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NT$
340.0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內容簡介: |
《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技术》以结构设计的历史为背景,讲述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技术,进而尝试进行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的体系化阐述。其研究与实验方法贴近工程实际,非常值得国内技术人员阅读借鉴。
|
目錄:
|
目录
序
前言
编辑的话
1汽车空气动力学1
11汽车空气动力学1
111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开始1
112高速公路的建设1
113汽车风洞的建设1
114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1
115主要的流场2
12空气动力学的特性:汽车外形和
车辆运动的关系2
121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汽车外形2
122空气动力学的六分力3
123空气阻力值的变迁3
124空气动力学改善技术4
125在自然风、侧风下的行驶和
空气动力学特性5
13空气动力学实验法:风洞实验和
自然风下的实验6
131风洞实验6
132自然风下的实验7
14计算流体力学7
141计算流体力学的概念7
142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8
15汽车的空气动力学关联技术8
151发动机室内的气流8
152空气动力学噪声8
153空调、泥土上卷:其他的
空气动力学技术9
参考文献9
2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开发11
21汽车设计中空气动力学的影响11
22从造型来观察汽车空气动力学
研究历史11
221汽车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关系12
222从空气动力学看到的造型
分类和特征13
23近年来日本的空气动力学
研究和低CD车20
231空气动力学实验车推进车20
232在市面上销售的跑车22
233轿车23
234货车24
235客车25
24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设计过程25
241为了降低CD值的设计26
242为了降低CD值的设计过程26
参考文献27
3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尾流结构29
31车身形状和空气动力学特性29
311车身各部位的变化和空气
动力学特性29
312一般的车身周围的气流33
32车身形状的最优化技术35
321细微部位形状最优化35
322车身基本形状的最优化36
323车身各部分对空气动力学特性的
相互影响40
33尾流结构及控制43
331厢式车身的后部形状变化和尾流43
332掀背式车身阻力增大的尾流45
333Ahmed模型的尾流的比较49
334根据控制尾流操控空气动力学
特性的可能性50
34行驶稳定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51
341概述51
342横风稳定性52
343高速直行稳定性59
后记61
参考文献61
35车身基本形状的变化和空气
阻力的关系62
351厢式车身的空气阻力特性62
352掀背式车身的空气阻力特性64
参考文献69
4气流的分析方法70
41风洞实验70
411风洞装置70
412测试装置73
413气流的可视化78
参考文献80
42空气动力学模拟81
421模拟的目的81
422空气动力计算的方法82
423计算网格生成方法84
424气流的可视化方法85
425分析案例86
426车辆开发的有效方法89
427今后的发展动向89
参考文献90
5空气动力学应用技术91
51概述91
52发动机舱通风性能91
521概 述91
522冷却通风系统和各因素的影响92
523通风性能和空气阻力96
524通风性能、冷却性能的预测98
53防止污物黏附99
531概述99
532污物黏附的结构和防止方法99
533根据CFD预测污物黏附103
54刮水器刮水性能的提高104
541概述104
542刮水器上浮的构造104
543刮水器上浮的预防105
55敞篷车的空气动力学问题106
551概述 106
552车顶闭合时的问题106
553车顶敞开时的问题107
参考文献109
6空气动力学噪声110
61空气动力学噪声概述110
611概述110
612空气动力学噪声的理论公式110
613空气动力学噪声的定量评价法112
62汽车中的空气动力学噪声的特征113
621风噪声的定义114
622空气动力学噪声的特性114
参考文献125
63汽车中的空气动力学噪声降低技术125
631狭带域声的特征125
632各部位狭带域声的改善方法127
633宽域声的特征130
634宽域声的改善方法131
635变动感的改善136
参考文献137
64根据数值计算的预测技术137
641噪声的计算方法137
642气流的特征和噪声预测138
643今后的展望144
参考文献145
|
內容試閱:
|
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与汽车高速时的油耗、最高车速和加速性能的提高、操纵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有极大的关联。汽车产业历史悠久的欧洲各国,历来重视车辆高速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最近,政府部门要求对汽车行业现状进行探讨,研究空气动力学,以降低能耗。再者,随着日本汽车的高速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十足的进步。由于空气动力学性能是汽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性能,汽车行业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汽车并不能单单追求空气动力学性能,必须重视舒适性、内部空间,以及能够引领时尚的结构设计。因此,对于汽车的研究,要同时考虑结构设计和空气动力学两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只考虑其一。虽然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十分艰难,但空气动力学和结构设计之间相辅相成的过程,就是乘用车的发展史,也造就了产业的繁荣。换言之,与引领时代的结构设计相对应,空气动力学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进步。本书的目的就是阐明目前的空气动力学技术。然而,对于各种各样的结构设计 (造型),以目前空气动力学的技术水平,难以对每一个进行详细论述,也难以形成体系性的结论。所以,本书以结构设计的历史为背景,讲述流体力学与车身结合的技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技术,进而尝试进行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的体系化阐述。第 1章主要论述空气动力学、车辆的各项空气动力学性能指标,并论述包含车身周围流场概论在内的全部车辆空气动力学性能。第 2章论述汽车设计变迁史中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论述今后的发展方向,讲解为满足空气动力学而牺牲或妥协的结构设计;以两分法的方法,讲述结构设计人员考虑的问题和角度。第 3章主要讲述车身形状与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关系,以及车身周围流场的特征等方面,进而从具体事例讲述流场的控制技术以及和操纵稳定性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因素。第 4章主要讲述风洞实验和 CAE分析技术对空气动力学的支持作用。最近 CAE计算取得了显著进步,至此,不可见的复杂流场变得可视化。对未知领域进行计算分析的必要性,促进了实验、CAE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第 5章主要讲述空气动力学各方面对车身周围流场的影响 (空调制冷、高速时刮水器的刮擦性能、车身除尘等)、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技术现状。其中风噪是最近热门的讨论课题,从风噪的产生机理、目前的 CAE分析技术以及风噪的应对方法,结合流场进行考虑,列举了最新的应对策略。第 6章是本书的总结。这十年内,日本不单单在空气动力学技术和优化改善车辆空气动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进步,在车身周围流场的整体控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以后空气动力学再次取得飞跃式的进步,在此整理总结了以前取得的技术,汇总成此书。但是,空气动力学学科是一个大的学科,在论述中难免疏漏,请各位批评指正。也希望能够对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开发的各位有些许帮助。最后,作为本书的编辑和主笔,给汽车技术协会的出版部门和出版社增添了不少麻烦,在此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
|