄色套以其他杂色。挑花针法与刺绣不同,是以平布作底,挑制时先用线勾出轮廓,再按图案隔一根纱或几根纱插针,不能错乱,且多是背面挑、正面看。花纹多呈几何图形,常常是纹形不同的几小朵花拼成一大朵,外套菱形方格,外观美丽大方。织锦在苗族中也很盛行。
苗族建筑工艺尤以吊脚楼为最。吊脚楼大多依山而筑,建在斜坡面上,后部与坡坎相接,前部用木柱架空,形成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或天地都不平的格局。这些剖面的形成是采用架空、悬挑、掉层、叠落、错层等手法进行处理所致。先把山坡削成一个厂字形土台,土台下用木柱支撑,铺上楼板,然后起房建屋,使台上台下连成整体。一般按三层建筑:底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上层贮粮。吊脚楼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而成。采用穿斗式,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木尖锁眼架牢,经得起风吹雨打,长年不坏。
苗族的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捕鱼节、吃新节、赶秋节、跳花节、九月芦笙会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响起铜鼓声,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游方(即男女青年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龙舟节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举行,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声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苗族婚姻的缔结,从古至今,多是自由为主,除少数地区外,都是由当事人自己完成,父母不加干预。黔东南多是先唱歌换带而后聘娶。黔中多半通过跳月选择配偶。黔西北未婚男女通过跳花认识后,有了感情才自订终生大事,然后通媒,议聘资。云南、四川、湖南、广西苗族的婚姻,自由缔结居多,父母包办的只是少数。苗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
苗族服饰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五溪衣服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300多种样式。衣裙长可抵足,飘逸多姿;短不及膝,婀娜动人。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服饰可归为五大型:褶裙型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安顺、广西融水等地;大襟栏干型主要分布在湘西、黔东、渝东和鄂西;蜡染型主要分布在黔中南、桂北;几何花衣披肩型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川南和桂西北;黛色对襟蜡染短袖型主要分布在海南的琼中、保亭等县。其中褶裙型大领左衽式主要分布在贵州台江、凯里、雷山、剑河、黄平、施秉、镇远一带,款式是大领左衽或右衽半长衣,衣背、两袖、领围至前襟都绣花,着百褶裙。着盛装时,佩戴银饰多达二三百两。
从先秦时期直至中华民国,苗族数千年频繁起义。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汉族离不开兄弟民族,兄弟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最好最成功的政策。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长期处于迁徙不定、饥寒交迫中的苗族人民站起来了。他们不但获得了幸福和自由,而且还做了国家的主人。苗族先后建立了5个单一苗族自治县,并与其他兄弟民族建立了6个联合自治州、16个联合自治县。5个单一苗族自治县的县长都由苗族干部担任,6个联合自治州和16个联合自治县,苗族干部或者担任州长、县长,或者担任州委书记、县委书记,苗族干部还担任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政协主席或副主席。苗族干部王朝文还担任过贵州省省长、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等职。一大批苗族知识分子担任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等,还出现了一批苗族作家、诗人、艺术家、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地区努力发展工、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族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蒸蒸日上。他们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他们正在按照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争取在21世纪中叶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上古的记忆苗族》肩负着把苗族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于世人,把苗族与其他55个兄弟民族团结奋斗、发展融合,共同缔造伟大的祖国,创造伟大的中华文明展示于世人,我们深知责任重大。虽然尽到了努力,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谬误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中华民族向心力,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