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1.全面而综合性的色彩发展史
《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内容从1704年牛顿的《光学》发表开始,到今天常见的潘通标准色使用,涵盖了这段历史中人们对色彩的研究、应用的经典理论、作品和潮流。
2.引人入胜的视觉世界演变历程
人们对色彩的认识、研究与应用自18世纪以来开始了革命性的发展,并影响深远:艺术流派和风格的演变、彩色书籍的发展、博物学的色彩标准化、更多彩的服装和家居装饰、全新的建筑设计风格等等。这种关联与历史变迁非常奇妙而有魅力。
3.设计师、艺术家的色彩知识手册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科学家和色彩理论家们关于色彩理论的探索、他们的文章与彩色出版物,也可以了解到随着色彩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绘画艺术、书籍、服饰、家居、建筑等不同领域的流行风尚与代表作品,加深对色彩及其发展、应用的认识。
|
內容簡介: |
人类的视觉与色彩密不可分。《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介绍了从18世纪牛顿对光和色彩研究的经典巨著《光学》发表之后,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与应用的历程。伴随着人类对色彩科学与理论的探索,颜料、印刷、摄影、工业等技术的突破,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印象派、野兽派等画家们绚丽的艺术作品,留下越来越精美的彩色书籍,服装和生活用品也更多彩
从色彩科学和理论发展为切入点,呈现其对绘画艺术、书籍、服饰、家居、建筑等领域的影响。《色彩的历程:18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应用》记录了人类与科学、艺术的迷人互动,是任何从事设计师、艺术工作者的色彩指南,同样会吸引所有对多彩的自然和生活、装饰和环境充满激情的人。
|
關於作者: |
亚历山德拉洛斯克(AlexandraLoske)是德国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和编辑。她在苏塞克斯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艺术史博士学位。2008 年以来她一直在东苏塞克斯布赖顿的皇家展馆、苏塞克斯大学工作。她策划了一系列的展览,还曾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艺术历史学家,并定期为当地和全国性的杂志和博客撰写文章,发表了大量关于色彩历史和相关主题的演讲和著作,也为时尚行业、博物馆做展览设计。
|
目錄:
|
引言
解开彩虹的奥秘:18世纪的色彩革命
浪漫主义思潮与新技术的运用:19世纪初期色彩理论的发展
从工业主义到印象主义:19世纪后期色彩的发展
回归色彩本身:激进的20世纪初期
走向未来:色彩之轮永不止步
术语表
参考书目
索引
图片说明
致谢
|
內容試閱:
|
翻开这本书,我们即将踏上一趟非凡的色彩之旅,通过研究绘画工具、艺术作品、文献及相关文学作品,探索色彩的奥秘。纵观历史,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曾在努力诠释色彩,并着手绘制精准、翔实的色谱。这些色谱可能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不同的色彩排列方式,无论已被付诸实践或仅存于理论之中,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况味及作者的个人品位。
对于用纷繁色彩实际进行创作的画家来说,如何排列色彩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调色板上和作品中,究竟应该如何安排不同颜色?在调色或搭配时,不同颜色对彼此有何影响?如何保证绘制在画布上的颜色既有吸引力又和谐有序?画家选择的颜色不仅受其绘画类型的影响,也反映了画家的个人风格及整个社会的审美倾向。除此之外,画家的作品还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当时市面上可供选择的颜色种类。在揭秘历史上的色彩知识,了解当时的画家如何调配和运用颜色的过程中,研究他们所用的调色板和颜料盒是关键一步。现存最古老的颜料盒是古埃及的维西尔(相当于宰相) 阿蒙涅姆普(Amenemope, 公元前1427-前1401年)使用的,距今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该颜料盒中共有五种颜色(两种炭黑色、一种绿色、一种蓝色及红赭色),都经过了磨具压制。正是通过研究这小小的颜料盒,我们才有机会一窥三千多年前古人所用的颜料和色彩。
与颜料盒类似,调色板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画家如何调色、何时调色,以及他们对色彩的了解程度。在14世纪的一份英国手稿中,有一幅颜色(colour)一词的首字母插图(左上图)。这幅插图展示了中世纪时期的调色工艺及调色工具:不同的颜色被单独存放,而这些颜色已经预先经过调配,呈现鲜艳明快的色调。通过研究历史中保存下来的调色板,我们可以对画家如何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颜料盒的尺寸和材质,可以判断画家是否有外出写生的习惯;根据颜料盒中所选的颜色,以及颜料盒边角沾染的调色痕迹,可以判断画家所处时期市面上销售的颜料及当时流行的色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推断画家惯用的配色技巧。
当画家创作自画像或为别的画家创作肖像画时,画面中的人物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我们也就可以从作品中看出画家的性格特点及其艺术风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画家加布里埃尔穆特(GabrieleMnter)在1911年创作的一幅肖像画(第6页图)。这幅画中的人物很可能是另一位表现主义画家玛丽安娜冯韦尔夫金(Marianne von Werefkin)。在创作过程中,加布里埃尔几乎完全挣脱了写实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鲜艳的原色。画家对颜色的喜好也反映在了画面中的调色板上。画中人以略微倾斜的角度拿着调色板,以便让观画者看清分布其上的颜料。整幅作品的构图经过了精心设计,而画面上的调色板仿佛名片一般像观画者传达了画家的色彩偏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