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911事件之后,宗教不再是过去时代的遗留问题。
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伴随着基因科学和大脑研究的进步,一种自然科学式的、对人的客观化的自我理解,侵入日常的行为整体关联之中;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观察到信仰传统的复兴和信仰团体的两极化。
哈贝马斯洞察到了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张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入交往理性的轨道。本书写作的一个契机是911事件,这次事件促成了哈贝马斯思想轨迹上的转向,他意识到在世俗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当代,宗教*主义的反弹提示了一种从理论上对宗教问题进行把握的必要性,并通过哲学路径重新思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
關於作者: |
尤尔根哈贝马斯
Jrgen Habermas,1929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及社会研究所所长、德国马普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等。1994年荣休。哈贝马斯是继阿多诺、霍克海默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其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郁喆隽尤尔根哈贝马斯
Jrgen Habermas,1929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及社会研究所所长、德国马普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等。1994年荣休。哈贝马斯是继阿多诺、霍克海默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其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郁喆隽
德国莱比锡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社会学、马克斯韦伯研究等。
|
目錄:
|
导言 1
第一部分由规范所引导的精神之主体间观念 1
一、 公共空间和政治公共领域:两个思想主题Gedankenmotiven
的生活史根源 3
二、 交往行为和去先验化理性 15
三、 对话差异Diskursdifferenzierung的建筑术:对一场大争论的
小答复 58
第二部分宗教多元主义和国民团结 75
四、 民主的法治国家的前政治基础? 77
五、 公共领域中的宗教:宗教公民与世俗公民公共理性使用
的认知预设 88
第三部分自然主义和宗教 119
六、 自由与决定论 121
七、 我自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阿多诺论理性的自然关涉
对自由与不可支配性关系的思考 149
八、 信仰与知识的界限:论康德宗教哲学的效果史与现实意义 175
第四部分宽容 211
九、 作为文化权利推动者的宗教宽容 213
十、 文化的平等对待与后现代自由主义的界限 229
十一、 多元主义世界社会的政治宪法? 261
说明 291
人名对照表 292
术语对照表 295
译后记 302
|
內容試閱:
|
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伴随着基因科学和大脑研究的进步,一种自然科学式的、对人的客观化的自我理解,侵入了日常的行动整体关联之中。这意味着,一种唯科学主义的自然主义对哲学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观察到信仰传统的复兴和信仰团体的两极化。对哲学而言,一种基要主义的原则批判也从中产生,它对西方现代性的后形而上学之自我理解构成了挑战。哈贝马斯洞察到了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张力。他一方面主张,要对文化演化进行恰当的自然主义理解,即要考虑到人类精神的规范特征。另一方面他认为,要对文化和社会合理化的世俗化结果进行适当的阐释。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t Frankfurt am Main的退休哲学教授。该著作由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